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世紀上半葉,撒旦在基督教會裡興起「復原運動」(Restoration Movement)開始,福音派基督教內就漸漸出現了「只信聖經、拒絕教義」的宣言,或是各種「高舉聖經、貶低教義」的怪異思維。
事實上,這世上並沒有隻信聖經卻「拒絕教義」的「基督徒」,有的是自稱「只信聖經」卻拒絕基督教教義的自由主義者(自由派)和異端。如果一個人自稱「只信聖經」,卻又宣稱「拒絕教義」,那麼這不僅說明這個人其實是在撒謊,因為他不是「拒絕教義」,而是擁抱那「拒絕基督教教義」的錯誤教義,而且這也說明這個人其實信的並不是聖經,而是憑其私意和理性構建出的一個假「聖經」。我們看一看真聖經如何談及「教義」是什麼:
什麼是「教義」?
教義,英文:doctrine,近義詞:belief(信仰)、principle(原則)。
希臘文:didache {did-akh-ay』} 指用教義來講解(《哥林多前書》14:6)。
指耶穌所教導的、耶穌的教導活動(《馬太福音》7:28;22:33;《馬可福音》1:21—22;4:1—2;11:18;12:38;《路加福音》4:31—32;《約翰福音》18:19)
指使徒所教導的,指基督教的教義模範(《使徒行傳》2:42;5:28;13:12;《羅馬書》6:17—18;16:17—18;《提摩太後書》4:2—4;《提多書》1:9—10)
列出一些經文:「……那些引起分裂、製造阻隔違背你們所領受之教義的人,我勸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因為這等人不事奉我們主基督,只事奉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誘惑、欺騙老實人的心。」(《羅馬書》16:17—18)
「務要宣講聖言,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用百般的忍耐和各樣的教義,揭露、糾正、斥責、勸勉。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教義,耳朵發癢,反倒按照自己的私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理,而是偏向荒渺的言語。」(《提摩太後書》4:2—4)
「堅守所教真實的道,就能用純正的教義指導人,又能把反對者駁倒了。因為有許多人不服約束,說虛空話欺哄人……」(《提多書》1:9—10)
「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教義。」(《提多書》2:1)
面對自由主義和各樣異端對教會的入侵,聖經教師A·W·平克(Pink)這樣說:
「教義在哪裡被忽略,在恩典裡的成長和為基督有果效的見證就勢必停止。如今,教義被貶稱為不實際,這令人何其傷痛;因為事實上,教義是基督徒實際生活的根基,在信仰與實踐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同樣,傑出的長老會神學教授梅欽(Machen)說:
「教會裡愚昧無知的增長,是「基督教只是生命而非教義」這一錯謬觀念導致的合情理又必然的結果。」
有人會說,
「教義引發分裂!」沒錯。
教義確實引發分裂,它將真教會從假教會中分裂出來……當講道者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好牧人(《約翰福音》10:2—5)的聲音被傳講,基督的百姓就不會跟從。基督的百姓追尋基督的聲音,他們必會離開傳講無稽之談的地方,去尋找那宣告真理的地方。(《我們父輩們的信仰:比利時信條學習》,北美聯合改革宗教會(URCNA)編寫出版,何奇偉 翻譯)
教會是上帝以聖靈藉著純正的福音呼召聚集的一群百姓。我們感恩信實的上帝在這墮落的世代興起並護理著持守改革宗信仰(Reformed Faith)的教會,感恩上帝賜給我們忠心的牧師每周為我們帶來純正的改革宗的講道。願我們甘心樂意去委身在純正的教會——持守並宣講改革宗信仰的地方——上帝的家。在那裡,上帝的教義「淋漓如雨」,上帝的言語「滴落如露,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申命記》32:2)
推薦相關閱讀:
① 「我信基督,不信基督教」?
② 正統基督教諸宗派及代表人物
③ 這是我們的歷史!
④ 什麼是「福音派」?哪個「福音派」?
⑤ 每次講道都應該「作見證」
⑥ 「改革宗」意味著什麼?
⑦ 一首詩歌:「宗教改革頌」
筆者的神學立場:本人基督教信仰中的一些神學立場 (何奇偉)
- 完 -
歡迎關注【被釋放的烏戈利諾】
公眾號推送古典藝術
文學與音樂等人文思想感悟
「被囚於高塔,飢餓痛苦中撕咬著自己的肉體,直等到死亡的降臨。烏戈利諾伯爵的境況是我們每個人的現實,不過,眾人早已習慣了被囚禁,唯有那極少數的夢想者還在仔細聆聽,望著牢籠外的月亮,期待著自由。」
生命短暫,技藝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