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報多少興趣班才合適?從孩子最重要的能力,談育兒的機會成本

2020-11-15 庭爸談育兒

說起興趣班,現在的孩子哪些沒有上興趣班的呢?

也許,這個問題應該是,你家的孩子報了幾個興趣班?為什麼不抓住孩子成長的好時機,趕緊多學一些呢?

比如我家,給我女兒報的班,前前後後報了畫畫班、科創班、豎笛班,然後,沒了。

總有些家長問,怎麼不多報幾個班,英語很重要啊,女孩子學學跳舞,再報個口才班,要鍛鍊膽量,小主持人班看來也需要,羅列一大堆,結果我和庭媽心有靈犀,不覺得需要報這麼多班。

所以,說到這個問題,就需要談談一個重要的問題:育兒中的機會成本,以及,什麼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質。

什麼是機會成本?

顧名思義,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簡單來說,機會成本其本質上,就是一種抉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我們選擇了魚,那麼被我們放棄了的熊掌,就是我們的機會成本。

比如我們結婚了,選了伴侶後,自然意味著我們選擇了一棵樹,同時放棄了一片森林。這就是機會成本,當然了,正因為機會成本代價太大,所以我們在擇偶上,那是慎重了又慎重。

道理很清楚,但真碰到問題時,我們就會開始糾結。

給孩子報多少興趣班,可以簡單判斷,比如孩子喜歡我們就報,不喜歡就不報。

也可以父母幫孩子做決定來選,往往父母來選時,總覺得技不壓身,正是成長好時機,何不報多幾個班?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父母給孩子報了十幾個班,孩子上這麼多班,累得不行,家長也跟著疲憊不堪。

但如果不報這麼多興趣班,很多家長又開始糾結:孩子不學多幾個班,難道就「瞎玩」,那多浪費時間啊?孩子的同學都報多少興趣班了,我難道不報嗎?

當然可以報,但先讓我們知道,什麼能力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再來做判斷。

對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九大素質

俞敏洪在《教育十講:給孩子一個幸福的世界》中提到,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什麼因素是最重要的呢?

他給出了下面的九個素質:

真誠高尚的人格--人品,

開朗豁達的個性--情商,

勤奮向上的態度--積極奮進,

獨立勇敢的精神--獨立,

敢於吃苦的習慣--堅持,

不怕失敗的心理--抗挫力,

善於交流的能力--溝通,

寬容大度的處世--情商,

終身依賴的技能--所學能力。

他也提到了自己的例子,他說,「我和馬雲一樣,都沒有依賴於我們學到的技能,成功與具體業務本身是沒有關係的。馬雲的成功,主要是前面的九條。真正成功的企業家,多數是那樣的人。」

在以上所列的各項素質中,能力維度,排在了各個素質的最末。而其它方面,比如人品、習慣、獨立這些,與其說興趣班能帶來,不如說更多的影響來自於父母與家庭。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溝通可以上口才班,練琴可以鍛鍊堅持和毅力。但溝通真的只能在口才班裡才能練出來?堅持和毅力就只能用興趣班來體現?這麼說有一定道理,但不會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往往真正影響孩子的,反而是我們日常家庭氛圍裡的環境,父母與孩子間的互動,這個對孩子的影響更加重要。


把孩子重要的能力,交給陌生的人,哪怕是專業的老師,我們父母就高枕無憂,這麼想的話,總是讓人不放心啊。

機會成本下,看清抽象與具體

同時,我們也需要講講一個常見的情況,在面對孩子和教育時,我們往往會有的選擇。

這種選擇的背後,一樣藏著機會成本概念的影子。

通常來說,我們總是會在各種選項中,選擇一種看起來最有利的,但實際上,我們往往選的是具體的、短期的。

什麼意思呢?

比如,當孩子與工作衝突時,你的選擇就是一種機會成本的選擇:

選擇孩子,工作帶來的收益、地位和人脈就都沒有了,這就是機會成本。

而選擇工作,孩子的教育就會出現問題,這個孩子沒有父母的陪伴,就容易出現問題,產生偏差,甚至是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影響。

但選擇工作的人,卻比例很大,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涉及到了抽象與具體的概念。

孩子可能出現問題,也可能不會出現問題,當你做選擇時,總會問問身邊的人,問的人越多,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越模糊,每個人從各自角度做出的建議,讓你感覺到了迷茫。

但工作就不一樣,工作是具體、明確的,一旦選擇照顧孩子,工作的收入就要歸零,這種損失是直接的,看得見的。

兩者一比較,我們常常會產生一種想法:工作還是繼續做,孩子嘛,少一點陪伴應該沒事,你沒看到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嗎?

