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青年髖關節的疼痛,有很多診斷:滑膜炎?股骨頭壞死?關節炎?很多人診治了很長時間,還是疼痛,這是什麼原因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講一講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
在醫學專業來說,髖關節撞擊症候群(FAI)是一組以髖關節解剖結構異常為特徵的疾病,這種異常導致股骨近端和髖臼邊緣間的撞擊,損害髖臼盂唇和相鄰的髖臼軟骨,引起髖關節慢性疼痛,髖關節活動範圍受限。
醫學的解釋有些晦澀難懂,簡單的說,就是大跨關節的兩個骨頭在活動時出現相互撞擊,從而引起病變的疾病,而這種撞擊是由於自身骨頭長的比較多引起來的。
股骨髖臼撞擊症是一種新認識的疾病,是在2003年由瑞士伯爾尼大學的Ganz教授提出來的,他做了相應的手術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而在2008年Ganz等提出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即是過去所謂的髖關節原發性骨關節炎的病因和病理基礎,是早期表現。
那麼這種撞擊有什麼症狀呢?
多種多樣的症狀使這種病難以診斷,但是如果您有如下情況,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1.青年男性或者中年女性的髖關節疼痛
2.沒有外傷史
3.逐漸起病,說不清楚什麼時間開始疼痛
4.腹股溝區無規律的間歇性疼痛
5.劇烈活動可以加重症狀
6.長時間保持坐位可加重症狀
7.病情加重,可以出現腰背部、臀部及髖外側疼痛
8.膝關節以下不會出現疼痛
9.活動時髖關節有響聲
10.有些人出現髖關節別卡,影響活動
11.出現「死腿徵」,即在久坐後站起或轉身時,髖關節出現較重的疼痛或別卡,但是活動片刻後恢復正常
12.時間長後出現髖關節活動不好
雖然症狀多種多樣,但是查體比較簡單,有經驗的醫生會通過查體初步判斷是否這種疾病。
進行影像學檢查也很簡單,只是通過特殊體位的普通X線片可以輕易發現此病,核磁檢查可以判斷嚴重程度。
國外統計,髖關節撞擊在普通人中的發病率達到10%-15%,在運動員中高達24%。
隨著對此病的認識,國內髖關節撞擊病人逐漸被發現,並進行了相關治療,為很多年輕人解決了病痛。
據統計,髖關節疼痛的中青年人有60%的人是由於髖關節撞擊引起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髖關節撞擊綜合症的檢查。
說了這麼多,有辦法治療嗎?有,肯定有,而且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
首先進行保守治療,包括:
①改善生活方式,減少運動量,避免髖關節過度屈曲,從而減少關節碰撞。
②應用扶他林等消炎鎮痛藥物。
③進行理療。如果保守治療3個月症狀無緩解,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解除髖關節撞擊的解剖因素,也就是切除多餘的骨質,使髖關節不再撞擊。目前一般採用髖關節鏡微創治療,創傷小,恢復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