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級超級無人農場,中國現代農業新勢力強勢崛起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楊百會

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雖然我國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但未來仍有隱憂。

近年來,我國每年進口的糧食高達1億噸左右。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發布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顯示,到「十四五」時期末(約2025年),我國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

在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的背景下,如何保證「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智能化、大數據等技術或可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從種到收,全面實現無人化

10月11日,黑龍江省建三江七星農場的大豆、玉米、水稻豐收在望。

隨著指令發出,一臺臺無人駕駛收割機轟隆隆駛向遠處的稻田。藉助衛星導航定位,收割機勻速直線推進,遇到盡頭的田埂自主轉向掉頭,不一會兒機身倉貯就顯示已經裝滿。此時後方無人駕駛的接糧機「聞訊」趕來,兩車默契協同作業,收割機準確地將稻穀轉移到運糧機上,大約90秒後運糧機顯示已經滿倉,很快自主轉彎掉頭回倉,整個過程全部無人駕駛,一氣呵成。

當天,現場40多臺/件農機具還再現了無人化水田築埂、攪漿、插秧、旱直播、飛防、秋翻地、旋地以及無人化旱田滅茬、翻、耙、起壟、播種、噴藥等20項農機作業演示。

這是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項目在七星農場舉辦的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該項目由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合作建設,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碧桂園排名147位,位居上榜房地產行業之首。但創始人楊國強卻始終懷著「重新回去種田」的夢想。2018年5月,碧桂園成立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宣布進軍現代農業。

無人化農場是一整套系統,不僅包括展示出來的各類無人機械,背後還有一套技術和運營系統。

位於七星農場一側的農業物聯網與大數據中心和無人化農場項目農機管理雲平臺是無人化農場項目的「大腦中樞」。中心二樓30個顯示器組成巨幅電子大屏,一方面可以顯示通過各種設備、各類傳感器和攝像頭上傳的田間土壤、農業氣象、田間空氣溫度與溼度、作物長勢、病蟲草害預警等信息,同時也可以完整呈現演示實況,每一臺農機設備的作業狀態、作業數據、衛星定位、作業軌跡等信息都能實時出現在屏幕上。工作人員坐在中心辦公室,即可遠程監控無人化農機設備在不同的田塊內進行自主生產作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農業智能裝備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趙春江在現場表示:「美國、日本也都有不帶駕駛室概念的『無人拖拉機』問世,但離大面積生產實踐應用還有一定距離。今天北大荒和碧桂園聯合組織的無人化農場項目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規模大,參與企業和農機設備數量多,作業項目內容全、技術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破解「誰來種地」難題

我國傳統農業眼下仍以家庭為主要經營單位,人均耕地面積小,大多數農業生產活動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勞動強度大、生產集約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下。

同時農業生產「看天吃飯」的情況還沒得到明顯改變,生產過程較多依賴農戶過往的經驗積累,經營風險大,農民收入穩定性差,對就業創業、工商資本的吸引力仍然顯得不足。

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80後」不想種地,「90後」不懂種地,「00後」不問種地,農村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這是當前的現實。未來誰來種地,這是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急需破解的問題。

引進無人化技術、智慧機器人、大數據智慧決策等新型手段,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變革,是破解我國農業「誰來種地」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

破解「怎麼種好地」難題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要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要加強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項目,搶佔科技制高點。

當前,信息化、數位化技術正加速農業生產方式變革。隨著北鬥衛星導航定位、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機器人、人工智慧、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和在農業領域的推廣應用,發展大型無人化農業有了更為堅實的科技支撐。

建三江無人化農場項目探索構建的全流程無人化新模式,通過引入先進智能農機、發展精準高效農業,大幅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單位土地的產出效率,努力破解「怎麼種好地」的難題,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我國糧食安全,真正「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服務於我國糧食安全戰略。

