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蚊實驗室把蚊子當貴賓"伺候" 為研製殺蟲劑

2020-12-20 東方網

科研人員「以身試蚊」,測試相關驅蚊產品的真實效果

  群蚊亂飛,和數萬隻蚊子共處一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大多數人眼裡,夏天蚊子四處叮咬吸血,嗡嗡亂飛惹人心煩,恨不得一巴掌拍死,或者唯恐避之不及。在上海有一個地方,有一群人專門與蚊子為伍,他們豢養著最兇猛的蚊子,待蚊子如「上賓」,更是「以身試蚊」,雙手乃至全身被叮咬出無數腫塊,只為探索蚊子不為人知的奧秘,找到最有效的驅蚊方法。他們就是中科院上海市昆蟲博物館研究人員,被稱作「都市養蚊人」。

  品種純正,常年住空調房

  來到昆蟲博物館裡的養蚊實驗室,一推開門,一股涼氣撲面而來,牆上的空調顯示溫度為26℃。和室外高溫熾熱天氣相比,這裡的環境無疑相當舒適。

  袁建忠是昆蟲博物館高級工程師,也是養蚊組的帶頭人,「23℃-27℃是蚊子最喜歡的溫度。實驗室全年365天開著空調,室內溫度控制在24℃-27℃,模擬最適宜蚊子生長的環境。實驗室還通過地面灑水的方式來調節溼度,以保證蚊子的正常生長。」

  真正走進實驗室,記者被眼前的場景震住了。實驗室面積有十幾個平方米,架子上一排排放滿了白紗籠罩的蚊籠,裡面無數蚊子飛舞,發出嗡嗡的聲音,讓人頭皮發麻。

  「每一個蚊籠裡都有上千隻蚊子。」袁建忠說,這些蚊子最初是從北京疾控中心引進來的,就是為了保證蚊子出身的純正和敏感性。「我們實驗室養的蚊子,是完全沒有跟外界接觸過的,被稱為標準敏感品系。只有用這些蚊子做實驗,效果才最可靠。」

  助理工程師李慶鳳介紹,目前全國共有5家單位引進了這種敏感品系的蚊子。最初他們帶回來的是一個玻璃培養皿大小的卵,至今這些蚊子早已繁衍多代,由此培養出來的成蟲適合用來做殺蟲劑等驅蚊滅蚊產品的藥效評價試驗,此外,它們還會用來做研究或對比實驗。實驗室裡的蚊子不僅平時享受「貴賓」待遇,每當要用它們做實驗前,還會進行特別調養。「比如餵食白糖水,補充蛋白質需求,務必要讓它們在進行實驗時,身體狀態保持最佳。」

  飼養時要補充各種養分

  養出一批蚊子要花多長時間?答案是15天-20天。

  昆蟲博物館科普部主任黃健波介紹,蚊子的發育過程分為卵筏、孑孓、蚊蛹、成蚊四個階段。蚊子培育過程大概在15天-20天。「溫度、溼度、光照,甚至水的鹽濃度都會影響到蚊子的發育。」

  在養蚊實驗室裡,主要分三層放著各種器皿。最下面一層是盛水的搪瓷盆,搪瓷盆表面浮著一小撮黑色的圓粒,像小「木筏」一般,那就是蚊卵。蚊卵分散後落入水裡就是孑孓。10天-14天後,孑孓就會變成蛹,蛹會轉移到再上面一層的水盆,它只需要一兩天就會羽化成蚊子,這也是養蚊人最緊張的時刻,要把握好時間點將其及時轉移到最上面一層的蚊籠。因為稍有耽誤,蛹羽化後滿屋都是蚊子。養蚊人通過吸管將蚊蛹吸到蚊籠中,讓蛹在籠裡繼續發育成成年蚊子。

  在整個飼養過程中,養蚊人要及時補充各種養分。李慶鳳告訴記者,實驗室裡的蚊子可以稱得上是「在蜜罐裡泡著長大的」。對於幼蟲,他們餵養特殊飼料,基本成分是谷糠,蛹羽化為成年蚊子後的第5天,養蚊人就要為它們準備活血。蚊子要吸到活血才能保持活力和攻擊性,實驗效果才會更好。

