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疼痛,是不是股骨頭壞死了?

2020-12-22 骨科張國強

門診經常遇見這樣的問題:「醫生,我的髖關節疼痛(老百姓也有叫胯關節的),是不是股骨頭壞死了」。網上搜索也可以看到很多類似的問題。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這個問題,讓你心中也有個大體判斷。

一、股骨頭在哪裡?

股骨頭在體表位於髖關節腹股溝中點處,也就是人的大腿根中部。

股骨頭壞死的典型症狀就是腹股溝區疼痛當然,早期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者症狀並不典型,只是感覺到髖部隱痛、脹痛,休息後就緩解了。

有時候髖關節的疼痛也會放射到同側的臀部或者膝關節。但如果是股骨頭壞死,腹股溝區會有明顯的深壓痛,特別是在做強力內旋下肢時疼痛更明顯。

隨著病情進展,髖關節疼痛會逐漸加重,並進一步出現活動受限,比如下蹲困難,無法翹二郎腿,甚至跛行等

二、如何判斷是否患有股骨頭壞死?

那講到這,當你出現髖關節疼痛時,該如何自己判斷是不是患有股骨頭壞死呢?

1、確定疼痛位置是否在股骨頭的位置

首先你要確定疼痛位置是不是在股骨頭的位置,再就是這種疼痛是不是持續或反覆出現,並逐漸加重的。

如果是偶爾久坐後出現髖部酸痛,或僅僅是大腿外側或者臀部疼痛。活動活動,或者休息一會疼痛就緩解了,後面並沒有再反覆出現。那麼這種情況很可能不是股骨頭壞死。

2、另外,還要分人

有一類人容易發生股骨頭壞死,應該特別注意。

(1)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的人。眾多研究表明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應用和骨壞死的風險升高直接相關。常見的激素類藥物包括:氫化可的松,甲強龍,潑尼松等。

此外,很多治療鼻炎或咳嗽、類風溼的」祖傳秘方」,短期應用效果顯著,裡面很可能就添加了大量激素。

(2)長期大量飲酒的人。

(3)既往有股骨頭/頸骨折,髖關節外傷脫位,或髖部扭傷挫傷的人。

(4)合併有鐮狀紅細胞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的人。

(5)特殊職業人群,比如:深水潛水員,高空飛行員等。

如果你在這些人的範圍內,而且出現了髖部或腹股溝區——持續長時間或逐漸加重的疼痛,應特別注意,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此外要注意,並不是所有長期大劑量應用激素或大量飲酒的人都會發生股骨頭壞死,這其中也只佔少數,個體差異很大。所以,一定要綜合來看,當有問題時,如不能確定,可以及時到醫院來找專科醫生幫你排查。

