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熬十二年的貴妃,太后扶持終成皇后,卻不受皇帝青睞,她是誰?

2020-12-20 一盞茶吧

清朝後宮秩序嚴明,尊卑等級制度森嚴,嫡庶分明。皇后身為皇上的正妻,理應統治後宮,母儀天下,她享受著滔天的富貴,就註定要擔起旁人不能承受的責任。嬪妃可以按照制度要多少有多少,全憑皇帝心意,她們有些人年輕受寵,身居高位,享受著不盡的榮華富貴,卻也有些女子不得寵愛。

處處受到排擠冷落,連最基本的溫飽都不能保證。她們在深宮之中苟延殘喘尋求生機,甚至和宮人擠在一間屋子裡睡覺,房間冬冷夏熱,破爛不堪,受盡了苦楚。

相信看過《如懿傳》的小夥伴們都對青櫻和弘曆年少相識的情意十分感懷,兩人雖識於年少,卻因猜忌、誤會心生隔閡,最終走上一條無法回頭的不歸路。

那麼現實中,古代的青櫻到底是誰?她叫什麼出自哪裡?與乾隆的關係又如何?她是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得到過乾隆的寵愛嗎?

青櫻的原型,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留下名字,只稱她的姓氏「輝發那拉」,她也並不受乾隆寵愛,史書中並未留下關於她的隻字片語,無處求證。

據說她死後連該有的禮制都沒有,完全像是被皇上棄絕了,與皇帝生不同衾,死不同穴,這到底是真的嗎?

她並不是乾隆最寵愛的女人

輝發那拉氏是有雍正做主賜婚給當時的四阿哥弘曆的,並非因二人年少有情主動求娶的。而且乾隆最愛的女子其實是他的第一任皇后:滿洲鑲黃旗富察氏的女兒。

他們才是有青梅竹馬的感情在,而且富察氏溫柔大方,是最為善解人意的女子,兩人伉儷情深,皇帝也一心要他們的兒子繼承大統。

可惜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富察氏的兩個兒子先後夭折對她的打擊太大,竟一病不起了,乾隆痛失愛子,也心痛富察氏的遭遇。

他便帶著富察氏南巡散心,誰知這次南巡就直接要了富察氏的性命,她在回宮路上驟然病逝了。

這對皇帝的打擊非常大,痛失兩子有失去愛妻,乾隆作詩無數以悼念亡故的富察皇后,抒發自己的思妻之情。

可見,乾隆對富察氏用情至深,輝發那拉氏如何能比得了呢她與皇帝無年少情意更無子女在側承歡膝下,難免皇上對她不上心了。

她為皇后非皇帝所願

富察皇后病故後,因不能無人照料宮中事宜,在太后的要求下,乾隆冊立輝發那拉氏為皇貴妃,攝六宮事。

至此,皇帝並沒有以她為後的心思,因為他們二人無一子半女,況且皇帝沒有從失去孝賢皇后的傷痛中走出來,又怎捨得立一個自己不愛的女人為皇后呢?

當時宮中除了皇貴妃就是有生養的純妃,但因純妃出身漢軍旗,沒有立為皇后的規矩,太后便要求皇帝冊立輝發那拉氏為皇后,統治後宮,為皇帝分憂。

皇帝雖不情願,但母命難違,輝發那拉氏成為皇后之後喜從天降,為皇帝生育了前後共三個孩子,但這並沒讓皇帝對她多寵愛半分。

或許是因為皇帝忘不了已故的孝賢皇后,不忍與他人恩愛白頭;或許是宮中其他妃嬪更得皇上喜歡;

或許因為太后的緣故,皇帝心有不甘卻不敢表達,只能忍氣吞聲對太后的強勢不滿,順帶著不待見輝發那拉氏。

史書為何無她記載

輝發那拉氏成為皇后之後也算盡心輔佐皇上,治理後宮井井有條,可為什麼輝發那拉氏或作出剪髮之舉呢?