我們總在做類似的選擇:

有這看「閒書」的時間,還不如去學習,寫寫題。(看閒書效果不清楚,但學習成績就很明確)

光知道玩,就不懂得學點什麼。(玩沒用,學習才重要)

讓孩子有時間玩,還不如報個興趣班來讀讀看。(玩是浪費時間,讀個興趣班,讓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寫在最後

寫到這裡,我想說的相信也呼之欲出了,我的看法是,結合孩子教育的核心和關鍵,做出有利於孩子長期成長的選擇。


​同時,正確地認識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就是在玩中學,玩的過程中,就在不斷的鍛鍊自己的能力、判斷與邏輯能力。

與報大量的興趣班比起來,父母的陪伴,和對孩子的影響更加重要,我們是不是可以留些時間與空間給孩子玩呢?

報興趣班,完全沒問題,但注意,不要貪多,我們更應該留些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相信我,孩子的玩,就是他的工作,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希望以上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庭爸,8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和評論,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相關焦點

  • 孩子報班越多越好?家長忽視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會得不償失
    導讀:孩子報班越多越好?家長忽視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會得不償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報班越多越好?家長忽視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會得不償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考慮年齡是否合適,切忌揠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更夠贏在起跑線,家長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惜燒錢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家長的內心os都是:我或許無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要儘可能給孩子更好的。報多個興趣班,幫助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也能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實在是兩全之美。但家長們一定注意:啟蒙≠學習!如果你只是幫助培養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那自然問題不大。
  • 【約會春天】給幼兒園的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有沒有必要
    陽春三月天氣暖和,幼兒園的老師們也在開始給小朋友選合適的興趣班了。昨天下午我去接上幼兒園的小侄女兒放學,老師說她們現在開了個舞蹈班和跆拳道班,問我要不要給小侄女兒報個名學跳舞。老師說每天下午四點放學後就去興趣班練習一個半小時,半學期收200塊錢。因為小侄女兒是老媽在帶,所以我打算回去找老媽商量下到底給不給她去學。回到家把此事跟老媽一說,老媽想都沒想就拒絕了理由很簡單,就是小侄女兒才三歲多,去幼兒園就是混膽子的。這麼小的孩子報什麼興趣班呀!
  •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李玫瑾教授:這兩種一定要給孩子報
    而絕大多數的家長本想讓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但看到孩子身邊的同學都報了興趣班,就開始坐不住了,猶豫著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那麼,我們作為父母的,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呢?在我看來,再怎麼崇尚「快樂教育」,也要在孩子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給孩子報讀一些興趣班。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她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學,在育兒方面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
  • 孩子學習英語,報不報興趣班並不是最重要的,認識到這些才關鍵
    因此現在很多的家長不但在育兒方法上非常的嫻熟和先進,就是在對英文老師自身的素質要求上,也更加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時代的進步,隨著科技的先進,地球上各個國家的距離也越來越近,我們走出國門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世界終將大同。
  • 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錢?
    在Amy今年的日程排期上,為女兒選到一所合適的小學是最重要的年度任務。 Amy熱愛所有美好事物,對生活品質也頗有要求。打開她的衣櫥,有簡單的基礎款,也不乏名牌大衣和包包。 5年前,她意外懷孕。孩子,對她來說,是驚喜到來的禮物,而養孩子,也成了她此後生活裡最昂貴的「奢侈品」。而今待業在家的她,都有點供不起這個奢侈品了。
  • 《親愛的小課桌》葉一茜等媽媽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這樣做對嗎?
    在《親愛的小課桌》第4期當中,大家在討論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上,葉一茜提出自己是第1次做媽媽,也不知道要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所以就每樣都報一報,從中選出孩子最想做的和他最能夠堅持下來的。王恩澤媽媽也說,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給他報了很多班。但是到現在就留下來的,也只有兩樣,就是古典吉他還有唱歌。
  • 原來容積率這麼重要!到底多少最合適?
    到底什麼是「容積率」?容積率高低和房子有什麼關聯,對居住又有什麼影響?容積率是怎麼計算出來呢?對於這個陌生的概念,不妨趕緊看過來!原來容積率這麼重要!到底多少最合適?對於發展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佔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  容積率較低,綠地率較高,建築密度一般也就較低,發展商可用於回收資金的面積越少住戶就越舒服。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地率應不低於30%。但由於受土地成本的限制,並不是所有項目都能做得到。
  • 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報興趣班?讓孩子快樂和吃苦,20年後差別巨大
