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的大名,在學齡前兒童家長們的朋友圈裡,那可絕對是響噹噹的!人家手足口也確實有這個實力,每年都要出來肆虐一番,搞得家長們是人心惶惶。疾控君需要提醒各位家長朋友的是,手足口不可怕,科學防治是關鍵。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類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特別是3歲以下嬰幼兒。全年均可發生,我市的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4月至9月。
手足口病主要經密切接觸(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傳播,也可經胃腸道(糞-口途徑)和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黏膜皰疹液等造成傳播。
手足口病有什麼症狀?
手足口病病毒侵犯人體後,通常有2~5天的潛伏期,隨後出現症狀。根據症狀的輕重程度,臨床上分為兩型:
「
輕症手足口病
輕症手足口病的孩子會出現發熱、咳嗽、流鼻涕、厭食、腸胃不適等症狀。
發熱1~2天後會出現皮疹,典型的會在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膚出現紅疹及小泡樣損害,病程一般5~7天。
重症手足口病
大多數的手足口病症狀都比較輕,僅有少數患病的孩子會發展為重症手足口病例,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需要特別注意。
除了發熱、皮疹以外,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簡單的說,只要孩子體溫高於38.5℃超過3天,出現嗜睡、嘔吐、頭痛等表現,就要立即帶孩子去醫院。
」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看這裡!
1、手足口病流行季節,減少或避免到遊樂場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玩耍,以防感染。
2、要注意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保證幼兒每日的戶外運動,增強幼兒體質。
3、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小孩飯前便後都要用流動水將手洗淨。
4、家長應經常清洗和消毒孩子的學習用品或其他用品(包括玩具、圖書)。
5、六月齡及以上兒童可前往社區門診接種EV71疫苗,預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重症。
打了疫苗還會得病嗎?
由於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種類較多,目前尚沒有針對所有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兒童可多次感染髮病。
雖然現在的EV71滅活疫苗不能預防CA16,但能有效預防重症手足口病。要知道,EV71型引起重症及死亡的比例遠高於其他型別,並且打了疫苗後,一年內對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保護效力都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