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孩子贏在另一條起跑線上

2020-09-05 金城大帥

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創造智慧,勞動創造財富。

隨著經濟發展和很多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很多孩子越來越不想勞動和不會勞動了,這是一種退化,對孩子的成長和社會發展都不利。

勞動讓生活幸福,勞動讓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父母應該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這樣可以讓孩子在長大以後各方面的能力都更強。

勞動是不影響學習的,反而可以增加生活的體驗,讓學習更好。全部包幹孩子的一切不是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畢竟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包幹一輩子,總有需要孩子自己獨立的那一天,獨立得越早對孩子越有利。

2019年7月14日,內蒙古五原縣養豬專業戶曹詡金家裡的3頭母豬同時生產,他們全家上陣。11歲的兒子付益瑋在保育房一邊寫作業,一邊照顧其中的一頭母豬生產。當晚3隻母豬共生產了40多隻豬崽,兒子接生了7隻。付益瑋的媽媽曹詡金說2013年家裡開始經營種豬養殖場,有八九十隻母豬,付益瑋5歲開始就能幫著他們夫妻倆餵小豬了。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養豬人家5歲的孩子就能幫家裡餵豬,11歲可以熟練地接生豬仔,是因為曹詡金家的兒子天生比其他孩子特別厲害嗎,當然不是,這是家庭環境和父母培養的結果。


農村人整體文化程度不算高,但都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其實孩子並沒有那麼嬌貴,只有不斷鍛鍊,孩子才能更加強大,摔個跟鬥沒什麼大不了的。

其實,農村孩子能做的事情,城裡的孩子同樣可以做到,關鍵在於父母怎麼引導和培養了。很多十幾歲的城裡的孩子看到老鼠甚至蟑螂都很緊張很害怕,但人家的孩子5歲就開始幫家裡餵豬了,這就是從小培養勞動習慣的區別。

勞動不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反而是給孩子積累實踐經驗和觀察思考能力,關鍵在於父母的引導和啟發。每一項勞動都包含著數理化的原理,而且也是語文和作文的最好題材,培養孩子多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正是幫助孩子積累更多學習的實踐和寫作素材。

讓孩子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去促進學習,讓孩子能感覺到並享受勞動的快樂。11歲的付益瑋就在接生豬仔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如果父母再給予恰當的鼓勵並結合學校裡的學習進行引導啟發,就會讓孩子更加熱愛勞動並與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今年3月20日,國家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並特別強調要在中小學讓學生學習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趣,在高等學校要注重圍繞創新創業,結合學科和專業積極開展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使學生積累職業經驗,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樹立正確擇業觀。

眾所周知劉強東創辦了京東並獲得巨大的成功,事業和財富都有了,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他讀大學和創業時候的艱辛和艱難。

1992年,劉強東被中國人民大學高分錄取,帶著76個熟雞蛋就進京了,他一星期沒進食堂,就吃從家裡帶來的雞蛋,只為了省錢。大學四年他時刻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下一頓飯錢去哪裡掙?除了剛進校父母給的500塊錢生活費,劉強東要掙錢養活自己。大一是給別人抄信封,一封信3分錢,他每天要抄2000個,晚上別人都睡了,劉強東卻搬個小板凳坐在地上抄,一萬個信封就是600塊,大一的生活費就是這麼抄信封扛過來的。

大學四年的劉強東從來沒閒著,除了上課,課餘時間都抓住所有機會掙錢。他利用暑假時間掃遍北京寫字樓去賣書,每天一大早就騎個自行車去寫字樓挨家挨戶敲門去賣書,抱著二十多本樣書跑上跑下,拿著書單讓別人挑,同學們一開學,就發現劉強東又黑又瘦。

貧窮讓劉強東從剛進入大學就激發出強烈的賺錢欲望,這是他成功的巨大動力,很多成功都是逼出來的。暑假掃樓賣書鍛鍊了劉強東象貓頭鷹一般犀利的洞察市場的眼光,大學四年,劉強東不但學習專業知識,更學會了生存和尋找機會的本領,只要你被逼到了絕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劉強東從小養成自食其力的勞動習慣,如果他在大學畢業後就躺在名牌大學的畢業證上睡大覺追求良好的辦公環境去做公務員或非大型國企不去,就一定不會有今天的京東和劉強東的這種成功。