  為驅蚊產品效果做測試

  如此辛苦地養蚊子是為了什麼?袁建忠表示,關鍵就在於搞科學研究,研製殺蟲劑,以及掌握控制蚊蟲的新手段。

  據袁建忠介紹,作為農業部批准的農藥登記衛生殺蟲劑藥效試驗單位,實驗室主要負責衛生殺蟲劑藥效登記測試,這也意味著,包括驅蚊花露水、驅蚊劑、蚊香等產品想要上市,就需要到類似測試機構通過藥效實驗,獲得批准後才能售賣。正是有了這些蚊子,各類產品的效果才能有所展現,這也為驅蚊產品更新換代提供了更好的實驗數據和依據。而且,考慮到蚊子在南方和北方的品種差異,一個合格的驅蚊產品要想上市銷售,至少要經過南方和北方至少各一家相關單位的測試。驅蚊時間至少要達到4小時以上才算合格(B級),達到6小時以上才算優秀(A級)。

  中科院上海市昆蟲博物館養蚊實驗室裡飼養的蚊子有兩類,分別是白紋伊蚊和淡色庫蚊,這兩種蚊子在滬上最為常見。其中,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或者「花腳蚊」,主要是白天在外活動,個體小但卻是兇猛的「吸血者」,人被叮咬後很容易發紅起包。傍晚和晚上則主要以淡色庫蚊居多,個頭較大。

  [你知道嗎]

  防止被咬有0.2秒反應時間

  為了測試相關驅蚊產品的真實效果,養蚊人必須把手放入蚊籠中,「以身試蚊」,並記錄下相關數據。

  每次實驗開始前兩周,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就需要做好準備,每天給予蚊子充足的營養,以培養出大量強悍的「精兵強將」。這些蚊子活躍度高,攻擊力強,可謂是蚊子裡的「戰鬥機」。它們被用來進行驅蚊產品效果的測試和試驗,結果會更加精準。

  首先,養蚊人戴上留有4釐米×4釐米的正方形小方塊的塑膠手套,以1平方釐米1.5毫升的標準把驅蚊產品塗在小方塊內,然後把手伸進蚊籠。為了吸引蚊子注意,還會拍打蚊籠,受到驚擾後,蚊籠內的蚊子會更加活躍,有不少直接衝向手背上裸露缺口而去,下口吸血。實驗一般每隔一小時測一次。「如果兩分鐘內有蚊子停留在皮膚上,特別是缺口正中央的地方,那就意味著產品驅蚊效果並不好。」袁建忠表示。

  在無數次「以身試蚊」的實驗中,每一個實驗人員不知道被蚊子咬過多少次,手背手臂上都留有被咬的痕跡。在實踐中,他們也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蚊子下口有個時間差,如果動作快的話能夠防止被咬。「其實每隻蚊子停留在皮膚上將口器刺入皮膚的時間約為0.2秒,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動動手把蚊子趕走,這樣基本不會被真的咬到。」袁建忠表示。

  另一方面,實驗室裡培育的蚊子不同於野外生長的蚊子,它們不帶細菌,不具毒性,都是「乾淨」的蚊子。儘管被叮咬得傷痕累累,但不會發生病毒感染的事情。

  咬人的都是雌蚊,與血型無關

  「A型血的人最招蚊子了」這句話經常可以聽到,不少人認為,人體的血型種類對蚊子的吸引力會有差異。但科研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此前做過實驗,事實上,蚊子並不會以此來決定叮咬目標,血型並沒有什麼影響。

  「蚊子是利用嗅覺系統接收來自人體的『信號』,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汗味、乳酸等都會給蚊子傳遞信息。新陳代謝旺盛的人更容易招引蚊子,更容易被叮咬。通常這類人汗腺發達,或者排出的汗液等分泌物較多。被蚊子叮咬後,起包的大小和消退的快慢則和個人體質差異有關。」李慶鳳說。

  養蚊人能肉眼分辨雌雄蚊子

  經過長期實驗,多數養蚊人練就了一項技能,即使蚊子空中亂舞,他們依舊可以透過蚊籠一眼辨別雄雌。

  「頭部觸角有一圈毛的就是雄蚊,光滑的則是雌蚊。雄蚊體型相對較小,雌蚊則略大一些。」李慶鳳一邊指著一邊說。儘管雄蚊雌蚊都會停靠在人體身上,但其實叮咬人類的「吸血者」清一色的都是雌蚊。

