什麼是「教義」?

2021-02-16 被釋放的烏戈利諾

自從19世紀上半葉,撒旦在基督教會裡興起「復原運動」(Restoration Movement)開始,福音派基督教內就漸漸出現了「只信聖經、拒絕教義」的宣言,或是各種「高舉聖經、貶低教義」的怪異思維。

事實上,這世上並沒有隻信聖經卻「拒絕教義」的「基督徒」,有的是自稱「只信聖經」卻拒絕基督教教義自由主義者自由派)和異端。如果一個人自稱「只信聖經」,卻又宣稱「拒絕教義」,那麼這不僅說明這個人其實是在撒謊,因為他不是「拒絕教義」,而是擁抱那「拒絕基督教教義」的錯誤教義,而且這也說明這個人其實信的並不是聖經,而是憑其私意和理性構建出的一個假「聖經」。我們看一看真聖經如何談及「教義」是什麼:

什麼是「教義」?

教義,英文:doctrine,近義詞:belief(信仰)、principle(原則)。

希臘文:didache {did-akh-ay』} 指用教義來講解(《哥林多前書》14:6)。

耶穌所教導的、耶穌的教導活動(《馬太福音》7:28;22:33;《馬可福音》1:21—22;4:1—2;11:18;12:38;《路加福音》4:31—32;《約翰福音》18:19)

使徒所教導的,指基督教的教義模範(《使徒行傳》2:42;5:28;13:12;《羅馬書》6:17—18;16:17—18;《提摩太後書》4:2—4;《提多書》1:9—10)

列出一些經文:

「……那些引起分裂、製造阻隔違背你們所領受之教義的人,我勸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因為這等人不事奉我們主基督,只事奉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誘惑、欺騙老實人的心。」(《羅馬書》16:17—18)

「務要宣講聖言,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用百般的忍耐和各樣的教義,揭露、糾正、斥責、勸勉。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教義,耳朵發癢,反倒按照自己的私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理,而是偏向荒渺的言語。」(《提摩太後書》4:2—4)

「堅守所教真實的道,就能用純正的教義指導人,又能把反對者駁倒了。因為有許多人不服約束,說虛空話欺哄人……」(《提多書》1:9—10)

「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教義。」(《提多書》2:1)

面對自由主義和各樣異端對教會的入侵,聖經教師A·W·平克(Pink)這樣說:

教義在哪裡被忽略,在恩典裡的成長為基督有果效的見證就勢必停止。如今,教義被貶稱為不實際,這令人何其傷痛;因為事實上,教義是基督徒實際生活的根基,在信仰與實踐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同樣,傑出的長老會神學教授梅欽(Machen)說:

「教會裡愚昧無知的增長,是「基督教只是生命而非教義」這一錯謬觀念導致的合情理又必然的結果。」

有人會說,

‍「教義引發分裂!

沒錯。

教義確實引發分裂,它將真教會假教會中分裂出來……當講道者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好牧人(《約翰福音》10:2—5)的聲音被傳講,基督的百姓就不會跟從。基督的百姓追尋基督的聲音,他們必會離開傳講無稽之談的地方,去尋找那宣告真理的地方。(《我們父輩們的信仰:比利時信條學習》,北美聯合改革宗教會(URCNA)編寫出版,何奇偉 翻譯)

教會上帝以聖靈藉著純正的福音呼召聚集的一群百姓。我們感恩信實的上帝在這墮落的世代興起並護理著持守改革宗信仰(Reformed Faith)的教會,感恩上帝賜給我們忠心的牧師每周為我們帶來純正的改革宗的講道。願我們甘心樂意去委身在純正的教會——持守並宣講改革宗信仰的地方——上帝的家。在那裡,上帝的教義「淋漓如雨」,上帝的言語「滴落如露,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申命記》32:2)

推薦相關閱讀:

① 「我信基督,不信基督教」?

② 正統基督教諸宗派及代表人物

③ 這是我們的歷史!

④ 什麼是「福音派」?哪個「福音派」?

⑤ 每次講道都應該「作見證」

⑥ 「改革宗」意味著什麼?