要知道,剪髮在清朝是大不敬,除非有國喪否則絕不允許斷髮。史書記載,輝發那拉氏「忤上旨,後剪髮......令先還京師。」

由此可見她一定是做了什麼不可原諒的事情,觸怒了皇帝,有人猜測她對已故孝賢皇后不敬遭到皇上痛斥後斷髮。

還有人說皇帝在南巡途中飲酒作樂夜夜笙歌,所到之處人人議論,皇帝聲名不保,所以輝發那拉氏出此下策,以斷髮逼迫皇上顧及皇家顏面,不要做出過分之舉。

可斷髮之事一出,皇帝與她便再也不能回頭了,皇帝怒其不敬之心,將她送回宮中,老死不相往來,

結語:輝發那拉氏的一生坎坷無依,不受皇帝重視寵愛,即使做了皇后死後也無任何榮光,她孤苦漂泊在寂寞深宮中,嘗盡冷暖。

就連她死後也並未按照皇后禮制治喪,只按皇貴妃儀制草草了事,史書中也不允許有她的記載,好像她從未存在過一般。

相關焦點

  • 她才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_孝賢皇后
    雍正崩後,乾隆登極,熹貴妃又一次母以子貴被尊封為皇太后,乾隆誓以天下奉養母親,從此她受萬民尊崇、享盡天下富貴。乾隆對生母極為孝順,不僅平日不離太后左右,經常問安侍膳,由於他日理萬機事務繁忙,因此賢妻孝賢皇后就代他伺候太后。
  • 鹹豐帝死後慈禧太后害死麗妃?其實她待遇很好,僅次於兩宮太后
    不過她有一個天然資本,那就是她的封號「麗」,這個字不論是漢文還是滿文的意思都是美麗,清朝妃嬪以「麗」為封號,他他拉氏是獨一份,可見她的明豔美麗是鹹豐帝寵愛她的重要因素。她們這些新入宮的嬪妃在圓明園見過康慈皇貴太妃後不久,貞嬪就被冊封為貞貴妃,跳過了妃這個位分,又過了不久,貞貴妃被冊封為皇后,自此鹹豐帝的後宮已經初步定型。
  • 李隆基強佔兒媳婦做貴妃,寵了她一輩子,為什麼不封她為皇后?
    繼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後唐朝又一個皇帝創造了唐朝的盛世巔峰,這個皇帝便是武則天的孫子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出生在685年9月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他出生時正是唐朝的多事之秋,他的父親雖為帝卻被移居別殿,他的母親武則天臨朝稱制。直到武則天死後,李顯軟弱無能被韋後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死。
  • 賈元春當貴妃娘娘真如她祖母說得那麼幸福嗎?
    一夫多妻制的家庭,孩子就是依靠,就是正妻沒孩子,心裡還要空落落地沒底,而在皇宮裡,生孩子就是功勞和晉升的依據,皇后要是沒孩子,就有了一層憂慮,而賈元春一個妃子,沒有孩子,看著別的妃子兒女成群,心裡會好受嗎?
  • 還原一個真實的乾隆皇帝生母孝聖憲皇后鈕鈷祿氏
    她不僅出身不高,而且容貌也並不出眾,所以在王府中一直都是個侍妾。康熙四十九年冬,雍正患上了時疫,病情非常嚴重,幾乎喪命,鈕枯祿氏侍奉殷勤,煎湯熬藥,無不周到。雍正康復後才對其尤有鍾愛。之後在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曆於雍和宮邸。
  • 走近乾隆皇后烏拉那拉氏:清朝歷史上第一個與皇帝反目成仇的皇后
    導語:清代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由於沒有諡號,史書中對她得記載僅為皇后烏拉那拉氏。雖然他薨逝之時仍在皇后之位,但是乾隆卻命令下官燒毀她的全部畫像,並且只允許她葬入貴妃陵園,至死也不願意與她相見。皇后烏拉那拉氏究竟做了些什麼要乾隆厭惡至極?但為什麼又不廢除她的皇后之位呢?
  • 清朝後宮最牛逼的姓氏:皇后專業戶,出了6個皇后,其中包括甄嬛