  蚊子怕什麼?怎麼能消滅蚊子?對於這個問題,養蚊人表示,蚊子可以被淹死,也可以被「曬」死,相對於水,蚊子更怕高溫。

  袁建忠表示,蚊子喜歡水,尤其是死水,它能夠停留在水面上,而且蚊子的卵就產在水裡,但是流動的水就不行了。所以家裡如果有積水,就容易招蚊子。另外,蚊子也怕高溫,如果是35℃以上的高溫天,基本上就看不到蚊子了。他們還曾做過實驗,37℃、38℃的高溫天,將蚊籠放在室外,結果5分鐘左右蚊子就全死了。

  如何選用驅蚊產品呢?袁建忠表示,目前市面上售賣的驅蚊產品分兩類:含植物精油的產品和農藥合成產品。由於植物精油本身揮發性強,所以驅蚊效果差,驅蚊有效時間最多為1-2小時。而農藥合成產品,驅蚊效果更好,但是農藥成分本身帶有毒性,對人體可能有害。

  那麼,養蚊人在家裡使用什麼方法驅蚊?對此,他們笑談,最環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蚊帳和蚊罩,幾乎不用驅蚊產品。若在室外,應該儘量避免接近死水和積水處,草叢等適宜蚊子繁殖的溼潤地也儘可能遠離,避免被蚊蟲叮咬。

