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於4月16日揭幕的倫敦書展上,中國將以「市場焦點」主賓國身份亮相,活動數量超過300場,屆時將在英國掀起一股強勁的「中國文化風」。這是倫敦當地時間3月7日上午,《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在倫敦蘭漢姆酒店會議廳舉行的中國主賓國活動首場境外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五行」元素融入中國展臺
中國以主賓國身份參加2012年倫敦書展,這是今年中英兩國慶祝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40周年的一項重要活動。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中國作為倫敦書展的主賓國,將向世界展現中國的「新視角、新概念」。
據悉,倫敦書展創立於1971年,每年一屆,是僅次於法蘭克福書展的世界第二大國際圖書版權交易會,也是每年歐洲春季最重要的出版界盛會。倫敦書展主席阿里斯戴爾·伯騰肖表示,今年是倫敦書展創辦第42年,今年將有110個國家的2.5萬名專業人士參展。按銷售量而言,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出版市場,而且成長很快,因此本屆倫敦書展中國作為「市場焦點」主賓國,可謂「恰如其分」。
據設計師劉揚透露,這次中國主賓國展臺的設計別具一格,將「五行」元素融入其中。展臺面積2019平方米,參展圖書約有1萬種,主要包括重點出版單位圖書展區、中國圖書翻譯出版展區、數字出版展區、綜合展區和活動區等5個區域,設計時巧妙地將「金、木、水、火、土」五大文化元素融入了其中,既強調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又突出了中國設計、中國形象的理念。
主賓國活動呈現六大特點
據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與合作司司長張福海介紹,這次中國主賓國活動將呈現六大特點:一是活動數量多,二是參展規模大、人數多,三是活動內容跨度大,四是名家大腕多,五是持續時間長,六是首設「中英互譯出版成果展」專題展覽。
據了解,中國代表團屆時將組織出版專業論壇、圖書版權推廣、作家學者交流、文化藝術展覽、文藝演出等多種文化交流活動,活動數量將超過300場。中國出版界將有181家出版單位,超過500名出版界領軍人物和版權經理參展。
張福海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是為交流而來,為合作而來,為學習而來,希望在倫敦書展的平臺上,中英出版交流合作能邁向新的臺階、實現新的突破。」
專業出版交流成「重頭戲」
結合中英出版和文化交流的特點,中國主賓國活動組委會與倫敦書展將共同策劃組織4場出版專業高層論壇:中歐出版論壇、中英數字論壇、中英語言教育出版論壇和專業出版論壇。屆時,來自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培生教育出版集團、哈珀·柯林斯集團、牛津大學出版社、麥克米倫教育集團、劍橋大學出版社等中英著名出版單位的執行長將發表精彩演講,並就中英出版合作深入探討、互動。
書展期間還將舉行中英出版傳媒產業投資論壇,圍繞出版與經濟、文化、教育、文學、藝術、建築、音樂、電影、數位化、版權保護等領域的關係,舉辦10場高端對話活動以及30場專業出版交流活動。
11場文化藝術展特色鮮明
文化藝術展覽是本屆中國主賓國活動的一大特色。據了解,中國將在書展期間舉辦11場文化藝術展覽,包括中國當代藝術展、中國建築圖片展、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圖片展等。
尤其是「百年追尋——見證中國西部變遷」攝影展,最令人期待。一百年前,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留下的上千張中國西部照片,讓西方人對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一定的認識。一百年後,威爾遜當年走過的地區已幾經變遷,而西方人對中國西部的認識卻沒有隨時間的變遷而改變。沿著英國人的足跡,中國人尋找這些上世紀初拍攝的老照片的原址,力圖再次將一個真實的中國西部展現在西方觀眾面前。
作家學者將深入研討交流
作家、學者交流活動也是這次中國主賓國活動的重要內容,屆時將會有57位中國知名的作家來到英國,與英國的著名作家、讀者進行形式多樣的文學研討交流。比如,鐵凝、王蒙、莫言等作家不僅寫作方式、寫作風格多種多樣,反映的領域、寫作的題材也十分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中國作家中,有43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曾被翻譯成英文出版,在多個國家擁有大批讀者。他們還將赴英國九大城市相繼參加文學節活動,舉辦各種對話、作品朗讀會、演講等百餘場活動。
主賓國開幕演出群星雲集
開幕演出是中國主賓國活動期間最重要的一場官方舉辦的文化表演交流活動。4月16日晚,中國主賓國活動組委會將組織國內一流的藝術家與英國皇家愛樂樂團、英國新倫敦兒童合唱團合作,舉辦一場高水平的音樂會。屆時,擬邀請中英兩國政要、各國出版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社會名流等約900人共同出席。
據悉,一曲《書的世界》將拉開晚會的序幕。郎朗、呂思清、袁晨野、吳碧霞、遲黎明、於紅梅等中國演奏家、歌唱家,將與伊莉莎白·梅斯特、尼爾·庫柏等英國著名藝術家同臺獻藝。
在一個半小時的發布會上,與會嘉賓還回答了中英兩國35家媒體記者的提問。發布會後,記者們久久不願離去,又將與會嘉賓團團圍住,就各自關心的話題繼續與嘉賓們進行了互動交流。(記者 馮文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