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女子查出懷孕當天就被公司解僱,法院這樣判……

2020-12-23 SZNEWS

廣州日報2019年11月7日訊 珠海樊女士入職某物業公司不到兩個月,卻在查出懷孕當天遭到解僱。與物業公司多次協商無果後樊女士於今年4月25日以平等就業權糾紛為由提起訴訟。

近日,珠海香洲法院對該案作出了一審判決,認定物業公司侵害樊女士平等就業權,判令其向樊女士作出書面賠禮道歉,賠償孕期工資損失2064元、未休產假工資損失1875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據悉,該案是「平等就業權糾紛」這個新案由在廣東省的第一次司法實踐,在全國也是頭幾例。

緣由:女子入職45天因懷孕遭公司解僱

2019年1月5日,樊女士入職某物業公司,任珠海某學校物業管理監控員,月工資3750元,上班時間為二班制(白班7點至19點,晚班19點至次日7點),雙方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9天後,樊女士向物業公司提出辭職,因當時正值春節期間,人手緊張,物業公司未同意。

2月20日早上8點多,樊女士在家用驗孕棒檢查發現自己懷孕,因感覺身體不舒服準備前往醫院就診並電話向經理杜某告知情況需要請假,杜某在電話中不準許,雙方又通過微信爭論了一會。下午4點多,班長林某電話通知其不用再上班。醫院當天確診樊女士懷孕並作出休息一天的處理意見。第二天,物業公司拒絕樊女士進入工作場所。

2月23日,樊女士向物業公司郵寄《要求繼續履行勞動關係通知書》,要求其繼續履行勞動關係,尊重婦女工作權益,物業公司籤收後未予回應。3月30日,樊女士自然流產。

樊女士認為,物業公司獲知其懷孕後,非基於工作崗位需要,無理由解僱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她的平等就業權利,導致她精神沮喪、失眠、情緒低落、痛苦難當,以致流產,給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損害。物業公司的行為違反了我國法律中有關公民享有平等就業權及婦女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受特殊保護的規定,使她遭受誤工損失和精神損害。

依據《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二條、《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二條、《廣東省女職工勞動保護實施辦法》第七條規定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物業公司賠償孕期工資經濟損失4784元、未能休產假的工資經濟損失1875元、未能享受醫療保險待遇支付的生育醫療費1949.2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0元以及向其公開賠禮道歉等。

爭議:

侵權糾紛還是勞動爭議糾紛?

是否構成「就業歧視」?

物業公司辯稱:

第一,雙方之間的糾紛屬於勞動爭議,珠海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也已受理樊女士提出的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與該案屬同一法律事實,請求法院依法駁回樊女士起訴。

第二,樊女士訴求的前三項賠償內容均是與物業公司因解除勞動關係而起,屬於勞動爭議,不是人格權(平等就業權)糾紛。勞動爭議應當仲裁前置,樊女士未經仲裁即在本案要求物業公司支付孕期工資損失、未能休產假工資損失和未能享受醫療保險待遇支付的生育醫療費屬於程序錯誤,應予駁回。

第三,物業公司與樊女士解除勞動關係的原因並非是其懷孕,而是因樊女士在試用期內經常遲到、早退,嚴重違反物業公司的規章制度,不符合錄用條件。樊女士本人也口頭提出了離職意向。根據《勞動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物業公司與樊女士解除勞動合同關係並不違反法律規定,無需承擔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責任。

庭審中,樊女士對遲到的事實無異議,但認為遲到是物業公司經理默許的,因為自己家裡離上班地點遠,且物業公司一向對員工遲到持默許態度,從未因遲到扣發其工資。物業公司也確認2019年1月、2月實際均未因遲到扣發樊女士工資。

判決:

認定公司侵害女工平等就業權

需書面賠禮道歉和賠償精神撫慰金1萬元

香洲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關於該案是否屬應仲裁前置的勞動爭議糾紛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樊女士主張其平等就業權遭到物業公司侵害,依據該條規定起訴請求損害賠償,且其所提訴訟請求與仲裁案提出的仲裁請求並無重合,故法院對物業公司主張該案為勞動爭議糾紛,應當仲裁前置的抗辯理由不予採納。

