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三個月寶寶熟睡時被老鼠咬傷,關乎寶寶的安全一定要注意

2020-09-03 嘟嘟媽分享


作者:嘟嘟媽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看了最近一個新聞:


4月17日,貴陽三個月寶寶在家睡午覺,事發時奶奶在屋外洗衣服。看到這裡應該有不少大人和我一樣觸目驚心。

小孩太小,在危險面前顯得特別太柔弱,照顧小孩時,我們真的是一點也不能放鬆警惕。

也正因為這樣,我今天寫這篇文章來和大家盤點一下身邊的危險的「小事。」

除了新聞上的被老鼠咬傷,孩子亂吃藥、孩子墜樓、孩子拿鋒利物品、車內高溫、孩子溺水這些新聞也是屢見不鮮。

一切事故我們都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做到的唯有預防。

針對孩子安全問題還有哪些呢?我們來一起細數一下吧。

01藥品安全

每次孩子生病,我們給孩子餵藥,總是會覺得現在的藥真好,基本都是甜味的。

但是對孩子來說,長得像糖的藥、用飲料瓶子裝的藥都藏有安全隱患:

2020年3月11日,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收治了一名誤食降壓藥的兒童,幸好家長及時發現,及時送醫,最終脫險。

類似的新聞還有很多:

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們都會揪心,可想而知新聞裡的人有多痛苦。

孩子誤食藥的新聞也給了我們提醒:

給孩子餵藥時一定要記住叮囑這個是藥,不能隨便亂吃。

一定要把家裡的藥給收好,最好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太多的新聞告訴我們,孩子誤服藥就是因為能拿得到藥才誤服,導致的結果。

02 陽臺、窗戶

陽臺、窗戶也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地方,特別是住在高層的家庭。

2020年3月9日深圳南山桃源村有兩個小孩從19樓墜。


兩名女童年齡是9歲和5歲,從陽臺防盜網位置墜下,事發時家中有人但未能注意到悲劇的發生。

孩子墜樓的新聞我們也是屢見不鮮。

這些墜樓的新聞也給我們提醒:

家裡有防護欄的一定要定期檢查防護欄是否不結實了,如有不結實,記得及時更換,家裡沒有防護欄的,要記得一定要及時裝上防護欄。

一定不能單獨把孩子放在家,哪怕只是出去幾分鐘,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孩子出事了,後悔都來不及。

平時告誡孩子不能爬上陽臺和窗戶上玩,更不能把頭伸出陽臺或者窗戶外。

不管孩子多大隻要孩子不能獨自判斷什麼是危險的,我們都想時刻關注著孩子,不要讓孩子做危險的事情。

03 廚房安全

廚房雖小,隱藏的危險也是不能忽視的,因為像刀具、茶壺、餐具這些都會放置在廚房,這些東西對孩子來說都是安全隱患,要是處理不好可能也會傷著孩子。

有次給嘟嘟切水果,我沒有及時把水果刀放好,導致她拿了水果刀,還割到自己的手了,雖然割的傷口不是特別深,但我看著心裡也愧疚。

廚房裡應該怎麼預防:

及時把廚具放好,不給孩子碰到,避免孩子碰到。

平時告訴孩子不要單獨進去廚房,特別是廚房裡的燃氣灶是不能打開的,避免出現火災。

不用廚房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廚房的門給關了,不讓孩子進去。

有些事情看似一些小事,但往往就是不在意這些小事,才會釀成大事。

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除了居家安全,出門還要注意戶外安全。

04 溺水安全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了,很多家長也想著帶孩子去海邊玩,或者帶著孩子去有河流的鄉下玩。

帶孩子去有水的地方玩也是要注意安全的,要是住鄉下裡家附近有小溝也要特別注意。

我們住的地方道路旁邊有條小溝,前段時間,住我們這邊附近有個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個人在這附近滑滑板車,滑得太快了,就掉溝裡出事了。

除了在我們身邊有發生這樣的事情,每年夏天我們都看到新聞發出這樣的新聞。

因此,我也想提醒大人,假如帶孩子去有水的地方玩:

