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新聞網2009年12月05日11:26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在日本華人企業最為集中的行業,當屬餐飲業,位居第二的就是近年來迅速興起的IT業。2009年對於日本的IT業界來說,可謂步步探底,大環境頗為艱難。在此困境中,作為IT企業界的小字輩,眾多的華人中小企業更是步履維艱。
在2009年即將告別、2010年闊步走來的辭舊迎新之際,日本《中文導報》記者特別採訪了在日IT業界打拼多年的資深華人企業家劉玉勁和兩位資深社長兼學者,請他們談談一年來華人IT業的起起伏伏,存在的誤區和曙光所在,談談華人IT從業者面臨的困難和選擇。
華企首當其衝步入寒冬
劉玉勁介紹,由於IT業屬服務性質,相較於金融、汽車、建築和製造業等受經濟危機的衝擊比較滯後。這也決定了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後,IT業並沒有立刻陷入萎靡,而是按慣性仍在發展,IT界的工程工作量仍達到一定程度。然而從今年開始,IT業工程量開始減少,出現人員過剩現象,到了9、10月份,去年的掃尾工作基本結束,閒置人員人數達到高峰。IT業界的寒冬期降臨了。
一位華人學者介紹,華人企業大多數都是一些中小企業,自己開發產品的少,靠外派為別人幹工程的多,可以說是站在市場的最前沿,因而IT業界工程減少,人員過剩,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華人企業。據預測,在東京圈內,有500到600家左右的華人IT企業,到今年10月底,有1/3的企業因沒有工作可做,處於休眠狀態,即沒人上班或已經註銷等,從業人員有一半左右失去了工作,或回國或另尋出路。而在繼續上班的人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處於失業狀態,即靠政府的中小企業援助金度難關。在2006、2007年高峰期大量赴日的IT從業員,就像大城市結束了一項建築工程從建築工地上撤下來返回故鄉的農民工一樣,大量的從日本撤走,返回中國。
大量低端編程人員需求不再
日本經濟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陷入低谷,但隨著危機的過去,日本經濟也和世界經濟一樣,正在艱難緩慢的爬升。IT界是否也將隨著經濟的復甦而再現高潮?對此劉玉勁並不樂觀,他表示IT業的高潮已過,即使復甦也不會再有大量的低端編程人員的需求。IT業是一種綜合服務行業,今後的需求一定會從高端需求產生,需要的是懂業務、精日語、可以與客戶溝通,有金融、經濟知識,可以做項目工程設計的綜合型高端人才,而不是只會編碼的低端人才。而目前日本經濟復甦步履維艱,IT業的曙光還難以看到。
一位資深華人學者也談到,日本民主黨政府上臺後,關停並轉了一大批項目工程,目前還看不出上馬新工程或出臺新政策刺激新建項目的跡象,因而IT作為各項工程的後續服務工作,從源頭上就減少了工程,以後的需求會轉向販賣和售後服務等領域,需要大量編程人員的高峰期不會再來。赴日就業提升自己是生存前提
目前IT界面臨蕭條,也提供了IT業從業人員和經營者一個反思的機會,因為無論是經營者還是從業員都面臨著一個必須做出的選擇。那就是是繼續在這一行業作下去還是另行擇業。在這一行業作下去,就必須提高自己,適應環境,以達到需求。
劉玉勁介紹,隨著大批的中國年輕的大學畢業生赴日從事IT業,中國學生的優勢和劣勢也都非常明顯的顯露出來。應該說中國學生是非常優秀的,這表現在頭腦聰慧反映快,領悟能力強。然而劣勢也同樣非常明顯,那就是缺乏歸納總結的能力,缺乏一個自我提升的進取心。比如一般的日本大學畢業生,在大學畢業幾年內,已經通過學習考取了好幾種職業資格,而同等年齡的中國青年人,來到日本只揣著一張大學畢業證。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行業大蕭條,必將會有一個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的選擇,只有適應環境提升自己才能生存下來。也就是說,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日語能力,達到客戶的需求,另外在日本工作,還要了解日本的文化,日本的企業文化,日本的民族性,這樣在工作中才能與日本同事加深理解和交流,在工作中更大的發揮自己的才能。
華人企業用人養人難
劉玉勁介紹,現在日本IT業人員過剩,工程量較少,找工作難,但並不是沒有了工作,企業仍面臨著有活兒卻找不到人幹的難題。這些活兒多為一些特殊技術的項目,而這樣的人才很少。這就觸及到了企業用人和培養人的難題。日本企業尤其是日本的大企業很重視人才的培養,往往從大學畢業生一進入企業就開始培養,用人時也是人才濟濟。華人企業也都明白這一點,可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但沒有幾個企業敢養兵,或捨得培養人,原因就是華人社員的流動性太快了。往往是養兵千日,用時沒人了,為了不為別人培養人,很多企業不在培養人才上下功夫。劉玉勁認為,這也是華人員工難於提升自己的一個因素。華人沒有長遠打算,員工見利就走,經營者放棄培養人才,短期行為使員工和經營者雙雙受害。這也是華人員工和企業在經濟危機面前非常脆弱,不堪一擊的原因之一。(李春雁)
上網從搜狗開始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