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館劇場再現 觀眾可邊茗茶邊看大戲(圖)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香港茶館劇場再現 觀眾可邊茗茶邊看大戲(圖)

2015-05-10 12:14: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在演藝學院內搭建了一個「一比一」的茶館劇場,連續兩日邀請了業內人士欣賞劇曲演出及茗茶。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圖

  中新網5月10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預定2017 年落成,當中最具特色的應該是位於大堂一樓、設有一個提供200個座位的茶館劇場。

  西九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表示,茶館劇場的概念源自內地的傳統戲樓,讓觀眾邊茗茶邊睇大戲;而茶館的演出將會1小時多的中樂演出、折子戲或「精華版」大戲,有別近3小時的傳統大戲。

  茹國烈解釋,1小時多的演出較為「易入口」,希望可以藉此吸引新的觀眾群,尤其是年輕一代接觸戲曲。

  現在提到飲茶,人們會立刻聯想到茶樓酒館,正如提到戲曲,人們自然會聯想起戲臺戲棚一樣,卻少有人知道,原來明、清時期的戲曲表演平臺,就是專供人喝茶、吃點心的茶館,如北京內城南門「正陽門」、川劇史上重要的演出場所「悅來茶園」等。事實上,茶館唱戲在香港亦有流行過一段日子,油麻地一帶的酒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都會聘請一些戲班成員現場演唱粵曲,以吸引和娛樂茶客,但有關做法在港已逐漸式微。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有意將這種傳統文化重現香港,將於大堂一樓興建一個有約200個座位的茶館劇場,觀眾席中會配備長、茶几和木椅,分堂座與樓座兩層座位,茶館舞臺兩側和上方熒幕提供中英文唱詞字幕 。

  不過,茹國烈強調,茶館劇場絕對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因為它既不是複製北方戲樓的模;也不是還原老廣東戲園、粵曲茶座的喧鬧。他希望劇場有屬於當代香港的獨特性,既包含傳統藝術,又接受時代審美,甚至中西文化的交融。

  茹國烈續說,為推廣戲曲並開拓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新觀眾群,茶館劇場將定位為接觸戲曲藝術的「入門場地」,所以觀眾在茶館劇場中欣賞到的都是相較大劇場演出更為精煉的節目,如1 小時多的中樂演出、折子戲或「精華版」大戲等。

  他坦言,對從未看過戲曲的觀眾群則較為「易入口」。他補充,由於場地較細,觀眾可以近距離觀賞到臺上小生花旦的妝扮和造手等,應該可以吸引到傳統戲迷進場。

  被問及戲曲中心能否如期落成,茹國烈再三強調「一定可以2017年落成」。他又說,戲曲中心已與承建商籤好合約,不會再出現超支問題。

  為確保未來場地空間管理、藝術發展及市場營運順利,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上周舉辦「茶館劇場系列實驗計劃」,在演藝學院內搭建了一個「一比一」的茶館劇場,並連續兩日邀請了業內人士欣賞劇曲演出及茗茶,希望能通過多角度的場地規劃及模擬實驗,摸索出最理想的茶館劇場體驗。據了解,有關的實驗計劃將於明年再度舉行,希望在開館將劇場調整到最好。

  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毛俊輝表示,業界對茶館劇場這個概念十分歡迎,認為劇場可以為香港粵劇界注入新思維。他又指戲曲中心落成對香港粵劇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起碼有地方讓劇團演出,有意加入粵劇界的人都有出路,我認為可以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免卻青黃不接的情況。」

