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學生能力的指標有很多,就目前情況來看,最重要的毫無疑問就是學習成績。在很多家長心目中,能把自己孩子成績提上去的無疑就是好老師。
上海浦東某公辦小學的一位班主任老師,在三年級接手新班的時候,用了一年時間,把全班平均分從年級倒數第一(全年級10個班)一直帶到年級前3。
按照正常的邏輯,這毫無疑問是位好老師,但正是這位老師,經常遭到家長投訴,如果不是校長比較堅決地支持,很大可能直接下崗。
這位班主任老師也算是位中青年教師,負責教三、四、五年級語文。這位老師對學生要求比較嚴格,可以接受學生不會,但不能接受學生學習不認真。
她認為,小學階段,遠沒有到拼智商的階段,智力正常的學生,只要做好2點,都能取得好成績。
這兩點一個就是必須養成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一個是需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為此,她對這兩方面的要求都很嚴格。
不但是自己教的語文這樣,她還對班級的數學和英語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要求學生均衡發展,不能有短板。
這個教學理念自然不存在任何問題。但問題在於這位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懲罰措施。她的懲罰措施有兩條,一個是抄寫,另外一個是寫檢查。
學生無故缺席早讀,要寫檢查,無故不交作業或者少交作業,也要寫檢查。如果這點還沒有引起太大爭議的話。
另外一個罰抄,則引起了很大爭議。比如這位老師明確規定,默寫錯一個字,整段抄寫10遍。不是錯的字抄寫10遍,而是整個段落抄寫10遍。
也就是如果一篇詩詞中錯一個字,整篇詩詞抄寫10遍,一段內容中錯一個字,整段內容抄寫10遍。
錯一個問題不大,一首詩詞也就幾十個字,10遍不過幾百字。但怕就怕累計,如果一些學生一首詩詞錯了5-6個字,這個抄寫數量就明顯有點多了。
數學也是一樣,錯一道題,抄5遍,如果是應用題,那就連題目一起抄5遍,英語也是相同的套路。
簡單說,這位班主任老師是通過罰抄的辦法,來逼迫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作風和預習複習習慣。很明顯,這個方法效果也是顯著的。
但對於部分比較粗心的孩子來說,問題也很大。這些孩子由於錯誤太多,罰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孩子學得相當辛苦,甚至直接出現厭學現象。
班級裡有位男孩子,就遇到這個問題。他無論是平時的作業還是默寫,錯誤率都非常高。這直接導致了罰抄的難度直接上升。
一般情況下,這位同學每天罰抄的字數都在2000字左右,最多的情況下多達4000多字。這就相當要命了,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班級裡的一部分家長不停地打電話去學校,去教育局投訴這位班主任老師變相體罰。但這位老師的教學成績相當出色,得到校長的大力支持,投訴並未起到應有的效果。
一些思考:
很明顯,這位班主任老師的教學風格會直接帶來兩個結果。其一,嚴厲的處罰下,確實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成績的提升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
其次,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這類嚴厲的教學風格,必然有部分學生,由於自身比較粗心或者接受能力較弱,會面臨很大的罰抄壓力。
而大量的罰抄不但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的時候還會影響到學生的正常學習節奏,形成惡性循環。
但在另外一個方面,家長投訴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這位班主任老師的教學風格就是這樣了,事實證明,對於大部分學生有效。
那麼,少部分學生家長投訴,顯然得不到大眾的支持。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效果,只有給自己和孩子增加煩惱。
對於家長來說,你去這個學校念書,只能讓你的孩子去適應學校的教學風格,而不能倒過來要求學校改變教學風格來適應你的孩子。
如果孩子實在不適合這位老師的教學風格,完全可以向學校提出申請,要求轉班,找一個自己孩子能夠適應的班級就讀。
如果家長理智點,找學校商量,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但家長強行要求學校或者班級做出改變來適合自己的孩子,那麼問題自然就不可能得到解決。
其實,現在教育的很多問題,都是同樣的問題。無非是學生來適應學校,還是學校來適應學生。
如果是前者,那麼就去努力適應,實在適應不了可以轉學,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而一旦是後者,那麼問題就大了,沒有問題也會折騰出問題。畢竟學校的教學風格不可能適應每一個孩子。而絕大部分的教學矛盾正是來自於此。只不過大部分家長並未意識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