相關焦點

  • 老人胯骨(髖關節)痛,是不是股骨頭壞死了?
    老人胯骨(髖關節)痛,是不是股骨頭壞死了?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髖關節,這是醫學上的名稱。 我們老百姓,通俗地稱之為「胯骨」。 胯骨疼痛,在中老年人當中常發。
  • 髖關節疼痛是股骨頭壞死嗎?股骨頭壞死的前兆有哪些?
    核心提示:在生活中,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並不少見,且由於股骨頭壞死有著較高的致殘率,一些患者因不重視自身疾病而出現肢體殘疾的狀況。在股骨頭壞死發病早期,患者一般症狀不明顯,但隨著疾病的發展,一些患者會感到髖關節疼痛,有的人還會感到膝關節疼痛。
  • 髖關節痛一定是股骨頭壞死嗎?醫生:這些症狀預示著股骨頭壞死
    髖關節痛一定是股骨頭壞死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對兩個概念進行詳細的解答,一個是「髖關節痛」,一個是「股骨頭壞死」,並且需要對二者之間的關聯有個清晰的認知。全文提綱如下:1.髖關節是什麼樣的?2.髖關節痛可能有哪些原因?
  • 髖關節股骨頭壞死,該怎麼辦?得牢記5大重點
    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的髖關節有疼痛的現象,部分人認為就是股骨頭壞死引起的關節疼痛。那麼,導致髖關節出現疼痛的原因有哪些?對此,醫聯媒體採訪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王海彬主任醫師,解答髖關節相關的疑問。導致髖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 髖關節疼痛警惕股骨頭壞死!提醒:出現這5種情況應及時就醫
    在生活中,如果有些人遇到自己的髖關節有疼痛感,尤其是在行走、站立或負重時疼痛明顯,以腹股溝的部位痛感最強,在休息後有好轉。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早期的股骨頭壞死症狀,此時若沒有及時的治療,病情會進一步發展,到後來即使在休息的狀態下也會有疼痛感。
  • 膝部疼痛要小心,有可能是股骨頭壞死
    ,會是股骨頭壞死引起的? 但是還有部分的膝蓋疼痛,其實是其他地方出現了問題引起的。 股骨頭壞死為什麼會引起膝部疼痛? 股骨頭壞死主要表現為髖關節功能受限腹股溝中點壓痛,而有些患者卻出現膝部及大腿的內下方疼痛,主要原因來自神經的傳導作用。
  • 髖部疼痛不要拖,有可能是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是由於外傷、激素、大量飲酒等因素破壞了股骨頭局部的血供,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坍塌,患者會出現疼痛、功能受限,甚至關節變形。因此,發現股骨頭壞死後應該儘早進行治療,避免病情加重對健康造成影響。 72歲的史大娘,是在深山裡生活了幾十年的農民。
  • 股骨頭壞死的早期症狀
    股骨頭壞死是比較嚴重的骨骼疾病,股骨頭壞死的早期症狀是從間斷性疼痛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再由疼痛引發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最後造成嚴重致殘而跛行。股骨頭壞死的早期症狀具體表現在以下五點:1、疼痛。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行走活動後加重,有時為休息痛。
  • 巧治股骨頭壞死
    全世界股骨頭壞死病人有3000萬,我國有400萬,今天介紹的兩種新的治療方法叫做輔助人工髖關節和大轉子股骨頭互換術。首先來看一位彭先生的情況:這位46歲的彭先生一直是家裡的頂梁柱。  彭先生:我得病以後在遼寧新城治療了三個月,回來一直吃藥,吃藥療效也不太好,錢也花了不少,現在一走路腿特別疼痛,走十多米路的就疼得非常厲害。得病三年給家裡也帶來了很多痛苦,已經把家裡的錢耗盡了。
  • 股骨頭壞死是常見的髖關節疾病,患上這種疾病影響行走的流暢性
    導語:股骨頭本身就是身體之中重要的一塊關節和骨頭,因為近些年生活習慣的不好和飲食習慣的健康,導致現在患上股骨頭壞死的人越來越多了,一旦患上了這種疾病就會導致行走出現障礙,也是現在臨床上的一種影響人身體健康,導致人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骨股骨頭本身是一種常年的髖關節疾病,會直接影響行走的流暢性
  • 髖關節疼痛別害怕,不要拿股骨頭壞死嚇自己,亂吃藥,聽聽醫生怎麼說
    很多人一旦出現髖關節的疼痛,立刻就會想到一個疾病,就是:股骨頭壞死。所以就會萬分惶恐,於是趕緊上網查自己的症狀,看看是不是壞死的毛病,在網上越看越覺得自己是這個毛病……
  •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孫勇:股骨頭壞死怎麼辦?