責編 | 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碧桂園農業「黑科技」: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這次農機無人駕駛作業演示會的舉辦,標誌著碧桂園在無人化農場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為下一步構建主要農作物種植生產全流程無人化作業和無人化農場建設運營的系統解決方案打下堅實基礎。  自2018年開始,碧桂園就開啟了農業全產業鏈布局,致力於打造平臺型農業,已拓展海外大農業、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板塊。
  • 碧桂園北大荒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搶佔智慧農業技術...
    植保打藥機在田間演示高精度的無人駕駛自動噴藥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大練兵」 首次展示全流程無人化作業  去年10月,碧桂園與北大荒籤署合作協議,聯合國內外頭部農機製造、智能農機裝備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建三江打造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碧桂園: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首次「練兵」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項目將帶動中國現代化大農業加速發展,為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揭開面紗 碧桂園瞄準全球最先進農業生產力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大練兵」,首次展示全流程無人化作業 去年10月,碧桂園與北大荒籤署合作協議,聯合國內外頭部農機製造、智能農機裝備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建三江打造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碧桂園打造萬畝級無人化農場 展現中國科技速度與力量
    鑑於此,去年10月,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與碧桂園農業宣布將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在黑龍江建三江共同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全球首個由實力龍頭企業牽頭實施,從現代化大農場應用場景的實際需求出發,系統集成整合多方優質資源、實現全流程無人化作業的無人化農場項目。
  •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項目震撼演示 碧桂園農業堅定前行
    10月11日,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項目,在黑龍江建三江七星農場舉辦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該項目由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聯手建設。
  • 碧桂園萬畝級無人農場揭開面紗
    順企碧桂園多元化經營「版圖」不斷擴大。日前,旗下首個「萬畝級」的無人農場正式揭開面紗,碧桂園在現代農業產業布局上「再進一步」,也讓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昔日提及的「種田計劃」成為現實。無人駕駛收割機和無人駕駛運糧機展示協同作業技能 先進:「萬畝級」無人農場來了 在黑龍江,順企碧桂園「落子」農業無人化農場項目。
  • 未來農業啥樣?全球首個最先進的萬畝無人化農場告訴你!
    未來農業啥樣?全球首個最先進的萬畝無人化農場告訴你!宣布 聯合國內外頭部農機企業 共同建設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展示新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江西打造首個萬畝智慧農場
    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發布活動11月14日在南昌縣蔣巷鎮舉行,通過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讓農民更「慧」種地。
  • 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將成數字農業大國;支持規模化無人農場
    根據方案要求,2020年浙江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500萬畝,口糧(稻麥)自給率達50%,落實60家糧食流通主渠道企業;同時,建成70家萬頭以上豬場,完成436家農貿市場冷鏈體系改造提升,設立241個平價豬肉攤位,落實89家豬肉供應主渠道企業。
  • 給黑土地注入智慧農業因子
    10月11日,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項目在黑龍江建三江七星農場舉辦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該項目由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合作建設,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隨著中國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技術的快速進步,無人化的精準農業正在成為現實。
  • 發現新「齊跡」|500畝!全國首個生態無人農場在淄呈現
    在該站,記者看到,綠色田野中,禾豐種業原種麥苗生機勃勃,在陽光下吸收著營養,努力成長……據介紹,類似這樣的試驗示範田,禾豐種業現有4000餘畝,其中,生態無人農場500畝。承擔著山東省小麥、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生產試驗、跟蹤評價試驗、淄博市農業良種工程抽檢種植鑑定試驗,以及種子風險評估試驗等工作的這家公司小麥高產創建田多次刷新魯中地區小麥高產記錄。
  • 機器人+現代農業驅動下,碧桂園(02007)不止於地產
    2019年1月,碧桂園提出「高科技綜合性企業」新定位,並明確提出地產、機器人、現代農業是未來重要三大業務。直至目前,碧桂園在現代農業這一塊新業務上已經形成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園、海外大農業、社區生鮮門店等五大核心業務版塊,覆蓋研發端、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
  • 北大荒「無人化農場」的掌上「豐」景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平臺數據處理分析、智能決策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智慧化大農業的生產場景將會更加的令人震撼。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評價稱:「這個無人化農場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碧桂園的進化之路:以科技賦能 勾勒綜合性企業藍圖
    碧桂園集團黨委書記、總裁莫斌在對外發布的「全競提升,立基百年」2021年新年致辭中提到,經過兩年多時間的不懈奮鬥,碧桂園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發展藍圖已初現端倪:建築機器人及智能產品逐步進入工地應用,千璽機器人餐廳火爆開業,萬畝無人化農場示範成果驚豔,碧優選也推出全新生活超市。新事業的蓬勃發展,為主業掛上了科技的風帆,助力集團駛入以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星辰大海!
  • 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發布 26個人就可以耕種萬畝農田
    當傳統農機裝備與信息科技、農業科技、生物科技相遇時,現代農業生產活動會發生怎樣一個快速精進的「化學」反應? 11月14日,在南昌縣蔣巷鎮大田農社智慧農場,記者找到了答案。 當天,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發布暨智能農業裝備全程機械化無人作業演示活動在這裡舉辦。
  • 極飛科技出席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 打造中國無人化智慧農場
    在氣候變化、貧困與飢餓加劇的全球挑戰下,要為未來90億的世界人口提供充足、安全、多樣化的食物,人類必須要改變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運作模式。當前,全面打造『無人化』的智慧農場,是極飛構建可持續農業生態系統的關鍵之戰。」助力中國農業數位化創新變革在傳統印象中,中國農業與農村通常與「落後」、「陳舊」掛鈎。
  • 中糧智慧農場打造中國首個世界級都市農場
    中糧智慧農場打造中國首個世界級都市農場 2015-10-20 18:25:50藉助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環渤海經濟區高速建設、以及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的有利時機,此農場將作為中國國內高科技農場的代表,開創可複製可再生的農業發展新方向,打造全球泛農業領域的「中國名片」。  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業與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成為當代人面臨的重大課題。「三農問題」的妥善解決是國家穩定、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的先決條件。
  • 多領域發力數字經濟 碧桂園2020年的智慧產業答卷
    今年6月,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綜合廳在廣東順德正式開業。在客流高峰期時,餐廳出餐效率可達120份/小時;咖啡機器人製作一杯咖啡的時間僅需45秒。碧桂園通過千璽機器人集團,展現了企業向多元發展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