一定不要讓孩子獨自下水,更不要去擅自去深水區。

平時要告誡孩子,不能獨自去水邊玩耍,要是看到有河或者溝的地方千萬不要靠近。

每年夏天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其實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我們都要時刻注意。

05 車內安全

夏天高溫,坐在車裡溫度都特別的高,要是把車門鎖了,坐在上面,溫度會更高。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內的溫度就能升到65℃,在這高溫環境下,呆上半小時就能致命。


對小孩來說,這是非常危險的事。

所以千萬不能讓孩子獨自一個人在車上,哪怕只有一分鐘也不行。

2019年4月8日,湖南益陽,一男子在送4歲女兒上幼兒園時,下車時忘叫孩子下車,他就把車門鎖了,最終孩子在車裡被困近十個小時,被找到時已不幸死亡。


這樣的新聞也是屢見不鮮,開車帶孩子出門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帶孩子下車。

在這裡也提醒每個大人:

帶孩子出門一定要記住帶孩子下車,在家可以告訴孩子,要是父母把車門鎖了,讓孩子按喇叭引起路人的注意。

教孩子打雙閃,基本很多車,在鎖死的情況下都能打雙閃,孩子會打雙閃,在緊急情況下就可以打雙閃引起注意。

危險無處不在,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我們都不能無視危險,更不能掉以輕心。

平時我們多和孩子學習安全知識,孩子就能少一分危險。面對危險,我們不能心存僥倖,我們要時時刻刻把危險放在心上。

更不要覺得孩子就在我們身邊不會有危險,有時候就是因為我們的掉以輕心,才把孩子推向危險的。

大家好我是嘟嘟媽,一位90後全職寶媽,與你分享身邊育兒事。


相關焦點

  • 被老鼠咬傷後,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12月9日,雲南楚雄一名3個月的寶寶,被老鼠咬傷,右側鼻翼被咬傷,軟骨已漏出。據孩子父母描述,事發前他們給寶寶餵了奶後,把孩子單獨留在了屋裡。兩人回到房間時孩子面部有齒痕咬傷。
  • 三個月女嬰趴睡身亡 引發深思 如何讓寶寶有個安全的睡眠環境?
    近期網上一則#三個月女嬰訓練趴睡窒息身亡#的消息傳遍網絡,看著視頻中寶寶掙扎的痛苦,我無能為力,我也是一名寶媽,看到這樣的消息真的很痛心。就這樣,一個生命,在親媽眼皮底下窒息了……所以各位寶媽們,在摸索學習的育兒路上,一定要結合寶寶自身的情況來訓練孩子。作為媽媽,無時無刻都要關注寶寶的一舉一動,尤其6個月以內,更要多關注寶寶發出的各種信號,寶寶的哭鬧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們要有耐心,才會更細心。
  • 睡夢之中 三個月大的寶寶被毒蛇咬傷
    本報訊(通訊員 徐尤佳)昨天,市中醫院急診搶救室的觀察床上,三個月大的小男嬰湯寶寶躺著,頭上懸掛的輸液袋正將抗蝮蛇毒血清一滴一滴輸進他體內,一旁的心電監護儀正「嘀嘀」地工作著。據悉,這是醫院迄今接受的最小的蛇傷患者。  湯寶寶是昨天凌晨一點多被送來醫院的。奶奶說,他們住在海寧許村,家裡是一幢3層樓的小洋房。臥室在二層,離家不遠處有一塊田,周圍也沒有什麼山林。
