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華為首次公開2012實驗室!

2020-12-17 鳴金網

鳴金網綜合自:矽谷分析獅、騰訊視頻、觀察者網

華為5G技術全球第一,標準必要專利數佔世界約27%,而對於這些成果的取得,華為「2012實驗室」在過去10年中都發揮了核心作用。

這個實驗室被譽為中國黑科技最多的地方,也代表著國內最頂級的科研水平。據稱,該實驗室的名字來自於任正非在觀看《2012》電影後的暢想,他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

就連海思半導體也屬於該實驗室下屬二級部門,其他二級部門還包括:中央硬體工程學院、研發能力中心、中央軟體院。2012實驗室的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新一代通信、雲計算、音頻視頻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主要面向的是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其很好的支持了華為在5G領域的突破。

多年前,華為正是看到了土耳其教授一篇5G的報告,便開始投入千人研究5G,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在5G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績,這都跟大量的研發投入和對5G的重視程度息息相關(過去10年投入了4800億元研發資金)。

近日,華為第一次對外開放了部分2012實驗室,這也是這個神秘實驗室首次公開亮相,其對華為的意義非常重要,可以說不少創新、前沿的科研成果都是出自這個實驗室。

大門打開,輿論驚呼:華為5G世界第一是必然!

在「2012實驗室」對外展示的一些片段中,熱實驗、結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先進力學研究實驗室和天饋實驗室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露面。外界得以窺見華為全球領先的技術是如何誕生的。

比如熱實驗室,這是研究設備如何能夠控制熱量,比如大家使用的手機,如果熱量過大,處理器就會降頻,性能受到影響,而5G基帶由於華為要在基帶中集成對4G等以下網絡的集成,所以發熱量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熱實驗室就是要給出整體設備散熱解決方案,並且研發出新興的散熱材料等等。

至於機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華為舉例也非常的直白,那就是5G設備耐用性上,由於這種設備不會像手機那樣更換過快,壽命一般都是5-10年,而在這期間設備是不能出現損壞進行維修的,所以在克服外界因素上就顯得很有必要,比如這種設備材質外的塗層都是含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其不怕冰雪覆蓋、不怕鹽水浸泡生鏽,材料足夠堅固,同時設備的攝像頭也不會沾水。

最後是華為的天饋實驗室,這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天線實驗室,能測試驗證天線的設計指標和要求,比如華為手機天線設計,其要求都是在及其糟糕的環境下,也能正常保持通訊等,這中間對天線的設計都是在這個實驗室進行的。

除了上述展示的部分環節,之前華為還曾主動透露過「2012實驗室」中不少機密的組成部分,比如AI人工智慧方面,目前在華為手機上已經應用,華為通過核心的算法,把手機照片也作為訓練數據,一對一匹配,讓模型學會怎麼把質量較差的照片轉為質量較好的照片,而在視頻處理速度上,華為通過AI晶片和壓縮算法,大算力學習在雲端,訓練完成之後的模型放到端側。

還有就是實驗室中的產品體驗測試,這是華為自主研發的第四代自動測試系統,價值千萬級,能夠基於應用場景測試出用戶實際使用中面臨到的各種問題,並給出具體優化方案,目前是業界最領先的系統。

比如,仿生機器人能夠完全模仿人手點擊、拖動、劃拽等操作,精確記錄某個軟體在第幾秒出現卡頓,智能甄別故障。實驗室的各種測試項目都是基於常用應用場景,更具實際意義,比如通過仿生機器人進行微信搶紅包測試,並通過測試結果進行改良,加快搶紅包速度。

任正非曾表示,基礎學科看起來雖然容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非常困難,華為就是要大力發展基礎學科,同時華為還要堅持大力投入研發費用,做好創新保持競爭力,公司堅持將年收入約15%投入研發。

任正非此前公開介紹,華為至少有 700 名數學家、800 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還有在編的15000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和專家是把金錢變成知識,我們還有 60000多應用型人才是開發產品,把知識變成金錢。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所有的強大都是數十年堅持科技自立的慢慢積累和探索。

中華有為,是為華為!

