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你會和孩子溝通嗎?專家有技巧告訴你!

2020-09-16 上海虹口

在生活中,

如何有智慧地與孩子溝通,

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

近日,

四川北路街道總工會

聯合街道婦聯,

組織開展了

我們如何好好說話

「媽咪小屋」巡迴講堂活動,

為大家講述與孩子的溝通技巧。

本次講座邀請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中易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上海中易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長宋昱恬老師。

宋昱恬從兩個實際案例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現實場景出發,引出了「和孩子溝通的意義」。

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分享對與錯的概念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啟發孩子進行思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和諧的家庭氛圍。

接著,她又分析闡述了與孩子溝通常見的六大誤區。

一是多說教,少傾聽;

二是溝通態度強硬,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三是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四是盲目比較;

五是不懂得把握和孩子交談的時機;

六是認為說話是溝通的唯一方法。

最後,宋昱恬和大家分享了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正確做法。

●要把孩子當作是一個平等交流的個體,凡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接納孩子的感受。

●在親子之間的溝通中,家長更應該學會聆聽、擅長傾聽,鼓勵孩子多說,理解共情、換位思考、積極鼓勵、經常表揚。

通過宋昱恬細緻入微的生動講述,大家從中學習到了親子溝通的智慧,今後會多使用愛的語言,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尊重、傾聽和耐心。