  • 住賓館遭老鼠咬傷被老鼠咬傷後該如何處理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住賓館遭老鼠咬傷的新聞引發了網友關注、記者從安徽省消保委獲悉,春節期間,池州東至縣消保委接到消費者鄭先生的投訴,並請求幫助他們維權。當天深夜,熟睡的伴娘被一刺疼感驚醒,醒來後發現自己的右手無名指被老鼠咬傷了,於是鄭某又與賓館前臺取得聯繫,前臺的服務員讓受傷害者先去打疫苗,打完疫苗有什麼情況再和他們聯繫。鄭某陪著受傷害的家人去打完疫苗後要求賓館賠償打疫苗的醫藥費,並要求免除房費,雙方因賠償多少金額發生爭執。遂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 如何避免寶寶被寵物咬傷?貓狗咬傷、抓後的處理方法,家長要學會
    醫生檢查了一下孩子的傷口,情況不算嚴重,便隨口問:「為什麼咬傷後,這麼晚才送來處理?被貓狗咬傷後,超過24小時就麻煩了!」媽媽委屈地說:「我們白天上班,奶奶在家帶孩子,晚上下班回來,孩子奶奶才告訴我們,孩子用手給家裡的狗餵食物時,不小心給咬傷了。」醫生聽後,建議他們,家裡有小寶寶最好不要養寵物,特別是貓、狗等小寵物,寶寶安全第一。
  • 醫院一天收治3位被老鼠咬傷的患者
    特別要提醒的是,被老鼠咬傷,要打狂犬疫苗,否則嚴重可能致死。 被鼠咬傷手指上醫院 當天醫院共收治3名這樣的傷者 事情發生在一個多星期前,那天天氣不錯,周末快來了,張阿姨想把家裡打掃一下迎接兒子和孫子到來。
  • 三個月內的寶寶要注意了
    誰家有三個月以內的寶寶,請家長注意了,你是否因為擔心寶寶吃不飽,睡不好,拉不好而焦慮呢?如果你符合以上描述,那麼好好看下以下三點,會讓你減輕焦慮。1、嬰兒前三個月可以看作孕期的最後一個階段,因為遠古時代的人類孕期是13個月,我們對前三個月的寶寶不能要求太多,因為他們那三個月本該在母親的肚子裡
  • 出生11天女嬰被老鼠咬傷
    嬰兒床上,剛出生11天的女兒渾身是血;一隻比巴掌還大的老鼠,正躥來跳去……10月7日深夜,在高新區龍王塘一小區,發生了一起老鼠將嬰兒身體多處咬傷的不幸事件。 不幸女嬰撕心裂肺啼哭渾身是血事情發生在高新區龍王塘一小區,石先生的家位於小區裡某棟居民樓的一樓。9月27日,妻子生下了可愛的女兒,石先生升級做了爸爸。
  • 三個月的寶寶流口水?寶媽寶爸要注意!
    作者:寶寶知道 梓涵麻麻~三個月的寶寶流口水是什麼回事?寶寶流口水要緊嗎?需不需要去醫院治療?首先要說,家長們不用過分緊張,三個月的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的現象。接下來,我們將具體介紹三個月的寶寶為什麼會流口水,以及三個月的寶寶流口水應該怎麼辦。三個月的寶寶流口水?
  • 寶寶多大就能豎抱了?三個月的寶寶喜歡豎抱,這3點須注意
    其實除了剛出生的寶寶不適合豎抱之外,三個月以內的寶寶也是不適合豎抱的,因為三個月以內的寶寶脊柱的發育仍然不是很完全,而且頭部的鍛鍊,還有頸部肌肉等沒有得到完好的鍛鍊,貿然的豎抱寶寶容易使寶寶受傷。所以,三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適合豎抱,媽媽要儘量平抱著寶寶,注意寶寶的安全。
  • 不滿三個月的新生兒,寶媽護理時要注意四點,讓寶寶更好的發育
    新生兒護理最難的就是頭三個月,前三個月是關鍵期,在護理上,要多加注意,想要護理好的一個就近的寶寶,寶媽需要做些功課。對於不滿三個月的新生兒,寶媽們護理要牢記四點,用心呵護孩子的成長。素三:前三個月新生兒不用枕頭一些新手寶媽,第一次當媽媽,沒有經驗,孕期會給孩子準備好多的東西,像寶寶的衣服、枕頭、帽子、襪子、尿不溼等屯著。但是她們不知道的是不滿三個月的新生兒是不能枕枕頭的,太早的使用枕頭,只會影響寶寶脊椎的發育,。
  • 寶媽趁孩子熟睡,出門放鬆心情,回來後寶寶永遠閉上了雙眼
    但再多的痛心也無法挽回孩子的生命,所以家長應該重視孩子入睡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並及時的做出正確的解決措施。所以當寶寶在睡覺時,可能家長不注意,孩子就已經不小心翻身就變成趴著睡。而這時如果家長想著趁孩子午睡的時候做做家務、外出散散步。
