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就該這麼做

2020-12-19 贏商網

W

inshang

引言

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的秘密。

來源 | CEO品牌觀察(ID:new_shop_)

作者 | Panda Chan

在亞洲,如果要選出一個讓人永遠感到驚喜的城市,相信多數人都會投「東京」一票。這裡的每個角落,都擁有自己的個性和氣質。

去年5月,本人獨自漫步東京,邂逅代官山蔦屋是這趟旅途的「意外」驚喜。

代官山是東京購物區中最為特別的一個,日式的精緻和輕奢隱藏在其中(圖片來源:Panda Chan)

作為日本中產階級聚居地,與惠比壽相鄰的代官山,位於東京都澀谷區,有品味,有深度,書香氣息與異國情調相互追隨。號稱全球最美的20個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DAIKANYAMA T-SITE(以下簡稱為:代官山T-SITE),也坐落於此。

代官山T-SITE(圖片來源:蔦屋書店官網)

它由空間設計師池貝知子、英國設計團隊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與日本平面設計師原研哉三方合作打造而成。在綠意盎然的代官山,為了讓這座建築設計不過於突兀,三位大師以數萬個特製材料的白色「T」字型字母交錯編織成「大T」外牆。

遠看代官山T-SITE建築物外牆,即顯示出大寫的T字。這是一種雙重品牌宣傳的獨特嘗試。全白的建築物掩映在茂密的綠化中,不會給人以華麗的印象,卻與街道的景象十分和諧(圖片來源:Panda Chan)

T字型設計不僅呼應了店名,而且形狀似鳥巢,又如蜂窩,宛若自然中生成的有機物,蓬勃生長,卻又低調融入。這種創意不是在建築物上貼標識,而是讓建築物本身成為企業標識。

佔地13200平米的代官山T-SITE以「森林中的圖書館」為主題,由三棟兩層樓的建築物組成,且由55米長的「雜誌大道(Magazine Street)」串聯起來,六大書籍類別區分明顯。

代官山T-SITE平面圖(圖片來源:蔦屋書店官網)

平面圖上看來,「雜誌大道」似乎是獨立的通道,但實際上陳列著各領域的國內外雜誌。代官山T-SITE中同主題的雜誌與書籍都歸類在一起,方便讀者尋找相同性質的出版物,這是其與多數書店將雜誌獨立為一區的做法不同。

雜誌大道(圖片來源:蔦屋書店官網)

在「雜誌大道」兩側,分布著主題為「人文/文學」、「建築」、「愛車」、「烹飪」、「旅行」的一個個單獨小房間。所有的書都放在視線可及的書架和書桌上,沒有一般書店常有的空間壓抑感。

陳列的書則按照主題有序地排列組合,但常規的擺放方式背後,細細看來,卻有著猶如藝術展上精心設計的展品序列,讓房間充滿歷史和人文氣息

圖片來源:When in Tokyo

作為綜合型書店,代官山T-SITE有美食、旅遊、藝術、建築、設計、文學等各領域的海內外書籍、影視、音樂作品。但完全顛覆了一般書店「精打細算」式空間陳列法則,而是刻意將大量「留白」給予到店的人。

大面積通透的玻璃牆周邊布置了各種讓到店顧客可隨意坐下閱讀的沙發、桌椅,而享用咖啡的座位則穿插其中,清新簡約的原木家具營造出平和親切的閱讀氛圍。

圖片來源:營創實驗室

由於語言不通的關係,筆者最為推薦的是數量驚人的攝影區,平常價格高昂的攝影集,在此可盡情翻閱。

圖片來源:Panda Chan

不同於國內的複合型書店,代官山T-SITE並沒有把目標消費群定位在年輕群體,而是50、60代的熟齡人群。

在中國,這個年齡段的消費群體大多省吃儉用;而在日本,他們年輕的時候正好趕上日本經濟騰飛,儘管現已遲暮,卻依舊保持著中產階層的消費能力、生活情趣和審美層次。

再者,他們也有著較高的鑑別力和知識儲備,能吸引他們的不單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有基於歲月、閱讀而積累下的智慧。

圖片來源:Panda Chan

著眼於此,代官山T-SITE設置了專業的Concierge(圖書諮詢服務員),針對不同的心理狀態和生活需求的讀者推薦合適的書物。

據媒體報導,這些專業的「導購」都是由各領域知名人物擔任,除了負責相關領域的圖書選擇外,還常駐店中與讀者交流對話。話題可能圍繞著某些書,也可能超出書的範圍,延伸到對生活方式的探討。

在代官山T-SITE,書只是基本組合元素。因為在這個複合空間,讀者都可以自由攜帶書籍到喜歡的位置閱讀。想一邊看書,一邊吃點輕食填填肚子,二樓的Anjin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Anjin(圖片來源:蔦屋書店官網)

它是代官山T-SITE自營的輕餐館,提供咖啡、無酒精飲料和輕食。在這裡,不僅可以把樓下的書籍、CD、DVD帶上去,光是店內超3000本的古董雜誌,就足夠讓人大飽眼福,例如相當罕見的原版《domus》和《Vogue》。

