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鍛造基礎知識點,搞懂這個是大國重器的基礎!

2020-12-11 澎湃新聞

.鍛造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鍛壓(鍛造與衝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疏鬆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同時由於保存了完整的金屬流線,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於同樣材料的鑄件。相關機械中負載高、工作條件嚴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狀較簡單的可用軋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採用鍛件。

1.變形溫度

鋼的開始再結晶溫度約為727℃,但普遍採用800℃作為劃分線,高於800℃的是熱鍛;在300~800℃之間稱為溫鍛或半熱鍛,在室溫下進行鍛造的稱為冷鍛。用於大多數行業的鍛件都是熱鍛,溫鍛和冷鍛主要用於汽車、通用機械等零件的鍛造,溫鍛和冷鍛可以有效的節材。

2.鍛造類別

上面提到,根據鍛造溫度,可以分為熱鍛、溫鍛和冷鍛。根據成形機理,鍛造可分為自由鍛、模鍛、碾環、特殊鍛造。

1)自由鍛

指用簡單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鍛造設備的上、下砧鐵之間直接對坯料施加外力,使坯料產生變形而獲得所需的幾何形狀及內部質量的鍛件的加工方法。採用自由鍛方法生產的鍛件稱為 自由鍛件。自由鍛都是以生產批量不大的鍛件為主,採用鍛錘、液壓機等鍛造設備對坯料進行成形加工,獲得合格鍛件。自由鍛的基本工序包括鐓粗、拔長、衝孔、切割、彎曲、扭轉、錯移及鍛接等。自由鍛採取的都是熱鍛方式。

2)模鍛

模鍛又分為開式模鍛和閉式模鍛.金屬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狀的鍛模膛內受壓變形而獲得鍛件,模鍛一般用於生產重量不大、批量較大的零件。模鍛可分為熱模鍛、溫鍛和冷鍛。溫鍛和冷鍛是模鍛的未來發展方向,也代表了鍛造技術水平的高低。

按照材料分,模鍛還可分為黑色金屬模鍛、有色金屬模鍛和粉末製品成形。顧名思義,就是材料分別是碳鋼等黑色金屬、銅鋁等有色金屬和粉末冶金材料。

擠壓應歸屬於模鍛,可以分為重金屬擠壓和輕金屬擠壓。

閉式模鍛和閉式鐓鍛屬於模鍛的兩種先進工藝,由於沒有飛邊,材料的利用率就高。用一道工序或幾道工序就可能完成複雜鍛件的精加工。由於沒有飛邊,鍛件的受力面積就減少,所需要的荷載也減少。但是,應注意不能使坯料完全受到限制,為此要嚴格控制坯料的體積,控制鍛模的相對位置和對鍛件進行測量,努力減少鍛模的磨損。

3)碾環

碾環是指通過專用設備碾環機生產不同直徑的環形零件,也用來生產汽車輪轂、火車車輪等輪形零件。

4)特種鍛造

特種鍛造包括輥鍛、楔橫軋、徑向鍛造、液態模鍛等鍛造方式,這些方式都比較適用於生產某些特殊形狀的零件。例如,輥鍛可以作為有效的預成形工藝,大幅降低後續的成形壓力;楔橫軋可以生產鋼球、傳動軸等零件;徑向鍛造則可以生產大型的炮筒、臺階軸等鍛件。

5)鍛模

根據鍛模的運動方式,鍛造又可分為擺輾、擺旋鍛、輥鍛、楔橫軋、輾環和斜軋等方式。擺輾、擺旋鍛和輾環也可用精鍛加工。為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輥鍛和橫軋可用作細長材料的前道工序加工。與自由鍛一樣的旋轉鍛造也是局部成形的,它的優點是與鍛件尺寸相比,鍛造力較小情況下也可實現形成。包括自由鍛在內的這種鍛造方式,加工時材料從模具面附近向自由表面擴展,因此,很難保證精度,所以,將鍛模的運動方向和旋鍛工序用計算機控制,就可用較低的鍛造力獲得形狀複雜、精度高的產品,例如生產品種多、尺寸大的汽輪機葉片等鍛件。

鍛造設備的模具運動與自由度是不一致的,根據下死點變形限制特點,鍛造設備可分為下述四種形式:

限制鍛造力形式:油壓直接驅動滑塊的油壓機。

準衝程限制方式:油壓驅動曲柄連杆機構的油壓機。

衝程限制方式:曲柄、連杆和楔機構驅動滑塊的機械式壓力機。

能量限制方式:利用螺旋機構的螺旋和磨擦壓力機。

為了獲得高的精度應注意防止下死點處過載,控制速度和模具位置。因為這些都會對鍛件公差、形狀精度和鍛模壽命有影響。另外,為了保持精度,還應注意調整滑塊導軌間隙、保證剛度,調整下死點和利用補助傳動裝置等措施。

還有滑塊垂直和水平運動(用於細長件的鍛造、潤滑冷卻和高速生產的零件鍛造)方式之分,利用補償裝置可以增加其它方向的運動。上述方式不同,所需的鍛造力、工序、材料的利用率、產量、尺寸公差和潤滑冷卻方式都不一樣,這些因素也是影響自動化水平的因素。

3.鍛造用材

鍛造用料主要是各種成分的碳素鋼和合金鋼,其次是鋁、鎂、銅、鈦等及其合金。材料的原始狀態有棒料、鑄錠、金屬粉末和液態金屬。金屬在變形前的橫斷面積與變形後的橫斷面積之比稱為鍛造比。正確地選擇鍛造比、合理的加熱溫度及保溫時間、合理的始鍛溫度和終鍛溫度、合理的變形量及變形速度對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有很大關係。

一般的中小型鍛件都用圓形或方形棒料作為坯料。棒料的晶粒組織和機械性能均勻、良好,形狀和尺寸準確,表面質量好,便於組織批量生產。只要合理控制加熱溫度和變形條件,不需要大的鍛造變形就能鍛出性能優良的鍛件。

鑄錠僅用於大型鍛件。鑄錠是鑄態組織,有較大的柱狀晶和疏鬆的中心。因此必須通過大的塑性變形,將柱狀晶破碎為細晶粒,將疏鬆壓實,才能獲得優良的金屬組織和機械性能。

經壓制和燒結成的粉末冶金預製坯,在熱態下經無飛邊模鍛可製成粉末鍛件。鍛件粉末接近於一般模鍛件的密度,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並且精度高,可減少後續的切削加工。粉末鍛件內部組織均勻,沒有偏析,可用於製造小型齒輪等工件。但粉末的價格遠高於一般棒材的價格,在生產中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對澆注在模膛的液態金屬施加靜壓力,使其在壓力作用下凝固、結晶、流動、塑性變形和成形,就可獲得所需形狀和性能的模鍛件。液態金屬模鍛是介於壓鑄和模鍛間的成形方法,特別適用於一般模鍛難於成形的複雜薄壁件。

鍛造用料除了通常的材料,如各種成分的碳素鋼和合金鋼,其次是鋁、鎂、銅、鈦等及其合金之外,鐵基高溫合金,鎳基高溫合金,鈷基高溫合金的變形合金也採用鍛造或軋制方式完成,只是這些合金由於其塑性區相對較窄,所以鍛造難度會相對較大,不同材料的加熱溫度,開鍛溫度與終鍛溫度都有嚴格的要求。

4、工藝流程

不同的鍛造方法有不同的流程,其中以熱模鍛的工藝流程最長,一般順序為:鍛坯下料;鍛坯加熱;輥鍛備坯;模鍛成形;切邊;衝孔;矯正;中間檢驗,檢驗鍛件的尺寸和表面缺陷;鍛件熱處理,用以消除鍛造應力,改善金屬切削性能;清理,主要是去除表面氧化皮;矯正;檢查,一般鍛件要經過外觀和硬度檢查,重要鍛件還要經過化學成分分析、機械性能、殘餘應力等檢驗和無損探傷。

5、鍛件特點

與鑄件相比,金屬經過鍛造加工後能改善其組織結構和力學性能。鑄造組織經過鍛造方法熱加工變形後由於金屬的變形和再結晶,使原來的粗大枝晶和柱狀晶粒變為晶粒較細、大小均勻的等軸再結晶組織,使鋼錠內原有的偏析、疏鬆、氣孔、夾渣等壓實和焊合,其組織變得更加緊密,提高了金屬的塑性和力學性能。