↓↓關注鳴金網,擁抱科技創新

相關焦點

  • 華為「2012實驗室」 「中國黑科技最多的地方」 首次開放
    很多人都知道華為有一座「2012 實驗室」,今天的華為能夠成為全球通信巨頭,並在技術上保持領先,2012 實驗室功不可沒。在這裡,科研人員總能帶來令人驚喜的技術成果,並很快將其加入華為的產品中。3 月 5 日,在華為雲的開放日活動中,我們終於能進入這個「中國黑科技最多的地方」一探究竟了。
  • 中國最神秘的研究基地——華為2012實驗室
    華為的「2012實驗室」是華為的總研究組織,據稱,該實驗室的名字來自於任正非在觀看《2012》電影後的暢想,他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2012實驗室的主要研究的方向有新一代通信、雲計算、音頻視頻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
  • 揭秘中國最神秘研究基地:華為2012實驗室(1)
    華為的「2012實驗室」是華為的總研究組織,據稱,該實驗室的名字來自於任正非在觀看《2012》電影後的暢想,他認為未來信息爆炸會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要想在未來生存發展就得構造自己的「諾亞方舟」。
  • 華為2012實驗室總裁何庭波訪問清華
    華為2012實驗室總裁何庭波訪問清華探討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合作清華新聞網3月12日電 3月7日,華為2012實驗總裁、海思總裁何庭波,華為公司fellow、2012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廖恆,以及華為公司北京研究所、海思公司等相關負責人等一行10人到訪清華,調研清華大學「學堂計劃」的開展情況,探討校企合作培養基礎學生拔尖人才的新模式
  • 走進華為2012實驗室:泡水4年的通信模塊和咖啡能量標語
    深圳,通信設備和智能終端製造商華為公司總部E區,華為結構材料與力學實驗室門口,擺放著一個注滿水的密封魚缸。魚缸內分成兩個獨立的密封空間,分別放置一臺華為的通信模塊和其他品牌的通信模塊。魚缸內模仿的是歐洲下水道的環境。兩臺通信模塊放進魚缸已經四年,華為的模塊外觀依然如新,而競爭對手的模塊已經鏽跡斑斑。
  • ...國際;華為5G手機近期正式上市;騰訊首次全面公開整體開源路線圖
    大公司騰訊首次全面公開整體開源路線圖36氪獲悉,在6月25日的雲原生技術大會上,騰訊開源聯盟主席、騰訊開源管理辦公室委員、Apache Member堵俊平首次公開了騰訊整體的開源戰略路線圖,第一步是內部開源協同,第二步是外部代碼開放,第三步是社區開放治理。
  • 華為首次公開2019頂尖學生的年薪,最高201萬!
    7 月 23 日,華為總裁辦首次向大眾公開 2019 屆 8 名實行年薪制的頂尖學生的薪酬方案,最高年薪為 201 萬元,最低年薪為 89.6 萬元。 華為在其官方郵件中表示,他們將用頂級的挑戰和頂級的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今年將從全世界招進 20-30名天才「少年」,今後逐年增加,以調整華為的作戰能力結構。
  • 華為躍居可穿戴設備第一幕後的功臣: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探秘
    近日,筆者跟隨一眾媒體,一起參觀了位於華為西安研究所的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嘗試從中獲知一些因緣。公開信息顯示,華為西安研究所成立於2000年,經過16年的持續發展,業務涵蓋雲計算、大數據、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手機手錶手環等領域,現已成為華為公司全球最大的研究所,包含研發人員13000多名。華為運動健康實驗室位於華為西安研究所E區。
  • 華為加拿大實驗室開始研發6G技術 目前尚無統一的6G標準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華為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加拿大實驗室開始研發6G技術 目前尚無統一的6G標準
  • 餘承東:歡迎大家帶放大鏡和顯微鏡來看華為
    「華為手機開放日」活動,充滿科技感的松山湖生產中心和極具神秘色彩的「2012實驗室」首度曝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場上熱銷的華為P10/P10 Plus手機即是產自松山湖工廠。未來手機黑科技曝光,揭秘華為2012實驗室2012實驗室是華為公司創新、研究、平臺開發的責任主體,是華為探索未來科技方向的主戰部隊。
  • 華為贊助烏幹達STIC挑戰賽 為冠軍建立電子實驗室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非洲科技網站humanipo10月21日消息,華為烏幹達分公司準備為Dr. Obote College School利拉分區建立電子實驗室,獎勵該學院在近期閉幕的科學技術創新挑戰賽(STIC)中衛冕冠軍。本次挑戰賽在烏幹達馬凱雷雷大學舉辦。STIC挑戰賽始於2010年,之後成為每年一度的常規賽事。
  • 華為在開發自主程式語言嗎?
