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12實驗室總裁何庭波訪問清華

2020-12-17 清華大學新聞網

華為2012實驗室總裁何庭波訪問清華

探討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合作


清華新聞網3月12日電 3月7日,華為2012實驗總裁、海思總裁何庭波,華為公司fellow、2012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廖恆,以及華為公司北京研究所、海思公司等相關負責人等一行10人到訪清華,調研清華大學「學堂計劃」的開展情況,探討校企合作培養基礎學生拔尖人才的新模式。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校長助理、教務處處長彭剛,數學班首席教授肖傑,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化學班首席教授王訓,物理班項目主任李師群,生命科學班項目主任劉棟,計算機科學實驗班項目主任黃隆波等與何庭波一行進行了交流。彭剛主持座談交流環節。

彭剛講話 石加東

在座談會上,彭剛對華為一直以來對清華的科學研究、學生就業等工作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謝,並介紹了學校近期在人才培養特別是「學堂計劃」的相關舉措。彭剛表示,清華以「學堂計劃」為依託,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他表示,未來清華將進一步深入實施「學堂計劃」,思考將好的經驗做法在更大範圍內拓展,希望通過與華為深入合作進一步提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彭剛還分別結合各學堂班的學科特色,介紹了參與學堂班人才培養的參會教師。

何庭波講話 石加東

何庭波介紹了華為的發展歷史,他表示,在30年的發展過程中,華為逐步由「追趕著」變身為全球通信行業的「貢獻者」和「領導者」。現在華為的發展處在一個新的歷史關鍵點,對於技術的渴求也更加迫切。她表示,清華在很多研究領域都有突出表現,希望能夠更多地通過好的研究帶動華為和清華實現可持續性合作及成長,從培養人才的角度開始探索合作的新模式。

雙方合影留念 石加東

會上,華為相關代表和學堂班教師代表就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

廖恆作報告 石加東

下午,華為廖恆博士在清華學堂作了題為「賦能人工智慧探索」(Empowering AI Exploring)的報告。來自學堂班的60餘名學生聽取了報告,並結合報告中的問題與廖恆、何庭波展開討論。