鑄件的力學性能低於同材質的鍛件力學性能。此外,鍛造加工能保證金屬纖維組織的連續性,使鍛件的纖維組織與鍛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屬流線完整,可保證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與長的使用壽命採用精密模鍛、冷擠壓、溫擠壓等工藝生產的鍛件,都是鑄件所無法比擬的。

鍛件是金屬被施加壓力,通過塑性變形塑造要求的形狀或合適的壓縮力的物件。這種力量典型的通過使用鐵錘或壓力來實現。鍛件過程建造了精緻的顆粒結構,並改進了金屬的物理屬性。在零部件的現實使用中,一個正確的設計能使顆粒流在主壓力的方向。鑄件是用各種鑄造方法獲得的金屬成型物件,即把冶煉好的液態金屬,用澆注、壓射、吸入或其它澆鑄方法注入預先準備好的鑄型中,冷卻後經落砂、清理和後處理等,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科普】鍛造基礎知識點,搞懂這個是大國重器的基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工匠「玩轉」大國重器鍛造「鋼鐵科幻」
    從20多年前踏入車間大門起,劉伯鳴就對火星四射的「大國重器」著了魔——六七層樓高的萬噸水壓機,仿佛他的另一雙「魔術手」,幾天不操控劉伯鳴就會「技癢」,他也因此有了「魔匠」的稱號。走進中國一重花園式的廠區,進入高高的暗紅色廠房,人突然「變小」了。
  • 2020大國重器裡的「泰興身影」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大國重器 人是根本
  • 為中國打造大國重器
    她依靠自己的努力打破美國封鎖,為中國打造大國重器,她就是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的著名研究員,推動中國雷射武器發展的美女科學家侯靜。說到侯靜,我們不得不提到雷射武器的發展。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蘇等超級大國的核武器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由於核武器和洲際飛彈具有互相摧毀的能力,這使得全球的軍事強國都不敢使用核武器打擊對手。
  • 大國重器和小螺絲釘哪個重要,挺有實力的韓國最後也被日本掐脖子
    所謂的「大國重器」主要指的是一些大項目、大工程等,所謂的「小螺絲釘」主要指的是一些基礎元器件,比如一些核心原材料、傳感器、元器件等。很多人認為大國重器最厲害,小螺絲釘是可有可無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大國重器這兩天搞了一個機加工自動化的項目,用到了韓國工具機,然後就查了一下韓國工具機的配置,原來他們用的是日本FANUC數控系統,不過他們更無恥一點,在日本FANUC數控系統基礎上開發一個
  • 北科又一大國重器建成啦!
    北科又一大國重器建成啦!項目介紹建設特殊地域環境道路加速加載試驗裝置的目的在於構築道路工程科學研究試驗平臺,圍繞上述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積累相關基礎數據,探索道路結構材料失效過程的多尺度跨越、複雜多因素耦合和經時非線性行為對使用壽命
  • 央視《大國重器》:A股的脊梁,投資的風向標!
    新時代下,我們需要怎樣的重器?什麼樣的核心技術需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2月26日,由中央電視臺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在京舉行開播儀式。
  • 靳舒馨詩意科普航天,關於「五姑娘」的3個知識點請籤收
    靳舒馨詩意科普航天,關於「五姑娘」的3個知識點請籤收 之旅 「我們的太空」聯合騰訊視頻 邀請《中國詩詞大會》連續奪得3期擂主的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師靳舒馨錄製3期 《小馨看太空 · 詩詞話繁星》 為你詩意科普
  • 四川新聞丨德陽:突破關鍵技術 打造大國重器
    東汽產品研發中心副主任 範小平:我們將學習貫徹好五中全會精神,做實汽輪機產品基礎技術研究,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品創新優化和新興能源產業研發力度,全力打造「大國重器」。學好全會精神,做好大國重器,是我們在東方電氣集團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研究試驗中心,工程師們正在測試大型水泵的驗證模型。
  • 徐工4000噸級起重機啟用登上《大國重器》
