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IS 2019丨趙春江:為智慧農業賦予一顆超級大腦

2020-12-25 站長之家

CIIS 2019丨趙春江:為智慧農業賦予一顆超級大腦

驅動未來,智能無界。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及京東雲共同承辦的「 2019 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將於 2019 年 10 月26- 27 日在西安隆重召開。作為 2011 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創建的首批品牌活動之一,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從純學術活動完成了向產業應用的轉型,並取得了不俗反響,峰會的召開,對我國人工智慧的科學研究及在各行業落地有著指導作用與戰略意義。

CAAI智能農業專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CAAI Fellow趙春江院士將出席論壇,在 10 月 26 日主論壇上發表主題報告。

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農業部農業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智能農業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機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精準農業學會中國首席代表。主要從事農業智能系統與精準農業技術裝備研究。

民以食為天,綠色健康農業是國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趙春江院士的孜孜追求。

對於專注於農業智能系統與精準農業技術裝備研究的趙春江院士而言,田間地頭是他主要的工作場所,土地和農作物是他的親密好友。這樣「土氣」的工作狀態,只因一個理念:作為一名科技人員,要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發現。

也正是因為堅持這樣樸素的工作觀,趙春江院士在自己的科研和創新道路上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後主持完成國家 863 計劃、 973 計劃、國家科技攻關等項目 20 多項,獲得重要科研成果 11 項,獲得國家科技獎勵 4 項、省部級科技獎勵 10 項。

現代農業離不開前沿科技,只有加強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才能確保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

智慧農業是趙春江院士近幾年的主攻研究方向,努力通過對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變革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使農業走向電腦替代人腦、機器替代人力的一條全新的智慧農業發展模式 。

農業無人機,無人拖拉機、智能收穫機、智能除草機、擠奶機器人等類型的農業機器人技術,是未來智慧農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數據顯示,2017- 2021 年期間,人工智慧在農業中應用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2.68%。 2016 年為27. 6 億美元,預計 2020 年為 111 億美元, 2025 年為 308 億美元。而農業機器人是人工智慧農業應用領域中最有產業化前景的技術。

趙春江院士認為,人機共融是未來農業人工智慧發展重要的一環,將人和機器的智能起到1+ 1 大於 2 的作用。由於農業非結構化特點特別突出,運用人機共融技術將大大減少了農業人工智慧技術研發成本,通過機器人預測人的意圖並與人交互,可使機器輕鬆完成複雜的目標任務。隨著農業大數據系統的完善,他對未來智慧農業的期待是建立農業超級大腦,打造更加龐大的、宏觀的、虛擬的、戰略性的農業機器人系統。

為此,趙春江院士提出了智慧農業五步路線圖:

一是關鍵技術研究,突破智能農業應用的理論、方法和共性關鍵技術;

二是產品研發,創製一批農業智能感知、智能控制、自主作業、智能服務等智能農業重大技術產品;

三是集成示範應用,開展農業智能生產和農業知識服務應用示範;

四是培育產業,實現智能農業軟硬體技術產品和智能信息服務市場化。

五是引領農業,變革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提升現代農業水平;

中國是農業大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但卻不是農業發達國家,這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制約因素就是農業科技不夠領先,「AI+農業」則為我們後起追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實現智慧農業的機會在哪裡,如何把握這些機會?且聽趙春江院士在 2019 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上的最新研究分享。