相關焦點

  • 海南省疾控中心養蚊實驗室:給蚊子吹空調
    群蚊亂飛,和數萬隻蚊子共處一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大多數人眼裡,夏天蚊子四處叮咬吸血,嗡嗡亂飛惹人心煩,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它們,或者唯恐避之不及。然而,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一群人天天和蚊子打交道,甚至把蚊子當做貴賓「伺候」,不但給它們餵糖水,還讓它們吹空調。他們就是被稱作「都市養蚊人」的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員。
  • 上海昆蟲博物館有一群都市「養蚊人」 每天與上萬蚊子為伍
    資料圖【新民網訊】據《勞動報》報導:和上萬隻蚊子共處一室,什麼感覺?不自在、厭煩、害怕甚至毛骨悚然?對於袁建忠和他的同事來說,這就是每天的工作之一。他們是這個城市中獨特的一個群體———養蚊人,他們如同養寵物一般飼養著蚊子,好吃好喝照顧著,為的就是尋找出更好驅除及殺死這種害蟲的方法。
  • 四川省疾控中心養蚊室:成千上萬蚊子一眼知雌雄
    在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養蚊室內,有成千上萬隻蚊子,它們不但可以「吹著空調唱著歌」,還能每天喝到專人調製的蔗糖水。這些沒有被汙染過試驗用蚊,經常被用來做抗藥性實驗。  在最近一次試驗中,疾控人員發現,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的野蚊子,對殺蟲劑普遍具有抗藥性。其中,成都野蚊子最兇,對兩種殺蟲劑的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
  • 蚊子實驗室:好吃好喝伺候 研究怎麼「消滅」它
    養蚊子。  說到蚊子,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在咱們台州,卻有一群人,養了幾千隻蚊子。不僅好吃好喝伺候著,而且還讓它們「住」上了空調房。  當然,他們養蚊子可不是為了玩,而是做實驗,研究怎麼「消滅」它!  讓我們一起走進台州市疾控中心,聽聽他們和蚊子之間的故事。  選蚊子  傳播登革熱  寨卡病毒的白紋伊蚊  日前,記者走進市疾控中心蚊子實驗室,這些蚊子的「宿舍樓」共有3層,每層都掛著「蚊帳」。
  • 濟南疾控中心實驗室養蚊子 專家:為了更好消滅蚊子
    和滅殺美國白蛾有一定關係  「有機磷類、擬除蟲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是三類最主要的殺蟲劑,目前濟南的蚊子已基本對這三種殺蟲劑均或多或少地產生了耐藥性。」濟南市疾控中心媒介生物實驗室專家王永明介紹。  辛正介紹,在全國範圍內,濟南蚊子的耐藥性屬於中等水平,南方蚊子耐藥性相對更大些。
  • 高校設專門飼養室養蚊子 將白鼠剃毛供蚊子吸血
    昨天,記者來到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斌教授的實驗室。他已從事蚊子研究20多年了。「進來嘛,我們設置了三道防線,蚊子飛不出來。」陳教授說,實驗室共有3道門—第1道門後是6米多長的走廊,電腦、顯微鏡、白大褂整齊放好。穿過旁邊2道門,強勁的風自上而下襲來,原來頭頂安裝了風幕機。陳教授稱,這是為防止裡面的蚊子飛出來。
  • 實驗室為研製滅蚊藥專門養蚊子 已繁殖到349代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 記者 譚皓)有這樣一間實驗室,專門飼養蚊子,已經繁殖到349代。  飼養這些蚊子非常講究,不僅對室內的溫度、溼度有要求,就連「飼養員」也不能使用化妝品,因為怕味道影響蚊子繁殖。  如此精心飼養蚊子的目的是什麼呢?
  • -蚊子,蚊香,蚊,殺蟲劑,蚊蟲,艾蒿,絕育,蚊帳...
    防蚊誤區:電蚊拍、殺蟲劑一起上?絕對不可!  電蚊拍和殺蟲劑都是夏天對付蚊子的日常用品,不少人家中都會常備。  殺蟲劑中含有的除蟲菊酯、助推劑屬於可燃物,遇到明火容易引起爆炸和燃燒。電蚊拍由三層金屬網構成,通電以後,金屬網能夠瞬間產生高達3000V的電壓。  當電蚊拍和殺蟲劑一起使用時,很容易著火,甚至引發爆炸。如果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噴完了殺蟲劑,再使用電蚊拍,後果將更為嚴重。
  • 蚊子越來越耐藥會假死 專家傳授避蚊之招
    一天中什麼時候蚊子最兇?為什麼高層樓點著蚊香還被蚊子咬?目前天氣悶熱,正是蚊子的繁殖期,近日,記者來到江蘇疾控中心蚊蟲實驗室,看專家為了滅蚊而精心飼養蚊子。  幼年蚊子泡在「蜜罐」裡  外面的烈日炎炎,而位於江蘇省疾控中心地下室的實驗室裡,卻是不冷不熱,非常舒適。
  • 探訪東莞疾控中心蚊子實驗室:喝糖水吸鼠血
    「蚊子的前三個孵化環節都能在這個水盆裡完成。」馮志階說,黑點就是卵,一個堆積如芝麻大的卵塊大約能孵化出100多個幼蟲,「細小的生物就是幼蟲,幼蟲經過4次蛻皮後會變成蚊蛹。」  蛹會在水中遊動,隨後羽化成蚊子。南都記者看到,在水盆上方的隔板上,4個網紗材質的蚊籠密閉著,裡面養著一片黑壓壓的蚊子。
