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百科】髖關節疼痛or彈響?是不是髖撞擊症候群?

2021-02-28 福特鈉斯健康學院

作者 | 蔣津劍

編輯 | Owen

排版 | 蔣津劍

福特鈉斯國際小組出品

今天我們要與大家聊聊物理治療檢查中用到的FADIR測試,它是Flexion- Adduction-Internal Rotation的首字母組合到一起得到的命名,它也被稱為前上盂唇撕裂擠壓測試(Anterior impingement—labral tear)

就如FADIR測試的另一個名字所說,它是用於檢測髖關節盂唇撕裂的特殊檢查。關節盂唇撕裂最重要的成因之一就是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又稱為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在運動人群中,以髖關節疼痛為主訴的患者大約佔到運動醫學門診的10%,而這其中患病人數上升最快的成因之一就是FAI,它是一種人體骨性結構出現變異,進而導致股骨頭與髖臼之間撞擊摩擦,使得關節之間的應力增大,損傷到盂唇與關節軟骨的疾病。FAI好發於青少年與運動人群,其中女性比較多見。

根據骨性結構變異的不同,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可以分為凸輪型(cam type),鉗夾型(pincer type),混合型(mixed type)三種。鉗夾型(pincer type,圖a)則是由於髖臼過深,出現了髖臼後傾(Acetabular Retroversion),髖臼在正常的解剖中應朝向前外側,但是發生後傾後就會指向外側甚至後外側,這一現象被稱為髖臼後傾,所以它也會導致股骨在屈曲,內旋時對上盂唇造成擠壓這一類型則好發於女性。

而凸輪型(圖b)是股骨頭與股骨頸連接的部位出現增生,使股骨頭不再是球面結構,這樣的變化使得股骨在屈曲,內旋時對上盂唇造成擠壓,這一分型在運動員中非常常見,患病率大約是正常人的3倍,同時男性的患病率大於女性。

混合型(圖c)則是指患者同時出現了凸輪與鉗夾兩種類型,這一類型其實比前兩種更常見。

這個測試的作用通過屈曲,內收,內旋我們的髖關節,進而對關節的前上盂唇進行擠壓,激惹的。所以它除了可以作為FAI的特殊檢查外,還可以用於測試其他問題導致的上盂唇的撕裂。在Reiman等人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系統綜述中得出,FADIR測試的敏感性為99%,特異性僅為5%,陽性似然比為1.04,陰性似然比為0.14,所以這個測試非常適用於排除FAI與上盂唇損傷,但不適用於確診FAI與上盂唇損傷。文獻中認為,該測試的臨床實用性存疑,因為研究它的文獻質量均不高。結合文獻我們可以知道,對於FAI的特殊檢查,我們要將FADIR測試與其他多個特殊檢查聯合起來使用,而不是單獨使用它作為確診的手段。

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科普一下,這一個測試該怎麼做。在進行這個測試前,我們需要讓患者放鬆地平躺在治療床上。測試時我們要站在患者的患側,然後將患者的腿被動帶到屈髖屈膝90度的位置,然後將患者的髖關節內旋內收,詢問患者是否在腹股溝的位置出現熟悉的疼痛,如果有則認為該測試結果為陽性,因為這個位置下腹股溝的疼痛往往意味著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如果患者在這個角度下沒有出現熟悉的症狀,我們也可以將屈曲角度加大,給髖關節更大的加壓,同樣,如果患者在腹股溝的位置出現熟悉的疼痛,則認為這個測試結果為陽性,當然在臨床使用中最好可以雙側都進行測試以作對比。

總的來說,FADIR測試是一個簡單易行的篩查測試,但不能確診患者是否真的患有髖關節撞擊症候群或上盂唇的撕裂,我們在使用中一定要記得和其他的特殊檢查共同使用哦!

Reference

Physiotutors. (2017). FADDIR Test. [Video]. Retrieved fro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JUIhsL4lg

Reiman, M. P., Goode, A. P., Cook, C. E., Hölmich, P., & Thorborg, K. (2015).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linical tests for the diagnosis of hip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labral tear: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9(12), 811. https://doi.org/10.1136/bjsports-2014-094302

Flexion adduction internal rotation (FADIR) test. (2020). [Video]. Physiou.

