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終於結束了,又到了決定很多人命運的關鍵時刻。
如果說出生造成的差距我們無法更改,那麼高考其實是給了很多普通學生改變命運的機會。
然而,每次回想起當年的高考,我都會有些許後悔。因為當時的我沒有任何主見,沒有規劃意識,完全聽從父母的安排,導致錯過了2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有些人利用高考,縮小了和別人的差距;而我卻在高考中,把這種差距拉得更大了。
我所在的高中是在一個十八線小鎮上,師資水平和教育水平都十分有限,全校考上本科的比率大概只有1%,能考上的大部分都是藝考生,文化生少之又少。
也因為如此,我的髮小,從我所在高中的重點班轉學去了一間職高的高考班,以職高生的身份參加高考。
因為有了一項專業技能,再加上他們的考試卷子比我們要簡單一些,所以增加了考上本科的機率。
她辦理轉學手續之前找過我,勸我和她一起去職高,說我這樣硬考考上本科的概率太低了,99.9%的可能是考個普通大專,那樣根本沒什麼前途,還不如用別的方法試一試。
我發小從小成績就比我好,所以我是全然相信她的,一回家我就把這事告訴了我爸,結果他一臉鄙夷地對我說:
「她怎麼說也是你們學校重點班的,真不知道她爸媽怎麼想的,未來就是個職高的文憑,毀了孩子一生。」
「你千萬不要去,就在這個學校好好學習,安安心心地參加高考,以後最好跟她少來往。」
就這樣,我拒絕了發小的邀請,眼睜睜地看著她離開我們學校,只是當時,我還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高一下學期分文理班,我選擇了文科,當時我們班上有一半同學都是藝術生,有一個學畫畫的女生,後來成為了我十幾年的好閨蜜。
因為她的原因,我開始和其他藝術生交朋友,閒暇之餘還幫他們畫素描作業。
當時只是出於喜歡,便主動要求幫他們臨摹素描,一些看過我作品的藝術生都認為我有這方面的潛能,建議我加入他們的隊伍,成為一名藝術生,還開玩笑說不要埋沒了我的才能。
當時閨蜜也勸我,她說在我們學校,文化生考上本科的概率很低,讓我找家裡聊聊。
她說:「雖然藝術生前期花錢多一些,但考上本科的概率比文化生大很多。而且你的文化成績上藝術生的本科線很輕鬆,只要補一補美術專業就好了,現在大二才開始,努力還來得及。」
回家後,我跟我爸說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他擺擺手:「文化成績差的人才會做藝術生,你成績又不差,不需要以藝術生的身份去參加高考,學畫畫還耽誤學習,我不贊成。」
之後,我給我媽打電話,沒想到我媽因為錢的原因沒有同意。我爸也開始苦口婆心勸我:「家裡沒有錢讓你學畫畫,你安安心心學習就好了。」
當我閨蜜知道這個結果之後,忍不住感嘆:「你爸媽怎麼一點投資意識都沒有?我家裡條件比你家好不了多少,但我父母還是努力賺錢資助我,哎,我只希望你以後不會後悔。」
當時我沒說話,只是搖了搖頭,就這樣,我錯過了第二次改命的機會。
高考結束後,我閨蜜考上了北方的一個本科大學。
而我發小則以六百多分的成績考上了湖南師範大學,當時整個小鎮和縣城的馬路上都掛了寫有她名字和分數的橫幅,一時之間,她成了整個縣城家喻戶曉的「名人」。
雖然她們分別是以藝術生和職高生的身份考上大學的,但結果卻和普通文化生沒什麼兩樣。
我爸一臉震驚,完全沒想到我閨蜜和發小能考上本科,更沒想到我發小居然考了六百多分,他說:「早知道當初也應該讓你轉學去職高的。」
最後我的成績出來,只能讀一所普通大專院校,除了家人很吃驚之外,我並沒有多大意外,畢竟在我們高中,大部分學生的出路都是大專。
讀大學之後,我依然沒有發現高考對我來說意外著什麼。直到最近幾年,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都開始看第一學歷,即便我已經有了自考本科證書,也抵擋不住他們挑三揀四的眼光。
那時候我才知道,高考其實是在不經意中拉開了我們工作、工資,以及未來生活的差距。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閨蜜可以用本科生的身份直接入戶廣州,而我卻不行。我依然要和上一代人一樣,要靠買房加不間斷社保再加積分排隊來入戶。
即便有能力在廣州買房子,也有可能排隊排到四五十歲左右,才等來入戶的機會。
我有時候忍不住思索,如果高中時,我能像我發小或像我閨蜜那樣,用另一種身份參加高考,那麼我會考上一所怎樣的大學,未來的人生又會有什麼不同呢?
最後也只能想想罷了。
今天跟大家聊我的高考經歷,其實並不是想抱怨和宣洩,只是覺得很可惜,我曾經放過了2次有可能改變命運的重要機會。
我只是想藉此機會告訴每一位父母,你們的眼界和三觀,你們給孩子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將影響和改變孩子的一生,所以一定要慎重。
寧可他日後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也不要他日後因為你們的阻礙,因為沒有嘗試過而後悔。
而對於那些還未參加高考的同學來說,如果你們有機會考上更好的大學,應該努力去爭取,不要像我一樣,被拒絕後就徹底放棄了。雖然父母很重要,但自己的未來同樣重要。
蔣方舟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讀書,你的價值觀只能由你的親朋好友決定。」
這句話用在當時的我身上正合適,因為沒有見過世界,沒有讀過教科書之外的書,沒有自己的三觀,所以才輕易讓父母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現在的我之所以讀書學習,不為別的,只希望將來我有了孩子,一定要從小引導他去認識這個世界,培養他自主選擇的意識。
我不希望她像我一樣,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更不希望因為我自身的局限而阻礙了孩子未來的發展。
我讀書,只是不希望再因無知而付出沉重的代價。
PS:我的高考已經結束12年了,但我的人生還有幾十年,所以我會繼續往前走,不會因為高考失利而覺得自己的人生就被限定於此了。
我相信,只要自己一直在往前走,曾經那一兩次失敗都算不了什麼,我依然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依然可以活出別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