相關焦點

  • 五部大戲揭幕烏鎮戲劇節,孟京輝導的《茶館》怎麼樣
    10月18日晚,第六屆烏鎮戲劇節正式拉開帷幕,五部開幕大戲同晚上演。其中,由孟京輝執導、文章領銜主演的《茶館》還是全球首演。除了《茶館》,開幕當天還有4部來自世界各地的戲劇同時為戲劇節揭幕。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作品《北國之春》、德國著名劇院塔利亞劇院的《黑暗中的舞者》、李建軍導演的《大眾力學》、澳大利亞現實題材作品《沙漠傍晚六點二十九分》都在烏鎮各具特色的劇場內上演。
  • 鬧中取靜的殿堂級表演場地——香港戲曲中心走訪記
    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新華社香港1月9日電(記者丁梓懿)「戲曲中心落成標誌著西九文化區終於逐步落成啟用,這也是香港粵劇藝術發展的一個裡程碑。」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9日表示。由設計到落成,戲曲中心經歷了8年時光。它坐落在西九文化區東側,是區內首個地標式表演藝術場館。
  • 田沁鑫編導《青蛇》水劇場上演 揭幕烏鎮戲劇節
    昨晚,田沁鑫編導的《青蛇》作為開幕大戲,在烏鎮水劇場正式揭幕第二屆烏鎮戲劇節。田沁鑫此次結合水劇場露天環境特別定製此版《青蛇》,將烏鎮情景再現到西湖橋邊,《青蛇》以全新而壯觀的場面伴隨著青白二蛇出世人間,震撼呈獻給觀眾。
  • 曲劇《吳漢殺妻》再現英雄家國情懷——記柳河鎮周六劇場
    2020年6月20日下午,周六劇場上演朝代感情大戲《吳漢殺妻》,再現英雄家國情懷。話說東漢未年,王莽篡位,改國號為新,追殺王族後代,斬草除根,劉秀一十二歲走南陽,號天下英雄,起兵反莽,奪取江山。時值王莽之婿,駙馬吳漢,能兵善武,乃一軍中豪傑,欲建功立業,剿平漢小王劉秀,被母勸阻。
  • 專訪| 茹國烈:希望香港西九文化區能成為中國戲曲的窗口
    經歷了多年的籌備和建造,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在10月15日宣布,西九文化區的首個地標式表演藝術場地——戲曲中心將於2019年1月20日開幕。戲曲中心內包括大劇院、茶館劇場、中庭、演講廳、排演室等多個空間。
  • 2018年戲劇舞臺素人當主角 VR進劇場五部《茶館》連連看
    導演王子川的話劇《雷管》正在鼓樓西劇場上演,寒冷的天氣並沒有凍跑坐滿劇場的觀眾,這讓負責該劇宣傳的「石榴」格外感慨。應該說,正是越來越多的戲劇觀眾讓王子川這樣的年輕導演,可以憑藉實力在市場上迅速「圈粉」,也讓中國戲劇在過去一年有了更多可能性。
  • 臺北書展金庸茶館再現大師經典
    中新社臺北2月12日電 題:臺北書展金庸茶館再現大師經典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2日,臺北世貿一館內,金庸茶館入口處掛著這位武俠小說大師的墨寶,吸引許多武俠迷拍照。資料圖:金庸。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第27屆臺北國際書展當天開幕,吸引52個國家和地區的735家出版社參展。書展特別設置了金庸茶館、書展大賞館等十大主題館。金庸茶館的布置別具一格。
  • 香港戲曲中心演出排至年尾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香港1月4日電位於西九文化區東側的戲曲中心將於1月20日開幕。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局)4日對中新社表示,戲曲中心現時已確認逾30個團體演出申請,預約至2019年年底。另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藉助港珠澳大橋及高鐵等便利交通,戲曲中心有望成為大灣區文化地標,吸納更多大灣區觀眾。為期3個月的開幕季包含多項表演計劃,最為重頭的是由粵劇泰鬥白雪仙博士擔任藝術總監、一眾紅伶及新星演繹,呈獻粵劇經典《再世紅梅記》,紀念該劇首演60周年,並標誌開幕季正式展開。
  • 話劇《新茶館》首輪25場演出結束,很多高校觀眾這樣評價……
    10月8日,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話劇《新茶館》在北京師範大學北國劇場首輪25場最後一場演出。老舍先生《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豐碑,也是新中國話劇現實主義創作的裡程碑。編劇和璐璐以致敬老舍先生的態度,創作了《新茶館》,老《茶館》用三幕戲葬送了解放前的三個舊時代。而《新茶館》用三幕戲描寫了新中國現代化進程不平凡的三個歷史時期。同樣的社會大潮下不由自主的小人物,同樣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同樣幽默風趣的老北京臺詞風格,使得這次《新茶館》25場演出收穫了觀眾對劇本的強烈反響。
  • 北京人藝《茶館》今早開票:該劇匯聚最強演員陣容 觀眾熬夜排長隊
    2018年5月28日訊,昨天,北京人藝官網、官微發布了今天上午將開售話劇《茶館》門票的消息,從昨天下午便有觀眾開始到北京人藝票房門口排隊。昨天夜裡,北京人藝門口就已經開始有不少觀眾趕來熬夜排隊;今天上午正式開票前,人藝門口的長隊已經排到了旁邊的胡同裡。這一幕,去年北京人藝開售《茶館》和《窩頭會館》兩部熱門話劇時,已經連續出現。