    作為父母,有的人崇尚「快樂教育法」,讓孩子快樂長大,自由長大,而有的父母會「逼著」孩子學習,上各種興趣班。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那些快樂長大的孩子和吃苦教育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會有什麼不同呢?未來註定屬於那些肯吃苦的孩子劉歡曾在一個節目中提到:最後悔的就是跟老婆信奉快樂教育法
  • 4-6歲的孩子可以學些什麼?家長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
    ,報各種興趣班只會加重孩子負擔。」對於4-6歲的孩子如何選擇興趣班,家長主要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考慮:1.孩子的興趣:對於興趣班的選擇,孩子是否對授課內容感興趣是最重要的。而且家長給了孩子太多的試錯機會,也容易導致孩子形成不持之以恆,容易半途而廢的性格。
  • 4歲女童高位截癱,專家表示:建議孩子不同年齡段報興趣班需重視
    現如今,許多家長意識到了社會上嚴峻的競爭形勢,都想要從小就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而許多商家則是抓住了這一商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學前補習班。其實並不是如此,而是許多的父母在錯誤的年齡給孩子報名參加了興趣班,導致孩子在身體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參加了興趣班的訓練,所以才會有諸如此類慘劇的發生。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浪費錢?李玫瑾教授直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報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父母秉承的育兒思想。有不少心急的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早早地給他們找好了早教班,希望他們起步能比同齡人早一些。而等孩子慢慢地長大之後,寶爸寶媽也總想著技多不壓身,於是就開始給小傢伙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試圖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一點。
  • 李玫瑾談興趣班:這三種報了也沒用,最好選擇是一靜一動
    家長為孩子報興趣班,多數忽略了「興趣」在一項針對上海市家庭教育的問卷調查中顯示,40%的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原因是出於學業競爭焦慮,25%的家長選擇了因為大家都在報。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之前,並沒有一個詳細的計劃,多數是出於追求學業,而忽略了「興趣」二字。什麼樣的興趣班不用報,聽聽李玫瑾怎麼說1.
  • 拼勁全力去養的孩子,你算過機會成本嗎?
    孩子如果能在奧數比賽中獲獎,所有牛校(頂尖的重點學校)都搶著要。去報一個吧。」這時,我一般都是使大家掃興的那個,這個也不報,那個也不學。於是,就有家長來勸我:「孩子反正有時間,閒著也是閒著,多學點東西,藝多不壓身,又不損失什麼,對不對?」還真不對。孩子損失了其他選擇的機會,付出了機會成本。
  • 給孩子報興趣班,真的越多越好嗎?
    「你家孩子都報了哪些興趣班呀?」「都在學什麼呢?」「我們家的小孩明天要上三堂課,書法、舞蹈、下棋。」這個場景最常出現在幼兒園的門口,三五成群的媽媽們討論的話題永遠離不開孩子的興趣班。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孩子要不要報英語興趣班?
    孩子要不要報英語興趣班?這是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報英語興趣班有哪些益處呢?首先,孩子通過英語興趣班的額外學習,能夠提高英語成績,在中考和高考取得相應的好成績,給升學和工作提供保障。這應該是大部分家長最看重的地方。其次,為孩子將來出國作準備。
  • 【育兒百科】暑假來了,該給孩子報個什麼興趣班呢?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電視劇《虎媽貓爸》中,趙薇飾演的「虎媽」給孩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繁多的興趣班剝奪了孩子本應擁有的快樂童年。而趙薇本人也承認,現實生活裡給5歲的女兒報了英語、舞蹈等4個興趣班。一時間,關於「興趣班」的討論炸開了鍋。 暑假就要來臨,您是不是也正思忖著給您的孩子報興趣班呢?
  • 暑假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育兒專家:父母的決定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的成長,是所有家庭關注的問題,照顧好孩子的起居生活的最基本的。不光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甚至是孩子的特長發展也很重要。這樣的背景下,各種興趣班也自然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於是這樣的家長在狠抓孩子的學習同時,還給孩子報了不少補習班和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夠在學習上領先於同齡人。暑假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育兒專家:父母的決定影響孩子一生牛牛和甜甜,共同居住在一個小區,二人年齡相差無幾,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
  • 暑假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育兒專家:父母的決定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的成長,是所有家庭關注的問題,照顧好孩子的起居生活的最基本的。不光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甚至是孩子的特長發展也很重要。這樣的背景下,各種興趣班也自然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於是這樣的家長在狠抓孩子的學習同時,還給孩子報了不少補習班和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夠在學習上領先於同齡人。暑假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
  • 給孩子報9個興趣班,一年花費10萬,這麼多興趣班內容能消化掉嗎
    很多家長嘴上說尊重孩子的興趣,但是只有接觸的足夠多,孩子才能發掘內心的興趣所在。比如一些孩子的生活環境狹窄,學校,家庭兩點主軸,在此之外少有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所謂的興趣培養自然無從談起,興趣是建立在對世界足夠認知的基礎上的,很多家長甚至不給孩子去了解更曠闊世界的機會,如何讓孩子產生興趣呢?基於以上兩點,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圍繞這兩個問題出發相信家長內心就會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