    她出生較低,從一個分位較低的妾室做起,一步步加封,最後成為熹貴妃,生下乾隆皇帝,成為大清的皇太后。第三個:孝和睿皇后。這個皇后,在歷史上很有名,她是嘉慶皇帝第二任皇后,生下二子一女,最後被立為皇后。她從嘉慶皇帝的側福晉到貴妃,再到皇貴妃,再再到皇后,最後到皇太后。
  • 被賣農婦成大宋皇后、太后,與皇帝並稱二聖,比肩呂后武后
    劉娥出生在四川一個貧苦家庭,貧苦就貧苦吧,那為什麼說劉娥的出身已經突破了皇后的底線呢?因為她不光家庭貧苦,而且她還嫁人了,關鍵嫁的這個人還不是皇帝。劉娥在十幾歲時嫁給了一個年輕的銀匠,這個銀匠叫龔美。 常理來說,嫁了老公,日子過不下去,還被老公賣掉,這樣的人生已經生無可戀了,但是誰知道這一賣居然讓劉娥的人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將一個社會最底層的棄婦變成了日後帝國的皇后、太后,權勢堪比呂后和前朝的武則天。
  • 呂雉、晉惠後、文明太后、長孫皇后,誰是最稱職的皇后?
    評價一個女人要看她背後的男人,普通人如此帝王家更是一樣。她們的老公分別是漢高祖劉邦、晉惠帝司馬衷、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唐太宗李世民。晉惠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傻子皇帝,「何不食肉糜」就出自他口,晉惠後賈南風更是歷史上鮮有的長的醜還心狠手辣的皇后,八王之亂和她也脫不了干係。
  • 寵妃年齡比皇帝大一倍,皇帝反而十分寵她,手段可見一斑
    太子即皇帝位後,因萬貞兒年紀大,兩宮太后都不同意立她為皇后,而是立了吳氏,她只得到個貴妃的頭銜。她因受到憲宗皇帝的寵愛,因而對昊皇后很不服氣,在謁見皇后時,流露出了不滿和怒容,經常表現出傲慢的神氣,吳皇后看不過去,兩人便吵了起來。吳皇后畢竟還年輕,火氣也很旺,對萬貴妃與皇帝的親密關係,她也不十分清楚,見一個貴妃對自己這樣不敬,便命宮監把萬貴妃拖倒,自己拿過木杖,將萬貴妃打了幾下。挨了皇后的打,一向被皇帝寵愛慣了的萬貞兒,怎能受了這種屈辱,怎能咽下這口怨氣?
  • 揭秘清朝前五個皇帝的皇后,孝聖憲皇后就是電視劇裡面甄嬛原型!
    1、孝端文皇后史上記載她是蒙古的貴戚,本來不怎麼受皇太極貫注,甚至受冷落,但是自從朝廷和蒙古的交往密集之後,哲哲的地位才逐步上升,受到寵溺,作為福晉陪伴皇太極皇子到作為皇后跟隨他晉升皇上的路程,享年51歲。之後奉為皇太后。
  • 細數中國古代清朝皇帝那些鮮為人知的野史傳說!
    200多年當前,在曾經創建了清王朝的愛新覺羅部出了一名太后姓葉赫那拉,她便是葉赫那拉部的後人,也便是我們所熟知的「慈禧太后」。最後,清朝手中的慈禧太后慢慢衰落了!假如說是慈禧太后傾覆了清王朝,那末這正驗證了葉赫部首領的詛咒成真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它的真實性是無法驗證的!
  • 孝靜夏皇后:朱厚照的皇后,一生默默無聞,卻在死後成了輿論焦點
    在明朝所有的皇后中,即便是像明憲宗的廢后,都有一些詳細事跡的記載,夏皇后真的是非常無助。可是夏皇后去世後,嘉靖朝卻圍繞著與她相關的喪禮、諡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一下子成了朝野上下的輿論焦點。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這位默默無聞的皇后終於綻放了一次光芒,而這次卻是在她死後。
  • 歷史上不出名的慈安太后有多牛?沒有一兒半女,卻壓慈禧三十年_鹹豐