⑦ 一首詩歌:「宗教改革頌」

筆者的神學立場:本人基督教信仰中的一些神學立場 (何奇偉)

- 完 -

歡迎關注【被釋放的烏戈利諾】

公眾號推送古典藝術

文學與音樂等人文思想感悟

「被囚於高塔,飢餓痛苦中撕咬著自己的肉體,直等到死亡的降臨。烏戈利諾伯爵的境況是我們每個人的現實,不過,眾人早已習慣了被囚禁,唯有那極少數的夢想者還在仔細聆聽,望著牢籠外的月亮,期待著自由。」

生命短暫,技藝長存


相關焦點

  • 佛教教義之總持是什麼?
    佛教的經典,可以說是浩如煙海,什麼才是佛教的根本教義呢?記錄在哪部經典當中呢?佛教的根本教義,就是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句話,出自《增一阿含經》。用阿難尊者的話說「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一句話統攝了大、小乘所有法要。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教義的導師——主教
    教會的牧者——主教有責任宣講正確的、健全的教義,監督並糾正錯誤的、不合乎教義的謬論。為了幫助主教們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也為了幫助教友們懂得主教職務在教會內的來源和重要性,並為了使教友們能遵從主教在信仰上的權威,特撰此文。
  • 謝文鬱 | 教義與神學
    基督徒在自己的教會生活中需要分辨教義與神學的區別。許多教會因為混淆兩者的區別而紛爭不已,在信徒中間造成很多困惑。比如,有人把自己的神學思考上升為教義,強行要求其他信徒像接受教義那樣接受某種自己喜歡並符合自己思維習慣的神學。這種強行做法往往會引起教會內的紛爭。又如,有些教會強調教義,認為神學思考會衝擊教義,從而壓制信徒的獨立神學思考。如此等等。
  • 《聖經教義》的重要性 | 權璽
    《聖經教義》的重要性弟兄姊妹主內平安,我們一起來禱告。感謝主,今天由我來和大家分享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叫做《聖經教義的重要性》。意思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聖經教義呢?作為基督徒,學習聖經不就夠了嗎?為什麼還有學習教義呢?教義到底是什麼?教義等同聖經嗎?教義是真理嗎?教義是基督徒必學的嗎?如果不學習又怎麼樣?學了又能對我有什麼幫助?
  • 教義的權威性可分成五個級別
    若我們要對神的道有平衡的認識,我們必須知道,不同教義可以按其權威性大小分成不同的級別。耶穌說有些教義的內容是「更重要」的:……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太23:23)這就暗示著有些教義的內容是「次重要的」。我們必須認識到各種教義的重要性和權威性有所不同。
  • 第18集)10講問題解答-1教義的權柄-關鍵的教義-聖經無誤論
    這 500 年基督新教的歷史,忽略教義,多過教義在人身上過分的約束。至少過去兩百年來,問題都出在忽略教義的權柄。所以我看不到太多這類的例子。可能可以看到一些比較極權的、差不多是異端的這種團體。我的意思是說,路德宗、改革宗、衛理公會、聖公會,浸信會這些教會,他們的錯誤大多在忽略教義,多過於以教義來捆綁。不是沒有,一些邊緣的近乎或就是異端的一些旁門派別,是有這個問題的。
  • 多特信經---017第一項教義 論神聖的揀選和棄絕 第十六條對棄絕教義的回應
    這就是聖經向我們所啟示遺棄的教義,然而在十六裡面信經的作者們談到了,我們對遺棄教義的回應。因為多特信經的作者們知道,遺棄教義並不會總在聽者的心裡得到正確的回應。這個教義會使一些不應該恐懼的人生出恐懼;而使一些本該恐懼的人毫無恐懼。信經的作者在這一條裡描述,並糾正了對遺棄教義各種各樣可能會有的反應。
  • 良院課程:《基督教教義》第一課
    教義(Dogma)由宗教概念及宗教經驗兩部份組成,教義作為宗教三元素中的最基本, 是宗教行為(教儀,或禮儀)的內在根據,也是宗教組織(教團)的骨架,沒有教義就無法產生教儀及教團。基督教「教義」一詞是源自希臘文 dogma,英文也延用此字。
  • 猶太人貪婪的本質是什麼?回歸到教義,你會找到答案
    但你知道猶太人貪婪的本質是什麼嗎?  我估計大夥可能就不太容易說上來。  今天這條內容有點長,我來好好告訴大家,猶太人貪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猶太人這個民族的起源較早,至今有三千多年了,從發跡到世界近代時期,走到哪都被欺負,居無定所。可以說,人類三千多年的發展史,也是猶太人的血淚史。直到世界現代時期,才逐步穩定下來。
  • 早期基督教教義史 第一課