大會相關

在CIIS2019 現場

邂逅本領域知名專家

聆聽頂尖研究報告

掌握行業發展新態勢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CIIS 2019丨2019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開幕,11位院士齊聚...
    CIIS 2019丨2019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開幕,11位院士齊聚西安獻策AI產業化
  • CIIS 2019丨展現新成果,把準新風向,八場專題論壇百家爭鳴
    為探索「5G+AI」背後的機遇,創造良好的生態建設基礎,CIIS2019 設置了「AI與5G開源生態和技術論壇」。作為5G的世界領先者,由華為網絡人工智慧引擎開源生態開發執行總監、LFAI外聯委員會主席傅憲瑜任論壇主席,Linux 基金會亞太區總監楊軒主持論壇,論壇嘉賓皆為業內技術精英。
  • 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無人5G智慧農場」引矚目
    廣義上的智慧農業是指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用傳感器和軟體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智慧。通俗來講,就是利用設備收集大氣、土壤、作物、病蟲害等多方面的數據,來隨時隨地指導農業生產。智慧農業必須依託於物聯網技術,物聯網就是讓所有的農業生產設備能夠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
  •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2025年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預計可達1.26萬億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16日說,目前中國的農業數字經濟規模是5778億元,預計到2025年能夠達到1.26萬億元。「我們要抓住數位技術帶來的機遇,快速發展農業數據中心,使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更大的優勢。」
  • 《智慧農業(中英文)》審稿專家邀請函
    《智慧農業(中英文)》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農業科學類學術期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中國工程院趙春江院士擔任主編,出版周期為季刊。為進一步提高辦刊質量,完善和豐富現有審稿專家庫的專業結構,提高審稿質量和效率,現誠邀國內外相關學科專業優秀專家參與我刊的審稿工作,相信您的加入將極大地促進我刊的發展。
  • 給黑土地注入智慧農業因子
    位於七星農場一側的農業物聯網與大數據中心和無人化農場項目農機管理雲平臺可謂是無人化農場項目的「大腦中樞」。在中心二樓,有一塊由30個顯示器組成的巨幅電子大屏。無人化農場項目提供的解決方案將有助於破解中國農業未來「誰來種地」的難題。碧桂園給出的方案是引進無人化技術、智能農機、大數據智慧決策等新型手段,用高效的科技手段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為農業勞動力短缺、勞動力素質不高等問題尋找突破口,助力推進我國農機智能化、農業智慧化、農場無人化技術進程,提升中國農業現代化水平,最終實現農場「無人」勝似「有人」。
  • 信電學院召開智慧農業一級學科博士點申報專家論證會
    本網訊 8月20日上午,在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406錄播交流廳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了智慧農業一級學科博士點申報專家論證會。我校信電學院汪懋華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院士、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曹衛星教授、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院長何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劉成良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姬長英教授
  • 一個超級符號,打開上海之窗智慧科學城的價值密碼
    NO.1丨壹 以最能代表長三角的符號 代言長三角超級城市 LOGO,不僅是一個符號,或者一個標誌,更是一個美好期許的象徵
  • CIIS 2019丨歷「九」彌新,期待與您共同開啟CIIS2019
    CIIS 2019丨歷「九」彌新,期待與您共同開啟CIIS2019 2019年09月26日 18:54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的「2019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將於2019年10月26-27日在西安隆重召開。作為2011年學會創建的首批品牌活動之一,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從純學術活動完成了向產業應用的轉型,並取得了不俗反響。峰會的召開,對我國人工智慧的科學研究及在各行業落地有著指導作用與戰略意義。
  • 一個超級符號,打開上海之窗·智慧科學城的價值密碼
    NO.1丨壹  以最能代表長三角的符號  代言長三角超級城市  LOGO,不僅是一個符號,或者一個標誌,更是一個美好期許的象徵。從誕生伊始,就擁有了超乎想像的精神內涵。
  • ...房企智慧IP的品牌深化法則 之「美的置業首個AI超級大腦案例...
    美的置業於2019年8月成立智慧生活研究院,以AIoT為技術核心,以數據為研究基礎,構建智能化自研平臺,打通上下遊智能化整體鏈路。同時,結合物業的實際需求,力求為物業管理提供高效、節能、降本,最終形成綠色智慧全景生活解決方案。
  • 拼多多一頭扎進農業裡 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背後的數位化徵程
    用AI進行草莓種植絕非易事,農業作為一項非結構化產業,不可控因素很多。並且草莓AI種植管控系統相當於AI種植大腦,其包括生長模型、種植決策、生長狀態識別等模塊,涉及多個機器學習的算法,非常複雜。(▲智多莓示範基地隊員與農戶合影 圖片由智多莓提供)AI組亞軍智多莓隊代表程飈向中國科技新聞網分享了AI種植草莓背後的故事。
  • 打造智慧農業的崑山樣板
    CCTV發現之旅頻道 播出15分鐘專題片《智慧農業的崑山樣板》, 介紹我市通過打造智慧農業農村管理平臺, 賦能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走出了獨特的智慧農業
  • 從育苗、種植到採收分揀,這些機器人搞定農業生產全流程
    當前,我國正處於從機械化農業向「智慧農業」變革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農業領域加速轉型升級,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落實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加快農業機器人發展獲得了更好的環境。
  • 皇圖生態農業:依託雲端資料庫打造智慧農業體系
    2019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優化農業結構、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希望能夠進一步推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該指導意見出臺後,不少企業紛紛響應,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19中國八大智慧農業企業排名情況。 1、中糧集團
  • 超級大腦:馬化騰定義的數位化「助手」和未來的大時代
    就像馬化騰在2018年騰訊雲+未來峰會,布置得很像夢劇場的舞臺上所說的,「雲是匯集智慧、進行創新的平臺,而未來更要求我們做好雲到端的智慧連接」,這就是「超級大腦」的由來:一個雲、邊、端將藉助超級大腦形成靈活調配資源和智能的「智聯網」。
  • 2019第一屆中國國際智慧農業成果展在京召開
    本次博覽會集中展示我國農業近年來的科技成果和發展,並在期間舉行「2019第一屆中國國際智慧農業成果展」和「第一屆中國國際智慧農業等離子體技術創新論壇」。在博覽會上,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還將舉辦主題為「智慧農業」的專題展,重點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智慧黨建、農業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智慧農業技術、智慧農業平臺、智慧農業裝備、未來無人農場、教育技術創新、新型工科人才培養與科技人才扶貧、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內容,對中國優秀的農耕文化智慧和寶貴的農業文化遺產、農業發展新階段的新要求,進行系統深入的介紹。
  • 農區變景區 田園變公園——內蒙古扎賚特旗高質量推進國家現代農業...
    自創建以來,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始終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統領,按照自治區黨委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和產業數位化以及興安盟委「五區」建設決策部署,立足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聚力打造綠色發展引領區和鄉村振興樣板區,促進「八個融合」、實現「六個統一」,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 中國農業大學「現代精細農業系統集成研究」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順利召開
    學術委員會由汪懋華院士任主席,康紹忠院士、趙春江院士任副主席,委員包括:瀋陽農業大學李天來院士、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院長何勇教授、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朱豔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李保明教授、工學院韓魯佳教授和李洪文教授、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張漫教授(兼秘書長),及日本北海道大學農學院副院長Noboru Noguchi教授、希臘雅典農業大學Nikolaos Sygrimis
  • 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級超級無人農場,中國現代農業新勢力強勢崛起
    2018年5月,碧桂園成立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宣布進軍現代農業。無人化農場是一整套系統,不僅包括展示出來的各類無人機械,背後還有一套技術和運營系統。位於七星農場一側的農業物聯網與大數據中心和無人化農場項目農機管理雲平臺是無人化農場項目的「大腦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