    「我在《大國重器》中看到公司4000噸起重機在煙臺項目的吊裝了!」這一消息,在十建公司員工中迅速傳播。《大國重器》是第一部宣傳中國裝備製造業創造創新的大型電視紀錄片,近日在中央電視臺二套黃金時間播出。「公司4000噸起重機吊裝上了《大國重器》」的消息通過新浪微博@十建故事匯發布後,網友一時熱議不斷。勝利油田網友@最強探路者說:上了《大國重器》,這是一個至高的評價。十建公司網友@我的馬頭琴說:重大的影響啊,是無聲的宣傳!「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赫然入目,重要的砝碼!公司網友@澤妤之愛說,這節目我看了,眼角有淚花!網友@敏而好學39說,我驕傲,我自豪,我是十建人。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 誰說清華無「航空航天大國重器」?今天就來介紹介紹
    「大國重器」,這些年,不少網友通過各類途徑搞了很多大國重器的畢業生,畢業於各個大學的都有,主要集中在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軍工院校,而清華北大寥寥,因此不少人非議:清華北大拿國家這麼多錢,培養的大國重器呢?
  • 農業農村部司長張紅宇:糧食是大國重器耕地紅線任何情況下都不可逾越
    「糧食始終是大國重器。為了確保糧食作為大國重器的地位,一定要嚴格保護耕地,18億畝耕地紅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逾越。」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日前在參加中國首屆社區社群經濟高峰論壇暨生活家全國發布會時作出如上表述。
  • 【線上公益直播課】走進大國重器—天眼
    ①50分鐘趣味科普,通俗易懂講解天眼的知識,更加深入了解天文的前沿科技,感受國之重器的帶來的震撼。③運用對比,實際例子來闡述天眼FAST,感受匠人精神。   牧夫老師,天津市天文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天津市地理學會理事,天津市氣象學會理事。
  • 感動交通|痴心守護「大國重器」
    圖片來源 新華網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三峽工程實地調研通航船閘、升船機和左岸發電廠時強調,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要通過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試想當年建設三峽工程,如果都是靠引進,靠別人給予,我們哪會有今天的引領能力呢?
  • 中國之「最」 | 動力澎湃,大國重器背後的「蓄力者」
    一個個「超級工程」厚積薄發一項項「大國重器」閃耀世界中國強國之路走得穩且紮實而這背後離不開為之蓄力的「利器」空中造樓機「廻轉塔機」填海造陸小能手「天鯤」號......是它們,讓大國重器動力澎湃今天,跟上小編的步伐我們一起走近令世界矚目的「中國製造」感受大國重器背後的「中國之最」01 廻轉塔機 空中造樓神器
  • 2019廣東科學中心大國重器展時間、地點一覽
    2019廣東科學中心大國重器展  時間:10月27日—11月10日  地點:廣州科學中心  票價:免費  廣東科學中心新近開放的「創新決勝未來」科普展和「廣東科技創新成果展」兩大專題展覽將於2019年10月27日至11月10日期間向公眾免費開放, 20人以上團體還可預約講解服務。
  • 物理很簡單,基礎最關鍵,高一到高三物理基礎知識點600頁大全
    物理很簡單,基礎最關鍵,高一到高三物理基礎知識點600頁大全物理老師坦言:高中物理的確很難!但得分容易,大都是基礎考題!19年見過高三一個學霸,高三以來,為什麼物理每次都是95分左右?後來,她說她的一個得分經驗點,就是基礎的徹底把牢!高中物理無非就考60個基礎點,認真梳理吃透好高一到高三全部物理600多頁的知識點,學會融會貫通好每個基礎點,是物理得分的最關鍵!
  • 到中國科技館看大國重器,讓孩子「上天入海」!
    「北鬥」導航系統中國「高鐵」雖然都是模型,但是做得極其逼真,研究這些大國重器的製作單位為展覽提供了鼎力支持。因此,展品的講解牌也非常「有料」,各類「大國重器」的工作原理解釋得清清楚楚。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1:1模型展覽上有一個部分是講的密碼學,這個領域可能多數觀眾聽都沒聽說過。清華大學教授,女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十年如一日最終破解了國際上的尖端密碼。
  • 大國重器「極端製造」者
    11月24號,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 疏浚「大國重器」 新一代造島神器「天鯤號」這樣煉成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疏浚「大國重器」不再受制於人  新一代造島神器「天鯤號」這樣煉成  首艘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不久前成功下水,目前即將出海試航。它的誕生意味著疏浚領域的「大國重器」牢牢掌握在了中國人自己手中,不再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