  • 她養了上萬隻的蚊子,研發出一瓶真正有效的驅蚊液
    從2014年開始,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開展蚊蟲對化學殺蟲劑的抗藥性檢測,疾控人員發現,成都、廣安、南充、攀枝花的野蚊子,對殺蟲劑普遍具有抗藥性。其中,成都野蚊子最兇,對兩種殺蟲劑的抗藥性是無汙染蚊子的50倍。新冠肺炎疫情還沒結束,蚊子已經出沒。且不說蚊子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沒有定論,大範圍對病毒滅殺消毒,今夏生存下來的蚊子會成為「超級蚊子」!?
  • 誘捕蚊子甘當人體誘餌 「養」蚊子用於抗藥性實驗
    含有病原體的蚊子所產的卵,第二年孵化後依然可以傳播疾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瘧疾等疾病都可以通過蚊子傳播。  所以,疾控部門要對蚊子進行生物監測,以便了解它們的分布和密度變化,而且要抓捕野生蚊子,進行相關實驗。  趙進奎說,今年,我市對蚊子的生物監測數據顯示,5月,因降水偏少,我市蚊子密度偏小;6月,隨著降水的增加,蚊子密度也有大幅度增加,目前為常年平均水平。
  • 蒼蠅吃奶粉 蚊子喝糖水 蟑螂食「蟑糧」
    比如,蚊子用來吸血的喙,結構複雜,功能強大,能穿透人體皮膚,釋放物質麻痺神經,同時防止血液凝固,好比一臺高精尖的生化儀器,「如果能借鑑到醫療中,一定可以給病人帶來福音。」加上陳東平教授,實驗室總共4名科研人員,每當遇到殺蟲劑實驗,通常至少要有3名同事參與,檢測驅蚊液效果,遇上蚊蟲人體襲擊實驗,科研人員要親自上陣。
  • 人與蚊千年持久戰 沒有蚊子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牛津昆蟲技術公司的科學主管洛加·奧菲指出,他們的這種轉基因蚊子不會對生態系統形成長期的改變,因為它們的壽命很短——只能成活一代,而且沒有後代。  如今,巴拿馬、墨西哥、馬來西亞、開曼群島等蚊子肆虐的地方已經開始進行轉基因蚊子的野外放生實驗。很多科學家對此持支持態度——因為噴灑化學殺蟲劑,會對所有生物都帶來影響,可能會讓整個生態系統受到損害。
  • 蚊子喝糖水「吃」小白鼠 養蚊是為了研究消滅它
    但溫州醫科大學健康與環境生態研究所昆蟲飼養室裡,卻專門飼養了近萬隻嗜血成性的蚊子,這些蚊子住「空調房」喝「糖水」,還能吸上新鮮的動物血。近日,溫都記者來到溫州醫科大學,體驗職業養蚊人。在養著蚊蛹的水盆中,個別蚊蛹已經羽化成蚊子。看似米粒般大小的蚊蛹,安靜時都漂浮在水面上,但只要有人輕輕一觸動水面,它們就翻著跟頭沉入水底,等水面恢復平靜後,又重新浮了上來。記者體驗了一回給蚊子「餵食」。先拿起飼養室內的小網兜,將蚊蛹小心翼翼地撈起,放入一個小水盒中,再將水盒放入紗布做成的籠子內。最後,在試驗臺上配製濃度約10%的葡萄糖水,這些是蚊子的口糧。
  • 釋放轉基因蚊子阻止蚊媒疾病,存在哪些未知風險?
    儘管做出大量努力——從空中、卡車噴灑殺蟲劑到使用食蚊魚,但這些措施基本上沒有效果,而且往往花費高額代價。2012年,該區向英國生物技術公司Oxitec公司尋求幫助。該公司開發了一種名為OX513A的不育雄性蚊子。因為只有雌蚊吸食血液,促使卵成熟,而雄性僅以花蜜為食,因此不是疾病的攜帶者。
  • 中蒙邊境蚊子肆虐豬自殺 如何防花斑蚊
    該連環境比較惡劣,一年有十個月都在颳風,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49.7℃;夏季,成群結隊的蚊蟲又讓人無法穿短袖和薄褲,用紗巾包住臉,戴上防蚊帽,還要套上厚厚的毛褲,就這樣蚊子還是把他們咬得渾身紅腫。  在職工首漢民家裡記者發現一座廢棄的棚圈。據首漢民介紹,該圈是2004年蓋的,剛開始養的雞被蚊子咬死了,後來養豬也不行——圈舍就閒置了。
  • 美國將釋放數百萬基因蚊子,使雌蚊交配後斃命,專家:恐釀大錯
    2015年蚊子更是奪走了全球83萬人的性命。為了阻止瘧疾等疾病的傳播,美國實驗室培育出的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將於今年夏天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釋放,根據實驗設計,這種轉基因雄蚊在和雌蚊交配後,會導致雌蚊死亡。由於只有雌蚊會叮人吸血,這就使得蚊子叮人傳播疾病的機會大大下降。
  • 這裡的蚊子吹空調喝純淨水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今年夏天,你被蚊子留下幾個「吻痕」呢?炎熱的天氣裡,最攪人清夢的非蚊子莫屬。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無錫有一個專門養蚊子的地方,這裡的蚊子「待遇」很高,每天有專人照顧,還能享受「美食」,這裡就是江蘇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的蚊蟲飼養室,這個建立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實驗室裡,目前已經有蚊子繁殖到第651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