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蚊子不咬人 春節出來賞雪景 四川地區首次發現罕見「冬大蚊」

2020-12-17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

有一首《讀書歌》很有名: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有雪,收拾書包好過年。在這個雞年冬天的四川,可能更不適合讀書,因為秋天的蚊子冬天的雪,罕見地一起出現了。

2月19日,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公布了一批「雪地飛蚊」的照片,這是他在成都市範圍內,海拔2000米的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時,意外發現的罕見蚊子——冬大蚊。這也是四川地區首次發現這一昆蟲。

在人們的常識中,冰天雪地的嚴冬,是昆蟲活動的禁區。而春節前,趙力在成都市的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時,卻在海拔2000米的雪地上,意外發現了一類罕見的冬大蚊活動跡象。「國外相關資料介紹說,冬大蚊是一類奇特而罕見的蚊子,它們專挑極寒之地的極寒之時出沒,和絕大多數昆蟲喜歡溫暖的習性大相逕庭。」趙力介紹,據文獻記載,冬大蚊是一個很小的昆蟲類群,全世界只發現過160種,在蚊子家族裡,它們被單獨列為了冬大蚊科Trichoceridae,與它親緣關係最近的大蚊科則有1.5萬種之多。

大多數冬大蚊科種類生活在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北部和一些靠近北極的地區。「關於該種在我國的分布,幾乎查不到記錄,只在黑龍江和青海地區的昆蟲普查中提到發現過該類群。四川地區則是首次發現。」趙力說,冬大蚊的發現,完全是個意外收穫,「本來是去找蜜蜂的,結果蜜蜂沒等到,等到了冬大蚊。」

冬大蚊在國內幾乎查不到記載,只在黑龍江和青海的昆蟲普查中提到曾出現過。2月11日,趙力到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考察,原本計劃拍攝之前在該地發現的中華蜜蜂在雪地上活動的情況(封面新聞曾報導),但由於當天天氣不佳,中午氣溫也只有零下4度,還下起了小雪,即便是非常耐寒的中華蜜蜂也沒有現身。「但我在尋找過程中卻意外發現雪地上還有一些類似蚊子小昆蟲在活動,當時還以為是曾經有專家推測在我國有分布的雪蠍蛉。」等將拍攝到的照片在電腦上放大觀察時,趙力才發現,這是是另外一類更加罕見的昆蟲,「是國外叫做winter crane fly的冬大蚊。」

在海拔2000米的林海雪原裡,冰雪上昆蟲爬行,步態奇異,張牙舞爪。從鏡頭裡看,這些奇特的昆蟲體長一釐米左右,和蚊子一樣小,而外觀很像長翅目的蠍蛉。因為過去從未見過這樣的昆蟲,趙力一時難以判斷種類,於是在拍攝照片之後,採集了幾隻標本。「從採集到的標本看,至少包含三個種類,我將進一步研究這些標本,以確定到底是新記錄還是新種。」更為幸運的是,趙力還拍攝到了整個發現過程和該種雪地活動的視頻,這將為後期的研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材料,「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該類群雪地活動的視頻記錄。」

身為變溫動物的昆蟲在冬天都會躲藏起來,一旦意外暴露在冰雪裡,也會立刻被凍僵。而我觀察到冬大蚊在雪地裡不但爬行自如,還可以飛行,當鏡頭過於靠近時,它們會飛行一段距離躲避。這些奇特的蚊子為什麼選擇冬天出來活動?它們為什麼不會被凍僵?它們吃什麼呢?根據國外文獻記載,冬大蚊是在冬天尋找配偶的,有可能它們體內具有特殊的「抗凍劑」,能夠讓體內液體在零度以下也不會結冰。

從放大的照片看,拍攝到的這種冬大蚊嘴巴已經退化,它不需要吃東西(冰天雪地也找不到適合它的食物),可以推斷它出現目的只是為了尋找配偶。「可以說是佛系蚊子了。」趙力笑著說,只在極寒之地、極寒之時出現的冬大蚊,一般生活在北極圈附近,「這冬大蚊不在夏天咬人,只在冬天出來賞雪。嘴巴已經退化,壓根兒不會咬人,冬天還是安全的。」