    長期大劑量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容易引發股骨頭壞死。短則1周,長至數月或數年後,出現髖部疼痛,並進行性加重漸跛行,伴有髖關節功能不同程度的受限,經X線片、CT或核磁檢查,即可明確診斷。有報導指應用激素後,使人體內脂肪代謝紊亂,形成高脂血症,股骨頭內脂肪細胞膨脹,致血管栓塞或受擠壓,造成股骨頭內骨細胞缺血而壞死。
  • 股骨頭壞死的症狀 股骨頭壞死是什麼原因所致
    1、疼痛疼痛是非常的常見的也是比較明顯的症狀,初期可能會是間斷性的疼痛,活動時疼痛會加劇。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行走活動後加重,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鈍痛或酸痛不適等,常向腹股溝區,大腿內側,臀後側和膝內側放射,並有該區麻木感。2、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還有就是患者在患上股骨頭壞死疾病的時候,患者的關節可能會出現僵硬或者受限制的情況。
  • 人體信號:盤坐時大腿疼痛或是股骨頭壞死徵兆
    股骨頭壞死是一種常見的骨關節病,如不及時治療到了晚期致殘率相當高,嚴重的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但是,很多病人到醫院檢查的時候,發現股骨頭壞死已經到了必須進行髖關節置換的地步,這給病人帶來極大的身心痛苦及經濟負擔。其實,只要盤個腳盤,就可以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等疾病。
  • ...股骨頭壞死,年紀輕輕就要面臨髖關節置換,以後年紀大了怎麼辦?
    不幸被確診為慢性腎炎後,吃了大劑量激素類藥物,繼而誘發股骨頭壞死。28歲的吳女士(化名)年紀輕輕就要面臨髖關節置換,以後年紀大了怎麼辦?患上慢性腎炎後又查出股骨頭壞死兩年前,吳女士剛結婚沒多久的她在一次單位體檢中,發現尿蛋白有3個+。到當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慢性腎炎。醫生根據她的病情開了藥,讓她回去後定期吃藥控制病情。
  • 【解讀】股骨頭壞死應該怎樣應對
    股骨頭就是支撐身體上半部分的兩根骨頭,具體位置在骨盆下方,兩個股骨頭正好和髖臼配合,起到支撐上體的作用。 人的直立行走、活動、勞動都依靠股骨頭的支撐作用。所以一旦股骨頭發生病變壞死,人的正常下肢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變成殘疾。
  • 股骨頭壞死疼了26年 換了個髖關節治好了 關鍵在這個技術
    日前,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應用3D列印技術輔助一名左側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成功實施「左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解除患者二十餘年的疼痛,助其恢復正常行走。車禍後手術引發股骨頭壞死 疼了26年患者術前嚴重變形的髖關節。
  • 主任提問:股骨頭壞死知多少?
    由於早期唯一症狀是疼痛,常常誤診為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症、梨狀肌症候群、膝關節炎、風溼病等。股骨頭發生缺血壞死時,因無菌性炎症而導致其骨髓內壓增高和關節腔內壓增高,周圍組織和神經被牽拉擠壓而出現各種各樣的疼痛。早期以向後沿坐骨神經的放射痛,向前可出現沿股神經、內收肌的放射痛(病人常誤為膝關節痛)。中晚期以髖關節局部的隱痛、鈍痛、脹痛、針刺樣痛為主。
  • 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什麼
    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什麼 時間:2020-11-28 13:25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近年來,股骨頭壞死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是骨關節病變的常見疾病,導致該疾病的常見原因包括髖部外傷、應用皮質類固醇、飲酒或貧血史等。
  • ...走路也跛,走兩三百米髖部疼痛難耐,去醫院一查竟是股骨頭壞死
    仔細檢查後發現張女士髖痛很明顯,雖然能夠彎腿,但髖關節旋轉明顯受限。追問病史進一步得知,張女士1年前曾患腎病,應用過激素治療。髖痛出現後,在當地醫院X片也只照了關節正位片,「就像照相只從正面照了,只能看到正臉,不能全面反映關節情況」。和張女士仔細溝通後,徐海濤教授為張女士照了髖關節「蛙位」片,片子上看到股骨頭前上部已經塌陷變扁了,高度懷疑股骨頭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