供稿:教務處 編輯:趙姝婧 審核:周襄楠

相關焦點

  • 海思總裁何庭波寄語新員工:自我批判和艱苦奮鬥是迎戰變化的利器
    問:我是來自2012實驗室能力中心的新員工。我們知道現在人工智慧(AI)已經很火爆,華為在這方面卻動靜很小,似乎有一些落後。華為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發展的戰略是什麼?2012實驗室作為華為的預研部門,未來在人工智慧方面有哪些具體研究?
  • 華為公司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
    昨天下午(7月29日)華為公司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了上海交通大學在專家座談會和專題座談會中雙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表示將繼續促進產學研結合推進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友好交流,深入合作產學研結合,推動科技創新 7月29日下午,華為公司CEO任正非帶隊訪問了上海交通大學。
  • 任正非密集訪問「燈塔」,3天去了4所大學,傳遞什麼信號?
    據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消息,華為公司CEO任正非一行7月29日至31日三天訪問了這四所高校。7月31日下午,任正非帶隊訪問南京大學。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會見了任正非一行。胡金波表示,華為不僅是世界500強,還是中國企業的創新標杆,更是民族企業的驕傲,希望南大與華為未來能進一步深化人才合作、提升科技合作水平、促進校企文化融通,為中國校企合作提供「新樣板」,為信息與通信產業的發展乃至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 同實驗室博士僅80萬
    8月5日,「華為年薪201萬天才少年回應」再次登上微博熱搜。對此,華為官方未予置評,華為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不清楚更多的招募細節和計劃。「華為這個年薪確實高得離譜,我們實驗室一般博士畢業年薪大概在60萬-80萬元,碩士40萬元左右。」
  • 何庭波為做晶片搶設備,7年後任正非下任務:兩萬人,4億美元
    何庭波初、高中就讀於在湖南師範大學附中,後考入北京郵電大學學習半導體物理專業,獲得碩士學位。與同時代很多趕時髦的同齡女孩不同,何庭波最大的心願是當工程師。20 世紀90年代,中國通信與半導體產業都還處在萌芽期,華為就成了何庭波實現人生理想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何庭波1996年北郵碩士畢業後,如願以償成了華為的一名工程師。
  • 華為「2012實驗室」 「中國黑科技最多的地方」 首次開放
    很多人都知道華為有一座「2012 實驗室」,今天的華為能夠成為全球通信巨頭,並在技術上保持領先,2012 實驗室功不可沒。在這裡,科研人員總能帶來令人驚喜的技術成果,並很快將其加入華為的產品中。3 月 5 日,在華為雲的開放日活動中,我們終於能進入這個「中國黑科技最多的地方」一探究竟了。
  •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3天內連續造訪4所985名校,上海是個好地方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3天連續「造訪」4所985高校。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任正非先生的第一站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最近幾年的就業質量報告,華為是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就業人數最多的企業,上交大為華為輸送了很多優秀的人才。
  • 華為首次公開2012實驗室!
    鳴金網綜合自:矽谷分析獅、騰訊視頻、觀察者網華為5G技術全球第一,標準必要專利數佔世界約27%,而對於這些成果的取得,華為「2012實驗室」在過去10年中都發揮了核心作用。這個實驗室被譽為中國黑科技最多的地方,也代表著國內最頂級的科研水平。據稱,該實驗室的名字來自於任正非在觀看《2012》電影後的暢想,他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
  • 中國最神秘的研究基地——華為2012實驗室
    華為的「2012實驗室」是華為的總研究組織,據稱,該實驗室的名字來自於任正非在觀看《2012》電影後的暢想,他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2012實驗室的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新一代通信、雲計算、音頻視頻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
  • 華為校招:清華北大人數不是第一,這幾所學校更多,考上就賺大了
    華為校招:清華北大人數不是第一,這幾所學校更多,考上就賺大了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了四月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校招也如火如荼進行中。特別是在2019年5月17日,由於美國的制裁,海思總裁何庭波致信,華為晶片備胎計劃一夜轉正,震驚世界!
  • 揭秘中國最神秘研究基地:華為2012實驗室(1)
    華為的「2012實驗室」是華為的總研究組織,據稱,該實驗室的名字來自於任正非在觀看《2012》電影後的暢想,他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
  • 真正的出路:重讀任正非2012實驗室講話
    編者按當年的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現在也只有華為一直能笑傲江湖,原因有很多,其中任正非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不管你是否認可華為的企業文化,華為一直在突破自我,挑戰極限。任正非的講話非常坦率與實在,而且富有洞察力。在這個全民反思為什麼缺芯的時刻,非常值得回看一下2012實驗室講話,你會更加佩服他的魄力與睿智。
  • 華為海思總裁發告員工信:面對美國,曾經極限生存的假設成為現實
    IT之家5月17日消息 日前,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實體名單」,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今天凌晨發致員工的一封信,信中稱,公司曾經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總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為公司生存打造了很多「備胎」。
  • 華為總裁任正非為什麼會訪問上海交大,復旦與東南大學?
    7月的最後三天,華為總裁任正非訪問了三所985院校。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這是任正非近幾年來首次訪問高校。那麼任正非為什麼要訪問這三所學校呢?原來這三所學校與華為都有合作與籤約。而且畢業的許多學生都去了華為工作。也可以說這三所學校為華為公司提供了許多人才。任正非訪問的第1所學校是上海交通大學,在交大,任正非說,當前科學技術發展非常之快,希望大學像燈塔,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同時希望華為與交大有更深入的合作與交流。培養更多的人才為產業發展作出貢獻。雙方應合力為國家關鍵領域,世界技術關鍵領域作出貢獻。
  • 想去華為工作嗎?這4所高校是你「不二選擇」!考生不要錯過
    7月29日至7月3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帶領華為高管包括華為集團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董事、2012實驗室總裁何庭波等一行人,3天之內到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這4所高校都是名揚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華為與這4所高校一直有著科研合作,涉及領域包括人工智慧、新材料等。
  • 8年前華為諾亞方舟座談會預言成真,好在任正非16年前就開始布局
    8年前,在華為「2012諾亞方舟實驗室」專家座談會上,有人向任正非提了一個問題:「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晶片也不給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任正非回答說:「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我們的備份系統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 華為海思晶片 10 年備胎史!
    2004年,華為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半導體,內部叫做「小海思」,它獨立核算、獨立銷售。相對應的,還有「大海思」,「大海思」就是母公司華為對系統晶片的研發以及公共平臺。不過,大小海思都歸屬於2012實驗室旗下,坊間稱這間實驗室為「中國黑科技神秘基地」,也有人把它比作中國的貝爾實驗室。
  • 走進華為2012實驗室:泡水4年的通信模塊和咖啡能量標語
    深圳,通信設備和智能終端製造商華為公司總部E區,華為結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門口,擺放著一個注滿水的密封魚缸。魚缸內分成兩個獨立的密封空間,分別放置一臺華為的通信模塊和其他品牌的通信模塊。魚缸內模仿的是歐洲下水道的環境。兩臺通信模塊放進魚缸已經四年,華為的模塊外觀依然如新,而競爭對手的模塊已經鏽跡斑斑。
  • 華為任突訪東南大學:教授甘坐冷板凳,這才是中國的希望
    7月31日上午,華為公司CEO任正非一行訪問了東南大學,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校長張廣軍會見了任正非一行。華為公司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華為2012實驗室中央研究院總裁查鈞,華為南京研究所所長郭坤,華為全球技術合作副總裁艾超等陪同任正非來訪,東南大學常務副校長王保平、黨委副書記鄭家茂、副校長丁輝、中科院院士崔鐵軍等參加了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