圖片來源:Panda Chan

雖然這種做法存在高書籍折舊率與破損率,變相加大經營成本,但換個角度去看,真正的愛書之人,必定會珍惜手中的書。代官山T-SITE這種對讀者的信任,可謂是培育忠實消費者的一大妙招。

除了Anjin之外,針對不同客群,代官山T-SITE還設有全家便利店和星巴克。

據筆者現場觀察,年輕大學生會在全家便利店買罐裝飲料,而設計師和上班族打扮的青年則去星巴克點了咖啡和蛋糕,休閒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一邊閱讀一邊享受陽光。

其實,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折射的是其對於生活的態度。為了契合代官山中產階級的品味,代官山T-SITE還在三棟書店後方有另一商業區散落在周圍的綠樹間。

Daikanyama motovelo(圖片來源:蔦屋官網)

這裡有餐廳IVY PLACE、寵物服務店GREEN DOG、玩具與兒童用品店BrneLund、不定期舉辦主題活動的GARDEN GALLERY、電動自行車品牌店Motovelo等品牌,對於那些不想閱讀,只想散步或遛狗的居民們而言,閒逛於此是種另類享受。

代官山T-SITE就是這樣自成一個獨特自在的風景街區,而這也是其創辦人增田宗昭打造「代官山森林度假村」的夢想原型。

-小感悟-

在東京獨遊期間,筆者還去過蔦屋目黑川店和GINZA SIX店,此後亦去中國臺北逛過三家誠品,這些書店的氛圍和感覺都不及代官山T-SITE。

圖上為蔦屋目黑川店,圖下為蔦屋GINZA SIX店(圖片來源:蔦屋官網)

細細想來,代官山T-SITE「以書店為主,音樂、電影、餐飲及城市生活文化為輔」的場域式「建築」,與誠品近年來的轉變正相反。

圖片來源:蔦屋官網、Panda Chan

習慣於開進商場或自造商場的誠品,是運用室內裝修的手法來塑造空間,而代官山T-SITE從頭到尾都是從建築角度來作全面性思考。

此外,代官山T-SITE始終關注讀者的體驗,人文情懷的空間結合,便捷的購物流程,還能在跟專家級導購交流中,從書籍、音樂、電影中尋找到自我。

無疑,這些正是代官山T-SITE在各類型生活提案型書店如雨後春筍般湧出的今天,依舊獨霸東京的力量。

本文經授權轉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投稿、爆料、洽談合作

商場「反殺」純電商的方法,終於找到了!

全國127家商場去年銷售額都給你們「扒」出來了!

曾經不差錢的餐企,這次終於向資本「低頭」了?