相關焦點

  • 四川首次發現冬大蚊:冰雪奇蚊現身成都
    四川首次發現冬大蚊:冰雪奇蚊現身成都 2018-02-18 19:鍾欣 攝   中新網成都2月18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18日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春節前夕該館科研人員在成都市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考察時在海拔2000米的雪地上意外發現了一類罕見的蚊子——冬大蚊在活動。  據文獻記載,冬大蚊是一個很小的昆蟲類群,全世界只發現過160種。
  • 蚊子捲土重來 雄蚊子不吸血咬人的都是雌蚊子
    陳先生問錢報最近颱風來襲,最高氣溫降到了35℃以下,我想問問蚊子是不是要重出江湖了?還有,現在咬人的蚊子是新繁殖出來的,還是熬過酷暑的老蚊子呢?在杭州主城區周邊,立秋後的蚊子主要是什麼品種的?和夏天的蚊子品種一樣麼?
  • 翅展超0.1米,成都或發現世界上最大蚊子!
    " 這種蚊子叫巨大蚊 Holorusia mikado,又稱米卡多大蚊或帝王大蚊,屬於雙翅目 Diptera 大蚊科 Tipulidae 巨大蚊屬 Holorusia。"在川西地區,巨大蚊主要分布於成都平原至 2200 米以下海拔山區。由於體型大,它們飛翔能力並不強,尤其是大腹便便的雌大蚊,通常是採取著地跳躍似飛行。它們通常多活動於樹林邊緣有小灌木叢地區。
  • 小黑蟲咬人奇癢無比,比黑花蚊子還厲害,一招教你如何防治!
    就是這種小黑蟲,學名叫吸血蠓,有的地方又叫小咬、沙裡虎 、麻雞婆 、墨蚊 、蠓柏子 、蠛蚊 、蠛蠓 、檳榔蟲 、蠓子 、吸血蠓 、瞎子蠓 ,煙燻蟲;四川叫「麥麥蚊」 ,湖北叫:「雞蚊子」,伊拉克叫:「那個沒西(音譯)」意為"咬人的飛蟲"。
  • 幸好這蚊子不咬人!翅展超0.1米,成都或發現世界上最大蚊子
    4月23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宣布,他們發現了一隻超大的蚊子個體,這隻蚊子翅膀展開竟然達到驚人的11釐米寬,身體長度近5釐米,或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蚊子個體。「這種蚊子叫巨大蚊Holorusia mikado,又稱米卡多大蚊或帝王大蚊,屬於雙翅目Diptera大蚊科Tipulidae巨大蚊屬Holorusia。」
  • 釋放轉基因蚊子阻止蚊媒疾病,存在哪些未知風險?
    而在我國深圳一小區也發現登革熱病例,風險指數跳至III級,上海也出現9例患者,江西等高風險地區疾控中心接連發布提醒!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全球傳播最為廣泛的蚊媒傳染病之一。臨床特徵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少數患者會因出血性休克或中樞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 美國首次發現本土「寨卡蚊」 亞洲加強疫情防控
    美國首次發現本土「寨卡蚊」 亞洲加強疫情防控 原標題:   在美國出現本土傳播的寨卡疫情一個多月後,佛羅裡達州官員9月1日證實,邁阿密地區首次發現本土蚊感染寨卡病毒。這意味著寨卡病毒在美國本土傳播的事實得到進一步確認。
  • 養蚊實驗室把蚊子當貴賓"伺候" 為研製殺蟲劑
    袁建忠說,這些蚊子最初是從北京疾控中心引進來的,就是為了保證蚊子出身的純正和敏感性。「我們實驗室養的蚊子,是完全沒有跟外界接觸過的,被稱為標準敏感品系。只有用這些蚊子做實驗,效果才最可靠。」  助理工程師李慶鳳介紹,目前全國共有5家單位引進了這種敏感品系的蚊子。
  • 四川省疾控中心養蚊室:成千上萬蚊子一眼知雌雄
    在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養蚊室內,有成千上萬隻蚊子,它們不但可以「吹著空調唱著歌」,還能每天喝到專人調製的蔗糖水。這些沒有被汙染過試驗用蚊,經常被用來做抗藥性實驗。  在最近一次試驗中,疾控人員發現,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的野蚊子,對殺蟲劑普遍具有抗藥性。其中,成都野蚊子最兇,對兩種殺蟲劑的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
  • 四川青城山發現25.8釐米世界最大蚊子
    11月2日記者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該館此前在四川青城山發現的一隻巨大蚊被正式確認為世界最大的大蚊。這隻個體腿伸直能夠達到25.8cm的巨大蚊於日前獲吉尼斯紀錄認證。文/安源圖/趙力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隻巨大蚊是2017年8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四川成都青城山採集到的。
  • 花蚊子為什麼咬人那麼兇?人類能徹底消滅花蚊子嗎?
    國外把伊蚊稱為「亞洲虎蚊」,這是因為這種蚊子身體呈黑色,有白色的斑紋,類似於老虎。再者是因為它叮人非常兇殘,人體免疫力越強,被叮的包越大,這是因為當蚊子叮咬人時,人體的免疫系統會釋放出一種叫「組胺」的物質,可以使人體的血管內壁的細胞分離,使一部分液體深入到皮膚之中,而這些液體,就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包。