    華為疑似正在研發自主程式語言「倉頡」,傳言領頭人是曾獲得2019PLDI最佳論文獎的南京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博士生導師馮新宇,馮新宇教授畢業於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此後去耶魯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在AT&T實驗室實習過一段時間。
  • 華為海思晶片 10 年備胎史!
    2004年,華為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半導體,內部叫做「小海思」,它獨立核算、獨立銷售。相對應的,還有「大海思」,「大海思」就是母公司華為對系統晶片的研發以及公共平臺。不過,大小海思都歸屬於2012實驗室旗下,坊間稱這間實驗室為「中國黑科技神秘基地」,也有人把它比作中國的貝爾實驗室。
  • 華為西安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全新升級,運動健康變成科學簡單的事
    組建跨界研究團,用創新研發測試方法豐富運動健康體驗「在華為西安運動健康實驗室,重要的東西不止是專業的研究設備,還有我們的研究員和創新的研究方案。」華為智能穿戴與運動健康產品線總裁張煒表示,「這個實驗室就如同一個健康生活方式的創新工坊。」華為的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擁有一群專業背景豐富的研究員和開發者。他們橫跨計算機軟體、工學、物理、數學、體育、醫學等學科,專業背景覆蓋運動人體科學、運動人體生理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康復學、醫學、軟體工程、算法工程、生物科學工程、硬體材料、結構設計以及測試工程等。
  • 深圳實驗室設備:到了華為西安實驗室,我才知道100塊意味著什麼
    深圳良誠實驗室設備:深圳實驗室設備,深圳實驗室家具網,良誠實驗室設備,良誠實驗室家具,實驗室設備,實驗室家具,實驗室儀器,實驗室控制臺,實驗室通風櫃,實驗室中央臺,實驗室藥品櫃,實驗室器皿櫃內容提示:到了華為西安實驗室,我才知道100塊意味著什麼
  • 華為IoT生態品牌擴大朋友圈,方舟實驗室首度亮相
    ,在華為「AI生活 享品質」媒體品鑑會上,華為拓展IoT品牌(華為智選),並發布了多款產品,華為方舟實驗室也首度亮相。最後,針對華為IoT品牌戰略,華為全球消費者BG副總裁徐欽松提出三點展望:華為方舟計劃詳解朱勇剛表示,華為方舟實驗室今日正式開幕。方舟實驗室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領域IoT實驗室,也將成為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方案最領先,平臺最高效的消費領域IoT實驗室。華為下一步將會開放華為HiLink認證規範。
  • 探秘華為西安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用技術「化繁為簡」
    用技術與專業打造極致運動健康體驗 今年3月以來,華為將智能穿戴和運動健康業務研發團隊的研發資源進行整合,並引入一批專業研究設備,建成全新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這座實驗室目前已經於12月10日正式亮相。
  •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公開發布英文白皮書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公開發布英文白皮書   據悉,這是最高院在連續4年公開發布中文版白皮書的基礎上首次公開發布英文版白皮書,開啟了人民法院向國際社會公開審判執行工作、增加工作透明度、介紹工作情況的良好開端。  白皮書顯示,2012年,最高法受理各類案件10676件,審結9563件,審限內結案率90.54%。
  • 真正的出路:重讀任正非2012實驗室講話
    編者按當年的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現在也只有華為一直能笑傲江湖,原因有很多,其中任正非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不管你是否認可華為的企業文化,華為一直在突破自我,挑戰極限。任正非的講話非常坦率與實在,而且富有洞察力。在這個全民反思為什麼缺芯的時刻,非常值得回看一下2012實驗室講話,你會更加佩服他的魄力與睿智。
  • 走進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 解秘華為智能穿戴「小」產品背後的...
    【2020年12月10日,中國 西安】全新的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於今日投入使用。在這裡華為智能穿戴和運動健康業務的研究員、工程師以及開發者們將共同探索運動健康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全球消費者帶來科學而又便捷的運動健康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