關於物業公司是否侵害樊女士平等就業權的問題。現有證據足以證明物業公司辭退樊女士的原因是得知樊女士懷孕。

樊女士在懷孕前雖然有遲到行為和提出過辭職,但物業公司未同意辭職也未對其遲到行為進行任何處罰,但在知道樊女士懷孕後立即將其辭退,足以認定物業公司辭退樊女士的原因是其懷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三條、第二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規定,平等就業權保護的範圍應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招錄過程中勞動者被平等錄用的權利,二是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勞動者被平等對待的權利。

本案中,樊女士雖然不是在入職時遭受歧視性對待,但物業公司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因為樊女士懷孕而將其辭退,使其失去原本已經獲得的工作,屬於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對樊女士的歧視性對待,仍然構成對樊女士平等就業權的侵害。

該案為侵權之訴,樊女士主張的孕期、產假期工資損失、生育醫療費,是其平等就業權被侵害後發生的經濟損失,可以不經過勞動仲裁程序,在侵權訴訟案件中進行處理。

法院最終判令物業公司向樊女士作出書面賠禮道歉,並賠償孕期工資損失2064元、未休產假工資損失1875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駁回樊女士其他訴訟請求。

目前,該案還在上訴期內,一審判決尚未生效。

法官釋法:

2018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第一部分「人格權糾紛」的第三級案由「一般人格權糾紛」項下增加一類第四級案由「平等就業權糾紛」,從2019年1月1日起開始正式施行。此類案由明確按侵權糾紛(人格權糾紛)來處理,區別於勞動爭議糾紛。程序方面,侵權糾紛直接訴訟即可,勞動爭議則必須仲裁前置。賠償範圍方面,平等就業權糾紛屬於侵權之訴,一旦被法院認定侵害平等就業權,應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規定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而勞動爭議糾紛則往往圍繞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等。

承辦法官解釋道,在該案由設立之前,勞動者一般以「勞動爭議糾紛」或者「一般人格權糾紛」來應對在招聘、錄用、解除勞動合同環境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問題。

之前大多數案例是應聘者在招錄過程中遭遇「就業歧視」,而在該案,物業公司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非法解僱樊女士,不僅違反勞動法等相關規定,還侵害了她的平等就業權。

樊女士作為物業公司的職員,在懷孕後本應受到特殊保護,但物業公司卻在得知其懷孕後立即將其辭退,樊女士作為孕婦受到就業歧視,人格權遭受侵害,其主張感受到相當程度的精神痛苦符合常理,予以採信。

但是,樊女士在被辭退1個月餘後自然流產,難以認定流產與物業公司的侵害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故此節不作為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因素予以考慮。

樊女士雖然有遲到行為,但物業公司在知道其懷孕前並未執行公司的考勤制度,免除了扣發工資的處罰,故樊女士對於自己的平等就業權被侵犯並無過錯。

物業公司在春節期間急需人手時挽留樊女士不同意其辭職,但卻在度過春節期間的「用工荒」之後,在得知樊女士懷孕時立即將其辭退,侵權行為情節嚴重。因此,法院酌定物業公司向樊女士書面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治家通訊員張夢穎、林碧娜)

