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6年,中國的上海、重慶等城市將是全球大都市中增長最快的,上海的GDP將超過1萬億美元,在全世界50個最發達城市中,中國有17座城市上榜。它們的經濟總量將超過榜單中的北美城市,是歐洲城市的4倍。這是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機構牛津經濟學公司在最新報告中得出的結論。
據彭博社8日報導,牛津經濟學公司在最新發布的這份名為《世界750座大城市未來的機遇與市場》報告中指出,到了2030年,世界50個最大城市經濟體將新增9座中國城市,而歐洲的8個城市將跌出榜單。在10座增長最快的城市中,有7座是在中國,它們是(按增長率高低排名):上海、天津、北京、深圳、蘇州、武漢和成都。
彭博社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城鎮化作為促進增長的關鍵。他對農村勞動力萎縮,地方債飆升以及空氣汙染深感憂慮。地方政府已經成立了數千家融資機構為地鐵、汙水處理等項目融資。世界銀行預計,這些項目佔到國家資本支出的80%和稅收的40%。
香港滙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負責人紐曼稱:「中國大城市已面臨一些挑戰,包括空氣品質和水質等,如果想要維持一個可持續的過程,則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解決這些問題。」
到2030年上海GDP將超1萬億美元。(資料圖)
在全球範圍內,報告稱從經濟規模看,2030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將依次為東京、紐約、洛杉磯、倫敦和上海。
該報告稱,2013~2030年,上海經濟將增長7340億美元,達10930億美元;北京同期增長5940億美元,達9030億美元。
到2030年,中國大陸城市GDP總量排名前五的城市為:上海10930億美元,北京9030億美元,天津8640億美元,廣州7430億美元,深圳7270億美元,
觀察者網查閱報告發現,根據報告,2030中國人口排名前五的城市則為重慶、上海、北京、天津和廣州。中國中產家庭數躋身全球50強的城市依次為:重慶870萬戶,上海860萬戶,北京760萬戶,天津500萬戶,廣州370萬戶,成都360萬戶,保定300萬戶,深圳300萬戶,臨沂290萬戶,南陽280萬戶,石家莊、哈爾濱、周口、南通均為250萬戶,濰坊、徐州、鹽城、菏澤均為240萬戶,邯鄲和東莞為230萬戶,濟寧、青島、佛山為220萬戶,唐山和長春為210萬戶。
觀察者網還從報告中發現,到2030年,全球750座大城市將容納28億人口,佔人口總數的35%。此外,這些城市將提供11億工作,佔工作總數的30%。2億高收入家庭居住在這些城市,佔全球總數的60%。到了2030年,這些大城市人口將增加4.1億,老齡化人口(65歲以上)將達1.5億,GDP將增長3.7萬億美元,它們還會創造2.4億新工作崗位,2.2億新增中產家庭。為此,我們還需要5.4億平方米的辦公面積,以及2.6億戶新住房。
全球增長最快的城市集中在中國
2030年躋身全球50強的中國大陸城市GDP增長(2013-2030)排名
排名 城市 GDP增長總量(億美元)
2 上海 7340
3 天津 6250
4 北京 5940
6 廣州 5100
7 深圳 5080
9 重慶 4320
10 蘇州 3940
14 佛山 3020
15 武漢 3010
16 成都 3000
22 青島 2700
23 瀋陽 2680
25 杭州 2630
27 長沙 2510
29 大連 2330
30 唐山 2320
32 無錫 2260
35 東莞 2180
37 寧波 2120
38 鄭州 2110
39 南京 2060
40 煙臺 1930
46 泉州 1750
47 濟南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