據悉,

四川北路街道總工會

將繼續攜手街道婦聯,

積極落實關愛女職工的

各項實事項目,

進一步提升廣大

女性職工群體的

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扮演好「娘家人」的角色,

持續關心關愛職場女職工。

記者:錢晶

資料:四川北路街道

相關焦點

  • 新手爸媽~你會和孩子溝通嗎?專家有技巧告訴你
    在生活中,如何有智慧地與孩子溝通,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近日,四川北路街道總工會聯合街道婦聯,組織開展了我們如何好好說話「媽咪小屋」巡迴講堂活動,為大家講述與孩子的溝通技巧。宋昱恬從兩個實際案例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現實場景出發,引出了「和孩子溝通的意義」。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分享對與錯的概念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啟發孩子進行思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和諧的家庭氛圍。
  • 焦慮的新手爸媽們
    育兒需要知識、需要技巧,但這些知識和技巧是公開的、成熟的、經過檢驗的,可以從專業的科普平臺、科普書籍、有資質的專業人士和醫生那得到。請拒絕把自己包裝的高大上的撈錢育兒指導機構,這些人哪怕有一點點良心,多查查專業指南,也做不出這種無知的事情。嬰兒的需要除了趴睡問題外,造成這一悲劇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孩子哭時,群裡的人都在告訴媽媽「不用管」。
  • 都是新手爸媽,為何你比別人更焦慮?可能是因為你沒掌握這個技能
    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有超過60%的新手爸媽曾在育兒的過程中感到壓力和焦慮,可見,這份「工作」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其實寶寶生病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像嬰兒溼疹等寶寶常見病,所以作為新手爸媽,一定要事先學習相關知識,最起碼掌握最基本的護理技巧,當寶寶出現這類問題時,就不用如此焦慮和不安,也會讓寶寶免受很多罪。
  • 嬰兒哭得抑揚頓挫,是在告訴你「我很健康」,新手爸媽不要會錯意
    自從寶寶「呱呱墜地」,啼哭成為了嬰兒期表達情緒的唯一方式,新手爸媽常常「一哭就慌」,其實寶寶不是所有的哭,都在表達負面情緒。生理性哭泣惹烏龍,新手爸媽以為寶寶病了去檢查瑤瑤是一個新手寶媽,孩子一哭她就慌,總覺得是因為自己哪裡做的不到位,反反覆覆的仔細檢查。
  • 做不焦慮的新手爸媽,需要三個必備育兒技巧,看看你少了哪一個?
    有人說:進入一段婚姻,再生一個孩子,就可以讓人變得焦慮。事實上,只有過來人才能過真正體會焦慮的感覺是什麼。許多新手爸媽自從有了孩子後才變得焦慮,以往美好的二人世界已經不再,面對這個突然降臨的小生命,似乎還沒有準備好。
  • 你給寶寶使用嬰兒腰凳了嗎?專家告訴你,要先了解清楚使用技巧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3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寶寶出生以後,孩子的成長就成為了整個家庭都關注的焦點,如何給孩子帶來最好的護理,是每個爸爸媽媽都十分關心的事情。
  • 和孩子有效溝通的5大技巧,你做對了幾個?
    談起跟孩子溝通的問題,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有什麼技巧?不就是和孩子說話嗎?我每天都在和孩子溝通啊,送他上學的時候、吃飯的時候、學習的時候....我總是告訴孩子很多。記得一位來諮詢的十六歲男孩媽媽說,:「我每天都想跟孩子聊聊,但是他根本不想和我說話,我只好每天在孩子上學前跟他叮囑幾句,可是他好像不太喜歡聽。」
  • 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你是會和老師溝通的家長嗎?
    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家長和老師溝通需要什麼技巧?家長和老師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才有利於孩子?你是會和老師溝通的家長嗎?大量研究證實家長與學校建立協作關係將幫助教師增進對孩子的了解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也將有助於父母教養知能的提升,最終有益於孩子的發展。而這一切,始於開放、真誠、高質量的溝通。
  • 爸爸以為在談心,為何孩子卻覺得在受刑?青春期溝通誤區你有嗎
    多平臺籤約作者,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一個能與父母特別是父親建立良好溝通關係的孩子,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會更自信也更順利,父子溝通不能崇尚「男人的溝通就是簡單粗暴」,也要講技巧。……你長大了,也該懂事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就這樣,想好了再來跟我說!你看,這是溝通嗎?從頭到尾都是爸爸硬邦邦的語言,先宣布我們要談一談,再表明立場我不同意,然後闡述自己的觀點並反問孩子對不對,最後扣上帽子你長大了該懂事了,想清楚了再來跟我說。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想法說出來了嗎?孩子的理由說出來了嗎?孩子有反對的餘地嗎?
  • 新手爸媽不會抱孩子?教你3種正確「抱娃姿勢」,家長學起來
