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朋友是做培訓輔導的,閒聊起來,她說電話跟家長溝通孩子的學業時,爸爸接電話後,70%的人會遞給媽媽,10%的人都不知道孩子都報了什麼課,只有20%的爸爸會跟老師詳細聊聊。
我們的社會風氣似乎認定養娃是媽媽的事兒,很多爸爸以養家餬口、工作忙為藉口,參與孩子的教育很少。事實上父母教育孩子是有有效期的,這個期限就在孩子生命早期的那幾年,如果錯過了,恐怕要用一生償還。
而養育孩子其實是難度係數非常高的工作,只靠一個人的力量很難完成。
心理學家斯賓塞曾經說過:
父親是孩子通向外面世界的領路人。
其實,爸爸這個角色比任何其他社會角色都要重要,畢竟沒有哪個社會角色不可以被替代,爸爸卻是孩子的唯一。
養孩子不易,養育女兒更不易,因為需要操心的事情更多,需要父母花費更多的心力去呵護和培養。
家有女孩兒,有4件事情爸爸需要多費心,媽媽可以放手,讓父愛發揮應有的作用,成就女兒一個幸福美好的未來。
女孩和男孩的運動喜好不同,男孩一般喜歡刺激與激情的力量型運動,而女兒更傾向於靈活、富有美感的運動。
爸爸帶領女兒運動,可以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爸爸的力量感和陽剛之氣會給女兒帶來更新鮮的刺激,以及滿滿的安全感,讓她學會堅持,更加勇敢。
葉一茜曾經分享了一段視頻,田亮陪女兒森碟做平衡力訓練,森碟跪在瑜伽球上和爸爸拋球,場面溫馨極了。
從微博曝光的各種照片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女兒的各種運動和訓練中,田亮都是不折不扣的陪練和搭檔,森碟在訓練場上辛勤時,練習爸爸就在旁邊給她加油打氣,還對女兒承諾:在你成功之前,讓老爸做你的第一個球迷。
其實從多年前的《爸爸去哪兒》開始,我們就能看出田亮呵護女兒的用心,女兒想滑沙時,爸爸既沒有阻止女兒又沒有完全放手,他一路跑著跟隨森碟,直到來到相對安全的區域,田亮才選擇放手,讓孩子享受滑行的快樂。
近期,森碟更是因為在網球場上的颯爽英姿,吸引了無數的眼球,還因為一雙迷人的大長腿被大家親切的稱為「腿精」。
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因為運動的過程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會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放飛心靈,更加陽光、自信。
自古以來,「慈母嚴父」深入人心,有人這樣形容父親:
父愛如山,沒有言語,沒有溫度,就那樣威嚴的矗立在我們面前。
中國的家長,尤其是爸爸,往往缺乏與孩子說「廢話」的能力,相對於媽媽喜歡「自言自語」式的碎碎念,爸爸們的重心大多數傾向於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本來就不多,閒嘮家常的時間更是少的可憐。
更有甚者,陪伴孩子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眼睛緊盯著手機,對孩子的互動敷衍了事。
為什麼跟孩子嘮嗑說"廢話"很有必要呢,有心理學家曾經說過:
父母和孩子聊廢話時,孩子的身心都是放鬆的,他們可以無所顧忌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這樣我們就會知道孩子當前的狀態,以及困擾是什麼,通過聊天進行積極的引導,間接的影響到孩子。
聊天不僅可以促進父女的感情,孩子還會獲得來自爸爸的點撥,那些看似無用的「廢話」,其實對孩子影響很大。
父親在女兒心中的形象高大、偉岸,無所不能,父親的角色象徵著力量和權威。
在女兒小時候,父親帶著孩子玩兒時,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比賽,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而在比賽的過程中,時不時的耍點小心機,讓女兒贏那麼幾場,孩子的自信心會爆棚。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曾經用了50年,調查父親在女兒教育中的影響,超過半數的女孩子認為:自信心很多時候來源於父親的讚賞和鼓勵。
陪伴女兒的過程中,多來幾場有趣的比賽,既享受了親子時光,又增強了孩子的自信,給她們的人生鍍上一層快樂進取的底色。
爸爸作為女兒生命中出現的第一位,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男性,對於女兒的影響是獨一無二的,毫不誇張的說,女兒擇偶的首要參照物就是爸爸。
爸爸對待女兒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女兒在異性面前的行為和表現,如果爸爸肯定女兒,女兒就會認可自己,在異性面前自信又自尊;
爸爸對待媽媽的態度,則會影響女兒的婚戀觀,如果她看到爸爸的責任與擔當,未來也會選擇一位像爸爸一樣可靠的丈夫,自動屏蔽渣男。
女孩兒的健康成長,既離不開媽媽的溫柔呵護,也離不開爸爸的關愛陪伴,如果你家有一個「小情人兒」,一定為她做個好榜樣。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