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一個擁有爸爸的家庭教育才算完整,尤其是對一個有男孩的家庭來說,爸爸在某些方面起到的教育意義是媽媽無法取代的。在教育中媽媽更看重細節,而爸爸看重的是孩子發育的整體方向,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爸爸可以說是男孩成長的榜樣,關於男性的一些事情更是需要從爸爸那裡獲取認知。因此,一個男孩將來是否出色,多半取決於爸爸的教育。也印證了那句古話「子不教,父之過」。在成長過程中,爸爸至少要陪兒子做這4件事,媽媽們不要插手。
男孩的自尊心普遍要比女孩強,總是不服輸,這就導致很多男孩在遇到挫折時輸不起。不允許自己輸、輸了就耍賴也是現在男孩的普遍特徵。作為爸爸,在性別上對男孩更有說服力。向孩子分享一次自己的失敗經歷,可以讓孩子明白失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給孩子講講自己失敗時是怎麼做的,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做家務從來都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很多男孩因為看不到父親幫忙做家務,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做家務是母親的事情,自己也不需要參與,也就不懂得母親的辛苦。結婚後也會理所當然認為家務全是女人的事情,很容易產生家庭矛盾。
爸爸參與到家務中能給孩子起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鼓勵孩子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務做起,既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提升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在性別這方面,媽媽給不了男孩太多的知識,在性教育上更是難以啟齒,但爸爸與男孩之間的交流就要容易得多。在男孩的身體發育雖然比較慢,但也會對男女身體差異產生疑惑,爸爸要及時為孩子解答,並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六七歲時,男孩也會主動模仿爸爸的行為,去學習男性該有的特徵。爸爸這時要給孩子做出一個好榜樣。
挪威作家班斯騰·班生就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個人越敢於擔當大任,他的意氣就越風發。
男性依舊是職場上的主力軍,相比於媽媽,爸爸有更多的職場經歷,能給孩子帶來更明確的人生規劃和方向。帶著孩子做不同的職業角色扮演,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金錢的來之不易,也能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爸爸可以根據孩子表現出的興趣和天賦,按照這個方向培養,儘早給孩子樹立人生目標,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幫助。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能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而不是按照父母的要求按部就班,這對以後成為頂梁柱的男孩而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