    教會歷史是講歷史教會的形成,他們的組織有些什麼人物等等。而我們這次的課程是教義史——教義的歷史,教會信仰的歷史。 所以各位不妨去在網上或在世面上找一些教會歷史的書,比方說: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基督教會史》,作者是Bruce Shelley。《基督教會史》,這本是一位在丹佛市保守浸信會神學院的教會歷史教授寫的,很容易讀的,我想中學程度。
  • HGB:3.4 有機默示的教義
    我們查考《聖經》時強調《聖經》文本的神學基礎,主要體現在兩個主要的教義當中:有機默示的教義,以及  上帝遷就的教義。讓我們來看這些教義的每一個都是怎樣指出《聖經》文本的重要性的,我們首先從有機默示的教義開始。有機默示有機默示的教義教導說,聖靈默示人類作者去寫《聖經》。但它不是 說從那份文本而來的每一份抄本都是完美的,或從那份文本而來的每一個譯本都是完全的。
  • 穆罕默德的個人品質和伊斯蘭教教義無關
    穆罕默德的個人品質和伊斯蘭教教義無關,穆罕默德並不反對耶穌和摩尼,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史學家格外關注的是,在7世紀基督教和祆教全都面臨腐敗衰退的情況下,伊斯蘭教為什麼能夠蒸蒸日上。伊斯蘭教擁有非常崇高、精緻的教義,這毋庸置疑,可是這個教義是源自穆罕默德,還是因為沙漠中某些偶然條件客觀促成的,這需要歷史學家深入探討。
  • 邱毅:蔡英文被民進黨教義派綁架 乾脆退黨算了
    國民黨籍「立委」邱毅爆紅蔡英文,認為蔡英文再被民進黨教義派綁架下去,不如「退黨算了」。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環球網4月29日消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7日晚接受親綠的臺灣三立電視臺訪問,揚言要繼續發動反對兩岸籤署ECFA的活動。
  • 根據佛教的教義,什麼是「智慧」與「慈悲」
    問:我常聽到佛教徒談智慧與慈悲,這兩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答:一些宗教認為慈悲或愛(這兩者是非常相似 的)是最重要的精神素質,卻對智慧置之不理。結果你 可能成為一個好心的傻瓜,一個心地善良卻沒什麼智慧 的人。
  • 改革宗神學中的盟約教義
    無論在神人合作的土壤(synergistic soil)裡生長的是什麼,都不可能結出任何健康的改革宗果實。但幾乎不言而喻,這種看法完全站不住腳。海珀本人後來也部分地收回了他的說法。烏爾辛努斯的《大要理問答》中就已經有諸如這樣的提問:「神的律法教導你什麼?」回答是:「神在創造時與人立的是哪一類的盟約,以及人應當如何守約。」同樣地,奧利維亞努斯談到和恩典之約作對比的律法之約、自然之約、創造之約。確實,有時他是在說摩西之約的頒布,但在其他地方說到的工作之約,再清楚不過應當回到墮落之前去尋找。 只有在兩點上,早期的工作之約教義被其後的發展所取代。
  • 良院課程:《基督教教義》第三課
    所有宗教都有其內在自我審查機制,教義和傳統是防範制約分歧偏差的兩個最重要元素,組織與個人的效用倒在其次。」教義的重要性在此出現,但作者有一個值得留意的註腳;「這裡強調教義而不強調經典,並非由於筆者懷疑『唯獨聖經』這個改教運動的原則,而在於單憑聖經實在無法構成一個有效制約權威; 除非我們能在基本教義和釋經原則上達成共識,否則每個人都可對聖經作不同的詮釋,並且建構出不同版本的『基督教』來。
  • 第34集)18講教義神學與護教學的關係
    我們現在來到第二個題目,就是教義神學,也就是系統神學,教義神學與護教的關係(SystemicTheology, p. 49)。 伯克富說:教義神學與護教學的關係,或者護教學是什麼,神學家從來就沒有一個共識的。(P118)有些人認為,護教學要放在解經那邊,有些人把它放在實踐神學那邊。一般來說,護教學被認為是系統神學的一部分。 比方說,有人說護教學是系統神學的導論部分。
  • 良院課程:《基督教教義》第二課
    教會歷史中,先出現異端,後而教會從聖經真理回應問題,便確立教義。因此,展開基督教教義的學習之前,我們先認識中國教會的異端和本土基督教特色。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基督教熱盛行以來,各種異端與邪教也隨之衍生。異端通常指脫離正統信仰,將聖經真理和教義更改的宗教團體。「邪教」的觀念可從下面三方面理解。
  • 密宗的教義|The Doctrine of the Esoteric School
    問:密宗的教義是什麼?
  • 道教的教義:玄、盜、機、命
    道教的教義:玄、盜、機、命何謂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