劉強東是真的很拼命,現在的大學生很值得學習一下劉強東在讀書時候完全不讓自己閒下來的精神,如果有了這種拼勁,就業難的問題一定不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優秀是逼出來的,如果自己不去逼自己,有一天很可能就會被生活所逼。如果劉強東是衣來伸手的孩子,如果他在讀大學的時候沒有那種生活費壓力,他就不會有拼命多幫同學寫信和推銷的壓力,他就不會有那麼強烈的創業壓力和動力,今天就不會有這麼成功的京東和這麼成功的企業家。華為這幾年快速成為全球「爆款」5G領軍者,同樣也是被川普逼出來的。

人類的智慧都是從勞動實踐中獲得的,每個人的專業經驗也是從各種勞動中體驗總結出來的,正是有了這種良好的勞動習慣和不為名牌大學的頭銜所累,才有了今天劉強東和京東的巨大成功。

還有一天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了,希望每個人都熱愛勞動,希望父母多培養孩子參加勞動的良好習慣,讓孩子贏在另一條起跑線上。

相關焦點

  • 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起跑線!
    現在所謂的不輸在起跑線上實質上是一場馬拉松中搶跑,只有那麼一丁點優勢,但在漫長的人生跋涉中,這點兒優勢堅持不到初中。比其他小朋友早認識幾個字,早學習幾個英文單詞,可能在人生路上的作用,比起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交協調能力等,相對較小。其實,真正的起跑線,在於運動!
  • 如何真正地「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國家長對孩子的早教問題越來越重視,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眾人中的佼佼者,因此關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理念可謂是在每位父母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的生長。那麼,如何真正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讓自己的孩子能能成為優秀的人才呢?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首先可以去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培養他的自理能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切的學習都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就都會變成空談。所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從小培養孩子對運動的熱愛,對於孩子今後的學習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 怎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非常豐富的時代,當前的社會競爭異常激烈,而知識和技能在競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領先一步,那麼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對兒童的生活和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 語言與溝通語言是知識的載體,溝通是我們與他人交流信息的方式。兒童時期的口頭語言快速發展的時期,有些兒童在幼兒園時期就能積累大量的詞彙,進行流利清晰的表達,在後期的學習中他們更容易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代表孩子能夠「贏在未來」
    隨著越來越多綜合素質高的人成為了父母,大家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比以前更加重視了,不少父母甚至在育兒問題上達到了「焦慮」的地步。培養孩子成才的壓力讓這些父母不斷要求自己也要求孩子要從小「贏在起跑線」,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孩子年紀不大壓力卻不小。
  • 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每個家長都在想怎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還沒上小學已經都把小學二年級的內容都學過了,這樣做真的有效嗎?當孩子真的上小學了,你會發現年級越高孩子當初的優勢越不明顯,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成績還不錯,到了三四年級就成了班級的中遊,到了高年級甚至會跟不上課,不少孩子因此厭學,嚴重的還會逃學、曠課。因此,超前學習對孩子弊大於利,現在國家已經明確提出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小學一年級要做到零起點教學。那不少家長可能會擔心,不提前學,孩子到了小學跟不上課怎麼辦?
  • 寒門難再出貴子,這個時代的父母,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可到了現在,自己的孩子卻像在進行一場「軍備競賽」,時間被各種輔導班擠佔,每天完成作業要忙碌到深夜十一二點。就連父母自身,也要開始懂得輔導功課,要有時間接送孩子,陪孩子參加各種活動。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大學老師說到:我們高校裡、重點高校裡的農村的孩子,正在變得越來越少了。不得不讓人感慨,難道寒門真的難再出貴子,越富有的家庭,孩子越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 培養孩子,是贏在起跑線?還是不要輸在心態上?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時下很多父母奉承的名言,孩子呱呱落地時起,就為孩子籌劃了很多的教育計劃,如早教,學習各種技能,唱歌,跳舞,等等,無不想把孩子培養成才子才女,千方百計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只是,當老師和家長几乎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為什麼還是不能培養出令人滿意的有用之才呢?
  • 熬過「最難9月」,讓孩子贏在開學的起跑線上
    熬過「最難9月」,讓孩子贏在開學的起跑線上01 開學第一個月要狠抓狀態熬過「最難9月」,讓孩子贏在開學的起跑線上02 開學第一個月要狠抓習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整個學期的成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的一切差距都是習慣的差距,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績,要想培養孩子的性格,先從習慣下手。新學期培養孩子的習慣,主要是靠家長發力。
  • 學區房,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
