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經常發脾氣,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2020-12-19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幾乎每一個父母,在養娃的過程中都會發怒,儘管有些人是育兒專家或心理專家,在生活中也無法避免對孩子發脾氣。

有的父母更是每天都在對孩子發脾氣:

"作業寫得很糟糕";「吃飯弄得到處都是」;「衣服剛穿上就髒了」;「剛教會他自己上廁所又拉褲子裡了」;……

發脾氣是一個正常的行為,但是經常對孩子發脾氣,那麼「發脾氣是正常情況」就成了藉口。

父母發脾氣,通常有著2個原因:

1、父母在外面攢的怒氣

在成年人潛意識裡,無論是打罵、諷刺、痛罵孩子,都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行為。

在外面或伴侶身上壓抑起來的脾氣,在「安全的孩子」面前,父母就沒辦法再忍了。

孩子做了一點小事,就成了父母脾氣爆發的導火索。

2、父母對養娃感到無力

父母的崩潰、焦慮大多來源於父母對孩子管教的無力感:無論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是沒辦法改正壞習慣。

父母發現自己沒辦法管教孩子的時候,會因崩潰而發脾氣。

父母發脾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非常大:

1、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讓孩子遇到一點小事就也發脾氣

發脾氣這件事情會「遺傳」,父母遇到事情就發脾氣,會讓孩子看到這一種「解決方式」,孩子也會「學以致用」。

孩子在未來遇到心情不好、陷入困境的時候,也會選擇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解決。

但是我們也清楚,「發脾氣」並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和困難。

2、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產生痛苦感

常常發脾氣的父母,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孩子無法體會到父母的愛,或者說對父母的愛感到「不可捉摸」。

沒有安全感,從而衍生出孩子其他負面的心理和行為:不自信、可以的去討好別人……

除了對孩子的未來和心理產生影響之外,也會破壞家庭和。

在生活中,發脾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發脾氣帶來的負面影響。

發脾氣是最壞的發洩方式,也是一種代價很高的情感。

那麼父母在發脾氣的時候,要如何儘量避免發脾氣呢?

1、父母有自己的發洩情緒的途徑

發洩情緒的途徑非常多,比如說跑步、做運動、看書、旅遊等。

父母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防止自己以非常暴躁、焦慮的狀態對待生活和親人。

父母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教育

2、孩子犯錯,父母要給自己下一個「心理暗示」

當孩子惹怒父母的時候,父母要給自己下一個心理暗示,比如:

默念「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我現在應該冷靜3分鐘,才有能力教育孩子;

或者讓伴侶提醒自己。

父母可以在日常給自己做這樣一個心理建設,這樣在自己發脾氣的時候,能給自己一個很好的提醒。

不管怎麼說,父母是人,不是神,在生活中難免有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而且,生活中孩子不聽話,也需要父母發脾氣給孩子一個警告和懲罰。

父母該如何把握「不傷害孩子」和「教育孩子」之間的度呢?在《請把你的手交給我》中提出了這樣的思路:

1、接受會發脾氣的自己

上面說了很多次,發脾氣是正常的,父母在遇到孩子做了糟糕事情的時候,有權利發脾氣和教育孩子。

父母在發脾氣的時候,可以坦然行之。

2、制定發脾氣時候的言語流程

父母可以事先給自己制定一套發脾氣時候的流程,比如:

①明確自己生氣和生氣原因

寶媽喊孩子吃飯,而孩子不聽的時候,寶媽可以這樣說:「我叫你吃晚飯,而你卻不來,我很生氣,非常生氣,我對自己說』我煮了一餐好吃的,希望獲得讚賞和感激,而不是失望!』」

③可以在生氣、教育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改正的思路或途徑

大寶拿著玩具槍朝二寶射擊時,寶媽可以告訴大寶「不要朝弟弟設計,要朝靶子射擊」,如果孩子不聽,媽媽可以把射擊搶拿走,告訴孩子「人不是用來射擊的。」

父母發脾氣是正常的,但是父母發脾氣要有策略,這樣才能更好的跟孩子溝通,贏得孩子的認可,也能讓孩子能夠接受父母的建議和要求。

不過在發脾氣的時候,有些話父母千萬不能說,這不僅不能讓父母發洩心中的怒火,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抗,引起親子之間的「戰火」:

1、說反話

說反話時,有時候孩子是聽不懂的。

比如說,孩子把瓜子皮吐在媽媽臉上,他或許只是覺得好玩。可如果父母說「你再吐一次試試!」

孩子真的會當真,再做一次!