  • 香港首個戲曲文化表演場地——戲曲中心正式開幕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開幕儀式中致辭表示,戲曲中心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文化大都會的地位。希望戲曲中心除了重點呈獻優秀作品外,也能夠在教育、培訓、專業發展方面有所建樹,促進粵劇和不同戲曲劇種的交流。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說,戲曲中心的啟用標誌著西九文化區發展的新裡程,將成為香港的新地標。
  • 科學家用病毒制發電鞋 人們可邊走路邊發電(圖)
    科學家用病毒制發電鞋 人們可邊走路邊發電(圖)
  • 周迅霍建華撐起電視大戲 麻辣小面獻綜藝首秀
    周迅霍建華撐起電視大戲 麻辣小面獻綜藝首秀) 記者了解到,綜藝節目方面,美食節目獨當一面,「麻辣」系列頗有看頭,曾志偉、楊樂樂、杜海濤、吳文、李伯清等明星將亮相。電視劇方面,周迅、霍建華、楊冪等大咖雲集的大戲將陸續登場。  <<<綜藝節目  楊樂樂杜海濤加盟 吳文VS李伯清你更愛誰?
  • 後疫情時代的劇場文藝復興|北京人藝上演兩部大戲
    據了解,這兩部戲將是北京人藝復工復產之後的第三部和第四部大戲。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北京人藝的觀眾們闊別劇場長達半年之久,在這期間,北京人藝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停歇,票務窗口堅持為觀眾辦理線下退票,開發推出線上退票登記系統,劇場也集中時間組織人員進行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為復工復產做足準備。
  • 「茶館相聲」遇見「二次元」 天津名流茶館30周年再求變
    中新社天津1月1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近日,到訪天津「名流茶館」多倫道店的遊客發現了新鮮事。這家「相聲茶館」老店經重新裝修,充滿著「二次元」元素。圖為天津「名流茶館」店內一角的「手辦牆」。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名流茶館成立於1991年,是中國改革開放茶館行業復甦以來天津首家具有傳統民俗特徵和舉辦民間演出性質的天津相聲茶館。並於2010年10月成功入選原文化部、國家旅遊局評選的《國家重點文化旅遊演出項目名錄—相聲戲曲集萃》。
  • 戲曲名家演大戲戲迷觀眾看好戲
    曲劇《荊釵記》劇照    □記者陳向陽文通訊員鄭紅旗攝影    本報訊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戲迷觀眾們又有好戲看了    這場演出是河南戲曲公益事業的倡導者、原英協公司董事長羅林芳先生的三位姐姐獻給戲迷觀眾的節日禮物。
  • 年代情感大戲《錦繡緣華麗冒險》金鷹劇場獨播
    據悉,由上海泓迎影業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年代情感大戲《錦繡緣•華麗冒險》近期將在湖南衛視金鷹劇場黃金檔獨家播出。自從今年6月,泓迎影業在上海電視節期間播出該劇的精彩片花後,其震撼的畫面效果和懸念迭起的劇情更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不斷有網友和媒體詢問該劇的進展。經過緊張的後期製作,該劇最終剪輯版為45集,看過樣片的業內人士均表示,該劇無論是演員陣容、劇情節奏、服裝道具還是主題音樂,每個細節都非常用心和考究,堪稱年代劇中的絕對大作。因此發行過程中,也吸引力眾多衛視參與競標,最終湖南衛視搶得獨播權,並即將安排播出。
  • 北京人藝公布2019年全年戲單,未來劇院將運作5個劇場
    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屆時,北京人藝將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運作五個劇場的文藝院團。首都劇場看家大戲輪番上陣北京人藝的不少看家大戲今年將在首都劇場裡輪番復演。
  • 60年後,我們為什麼仍然愛《茶館》?
    多年來,只要《茶館》上演,就會出現這種奇觀。今年是《茶館》演出60年。據北京人藝院長任鳴介紹,開票當日,不到16點即售罄。  呂霄蕾排了6個小時,終於買到3張票。「我準備帶父母去看——因為每人限購3張,要是不帶爸媽,我就買3張不同時間的,自己看個夠。」
  • 走進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秦怡 香港攝影報導9月19日晚,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南音》、《仙姬送子》、《穆桂英招親》等粵劇曲藝及摺子劇目又一次在茶館劇場上演。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席中有不少外籍面孔。在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中,本地青年演員及樂師組成的茶館新星劇團為觀眾送上了精彩的演出,觀眾在品茗中也可欣賞戲曲之美,近距離接觸表演者。茶館劇場一個半小時的演出結束後,現場掌聲雷動,青年演員們登臺致謝後,藝術策劃、導演羅家英也向觀眾揮手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