    重溫2015年熱播劇《虎媽貓爸》時,我又陷入沉思......劇中虎媽為了能讓女兒上第一小學,花光家裡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並賣掉寬敞的自住房,搬入了破舊不堪但是房價竟需要9萬元一平米的學區房!虎媽認為學區房是孩子能上重點小學的唯一途徑,但是為此全家人都過上了拮据的生活。最後得知入住學區房要滿一年孩子才能上該重點學校,虎媽更是決定讓適齡的女兒推遲一年上學。這樣做真的就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 贏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讓孩子不堪重負的一句話,應該嗎
    「贏在起跑線上」「笨鳥先飛」等古俗語,讓現在的父母們發揮的淋漓盡致,不只是一個口號,變成了每天都要掛在嘴上的行為準則,這句口號也確實讓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從小就奮戰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導致孩子們從記事起,不是在上幼兒園就是上興趣班。
  •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培養這些是關鍵
    重點來了,以下四點建議,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培養閱讀習慣 二,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思維。從教孩子練習管理零花錢開始筆者找了兩個好看點的盒子,分別貼上標籤,一個叫「錢變多」,用來存錢;一個叫「快樂花」,用來零花。
  •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孩子的良好習慣,至關重要,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習慣一旦培養成,不用借著記憶很容易發揮作用,使寶寶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今天我就來談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良好幼兒的生活習慣是指幼兒在科學引導的基礎上,經過多次練習所形成的、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的良好的生活常規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 小學階段要培養孩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這5條很重要
    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最佳階段。那麼,小學時都要培養他們哪些好習慣呢,我認為以下5條是很重要的,必須要努力培養:一、首先應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讓孩子做錯事勇於承擔責任,這樣才會知錯就改。一個人的誠信度堪比金子般寶貴,所以從小就要精心培養其誠實守信、一諾千金的品性。二、小學階段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1、告訴孩子注意課前預習、課上邊聽邊思考、課後複習。
  • 教育最大的謊言之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界揠苗助長的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超前教育的提出知道提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口號的是誰嗎?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他們把教育比喻成賽跑,誰贏在了起跑線就會贏在終點。但孩子僅為了幾年的輝煌,就失去了童年,得不償失。可見,你即使贏在起跑線上,也容易倒在中途。「贏在起跑線上」不僅是失去童年,更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跟不上同齡人。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家長應該重視的教育問題: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不進一個好的小學、中學、大學是起跑線嗎?如果以此為基準,以學習數學、認字等技能培養的早教模式固然是最合適的。的,因此,早教的方法也應有所區別,在不同的時期給孩子不同能力的訓練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專家提醒家長,早期教育不是提前學習知識,而是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長的教育,適當開發智力是必要的,但學習知識並不是它的目標。0至7歲是兒童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如果這一時期能夠豐富兒童的生活,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給予正確的教育引導,就能加速兒童智力的發展,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
  •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作為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3種能力
    身為孩子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能夠有個美好的未來。 不過希望歸希望,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身為孩子的家長,其實沒有具體的方法,為此大多數家長們,都感到十分著急和焦慮。
  • 聊城三所「黃金小學」,孩子能在這裡上學,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現在大多數的家長也都開始越來越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而要問學生家長們最擔心什麼?那無非就是擔心自己家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為了能讓自家的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們也都開始瘋狂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來提高學習成績。
  • 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的超前教育是否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也是一個媽媽,能夠深深都感受到作為家長的焦慮,畢竟現在社會的競爭力太激烈,在起跑線上為孩子去爭取成為我們父母為孩子今後的發展走的第一步,那麼這樣的超前教育自然就成為了大家的共識。,影響今後的學習進步 剛進小學校門的那兩年主要任務是打好學習基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使孩子在今後以最好的心態和方式方法應對十數年的學習生涯,讓成績得以穩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