相關焦點

  • 男子工作近20年被解僱,法院判公司賠償他2700萬元
    美國一名男子在公司工作了將近20年卻遭解僱,近日,法院判公司賠償他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萬元)。綜合美國媒體9月17日報導,美國男子克裡斯蒂安-格拉德拉迪過去是花旗銀行的員工。他在這裡工作了將近20年,擁有500至600名客戶,其中大部分來自巴西。他每年可以獲得大約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50萬元)的佣金。
  • 成都一女子懷孕請假保胎被解僱,公司:她曠工,按制度辦事
    成都一女子懷孕請假保胎被解僱,公司:她曠工,按制度辦事 2019-07-08 0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子咬斷同事手指被拘留,公司解僱合法嗎?廈門法院判了
    因瑣事與同事發生激烈口角,廝打互毆甚至咬斷對方手指,阿萍因此被行政拘留並罰款,而後公司將阿萍等二人解僱。那麼問題來了,公司是否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行政拘留後,公司將二人解僱次日,廈門市公安局湖裡分局向阿萍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阿萍處以拘留 9 日並處罰款 500 元。
  • 懷孕五個月被解僱 用人單位這樣做合規嗎?
    本文來源:股城網女性在職場遭遇歧視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近日一名女子懷孕五個月被解僱引發廣泛關注,那麼公司有權利這樣做嗎?職工沒有犯任何錯誤的情況下可以以懷孕為由辭退嗎?相關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的?在女職工懷孕期間,有些人遇到被公司解僱的情況。對於女性員工,被公司解僱是非常不公平的,公司解僱員工的做法顯然違反了勞動法。如果僱員懷孕,則僱主不能終止與該僱員的勞動合同。如果僱主終止勞動合同,則應支付兩倍的經濟補償金(5個月的工資)。
  • 懷孕一個月,我被公司老闆歧視死亡:懷孕不配工作?網友卻說:老闆幹的漂亮?
    在奇葩說中一位選手也提到:生育成本是女性不得不承擔的一個重擔。家住重慶渝北區的呂女士最近就因為生育權力的事情發起了求助,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家跟著表姐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 懷孕一個月,我被公司老闆歧視死亡:懷孕不配工作?網友卻說:老闆幹...
    呂女士是一家培訓機構的語文老師,在就職之後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於是就將這一消息告訴了自己所在的公司,萬萬沒有想到,在公司知道這一消息之後竟然表示要讓自己離職! 呂女士:每個女人都要經歷懷孕生孩子,真沒想到公司為了不承擔相應的責任會將她開除。
  • 女員工:我先兆流產,微信請假卻遭遇解僱!公司被判賠22萬
    本文轉自【杭州交通918】;本文來源:羊城晚報、廣州市增城區法院 當今,職場競爭激烈,懷孕女職工就更不容易了。倘若不幸在懷孕期間發生不適,除了遭受身體上的傷痛外,還要當心飯碗不保!近日,廣州市增城區法院公開了一宗懷孕女職工因先兆流產請假、結果被公司解僱的糾紛。那麼公司的解僱行為是否合法呢? 孕期微信請假卻遭解僱黃女士原是廣州某汽車運輸公司的員工,主要負責勞動人事工作。
  • 入職近10年被查出學歷虛假,公司還能解僱?(二審判決)
    唐焉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2016年3月3日仲裁委員會裁決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279606.67元。公司對裁決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公司起訴後持一審法院調查令向人才市場調查,人才市場出具加蓋全國高等學校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公章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查詢結果通知》:「姓名:唐焉……證書編號:1029021998******查詢結果:此學歷證書系偽造。根據……的規定,對此證書予以沒收」。一審判決:交假學歷不誠信,該解僱!
  • 經典案例 ▏女子懷孕領證後,得知男方患愛滋病已8年,法院判了!
    女子懷孕領證後得知男方患愛滋病已8年法院判了!感情穩定的戀人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腹中還孕育著二人愛的結晶,誰料領證第二天丈夫主動告知自己罹患愛滋病多年......2020年4月,李某懷孕,6月28日雙方登記結婚,並於當天至民政機關指定的機構進行婚前檢查。此時的江某,已身患愛滋病8年。第二天,婚檢結果出來,醫生要求江某主動向李某坦白患病情況否則醫生就要告知李某。直至6月29日當天,江某主動坦白,李某方知枕邊人罹患愛滋病多年。
  • 狀告單位以多次請病假為由解僱違法,員工被判敗訴,懷孕不是王牌
