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00萬人喝上了長江水

2020-12-20 北京新聞

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截至18日21時48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向北京輸水達到40億立方米

戳視頻↓↓↓

數據顯示,40億立方米長江水中有26.72億立方米成為市民的生活用水,佔入京水量的近七成,直接受益人口達1200萬。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以上。

10.06億立方米存入大中型水庫和應急水源地,其中5.62億存入密雲、懷柔等水庫,4.44億存入密懷順等地下水源地;3.22億立方米用於替代密雲水庫補入中心城區河湖,有效緩解了北京水資源緊缺形勢,保障了首都供水安全。

南水北調終點團城湖

四年來,這40億立方米的南水,極大增加了本市水資源總量。南水進京後,南水北調替代密雲水庫向城區自來水廠供水,在每年減少出庫水量5億立方米的同時,還通過新修建的密雲水庫調蓄工程累計向水庫輸送南水4.5億立方米,促進了密雲水庫蓄水量節節攀升、水面不斷擴大。

另外,本市還創造性地將南水實驗性回補地下水源地,累計向潮白河水源地存水約2億立方米。現階段監測結果顯示,與2015年第一次補水前相比,補水區域地下水位平均升幅14.3米。

與此同時,南水的到來讓本市水資源環境進一步提升,通過逐步關停自備井、大幅壓採地下水等措施,有效促進了地下水資源的涵養和恢復,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和漏鬥面積進一步增大的趨勢。

2015年底全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與2014年末基本持平,僅下降0.09米;

2016年地下水埋深首次出現回升,年末水位較2015年同期回升0.52米;

2017年底比2016年同期回升0.26米,2018年9月末比去年同期回升2.12米。

目前,本市正在大力推進大興支線、河西支線、團城湖至第九水廠輸水工程(二期)、亦莊調節池擴建等重點工程建設,同步推進到2030年的配套工程後續規劃前期工作。

隨著配套工程的陸續建設完成,本市接納南水北調來水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本地水資源與外調水資源的配置將更為合理,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等重點區域和房山、大興、門頭溝等新城的供水安全保障將進一步提高,供水範圍、受益人口將進一步擴展,工程效益進一步發揮,為全面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可靠的水資源支撐。

北京缺水的趨勢得到了緩解!

