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曾樹佳
科技賦予農業許多可能,給了該領域巨大的延展空間。現代農業的每一步進展,都扣緊了時代發展的脈搏,牽引著國人的目光。
10月11日,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項目,在黑龍江建三江七星農場舉辦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該項目由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聯手建設。
演示會現場,一臺無人駕駛拖拉機在進行完成路徑規劃、路徑跟蹤、自動調頭等演示作業。
「這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對此評價道。
此次農機無人駕駛作業演示會的舉辦,標誌著碧桂園在無人化農場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為下一步構建主要農作物種植生產全流程無人化作業,和無人化農場建設運營的系統解決方案打下堅實基礎。
農業新「象」
在整個無人化農場演示會中,建三江七星農場大豆搖鈴、玉米招手、稻浪滾滾,呈現出一種低調的厚實、不事張揚的完備。而後智慧化大農業的一幕幕生產場景,令人震撼。
隨著指令發出,一臺臺無人駕駛收割機轟隆隆駛向遠處的稻田。藉助衛星導航定位收割機勻速直線推進,遇到盡頭的田埂自主轉向掉頭,不一會兒機身倉貯就顯示已經裝滿。
此時後方無人駕駛的接糧機「聞訊」趕來,兩車默契協同作業,收割機準確地將稻穀轉移到運糧機上,大約90秒後運糧機顯示已經滿倉,很快自主轉彎掉頭回倉,整個過程全部無人駕駛,一氣呵成。
據悉,當天共有40多臺/件農機具還現場再現了無人化水田築埂、攪漿、插秧、旱直播、飛防、秋翻地、旋地以及無人化旱田滅茬、翻、耙、起壟、播種、噴藥等20項農機作業演示。
無人直升機演示田間噴灑農藥,該機型在載藥量和續航兩項關鍵性能指標上都實現了突破。
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由北大荒和碧桂園兩大實力龍頭企業牽頭,並聯合數十家國內外農機製造企業共同參與,合多方之力。
項目從現代化農場應用場景實際需求出發,重點突破農機無人駕駛、作業協同、多機聯動、自動避障、集群調度、遠程控制、智能決策等關鍵環節,共同建設規模化的無人化農場。
根據規劃,這一項目將大體分三年實施,建成後總規模將超過1萬畝,未來兩年計劃普遍實現多種無人農機遇障繞行、作業協同和多機協同的大規模機群作業,實現現場無人監控的無人駕駛,實現智慧平臺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等。
在羅錫文看來,該項目將帶動中國現代化大農業加速發展,為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將在我國現代農業科技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現代化」趨勢
小農戶是當前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形式。和很多歐美農業發達國家迅速發展大規模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形態不同,在人口和土地資源的雙重約束下,小農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中國農業生產的重要單位。
隨著農村人口流出、老一代農民普遍進入老齡化,大量新型農機農技無法在中小種植戶小面積的耕地上推廣,種植業亟待解決「誰來種」和「怎麼種」的焦點問題。
而從國家層面看,近年來,我國每年進口的糧食高達1億噸左右,如何真正「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已成為糧食安全戰略的重中之重。
不知不覺,「現代農業」已被提上了新高度。目前,該領域的相關模式,已在國內各地漸次鋪開。但無論是設施農業,還是觀光農業、無土栽培、精準農業等,都離不開科技手段的加持。
就現代農業發展進程而言,農業機械化是不可逾越的重要階段。各國農業現代化的實踐也印證這一點, 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進程,都經歷了特定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階段。
如美國從1910年開始搞農業機械化,到194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法國從1930年開始抓農業機械化,到1960年也實現了目標。各國在實現農業機械化10~20年之後,相繼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中國同樣需要走上這樣的歷史軌跡。
建三江無人化農場項目,應時而動,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耕種管收全過程的少人化和無人化,用高效的科技手段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為解決農村人口老齡化、農業勞動力短缺問題尋找突破口,將助力推進我國農機智能化、農業智慧化、農場無人化技術進程,提升中國農業現代化水平。
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會長劉憲表示:「發展建設『無人化農場』符合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碧桂園和北大荒建三江通過試驗示範不僅能夠加速推動和促進無人化農場技術的發展,有助於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還能夠總結經驗,優化和集成無人化技術,拿出可複製、可推廣應用的無人化農業生產系統和無人化農場系統解決方案,為全球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布局初「心」
兩年前,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曾說:「40年前我是種田的,今天我又回去種田」;在頗具情懷的話語中,碧桂園現代農業的布局,正式拉開序幕。
在武漢建設「中國種穀」,推進中國種業發展;攜手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助力非洲實現糧食安全;收購華大農業,依託科技研發優勢,探索構建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種種舉動,印證了碧桂園農業的堅定向前。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楊國強曾數次在全國兩會上圍繞農業農村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他在2020年的全國兩會提案中表示,加快布局「無人農場」應用場景,廣泛應用農牧機器人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產業鏈自動化水平,將成為佔據全球農業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手段。
早在去年10月,碧桂園農業就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宣布將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在黑龍江建三江共同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近一年來,該項目已初步取得了系列成果,先後有17家國內外農機生產製造企業,共計39臺件農機設備參加了田間作業試驗示範,預計到秋季作業結束全年累計可完成田間作業面積16000畝。
楊國強寫下《夢想中的碧桂園農業》
近期,楊國強又寫下了《夢想中的碧桂園農業》,激勵碧桂園人為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解決世界糧食問題而奮鬥。
其中,他提到:「我們希望,組織更多優秀的人才致力於農業科研,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我們夢想,農業成為真正的高科技產業,全世界農民不用再面朝黃土背朝天,全人類不再為糧食問題發愁。」
字裡行間,能感受到他布局農業 「不忘初心」、服務社會的執念。
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科技已經成為農村新的生產力,它對突破農業農村現代化瓶頸的作用日益凸顯。碧桂園對現代農業技術的投資與輸出,敲響了時代的鼓點,其將源源不斷地為鄉村振興貢獻重要的力量。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