相關焦點

  • 「譯文分享」彈響髖症候群的成因分析與康複方法
    一、什麼是彈響髖症候群彈響髖症候群,醫學上是一種髖關節疾病。彈響髖的患者在活動髖關節的時候可能會聽到彈響聲或者有彈響的感覺。當肌腱因過度使用而發炎時,他們會在髖骨窩產生摩擦發出咔噠聲。儘管彈響髖症候群對所有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都會產生影響,但是它在女性中更為常見。
  • 彈響髖究竟響在哪?一文了解臀肌、髂脛束與彈響髖的關係
    生理性彈響:關節從靜止轉為突然活動時,如果發出的聲響單一、清脆,短時間內不能多次重複,沒有疼痛不適的感覺,且不影響關節活動。 病理性彈響:響聲清脆、沉悶或磨砂樣,多數伴有疼痛或不適感,並且是連續發生的。髖關節彈響有內側和外側之分,內側多為髂腰肌彈響,外側多為闊筋膜和髂脛束彈響,其中以外側型彈響最為常見。
  • 17歲少女跳舞時身體「自帶音效」,「彈響髖」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
    長沙17歲的藝考生小雨從6歲起開始學習舞蹈,最近半年,小雨發現自己跳舞做外旋和抬腿動作時會「自帶音效」,發出類似於微波爐裡炸爆米花的「啪啪」彈響聲,起初並未有明顯痛感,直到最近開始出現疼痛且舞蹈動作施展受限,這才趕緊前往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雙側坐骨股骨撞擊症候群。
  • 年輕人中,60%的大胯疼痛是髖關節撞擊綜合症,被誤診的太多!
    這馬上讓GANZ醫生聯想到了他在門診中遇到的大量因為髖關節疼痛而不明原因的患者,他推測,那些患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會不會是因為這些「異常的骨性突出和撞擊」造成的呢?>單髖MRI除了影像學上的檢查,醫生也常常會通過一些臨床的查體方式來診斷是否存在髖關節撞擊綜合症。
  • 年輕人髖關節疼痛,原因是什麼?
    對於中青年髖關節的疼痛,有很多診斷:滑膜炎?股骨頭壞死?關節炎?很多人診治了很長時間,還是疼痛,這是什麼原因呢?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講一講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在醫學專業來說,髖關節撞擊症候群(FAI)是一組以髖關節解剖結構異常為特徵的疾病,這種異常導致股骨近端和髖臼邊緣間的撞擊,損害髖臼盂唇和相鄰的髖臼軟骨,引起髖關節慢性疼痛,髖關節活動範圍受限。醫學的解釋有些晦澀難懂,簡單的說,就是大跨關節的兩個骨頭在活動時出現相互撞擊,從而引起病變的疾病,而這種撞擊是由於自身骨頭長的比較多引起來的。
  • 要警惕髖部疼痛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易延誤治療
    隨著新生兒篩查的普及和超聲技術的應用,現在髖關節發育不良可得到早期確診,但要提醒年輕女性,如果出現髖關節酸脹疼痛,伴有或單獨出現膝部酸痛,應及時上醫院檢查,避免錯過治療最佳時機。下蹲困難原是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小黃今年32歲,平時喜歡運動。一年前出現右側腹股溝區疼痛,起初她沒在意,覺得可能是運動時不小心造成韌帶損傷,休息一段時間也許就會好。
  • 髖關節疼痛別害怕,不要拿股骨頭壞死嚇自己,亂吃藥,聽聽醫生怎麼說
    很多人一旦出現髖關節的疼痛,立刻就會想到一個疾病,就是:股骨頭壞死。所以就會萬分惶恐,於是趕緊上網查自己的症狀,看看是不是壞死的毛病,在網上越看越覺得自己是這個毛病……
  • 腳踝疼痛怎麼辦?康復訓練圖解大全!一文搞懂踝關節撞擊症候群!
    按損傷部位分類前外踝撞擊症候群前踝撞擊症候群前內踝撞擊症候群內踝撞擊症候群後內踝撞擊症候群後踝撞擊症候群踝關節撞擊症候群有哪些症狀?前側撞擊的症狀主要為踝關節前方慢性疼痛,背屈時疼痛加重,伴有活動後腫脹、踝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查體可發現踝關節前方局部壓痛,踝關節蹠屈時可捫及骨贅及腫脹的軟組織,被動背屈可誘發疼痛。
  • 髖關節疼痛是何原因引起,五種情況多重視,對症治療
    髖關節疼痛就是很多人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有一些人認為出現了這個問題就很有可能是有股骨頭壞死。但是並不是這樣的,其實有很多疾病都會出現髖部疼痛的,而這一類的疾病通常都是髖關節內部的病變情況,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要找到引起疼痛的原因是什麼,並且能夠採用對應的方法來治療。