來源:BTV新聞、北京晚報

編輯:熊敏

相關焦點

  • 解渴生命線,5年來1200萬北京人喝上長江水
    5年來,52億多方南水,超過1200萬京城百姓嘗到了它的甘甜,北京平原地區地下水位累計回升近3米,6億多方來水存入大中型水庫「休養生息」,郊區部分山泉出現復湧,百姓家門口的河湖水清岸綠……南水提高了北京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改善了城市居民用水條件,為北京贏得了寶貴的水資源涵養期,有力支撐了北京區域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
  • 北京今年新增30萬人喝上市政自來水
    記者今天從市水務局獲悉,北京2020年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工作圓滿收官。截至目前,全市共計完成617個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其中自備井置換小區(單位)231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新增約30萬人喝上了安全、優質、放心的市政自來水。
  • 北京新增30萬人喝上市政自來水
    12月16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共計完成617個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其中自備井置換小區(單位)231個,超額完成當年任務目標,新增約30萬人喝上了安全、優質、放心的市政自來水。
  • 杯子裡的長江水
    8月13日,華龍苑中裡侯玉蘭家用上市政自來水,原先小區使用的是自備井水。8月9日,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管網管理分公司巡視員巡視管網。第一口「長江水」,家住昌平的侯玉蘭品出了一絲甜味。這是一壺有故事的水。三周前,它還在1200餘公裡之遙的丹江口。
  • 杯子裡的長江水 - 國內 - 新京報網
    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供水的挑戰 在北京,每天1200萬市民都在「飲長江水」,進京的南水迄今突破了50億立方米。 62歲的侯玉蘭接滿一壺水嘗了嘗,說這水「有點甜」。那時候只能買卡下樓打水喝。今年,侯玉蘭所在的華龍苑中裡小區完成了自備井置換,33棟樓的2073戶居民喝上了市政管網水。 這杯「有點兒甜」的水,是南水進京帶來的福利。在北京,每天1200萬市民都在「飲長江水」,進京的南水迄今突破了50億立方米。 侯玉蘭喝的是其中一杯,這也是長江水北上之旅的終點。它的上一站是水廠。
  • 【水到渠成共發展】長江水「解渴」 滄州400餘萬人告別高氟水
    「以前吃的是高氟水,你從外觀上看不出啥差異,但要是把水燒開,壺底會結上一層白色粉狀物,如果用水熬粥,粥就會起坨。」眼下快到中午,記者在灌河村村口的民心湖畔旁,碰到正在樹下納涼的趙月芳,頭髮半白,年過7旬。  「長期喝這種水,上歲數後容易得氟骨病,十多年前手、腿就開始疼痛。」
  • 北京7個自來水廠正在建設,更多市民將喝上南水北調水
    12月12日下午,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劉光明表示,北京市正加快輸水管線和自來水廠的建設,讓更多市民喝上南水。五年前,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市民喝上了甘甜的南來之水。自此,同飲一江水,水相連,人相親,心相通,南水北調把京豫、京鄂人民緊緊聯繫在一起。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2014年12月12日全線建成通水,同月27日江水進京。
  • 今年北京市新增30萬人喝上市政自來水
    原標題:今年本市新增30萬人喝上市政自來水  本報訊(記者 解麗)本市2020年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工作圓滿收官。12月1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共計完成617個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其中自備井置換小區(單位)231個,超額完成當年任務目標,新增約30萬人喝上了安全、優質、放心的市政自來水。
  • 衡水市10個縣區居民喝上長江水
    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棗強縣、景縣、饒陽縣、安平縣、桃城區、濱湖新區、故城縣、武邑縣、阜城縣、深州市10個縣區已全部通水運行,居民喝上長江水。據悉,農村生活水源置換,是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是徹底解決高氟水問題的有利舉措,是2020年衡水市政府公開承諾的民生實事之一。
  • 告別含氟水喝上優質黃河水
    日期:[2016年09月12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8] 告別含氟水喝上優質黃河水 今年年底菏澤將基本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 □牡丹晚報記者 文杰   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已經成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讓群眾喝上「放心水」成為我省環境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之一。
  • 「十三五」期間本市288萬人告別井水喝上自來水
    截至目前,全市共計完成617個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其中自備井置換小區(單位)231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新增約30萬人喝上了安全、優質、放心的市政自來水。「十三五」期間,本市累計完成1200餘個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工程和1250個老舊小區內部供水管網改造,受益人口288萬人。
  • 亳州市民將能喝到長江水
    原標題:亳州市民將能喝到長江水 長江水被引入淮河,然後輸送到亳州市,以解決亳州市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緊張的困境。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目前引江濟淮工程節能評估報告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覆。開工6年後,亳州市民將能喝上長江水。
  • 本市今年新增約30萬人喝上市政自來水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17日電 (陳杭)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北京市2020年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工作圓滿收官。
  • 讓北方人喝到長江水,這個「國之重器」你了解嗎?丨衛星知識局
    南水北調工程從長江下遊、中遊、上遊,規劃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連接,構建起中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而中線工程一年四季均可調水。調水的方式有哪些呢?主要有明渠、渡槽、暗涵、管涵、隧洞、倒虹吸等。▲圖片來源: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創下了哪些第一?南水北調是世界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之一,在工程建設上創下了多個第一。
  • 北京今年新增約30萬人喝上市政自來水
    其中自備井置換小區(單位)超額完成當年任務目標,新增約30萬人喝上了市政自來水。按照2020年任務目標,北京市全年需完成226個小區(單位)自備井置換和359個老舊小區內部供水管網改造,其中160個小區(單位)的改造項目被列為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
  • 持續旱情致合肥城市供水告急 「江水西調」救急市民喝上長江水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作為一名合肥市民,這幾天當你打開水龍頭的時候,是否想過自己用的水有可能是長江之水。通過實施「 江水西調」,每天有80萬立方米江水經過172 公裡的「長跑」與38 米的「跳高」,源源不斷注入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這是合肥市民首次喝上長江水,合肥城市飲用水源從此有了「 雙保險」!那麼,引來的江水水質怎麼樣?飲用江水會成為常態嗎?
  • 一年喝「南水」5億方 北京為何仍缺水
    去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閘放水」,北京市民自此喝上「南水」。記者從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獲悉,截至昨日(12月24日0時),近一年來約8.66億立方米「南水」入京。其中,負責城區供水的市自來水集團取用「南水」5.5億立方米,取水量佔城區供水量七成以上,有1100萬市民喝上「南水」。  「南水」的水質如何保障?
  • 世界上髒的廁所,每天解決上萬人的糞便,當地人還直接喝這裡的水
    世界上髒的廁所,每天解決上萬人的糞便,當地人還直接喝這裡的水印度真的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國家,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是很難理解的,就比如說印度人不管是做什麼都喜歡直接用手,吃飯不用餐具直接用手抓,這也就算了,但是印度人上廁所不用紙而是用手的,知道這樣之後
  • 世界上最髒的廁所,每天解決上萬人的糞便,當地人還直接拿這水喝
    ,網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幹了這碗恆河水,來生還做印度人,在恆河沒有被汙染的時候可以這麼說,但是現在,真是一言難盡。而接下來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最髒的廁所,每天解決上萬人的糞便,當地人還直接拿這水喝,相信大家也知道,這條河流就是恆河了。現在,印度的恆河水非常的髒,因為印度人覺得這條河流能夠洗滌人們的心靈,所以就把很多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水排到裡面,慢慢的,恆河已經變成一個臭水溝了,並且還是世界上最髒的廁所,因為有很多人來這裡洗澡的時候,都會在這裡上廁所。
  • 去年長江三峽遊船共接待國內遊客24萬人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因為疫情影響,去年三峽遊輪旅遊市場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全行業停航長達半年以上。1月5日,根據重慶兩江遊、長江三峽遊聯網售票公共服務平臺發布的2020年度三峽郵輪旅遊大數據顯示,長江三峽遊船共計發班1837艘次,為前一年的31.1%,其中:豪華郵輪發班962艘次,經濟型遊船發班875艘次。同時,豪華郵輪完成客運量15.3萬人,經濟型遊船完成客運量8.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