  • 來認識一下「不會咬人」的轉基因蚊子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為了找出替代噴灑殺蟲劑的更有效方法,已於今年5月核准轉基因蚊子實驗性使用計劃,並預計於2021年和2022年在佛羅裡達礁島群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該計劃具體目標是會傳播登革熱、屈公熱、茲卡、黃熱病與其他可能致命疾病的「埃及斑蚊」。佛羅裡達礁島群目前正在努力對抗登革熱疫情,據媒體報導,今年到目前為止,該地已有47人感染登革熱。
  • 廣州:50萬隻益蚊驅毒蚊 「蚊蚊相治」防登革熱
    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奚志勇教授團隊研究出通過投放「益蚊」以蚊治蚊,使蚊子「絕後」的辦法,從而控制蚊子數量。3月份,團隊已在南沙沙仔島投放第一批50萬隻改良版雄蚊,滅蚊效果引發各方關注。  「以蚊治蚊」讓蚊子「絕後」  登革熱是廣東常見、多發的急性傳染病之一,也是重點防控的傳染病。目前,尚無有效的登革熱疫苗和特異性治療藥物可以應用。
  • 瀋陽出現成片「黑蚊子」 專家:是癭蚊 不咬人
    近日,在瀋陽市鐵西區衛工街衛工明渠附近,一種類似蚊子的飛蟲出現在居民家。  「咬人不?看著嚇人,孩子和老人都不敢出門了。」住在附近的居民很擔心。  昨日,記者來到鐵西區衛工街北二路路口,附近的牆面上密密麻麻地趴著一種看上去和蚊子差不多的飛蟲,在陽光的照射下,看上去就像牆上的黑泥。
  • 青城山發現23釐米世界最大蚊子 獲吉尼斯紀錄認證
    昨日(1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館長趙力收到金氏世界紀錄郵寄來的證書,此前他在青城山發現的一隻巨大蚊被正式確認為世界最大的大蚊。▲大蚊「從發現青城山有巨大蚊後,我就在刻意尋找這種蚊子。」 趙力說。去年8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四川成都青城山採集到這隻巨大蚊個體,翅展達到了11.15釐米。
  • 美學者獲軍方資助研發「不咬人的蚊子」:欲改造其嗜人血基因
    日前,美國國防部撥款50萬美元,資助了一項富有想像力的研究計劃: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基因改造,來改變蚊子的吸血偏好,讓它們更喜歡其他動物的血液,而非人類的血液。也就是說,通過基因改造,讓蚊子不再咬人,人與蚊子共存。他們希望用這樣的蚊子,來對抗自然界中傳播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等疾病、殺人無數的蚊子。
  • 青城山發現蚊子中的「戰鬥機」,比蜻蜓還大,卻不會吸血!
    據介紹,這種蚊子叫「巨大蚊」(Holorusia mikado,又稱米卡多大蚊或帝王大蚊),最初發現於日本,由英國昆蟲學家韋斯特伍德(John Obadiah Westwood)在1876年命名。如果不出意外,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的該個體,應為已知世界最大蚊子個體。據趙力介紹,目前網上關於世界最大蚊子的傳聞,都是不正確的,比較普遍的是把日本一家博物館裡的蚊子模型當成了真實的標本。而網上傳說的「金腹巨蚊」,其實比這種小得多。
  • 蚊子為什麼喜歡咬人?而且味道越重,蚊子越是喜歡
    就是當你入睡時,耳邊總會傳來「嗡嗡嗡」的響聲,吵得人心發慌,而且還時不時趁你不注意補上一刀,讓你「大出血」,不僅如此,還非常囂張的留下了很明顯的證據——一個又紅又癢的大包,實在是可恨。你想將它拍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它太小,太會藏,也太會跑了,一般它們都是「吃飽喝足」後,才會離開,或許是吃胖了,變笨重了,所以你有很大的機會將它拍死,它是誰呢?它就是蚊子。
  • 以蚊治蚊,消滅蚊子
    夏天過半,蚊子還是一如既往的猖狂,與蚊子較量的這一場持久戰,你的戰績如何?蚊蟲叮咬的後果,不僅僅只是皮膚瘙癢這麼簡單。據統計,經蚊蟲傳播的疾病達80餘種,包括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登革熱、黑熱病等。哪些蚊子最厲害呢?蚊密度隨季節變化明顯,每年4月底至5月初,越冬蚊開始復甦,蚊蟲密度逐漸上升,7月下旬至8月中旬達到高峰,以淡色陣蚊為主。近年來登革熱的主要傳播媒介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在蚊種構成中的比例明顯上升。
  • 成都出現長達11.15cm的巨型蚊子,網友:幸好不咬人
    4月23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對外媒體宣布,他們發現一隻巨型蚊子,該蚊子身長近5釐米,展開翅膀之後更是達到11,15釐米,比一般的蚊子大了幾十到上百倍不等,十分的驚人。這種巨型蚊子名叫米卡多大蚊,帝王大蚊我們通俗也稱之為巨大蚊,屬於翅目大蚊科巨大蚊屬,它們的飛翔能力並不強,尤其是大腹便便的雌性巨大蚊通常採取跳躍式飛行,這種蚊子通常活動於森林邊緣有小灌木叢地區,幼蟲生活於小溪流溪邊溼地中,這種蚊子現在在城市中很少見了,多見於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