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總局領導蒞臨北體大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調研科技助訓工作
距離北京2022年冬奧會還有465天。10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苟仲文,副局長高志丹一行,來到北體大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調研科技助訓工作,總局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陪同調研。
北體大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配套工程之一,基地不僅擁有一流的硬體設施,同時也是「科技助力奧運」的前沿陣地。目前,多支國字號隊伍正在基地潛心訓練,這裡已成為我國冰雪健兒備戰衝刺北京冬奧會的大本營。
苟仲文一行首先來到基地的綜合風洞實驗室,出席「體育綜合風洞」啟動儀式。專業技術人員詳細介紹了風洞技術運用到體育運動中的功能和特點。隨後,苟仲文親自按動授權開關,操作人員開始進行風洞試驗。風機啟動後,苟仲文耐心聽取專業技術人員講解試驗數據和整個測試過程。
風洞是空氣動力研究最有效的技術之一,將其引入到冬季項目日常訓練之中,這樣的方法早已被瑞典、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冰雪強國所廣泛採用,並且都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北體大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建成國內首個體育綜合訓練風洞,填補了國內沒有專門用於體育訓練測試的大型綜合風洞的空白。同時,性能處於同行業領先水平,風洞在流場品質、測試精度等方面優於已知的國外類似風洞。
綜合訓練風洞實驗室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的風洞實驗室是源於廢舊廠房二次利用,由二七廠柴油機試驗站改造而成,是貫徹落實「綠色辦奧」「廉潔辦奧」重要指示的具體體現。
北體大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將按計劃建成兩個風洞實驗室,即綜合風洞實驗室和滑雪風洞實驗室。之後,我國運動員在國內便可以進行風洞模擬訓練,零距離體驗科技帶給冰雪運動的獨特力量。
滑雪風洞實驗室
據專家介紹,綜合風洞實驗室主要在兩個方面發揮作用:一是裝備的減阻;二是運動員的姿態、編隊和場地阻力優化。以鋼架雪車和跳臺滑雪為例,風洞能夠測量出運動員在不同運動姿態下的風阻數據,以便使運動員保持最佳的動作姿態。同時,測試系統還可以對運動裝備進行風阻係數的測試,為高性能運動服裝的設計開發提供數據支持。
無論是尺寸規模還是風速範圍,基地內的風洞實驗室不但可以滿足冬季運動項目的訓練,還可以為部分夏季項目提供幫助。例如,自行車運動員可以通過風洞訓練來提升自身的競技水平。與此同時,風洞還具有溫度調節和新風換氣功能,可以給運動員提供更加舒適的訓練環境。
離開綜合風洞實驗室後,苟仲文一行先後對基地的六自由度二館、六自由度一館、越野滑雪風洞沙坑、遊泳館和速滑館進行調研。
其中,「六自由度」運動平臺涉及機械、電氣、計算機軟體等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在引入體育項目之前,它多應用於飛行器設計驗證、飛行員培訓等高精尖領域,現在與奧運項目緊密結合,也正是響應國家體育總局提出「科技助力奧運」號召的完美體現。
在速滑館,專業技術人員向苟仲文介紹了swiss timing訓練系統。運動員佩戴晶片裝備後,教練員便可以通過場館裡8個攝像頭和24個接收器即時獲取運動員滑行速度、離心力、角速度等一系列的專業數據。基地速滑館是全國第一座安裝swiss timing訓練系統的專業場館。
隨著風洞實驗室等高科技場館的安裝和調試成功,北體大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將成為我國冰雪運動的一塊前沿陣地,而科技始終會為這塊陣地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