  • 好看的頭型關乎寶寶的顏值,月子裡的寶寶這樣睡覺,頭型好也安全
    文 | 睿媽寶貝寶寶的頭型關乎以後的顏值,頭型好看了,顏值也能增加幾分。但是很多父母喜好有所不同,有些父母喜歡孩子後腦勺平平的,於是就讓寶寶在月子裡一直仰臥著睡覺。有些父母喜歡後腦勺突出的頭型,就各種睡姿換著睡,月子裡還時不時的看著寶寶的頭部,左右有沒有對稱。
  • 寶寶多大就能豎抱了?豎抱寶寶時,這3點需要注意
    其實除了剛出生的寶寶不適合豎抱之外,三個月以內的寶寶也是不適合豎抱的,因為三個月以內的寶寶脊柱的發育仍然不是很完全,而且頭部的鍛鍊,還有頸部肌肉等沒有得到完好的鍛鍊,貿然的豎抱寶寶容易使寶寶受傷。所以,三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適合豎抱,媽媽要儘量平抱著寶寶,注意寶寶的安全。
  • 痛心!滿月嬰兒在家遊泳缺氧身亡!寶寶遊泳應注意這些!
    >痛心!滿月嬰兒在家遊泳缺氧身亡!寶寶遊泳應注意這些!家中遊泳也要慎重,同樣也是環境不一定適合,並且如果家長一時疏忽,對寶寶造成的危害會更大。  二、不建議寶寶戴脖圈遊泳  脖圈會壓迫寶寶的頸椎和頸動脈竇,造成呼吸受阻不暢,導致心率和血壓受到不良影響,嚴重者還可能引發休克!  廣大家長切忌為一時方便,而給寶寶遺留下後遺症!
  • 痛心,100天寶寶在睡夢中死亡:父母別再帶孩子同睡
    要記住一個最基本的安全準備,要寶寶睡得安全,最理想的做法是讓他睡在嬰兒床;同時把嬰兒床放到爸媽的床邊以便回應寶寶的需要。 3、同床睡會加大意外傷害的風險 如果你或你的伴侶睡眠很沉,那就要更加注意,千萬千萬不要帶寶寶同睡,上面提到的臺灣寶寶和英國3周大的寶寶都是因為大人熟睡導致的意外死亡。 大人的體重一旦全部壓在年幼的寶寶身上,說的嚴重點,寶寶只能等死,他一點掙脫的力氣都沒有。
  • 孕期前三個月要注意這4點,寶寶出生時才會更健康
    小雲最近懷孕了,因為孕期前三個月是最重要的時期,所以她趕緊問了一圈生過寶寶的朋友們,孕早期有什麼注意事項,有的建議她不要過量運動,有的建議她要穿上防輻射的衣服,儘量遠離手機,還有的建議她多吃點有營養的東西,那麼,孕期剛開始的三個月到底要注意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總結下吧。
  • 寶寶可以正常翻身,寶寶母親應注意安全,出現這三種現象要注意
    這裡是啊笑育兒經,關注我不迷路,學習更多知識在寶寶的鍛鍊運動過程中,翻身是第一個動作。在三~七個月內學會翻身是正常的,但這一次與寶寶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關係。常言道:&34;,一般來說,寶寶到了三個月左右就會翻身,但不是每個寶寶的發育時間都是一樣的,所以即使寶寶四個月後還沒有學會翻身,也不一定是發育不良,那麼怎麼知道寶寶什麼時候會準確翻身呢?
  • 當寶寶出現3種表現時,說明可以翻身了,寶媽注意引導安全防範
    翻身時間的早晚,與寶寶的學習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有些寶寶三個月時就成功翻了一次身,但很奇怪,第二次翻身需要等到幾個月後;也有的寶寶翻身還沒學好,就會獨坐了;循規蹈矩先學翻身,熟練後再坐起來的寶寶也有。這就是寶寶不同的學習能力導致的差距,當然也受遺傳因素的部分影響。
  • 被老鼠咬傷 該如何處理?
    近日,大連一名剛出生11天的嬰兒被老鼠咬傷,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被老鼠咬傷,可能會引發哪些疾病呢? 鼠咬傷預後一般良好,但有併發症時較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