    不是不愛你,只是不知道該如何愛你。剛出生的寶寶,身體那麼軟,小手小腳,新手爸媽都不敢碰,明明滿懷熱忱,卻無法表達,抱孩子——實乃新手爸媽難以言說的「痛苦」。錯誤姿勢抱孩子,影響寶寶發育1.抱著孩子肋下據相關數據顯示:每年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新生兒,因為護理不當而造成脊柱受損,而錯誤的抱娃姿勢,是脊柱受損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爸媽總是喜歡抱著孩子的肋下,殊不知這樣的姿勢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 和學校老師的溝通有哪些技巧?有哪些和學校老師的溝通技巧
    3.與老師約定時間溝通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可以通過微信、電話直接溝通。不要想到什麼就在微信上問老師一些問題。建議採取「預約」的方式,即使你覺得是急事、重要的事,也可以事先這樣問:「老師,您什麼時間方便,我可以單獨跟您溝通下、了解一下孩子上學校的情況嗎?」
  • 新手爸媽不會抱孩子?教你3種正確「抱娃姿勢」,家長學起來
    執筆:長安編輯:長安定稿:歐陽比文在媽媽肚子裡待了十個月的小生命,終於帶著全家人的期待,來到了這個世間,而新手爸媽,面對著這樣軟軟糯糯的「小包子」,卻無從下手。,抱孩子——實乃新手爸媽難以言說的「痛苦」。
  • 如何學會與人溝通,《溝通的藝術》告訴你,真實的溝通技巧
    最厲害之處,是再版過程中,不斷根據時代的變化調整著內容,確切地說,這本書一直在與時俱進地和我們一起探討溝通的技巧。一、溝通的目的、原則和技巧。人與人之間加強溝通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呢?對於這一點每個人的認知不盡相同,有的人是為了通過溝通加強彼此的認同和聯繫,有的人是想通過溝通解決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達到求同存異的目的,而在本書中提到溝通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無目的,這一點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
  • 與孩子溝通,你需要這樣的技巧
    作為家長的你,你和孩子有溝通嗎?很多家長都會回答,溝通啊,怎麼不溝通!每天都在和孩子說:你一定要上大學,不上大學有什麼用啊?媽媽是過來人,你要聽我的話!不要玩這個了,趕緊去做作業。你怎麼又跟人家打架,就不能安分一點嗎……這種從來沒有孩子反饋的溝通就叫單向溝通,很多父母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孩子還小,作為父母,他不就是應該聽我的嗎?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平時我們和外界打交道的時候,溝通都是有來有往的,與孩子溝通更應該如此。
  • 與孩子溝通,你需要這樣的技巧
    作為家長的你,你和孩子有溝通嗎?很多家長都會回答,溝通啊,怎麼不溝通。這裡要聲明一下,單項溝通不叫溝通,什麼叫單向溝通?你一定要上大學,不上大學有什麼用啊?媽媽是過來人,你要聽我的話!不要玩這個了,趕緊去做作業。
  • 新手爸媽請注意:關於新生兒的這3個證件,辦晚了會影響孩子上學
    新手爸媽請注意:關於新生兒的這3個證件,辦晚了會影響孩子上學寶寶從媽媽肚子出來,家裡忙翻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沉浸在快樂之中忙前忙後的忽略了給寶寶辦證的事情,而且準爸爸媽媽沒有什麼經驗往往不知道還需要給寶寶辦理證件。
  • 新手爸媽必看:小寶寶多大會出牙?有信號嗎?順序如何?咋護理?
    出牙雖然代表著寶寶的成長,但往往會讓寶寶變得很不「舒服」,而作為新手爸媽們,並沒有相關的經驗,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小寶寶出牙的那些事,新手爸媽必看哦~小寶寶多大會長出牙牙?3)寶寶出現心情煩躁的情況大部分的寶寶在要長牙前,會有心情煩躁、哭鬧,並伴有流口水、睡眠差的情況,其實這是因為寶寶要長牙了,牙齦有些難受導致的,所以新手爸媽要給予理解和安撫哦~小寶寶長出牙牙的順序如何?
  • 新手爸媽必看:小寶寶多大會出牙?有信號嗎?順序如何?咋護理?
    」,而作為新手爸媽們,並沒有相關的經驗,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小寶寶出牙的那些事,新手爸媽必看哦~一般情況下,小寶寶到了6個月左右就開始出牙了,早一點的寶寶,4個月就有出牙的跡象了,稍晚一些的寶寶,11個月、12個月出牙也是有的。但寶寶長牙的時間也是會有差異的,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爸爸媽媽們不用糾結寶寶長牙的時間啦。專家表示:幼兒出牙的快慢與是否缺鈣沒有關係。
  • 和孩子有理也說不清?看看別人媽媽如何和孩子溝通?有技巧有方法
    其實不止家長會煩躁,孩子也會因為長時間沒有同齡人的相處,而在心理上有一些變化。煩躁、焦慮、沒耐心.....所以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衝突日漸增多。父母在對孩子發飆後,自己心裡又在偷偷後悔?其實,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無形中一點一滴的影響和牽引孩子,所以父母需要找到和孩子溝通的一些技巧,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再面對孩子的時候,也許會發現相處順利很多。
  • 和孩子溝通別再用這些「歪招」了,你有用過嗎?
    作為家長,平時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那麼你平時是怎麼教孩子的呢?和孩子溝通別再用這些「歪招」了,你有用過嗎?「再哭?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各位家長,是不是對這句話很熟悉呢?相信不少的爸媽都試過用類似的反話來「嚇唬」孩子,而這種反話教育往往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有專家建議了,反話教育雖然效果不錯,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慎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