2、不翻舊帳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這幾句話是掛在嘴邊的:

「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你上次、上上次就是這樣,這次還不改!」「你能不能聽次話,讓我省省心!」……

這些話說出來,就意味著父母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要跟孩子「開戰」。

所以,父母要儘量避免這種表達方式。

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孩子感受到的如果只是父母帶來的痛苦,父母又怎麼跟孩子解釋「愛」呢?

都說「刀子嘴,豆腐心」,但是如果孩子感受到的都是刀子,有憑什麼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豆腐心」呢?

父母跟孩子溝通是一門課程,是需要父母在不斷的摸索、總結和學習中進步的,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才不會事事跟父母對著來!

相關焦點

  • 4.父母常常發脾氣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聽到這個話題,大家可以覺察,你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嗎?發完脾氣你會後悔自責嗎?是否想過要怎樣減少對孩子發脾氣呢?有的家長會說,我從來不對孩子大聲說話,也不訓斥責罵。雖然不用激烈的語言,你那眼神、表情、動作,有時也是夠孩子受的。今天我們先放下原因一起去看看,父母常常發脾氣對孩子有哪些影響?一、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 經常發脾氣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媽媽們不要隨便發脾氣
    這個實驗表明,母親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所以說語言暴力對於成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情感挫傷經,常發脾氣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請媽媽們不要隨便發脾氣。如果一個媽媽經常發脾氣的話,那麼經常被罵的孩子可能會形成很不好的性格,比如像媽媽一樣脾氣暴躁,除了脾氣不好之外,可能還會對人冷漠,以為捏從小在謾罵中長大,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所以不懂愛,因此而對他人冷漠。
  • 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你了解嗎?
    我們都是從孩子的階段長大的,你會發現由於年齡的不一樣,我們對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看法也會不一樣,我們一開始都不懂得怎樣為人父母,大多是自己的父母怎麼對待自己,自己就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我們的童年裡多數都伴有父母無理取鬧、發脾氣的時刻,在你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的時候,父母就會對你發脾氣,你如果再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你知道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嗎
  • 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到底會產生哪些問題?這些後果家長要知道
    同樣有孩子,我非常理解他的感受,面對家裡的熊孩子,分分鐘都要爆炸。但是,再看到他熟睡時可愛的模樣,心裡想,為什麼對一個孩子那麼兇。現在的社會,每對父母都有壓力: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回到家就希望孩子是乖乖的樣子。但是,事實往往不是那樣,孩子也會有情緒,可能愛哭,愛鬧,特別不好哄。各種的情緒積壓在一起,很容易面對孩子發火。
  • 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家長別視而不見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生活中照顧孩子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父母總是忍不住對著自己的孩子發脾氣,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會影響到孩子一生,所以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脾氣
  • 一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對孩子傷害有多大?
    在與一些父母接觸的時候,不少的父母都說到自己的脾氣問題。她們說自己也知道發脾氣對孩子不好,然而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內心就像是一個暴躁的野獸,自己完全無法控制自己。她們也想過改,但是就改不了。其實並非是她們改不了,而是因為她們還不夠痛。之前曾看到過一個帖子,講到一個脾氣暴躁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
  • 你經常吼孩子對孩子發脾氣嗎?這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家長要注意
    經常會有一些家長跟我私信問:園長媽媽我的孩子怎麼這麼膽小!不敢大聲說話?我的孩子怎麼喜歡發脾氣?實際上這些可以都追根溯源到孩子的原生家庭,孩子之所以會變成這樣,要麼有一個喜歡吼罵她的媽媽,要麼家裡有一個特別喜歡發脾氣或者脾氣暴躁的爸爸!父母經常喜歡吼罵孩子,將會給孩子帶來3個性格上的缺陷,影響孩子的一生!
  • 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是最壞的教育,聰明家長用這幾招
    1.影響親子關係對孩子發脾氣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起初,孩子會害怕,然後會變得叛逆,大喊大叫,發脾氣,甚至這樣做只是讓孩子知道如何屈服,而不是知道自己哪裡出了問題,這種教育方法只會使孩子出現在兩個極端中,一個是自卑另一個更叛逆,這兩種情況都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 當父母對孩子發脾氣時,其實是在……
    表面上看我是對孩子失去了耐心,其實我是將內心的鬱悶全部宣洩在了孩子身上。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不順遂的情況十有八九,但把成年人的苦悶轉嫁給孩子是極不明智且極不負責任的做法。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無論父母如何苦口婆心,都不及言傳身教的影響大。