    原標題:歷史上不出名的慈安太后有多牛?沒有一兒半女,卻壓慈禧三十年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是一對民間傳說與真實歷史之間截然相反的組合。在民間,人們受多年以來影視作品的影響左右,理所當然地認為慈禧太后就是晚清時期的無冕之王,殊不知歷史上的慈禧太后在相當一段長的日子裡,她在清朝的最高層裡面頂多也就是二把手的位置,這還是並列的那種,反倒是慈安太后,無論是權位名分還是才幹手腕都穩穩地壓過慈禧一頭,足足三十年從未落後,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到慈安太后自己去世,這之後慈禧太后才真正掌權。
  • 《大明風華》胡善祥真實歷史,不受皇帝喜愛的女人,最終還是悲劇
    從電視劇《大明風華》開始,不受皇帝喜愛,歷史上默默無聞的皇后胡善祥也逐漸讓世人熟知。那麼歷史上的胡善祥皇后是什麼樣的呢?胡善祥,山東人,父親:胡榮,光祿卿、驃騎將軍,中軍都督僉事。可是他心底裡其實很不喜歡這個橫空而降的妃子,而且胡善祥只是因為賢惠入選,和千媚百嬌的青梅竹馬比起來,更是讓他打心裡厭煩。胡善祥做了正妃,等到朱瞻基做了皇帝她做皇后也是順理成章,孫氏只好委屈地做了貴妃。胡善祥雖然是正宮皇后,但是自己知道不受皇帝喜愛,為人一直很低調,何況她本來也是以賢惠聞名才入選宮中的。
  • 琅琊榜:靜妃最恐怖的一句話,瞬間三殺譽王、皇后和越貴妃!
    靜妃娘娘每次的行動聲勢都很小,因此反而沒有梅長蘇的行動那麼顯眼,像蘇哥哥一言不合就翻牌子這麼玩的,靜妃娘娘倒沒有,她一般就是在皇帝陛下面前說幾句話而已,其中最恐怖的,是這一次說的,看起來很平常的一句話,但其影響,聲勢滔天,越貴妃,譽王和皇后幾乎都被秒殺。
  • 她姿色美麗,身為皇后卻無過被廢,皇帝晚年後悔不已:當時不懂事
    隨著電視劇《大明風華》的熱映,大家關注到了張家佳精彩演繹的胡皇后,在劇中胡皇后和孫皇后是一對親姐妹,而她本人因為黑化之後犯下種種過錯,終被廢。不可否認這樣的背景設定讓故事更有張力,戲劇衝突更加激烈,從而吸引大量觀眾,可歷史不是劇本,歷史上的胡皇后真的是這樣的嗎?
  • 雍正皇帝的養母——康熙皇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其實第三位皇后是臨病危時才冊立的,康熙皇帝在第二位皇后病逝之後,就不想立後了,可是他的表妹佟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主管後宮十幾年,在她病危時,康熙皇帝為了給她安慰,也算衝喜,才冊封她為皇后,這位表妹皇后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實際上只當了不到一天的皇后,不但是清朝歷史上當皇后時間最短的人,還是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
  • 她比武則天更有權力,16歲為皇后,曾兩次御駕親徵
    她是怎麼樣從唐太宗的才人變成唐高宗的皇后的?她為什麼要突破人倫的底線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女?她怎麼能夠在一個千百年來都由男人統治的世界裡,成為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怎麼又會及身而止,不能傳之後世?她推翻了李唐王朝建立了武周王朝,為什麼李唐的子孫又始終對她尊奉有加,把她當做自己的皇帝?
  • 四名女子一同選秀,三個降級,只有她成皇后,兒子還做了大清皇帝
    在這被選中的四名女子中,道光皇帝最看重的無疑是全嬪了,全嬪姓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全嬪雖然姓鈕祜祿氏,但她與鳳巢之家鑲黃旗鈕祜祿氏並非一族,兩者沒有任何關係,因此,全嬪的家世遠遠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