  • 一伸腿髖關節就會咔咔響?是什麼原因?醫科大專家教你如何處理?
    在臨床上,彈響髖是一種常見的病症,我們通常把彈響髖理解為髂脛束摩擦。什麼是彈響髖?一、定義彈響髖就是髖關節在運動時,發生嘎嘣嘎嘣的彈響聲。彈響髖一般分為外側型彈響髖和內側型彈響髖。彈響髖一般沒有痛感,但患者始終自覺髖部不舒適,尤其是在髖關節運動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和彈響聲。
  • 這幾處關節「咔咔」響,有可能提示哪些病?
    若頸、腰椎彈響頻繁發生,但沒有其他症狀,則可能存在頸腰椎輕度不穩定、肌肉力量減弱、關節囊鬆弛、關節輕微的磨損等情況。若頸椎彈響伴隨疼痛、無力、頭暈、頭痛、胸悶等症狀,說明此時頸椎病變已經刺激或壓迫了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或頸部的交感神經等組織。
  • 大腿根痛可能是髖關節在「訴苦」
    大腿根出現疼痛不可小視,這其中隱藏的疾病有不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永剛介紹,大腿根部在醫學上稱作腹股溝區,是連接腹部和大腿的重要部位。當患者出現腹股溝疼痛時,大多時候考慮是否得了腹股溝淋巴結炎、精索靜脈曲張或者是疝氣等,但髖關節疾病同樣也會帶來這種疼痛。
  • 髖關節疼痛應該採用冰敷還是熱敷?現在為你揭曉答案
    引起髖關節疼痛的原因,主要分為關節內的原因和關節外的原因。關節內的原因主要有滑膜炎、股骨頭壞死、髖臼撞擊症候群、盂唇損傷以及滑膜炎等等。關節外的原因,主要有關節外的滑囊炎、關節外的肌肉的損傷、肌腱炎以及關節外的一些感染等等。
  • 髖關節疼痛,多和這幾個因素有關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患者口述自己出現一些骨頭的疼痛,例如頸椎骨疼、腰椎骨疼、腿骨疼等,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在跑步後胯骨痛。胯骨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只要是做下半身的活動,都需要牽涉到這個部位,即便是坐位也會牽涉到胯骨,所以胯骨疼痛的時候,感覺是非常明顯的。那在跑步後胯骨疼到底是怎麼回事?
  • 35歲女子腹股溝疼痛近15年,一直未重視結果要動手術
    經骨關節運動醫學科柴志勇教授體格檢查,隨要求周女士行髖關節X線照片及髖關節磁共振檢查。最後確診為髖關節撞擊綜合症,予以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治療,恢復良好,疼痛解除。柴志勇教授解釋,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又叫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是髖部疼痛中較常見的原因,主要好發於喜歡運動的青壯年。
  • 髖關節疼痛,可能是這5個麻煩「挑事」,別總忽視
    生活中,有部分人總是感覺到自己的髖關節部位出現了疼痛感,如果這種情況比較明顯,需要了解原因,通過合理的措施來緩解。只有影響髖關節健康的病症得到改善,局部疼痛感才可以減輕,避免正常生活受到影響。那麼,髖關節總是疼痛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 髖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這樣應對!
    髖關節的疼痛是兒童和老人步態異常的首要原因,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後發病率第2高的關節炎性疾病,它會導致比其它骨關節炎更嚴重的殘疾。退行性改變比外傷更傷害髖關節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又被稱為髖關節退行性關節炎,是以慢性進行性軟骨變性和軟骨下及關節周圍新骨形成主要特點的退行性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好發於老年人,並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高,但是運動員等經常需要屈髖活動或髖關節載荷較重的特定職業人群也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