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
每年陰曆的十一月初一,古人稱「開爐節」,開始用火爐來取暖了。
清代人查慎行在《人海記》中這樣記載:
「每年十一月初一日,宮中始燒暖炕、設圍爐,舊謂之『開爐節』。人們準備柴火、修補火爐,燃起爐火來消寒。「
賈寶玉對開爐節,是個什麼態度?
「開爐節」這天,賈府有個固定項目:消寒會。
發起人是最高權威——賈母。
消寒會這個名字,並不是賈府的獨創,大唐時代就有了。冬天裡,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喝玩樂,還有個名字:暖冬會。
賈寶玉想必很喜歡這個日子,因為可以當作逃學的藉口,所以在前一天就迫不及待了。
曹雪芹在《紅樓夢》小說裡,是這麼寫的:
寶玉道:「明兒不是十一月初一日麼?年年老太太那裡必是個老規矩,要辦消寒會,齊打夥兒上下喝酒說笑。我今日已經在學房裡告了假了。這會子沒有信兒,明兒可是去不去呢?」……麝月道:「依我說,樂得歇一天。就是老太太忘記了,咱們這裡就不消寒了麼?」
這句話可正中寶玉的心思。
知道寶玉為何愛這個節日了吧?
消寒會當天,都發生了什麼事呢?
這天眾人姍姍來遲,看來過節的積極性不高啊,發起人賈母著急了。
曹雪芹是這麼寫的:
賈母等著那些人,見這時候還不來,又叫丫頭去請。回來李紈同著他妹子、探春、惜春、史湘雲、黛玉都來了。大家請了賈母的安,眾人廝見。丫頭們把火盆往後挪了一挪,就在賈母榻前一溜擺下兩桌,大家序次坐下。吃了飯,依舊圍爐閒談,不須多贅。
看起來,圍繞這個節日,沒有太重要的情節。
這個情節出現在《紅樓夢》第九十二回,是高鶚的續筆。
我們知道:曹雪芹的前八十會,沒有可有可無的文字。看似不經意的一筆,往往是後面的伏筆。草蛇灰線非常多,可謂遍地是「彩蛋」。
比如,第一回賈雨村中秋夜賦詩,那一句「釵於簾內待時飛」就大有深意。不僅僅是表現賈雨村的雄心壯志,似乎還暗示了寶釵的結局。
也許你覺得聽起來天雷滾滾。
不然曹雪芹為何為賈雨村安排「時飛」這個字號呢?(不只是「是否」這個諧音的意思吧)
「時飛」這兩個字,似乎只在第一回裡出現過。
只是不知,高鶚在92回寫開爐節消寒會的用意,又是什麼呢?
不過,這一天還發生了兩件事,都不太尋常。
第一件:
被趕走的丫環司棋被母親訓斥,跟表兄潘又安雙雙殉情,其母怕吃官司,託來旺家的求王熙鳳打點。
第二件:
被視為《紅樓夢》中神秘人物的馮紫英,來賈府推銷「母珠」等四件文玩被拒,因為「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要說起古人消寒的花樣,那可就多了,雅的、俗的,應有盡有都有,名氣大的比如《九九消寒圖》。
讀懂了歲時,也就知曉了古人的地久天長。
這就是《日曆上的紅樓夢》。
關注我,下期見。
【視頻推薦】
87版《紅樓夢》演員歐陽奮強:紅樓一夢三年,「賈寶玉」最愛哪場戲?
天上多了陳曉旭,人間再無林黛玉
諧音梗的祖師爺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到底藏了多少諧音梗?今天起幫您捋一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