  • 經常吵架的父母,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父母經常吵架,很大程度的影響孩子的心理陰影,而最大的陰影來自於性格的改變以及歸屬感和價值觀的改變。1、性格的改變。怎樣的生長環境,就會有怎樣的性格。這是潛移默化下的必然影響,爭吵不斷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覺不到安全感,覺得生活雜亂無章,家是一個充滿危險和暴風驟雨的地方,常常生活在恐怖中,無法預料接下來父母的言行,過得戰戰兢兢。性格要麼膽小,要麼暴躁。甚至在長大後,遇到有爭議的事情,下意識的用父母爭吵的方式去解決問題。2、歸屬感,家本來是安全溫馨的港灣,是每個人人身心疲憊時最先想到的地方。
  • 對孩子發脾氣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有什麼危害影響能不能補救
    近年來,學校和社會一直在倡導「不要對孩子進行武力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太頑皮,總是會使父母發狂,又不能出手打,於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大吼大叫,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一些父母說,因為過去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膽小和內向,該怎麼辦?其實這是因為其他人的吼叫,使孩子產生了恐懼,表現出來就是畏手畏腳,害怕犯錯誤。
  •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將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早看早受益!
    我們做父母的與其抱怨孩子身上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不如換一個角度,看看自己在成長中缺失了哪些,積極作出改變,不讓遺憾再傳遞下去。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首先在於身教!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這是一個父親教孩子不發脾氣的故事。同樣,也適用於父母。生活中,父母發脾氣更是常有的事。而父母衝孩子發脾氣,會漸漸壞了孩子的性靈,讓他愈加愚笨福薄,還會讓他有頭痛病等各種病。衝子女發脾氣,會壞了孩子的性靈,讓他愈加愚笨福薄,還容易讓他得頭痛病等各種病。
  • 孩子經常發脾氣,家長要正確處理,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成長
    孩子的獨立意識形成的時間,大約在三歲左右的時候,這個時間段的孩子,表現的非常有主見,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對於父母或外界的建議並不能很好的執行。有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在三歲前,是最聽話的年齡段,對父母提出的要求,會給予極力的配合。
  • 經常動不動對孩子發脾氣,原因可能是「興趣壓縮」,家長要謹慎
    因為每天的生活節奏非常緊張,鄰居小林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總是對著孩子發脾氣,對孩子的事情很煩躁,還動不動對孩子黑著臉弄冷暴力。這讓小林的孩子現在非常的害怕小林,有時候甚至不得不哭著來我家&34;。為了緩解小林母子倆的矛盾,我趁著晚上小林下班的時間,和小林談了談這個情況。
  • 父母經常吵架,容易對孩子造成「三大影響」,太晚醒悟難補救
    所以,大夫無奈表示,如果夫妻倆還有感情,就不要總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實在過不下去,更不要天天這麼吵,太影響孩子健康了,不僅是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一般來說,父母經常吵架,容易對孩子造成以下「三大影響」,太晚醒悟難補救。
  • 會對孩子發脾氣的家長,才能養出有出息的孩子,遇上的娃有福氣
    可是,忍到最後她才發現,孩子不會自動變乖,反而會仗著媽媽不會發脾氣而變本加厲,越大越難管。其實,很多父母都被這種「不吼不罵,不發脾氣」的育兒寶典給騙了。相反,那些會對孩子發脾氣的家長,才能養出有出息的孩子,遇上的娃有福氣。
  • 情緒暴躁的父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哪些影響呢?現在改還來得及
    在我周圍就有這樣一個事例,同事結婚不久就當上了新手父母,平時,大部分時間媽媽在帶娃,而爸爸的下班時間比較晚,回到家後孩子難免會哼哼唧唧,每次爸爸都會大聲訓斥,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易怒情況。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父母易怒對孩子的影響。
  • 父母經常吵架,會對孩子造成四個很大的影響,每個都很嚴重
    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不同,戀愛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而成家後要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夫妻間免不了的會有很多磕磕碰碰,這也就造成了經常會因為一件事觀點不同而發生爭吵。父母經常吵架,會對孩子造成四種很大的影響,要特別注意1.安全感的缺失不管是小寶寶,還是已經懂事的孩子,父母經常在他們面前吵架,會讓孩子感到非常的恐懼和痛苦,尤其是當父母提及要分開的時候,更是特別害怕,因為他不想失去其中任何一個,更害怕爸爸和媽媽都不要自己
  • 父母吵架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陰影,而這個陰影則會伴隨他一生。父母吵架對孩子會有那些影響:1.會影響孩子的學業。因為父母經常吵架,孩子也非常的擔心,希望父母幸福,不要吵架。沒有心思去學習,成績肯定好不到哪去。3.對以後得戀愛成家,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戀人,夫妻之間都會存在一個磨合期。
  • 父母對孩子發火的6個影響:情緒能感染、改變孩子,也能毀掉孩子
    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對孩子大發脾氣,訓斥孩子,認為孩子只要犯錯,就需要接受嚴厲的批評教育。殊不知,父母愛衝孩子發火的行為,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一生。英國的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靜止臉實驗」,並總結出了靜止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