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創造智慧,勞動創造財富。
隨著經濟發展和很多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很多孩子越來越不想勞動和不會勞動了,這是一種退化,對孩子的成長和社會發展都不利。
勞動讓生活幸福,勞動讓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父母應該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這樣可以讓孩子在長大以後各方面的能力都更強。
勞動是不影響學習的,反而可以增加生活的體驗,讓學習更好。全部包幹孩子的一切不是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畢竟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包幹一輩子,總有需要孩子自己獨立的那一天,獨立得越早對孩子越有利。
2019年7月14日,內蒙古五原縣養豬專業戶曹詡金家裡的3頭母豬同時生產,他們全家上陣。11歲的兒子付益瑋在保育房一邊寫作業,一邊照顧其中的一頭母豬生產。當晚3隻母豬共生產了40多隻豬崽,兒子接生了7隻。付益瑋的媽媽曹詡金說2013年家裡開始經營種豬養殖場,有八九十隻母豬,付益瑋5歲開始就能幫著他們夫妻倆餵小豬了。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養豬人家5歲的孩子就能幫家裡餵豬,11歲可以熟練地接生豬仔,是因為曹詡金家的兒子天生比其他孩子特別厲害嗎,當然不是,這是家庭環境和父母培養的結果。
農村人整體文化程度不算高,但都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其實孩子並沒有那麼嬌貴,只有不斷鍛鍊,孩子才能更加強大,摔個跟鬥沒什麼大不了的。
其實,農村孩子能做的事情,城裡的孩子同樣可以做到,關鍵在於父母怎麼引導和培養了。很多十幾歲的城裡的孩子看到老鼠甚至蟑螂都很緊張很害怕,但人家的孩子5歲就開始幫家裡餵豬了,這就是從小培養勞動習慣的區別。
勞動不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反而是給孩子積累實踐經驗和觀察思考能力,關鍵在於父母的引導和啟發。每一項勞動都包含著數理化的原理,而且也是語文和作文的最好題材,培養孩子多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正是幫助孩子積累更多學習的實踐和寫作素材。
讓孩子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去促進學習,讓孩子能感覺到並享受勞動的快樂。11歲的付益瑋就在接生豬仔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如果父母再給予恰當的鼓勵並結合學校裡的學習進行引導啟發,就會讓孩子更加熱愛勞動並與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今年3月20日,國家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並特別強調要在中小學讓學生學習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趣,在高等學校要注重圍繞創新創業,結合學科和專業積極開展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使學生積累職業經驗,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樹立正確擇業觀。
眾所周知劉強東創辦了京東並獲得巨大的成功,事業和財富都有了,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他讀大學和創業時候的艱辛和艱難。
1992年,劉強東被中國人民大學高分錄取,帶著76個熟雞蛋就進京了,他一星期沒進食堂,就吃從家裡帶來的雞蛋,只為了省錢。大學四年他時刻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下一頓飯錢去哪裡掙?除了剛進校父母給的500塊錢生活費,劉強東要掙錢養活自己。大一是給別人抄信封,一封信3分錢,他每天要抄2000個,晚上別人都睡了,劉強東卻搬個小板凳坐在地上抄,一萬個信封就是600塊,大一的生活費就是這麼抄信封扛過來的。
大學四年的劉強東從來沒閒著,除了上課,課餘時間都抓住所有機會掙錢。他利用暑假時間掃遍北京寫字樓去賣書,每天一大早就騎個自行車去寫字樓挨家挨戶敲門去賣書,抱著二十多本樣書跑上跑下,拿著書單讓別人挑,同學們一開學,就發現劉強東又黑又瘦。
貧窮讓劉強東從剛進入大學就激發出強烈的賺錢欲望,這是他成功的巨大動力,很多成功都是逼出來的。暑假掃樓賣書鍛鍊了劉強東象貓頭鷹一般犀利的洞察市場的眼光,大學四年,劉強東不但學習專業知識,更學會了生存和尋找機會的本領,只要你被逼到了絕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劉強東從小養成自食其力的勞動習慣,如果他在大學畢業後就躺在名牌大學的畢業證上睡大覺追求良好的辦公環境去做公務員或非大型國企不去,就一定不會有今天的京東和劉強東的這種成功。
劉強東是真的很拼命,現在的大學生很值得學習一下劉強東在讀書時候完全不讓自己閒下來的精神,如果有了這種拼勁,就業難的問題一定不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優秀是逼出來的,如果自己不去逼自己,有一天很可能就會被生活所逼。如果劉強東是衣來伸手的孩子,如果他在讀大學的時候沒有那種生活費壓力,他就不會有拼命多幫同學寫信和推銷的壓力,他就不會有那麼強烈的創業壓力和動力,今天就不會有這麼成功的京東和這麼成功的企業家。華為這幾年快速成為全球「爆款」5G領軍者,同樣也是被川普逼出來的。
人類的智慧都是從勞動實踐中獲得的,每個人的專業經驗也是從各種勞動中體驗總結出來的,正是有了這種良好的勞動習慣和不為名牌大學的頭銜所累,才有了今天劉強東和京東的巨大成功。
還有一天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了,希望每個人都熱愛勞動,希望父母多培養孩子參加勞動的良好習慣,讓孩子贏在另一條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