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鄰居小林因為工作忙碌的原因,每天要早早起來給孩子做早飯,做完來不及扒拉幾口,就要趕上7路公交車去上班,中午又要回來給孩子做飯,做完來不及休息就又要回到公司裡上班了。因為每天的生活節奏非常緊張,鄰居小林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總是對著孩子發脾氣,對孩子的事情很煩躁,還動不動對孩子黑著臉弄冷暴力。
這讓小林的孩子現在非常的害怕小林,有時候甚至不得不哭著來我家&34;。為了緩解小林母子倆的矛盾,我趁著晚上小林下班的時間,和小林談了談這個情況。
其實小林自己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對。只是因為事情太多了,一邊頂著工作的壓力,一邊公司家裡兩頭跑照顧孩子,因此整天神經都繃得非常緊張。雖然也知道向孩子發脾氣不對,但是心裡總是忍不住&34;,比如看見孩子吃飯沒洗手,孩子沒在寫作業等等的時候,總是覺得必須好好教訓一下才行。於是就向孩子宣洩了自己的不良情緒。雖然發洩完覺得自己不對,但是下次還是會忍不住再教訓孩子,這讓小林也有些苦惱。
其實,小林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由於&34;導致的情緒失控。
那麼什麼是&34;呢?
興趣壓縮是指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壓縮興趣的時間,這是美國加州大學一位專家提出來的一個新名詞,大概就是指自由支配時間中用於做感興趣的事的時間比例過少。換個再簡單點的說法,其實就是每天娛樂時間的比例不足。&34;是導致人們的壓力過大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除去吃飯睡覺的時間,幾乎剩下的時間都是在忙碌,那麼他的&34;指數會變得非常大。而如果閒得感到迷茫,對啥事也沒興趣,這樣的情況也會導致&34;指數變得很大。
壓力不同於&34;。沒有壓力的人,興趣壓縮可能也很大。而有壓力的人,興趣壓縮也可以很小。他們的規律不是一成不變的。
&34;有什麼危害?
1情緒失控,孩子易成&34;
&34;的父母因為過度的忙碌,很難有合理的途徑宣洩自己的情緒,而年紀還小容易犯錯的孩子就容易變成&34;。有的家長因為事情很多,經常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把怒火宣洩給孩子,其實這就是&34;導致了情緒失控。
2家長壓力過大
壓力過大,不一定會導致&34;指數過大。但是&34;指數過大,一定會導致壓力過大。聽起來非常拗口,但是其實很好理解。打個比方,一個人覺得壓力很大,但是還是有可能花時間去娛樂。而&34;的人因為娛樂的時間少了,情緒沒有宣洩的地方,因此會讓壓力快速變大。
3不利於身體健康和孩子成長
興趣壓縮可能導致內分泌受到影響,使人變得暴躁和容易發脾氣,更加容易導致疾病。而對於家長來說,興趣壓縮不僅減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還容易讓家長對孩子發脾氣,讓孩子與父母產生隔閡,甚至有可能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如何減少&34;指數,防止無緣無故對孩子發脾氣?
1將陪伴孩子變成興趣,而不是責任
很多家長覺得帶孩子是一種負擔,其實這可能是由於將自己放在&34;,這樣帶孩子就像工作,不僅家長不開心要下達各種指令約束孩子,孩子也不開心處處被指責。而家長如果能夠和孩子平等交流,那麼帶孩子其實就像交朋友一樣輕鬆,不僅不會感到勞累,還可以使&34;減小,可以很大程度減少對孩子發脾氣的次數。
2合理安排時間,適當勞逸結合
家長需要多給自己一些放鬆的時間,即使是工作繁忙也要注意給自己適當放鬆,比如在公交車上放鬆情緒,在工作閒暇的時候可以放空自己的大腦,不要在一些小問題上鑽牛角尖,以免大腦過度疲勞。當然如果還可以嘗試著把工作變成興趣,在現在家庭中,60%的&34;都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如果可以把工作變成自己的興趣,那麼也就不存在興趣壓縮的困擾了。
3向孩子發脾氣之前,先思考30分鐘
興趣壓縮使情緒失控,往往都是一瞬間引發的,但是同樣也消退得非常快。就像是閃電一樣,來得快去得快。因此如果在情緒失控向孩子發脾氣之前,能夠將脾氣忍住30分鐘,很快情緒就會平復下來。這30分鐘內,家長需要對下面這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1)自己發脾氣是不是有必要?
(2)孩子真的有錯嗎?
(3)自己是不是也有錯誤?
(4)自己是不是因為情緒導致情緒失控了?
(5)比起發脾氣,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
在思考上面的問題的時候,家長需要帶著理智去思考,這樣可以讓家長正視到問題的根源。如果是由於興趣壓縮引起的情緒失控,經過家長的思考可以很快的將情緒平復下來,避免孩子遭受池魚。
結束語:&34;是很多年輕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不僅影響著家長自己的健康,同樣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情緒可能出問題了之後,家長就需要及時糾正了,不能把孩子當成發洩情緒的工具,以免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