    當然作為員工都會因有事或生病請假,這也屬正常,如果一個月之內只能上班三五天,大多時間不能正常出勤上班,很多企業都是不能接受的,這種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關係,往往面對的是一位懷孕女工,企業是否會涉嫌違法解僱呢?
  • 女子診斷出先兆流產微信請假遭開除,法院這樣判
    2018年7月16日,她懷孕被診斷為先兆流產,醫生出具醫囑讓其休養一周,因擔心隨意走動對胎兒不利,黃女士就通過微信把診斷證明書發給了直屬上司劉經理,並在微信上向其申請請假一周,上司劉經理收到黃女士的微信後,表示同意,並回復黃女士建議她將病假改為休年假。
  • 孕婦請假被解僱,公司說她是曠工
    懷孕本來應該是件高興的事,範女士卻很糟心,甚至因此丟了工作。範女士在一家貸款公司上班工作,本來一切順利,她因為努力工作,業績也非常好,在公司工作如魚得水,然而這一切都在範女士懷孕後發生了變化。今年二月份範女士懷孕後,因為體質不好,一度有流產跡象,醫生再三建議範女士先暫停工作好好養胎。範女士對這一胎也非常重視,於是聽從醫生建議,決定休假,只是原先不知道,一休假才了解到公司根本沒有孕假,如果想請假,就只能請病假。現在以範女士的身體狀況,就是病假也要請,於是範女士將醫生的證明遞交給公司,請了三個月的病假。
  • 上午查出懷孕下午被辭退,公司敗訴賠償萬元!
    據工人日報報導,在珠海有一家企業,一位員工一月份就職某物業公司,工作約46天後懷孕,入職初期1978年的鐘玲1月5日被分配到某學校物業任管理監控員,工資3750元。2月20日鍾玲剛下夜班通過驗孕棒得知自己懷孕,因為身體不太舒服前往醫院檢查,並打公司電話請假,但是並為得到批覆,中午十二點再次與公司溝通請假,要求休假,病例等醫院出來後給經理,經理再次回復『這樣沒人上班呦』。
  • 女子懷孕6個月意外遭公司解聘 擔心生育險打水漂兒
    懷孕,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但隨著一紙《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從天而降,原本讓人羨慕的幸福生活瞬間被打破。7月17日,身為白領的齊女士向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爆料,日前,已經懷孕6個月的她,被公司解僱,而解僱的理由是:嚴重違反了該公司的規章制度。
  • 女子在迪士尼騎車摔傷牙誰之責?法院這樣判!
    女子在迪士尼騎車摔傷牙誰之責?法院這樣判!經審理,上海一中院依法維持原判,認定星願公園管理人已盡到合理的安全保障義務,無需向馬某承擔賠償責任。女子在迪士尼騎車摔傷牙誰之責?法院這樣判!》
  • 食品廠保安偷吃麵包被解僱,保安仲裁索賠6萬,看最後是怎麼判的
    這份規定很多年前就通過培訓、公示的方法進行宣導,在公司全員皆知。當天,該食品公司就以「保安老高夜班時利用職務之便盜竊公司財物,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出示書面通知,解除了與老高的勞動合同,也未支付經濟賠償。金老高認為,他食用的三個麵包及肉腸總價值只有20元左右。
  • 單位解僱員工判賠25萬覺委屈,問題在哪裡?就因HR忘做一件事
    ●那麼今天我們藉助頭條號的平臺,通過合肥律師劉志漢的運營號,來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案號2020浙民初2384號),由於單位的隨意任性,解僱員工時的疏忽,沒做好一件事,被法院判賠25萬。●在2020年3月16日公司通知呂某,以呂某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違反《公司員工手冊》和公司相關規章制度、違反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違反《公司獎懲管理制度》為由,解除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關係。
  • 女子懷孕後拒絕長途出差 被公司以"曠工"為由開除
    天河區法院一審判公司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一萬元,並支付因其違法行為造成古某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工資損失八萬多元。廣州中院二審維持原判。古某於2015年10月份入職廣州某美容美體行業公司,2016年2月底發現自己懷孕,後告知公司。公司認為古某入職後不久即懷孕,對此有所不滿,之後為了讓古某自行離職,對古某百般刁難。
  • 廣州一孕期女員工身體不適發微信請假,公司卻以 「曠工」為由解僱...
    根據「廣州增城法院」官方公眾號消息,近期,增城法院就審結了一宗懷孕女職工因被診斷先兆流產需休養,故在微信向上司請假,卻被公司以「曠工」為由解僱的勞動糾紛案件。員工有點冤:孕期微信請假卻遭解僱黃女士原是某汽車運輸公司的員工,主要負責勞動人事工作。
  • 女子查出懷孕就辭職在家養胎,兩天後傻眼了:醫院弄錯了
    每次出現這樣的事情,醫院和病人都覺得各自有理,所以出了問題之後協商解決的過程也比較麻煩。 女子被查出懷孕,辭職後醫院卻說弄錯了 來自於黑龍江的馬女士和丈夫結婚多年,兩人婚後一直很渴望要個孩子。可幾年前馬女士因為一次意外流產,後續一直沒能懷孕,這也導致她的內十分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