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一直不是一個新鮮詞彙。如果說早些時候,網紅還是一個讓人略顯低端草根令人不屑的詞彙,但是隨著 papi 醬的走紅,現在網紅真正算得上開始大眾化。
很多人至今也看不懂 papi醬獲得一千萬投資,並估值過億,也許偉大的安妮——一位曾經的網紅,在微博上有超過一千多萬粉絲,那個創造了「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漫畫微博,獲得幾十萬轉發,成功轉型做了一款漫畫 App 首周收穫一百萬用戶,至今漫畫應用排行榜第一的例子——可以側面解釋這一現象。
看過那則漫畫的人估計多少知道,當初偉大的安妮創作那則「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的背景是她將要創業做一款漫畫 App,快看漫畫,早期因為版權問題有很多爭議,安妮本人也背上了「夢想婊」的稱號,以致於她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無所謂,同事也會拿這個外號開她玩笑(即使「婊」在中國是一個極端侮辱女性的字眼)。後期又曾陷入偷稅漏稅和違規改榜的事情,使得這家公司一直都頗有爭議。但是那條微博,為她的 App 帶去了100萬的初始用戶,這是多少創業團隊努力多年也望塵莫及的。
目前據快看公開的數據,總用戶數突破3000萬,月活突破1100萬,日活突破350萬。並且快看逐漸擺脫了安妮的名字,很多後來的用戶甚至不知道這個 App 是安妮做的。因為考慮到行業內數據普遍摻水的例子,我去查看了「快看漫畫」每一部漫畫更新時下方的評論,熱門漫畫每一次更新不到一周的時間,下方都會有平均兩萬條左右的用戶評論,普通的也有平均4000左右的評論。官方微博的互動量也很好。
當我坐在剛從日本回來的安妮面前,她倒沒有像個90後,似乎對於應付來訪者已經習慣了,快速對答,也並沒有透露任何讓我過於訝異的信息。始終都圍繞在快看漫畫本身,而懶於談網紅,甚至覺得自己與他們完全不同,尊重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自由表達的權利才有的網紅現象,但是覺得大家共同點也只有曾經紅過而已。
雖然安妮直言曾經「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創作帶去的用戶,後期留存很一般,大多數都是看熱鬧的。而且初期因為團隊管理不成熟導致的版權問題,此後所有的漫畫都已經是國產原創合作的漫畫。這次營銷案例也是無法複製的。但即使留存一般,在外人聽起來這依然像是誕生之初就像被特殊開光加持了一樣令人羨慕。
在不長的採訪時間裡,我的一個感受是,安妮在成功轉型成為一家目前看起來已經發展的還不錯的創業公司CEO之後,與網紅的身份嫌棄地劃開了界線。偉大的安妮算是曾經的網紅,但是她是為數不多成功將其自身流量變現,成功轉型創業的代表(如果拋開那些不光彩的事情)。很多現在所謂的網紅,實際上都是看天吃飯,他們依靠著轉化率極差的貼片廣告或是軟文寫作,這樣始終無法解決他們如何激勵自我生產持續變現的問題。
安妮很幸運,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出口。據我所知,網紅真的生存下來的其實屈指可數,更多的是賺一波快錢。曾經我在朋友圈開玩笑,我認識的網紅最後都成了微商。因為這是那些草根網紅能看到最簡單快捷的途徑,甚至不需要動太多腦子。利用自身的影響力賺取信息不對稱下的推薦費用。
我有好朋友是中小型網紅,趁著微信公眾號紅利期憑藉優質的內容迅速做了起來,現在因為很多愛投放微信廣告的僱主而不斷地接廣告,一個月至少也能賺個幾十萬,本職工作看起來反而像兼職了。有時候雖然覺得很可惜,畢竟荒廢了曾經創作優質內容的能力,卻也覺得無可厚非,賺一波快錢,是他們這些中小型網紅最好甚至是唯一的出路。擺脫網紅身份成功轉型的畢竟是少數,網紅雖然火,但是離上電視被大眾認可的那種明星,似乎依然差了十萬八千裡。但是起碼給普通人一個看起來摸得著看得見的念想。
想起今天傳得沸沸揚揚 papi 醬還在因為節目中的一些粗魯詞語被封殺,後續又被闢謠,倒有些讓人唏噓。在我們眼裡,網紅或許已經是一種新興的身份,但在更多的人眼裡,他們依然不夠體面。需要另一種身份去填補,正當化。小P是個拍短視頻的和小P是某家創業公司的CEO,二者聽起來完全不同了。
隨著資本的推波助瀾,網紅越來越多。網紅都快變成了政治正確,一篇文章裡不提像是落伍似的,無論誰只要有些出名,都可以被戴上「網紅」的帽子。或許,成為一名網紅職業生涯規劃師,更像是一門好生意。大部分都會因找不到變現自身影響力的出路,賺一波快錢,然後快速地死去,沒有人再記起。畢竟只是個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