相關焦點

  • 吉井忍:中國蔦屋和日本蔦屋並不是同一家書店
    TSUTAYA,曾經的「聖地」 如大家所知,在日本存在兩種「TSUTAYA」,一個是像代官山蔦屋書店的時尚場所,日文寫法也是用漢字、念tsutaya,這是在消費者心中比較新的形象,畢竟第一家「蔦屋」在東京代官山的出現也才10年。
  • 「代官山·蔦屋書店」:面向老年群體,卻成為最in的經典網紅店
    一家好書店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和名片。而對於代官山乃至整個東京來說,這家由三棟低密度建築群組成的「蔦屋書店」便是這樣的存在。在首家枚方店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代官山店不僅沒有重蹈「第二家店必敗」的覆轍,而且更是在1400家分店中脫穎而出,成為名副其實的蔦屋代表,吸引著無數人前去朝聖打卡。然而這樣一家最in的經典網紅店,竟是針對老年人群體而開設的?
  • 日本全國TSUTAYA蔦屋書店點名:由「書店」邁入的「生活提案」
    大約從2000年左右開始,日本開始流行起一種「咖啡店書店」(BOOK CAFE)的風氣。許多咖啡店開始設置書籍雜誌角落,而書店也加入精緻小巧的咖啡櫃檯,讓客人可以因著咖啡香而重拾書本。今天要介紹正是以這種新興咖啡店模式聞名的「蔦屋書店」,一起來看看吧!
  • 在書店業的黃昏中,蔦屋書店是如何讓人怦然心動的|近觀日本
    增田宗昭顯然不是這種日本人,如果擔心風險,那麼30多年前他也就不會選擇創業,如果擔心風險,那麼今天也不會有那麼多中國人跑到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的門口去拍照打卡了。中國的聽眾當然會問他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在實體書店越來越蕭條的形勢下,為什麼蔦屋書店依然顧客盈門?
  • 30圖實探大陸首家蔦屋書店,一個複合式漫生活空間
    關於日本蔦屋書店(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TA有很多標籤:全球最美書店、亞洲最具影響力書店、森林圖書館、北野武最愛的書店……說TA是書店經營者摩拜的對象,讀書人閱讀的天堂,毫不為過。   10月18日,這家備受尊敬與矚目的書店落址杭州,成為大陸首家門店。
  • 青騰匯全球私訪|蔦屋書店知道你做了什麼
    增田宗昭安排和騰訊青騰匯學員見面的地方,不是在中國人之間知名度最大的銀座店,而是以「森裡中的圖書館」為主題的代官山店。這片在江戶時代原本是德川將軍家的土地,院內一棵巨樹已有長到400多年,而如今開在這裡的蔦屋書店,被公認是「全球最美的20個書店」之一。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虎嗅網
    通過參觀,對天目裡蔦屋書店這家蔦屋的中國大陸首店,我有以下十點印象,與同行們分享交流。一、這就是蔦屋書店日本蔦屋書店的很多特徵在天目裡蔦屋書店中有具體的呈現,毋庸置疑,這是一家非常棒、有水準的書店,和我此前的想像完全一樣。
  • 蔦屋中國,準備「收編」千家單體書店
    2012年,是實體書店「出版蕭條」、「脫離書本」的年代。增田宗昭一意孤行,在日本中產聚居的代官山,開設了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蔦屋書店。   這家名為代官山T-SITE的店,沒有重蹈「第二家店必敗」的覆轍,用日均客流破萬證明了增田宗昭「書+X」賺錢直覺的靠譜。   八年後,疫情突襲。剛過上幾年好日子的實體書店們,瞬間急凍。
  • 1400家蔦屋書店案例:標準化已死,設計永生
    近幾年,網絡書店逐漸侵蝕實體書店市場、全球各地的實體書店面臨關門停業的生存困境。而蔦屋書店的出現,塑造了逆勢崛起的神話。蔦屋書店不僅存活下來了,而且擁有1400多家店鋪,佔了90%日本其他品牌書店的營業額,每月盈利上億日元。它是怎麼做到的?蔦屋書店從賣有形產品——書,到賣生活方式,賣你一天舒適的文化生活,賣精神世界。
  • 日本蔦屋書店在滬開首家店 有「全球最火書店」之稱
    中新網上海12月21日電 (李佳佳)有著「全球最火書店」之稱的日本蔦屋書店在上海的首店即將於12月24日正式開業。這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位於上生·新所內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21日書店舉行內覽會,讓媒體嘉賓有幸探訪一二。
  • 書店測評|日本蔦屋書店首家海外分店:憑什麼比誠品還火
    上個月,日本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開出了海外第一家分店,落地於中國臺北東區的「統一時代百貨」五樓,前方就是威名遠播的誠品書店信義店。相比號稱亞洲最大規模的誠品旗艦店,對門只有163坪的蔦屋在規模上完敗,但店員介紹,自開業以來,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客人在此排起兩行長龍,只為踏進一家「書店」?
  • 「全球最美書店」來了!蔦屋書店籤約落戶西湖區
    籤約的項目包括林德工程亞太區總部、「村村兔」電子商務平臺、蔦屋書店中國首店、紅洋科技微小型智慧機器人、浙江美濃新製造業創新中心等。代官山蔦屋書店(來自官網)蔦屋書店身上的標籤有很多:全球最美書店、森林中的圖書館、北野武最常光顧的書店等。
  • 蔦屋上海店要開了,但它本質上不是為了賣書
    代官山蔦屋書店就是增田宗昭的蔦屋書店商業模式樣本。書籍庫存不必齊全,但要定位明確,有生活提案感。要足夠吸引人,讓人願意拜訪。要呈現書店空間的更多可能性:比如與日本星巴克合作推出 Book & Café 新形態店鋪,便利店、餐廳也可以開進書店。當然,代官山蔦屋書店本身也是 T-site 開發形態的一個代表店鋪。這也為 CCC 在街區開發建設項目中提供了可參考的案例。
  • 日本最美書店「蔦屋書店」來了 年底前落腳臺北信義區
    代官山蔦屋書店(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以森林中的圖書館為設計理念,獨特的編織感流動白色立體牆面,和透視感佳的落地窗,設計感獨特。(盧美杏攝)   被譽為日本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也被選為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來臺布局2年,是各百貨積極爭取合作對象。近日在104徵才、密集部署,目前確定落腳信義區,與信義誠品比拚,據悉花落統一時代,昨統一時代低調表示有接觸,但細節和內容未確定。
  • 從「網紅」到零售標杆,復盤蔦屋書店的經營秘籍
    蔦屋書店,是席捲日本國民過半的「生活方式提案」品牌,也是遊客到日本之後打卡的地標級品牌空間,這也是其開到中國之後吸引眾多消費者打卡的重要原因。蔦屋書店在日本的成功,靠的是什麼?這一模式該如何在中國市場復刻?我們認為,蔦屋,本質不是書店,也不只想做網紅。
  • 日本蔦屋書店將在上海開業 在華門店欲達百家
    上海蔦屋書店選址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 張亨偉攝中國網12月23日訊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有著「全球最火書店」之稱的日本蔦屋書店將於12月24日在上海正式開業。該書店將目標瞄準在高科技、設計、建築等領域工作的年輕人等。
  • 蔦屋書店的秘密-虎嗅網
    近日,一則「日本蔦屋書店2020年落戶中國杭州」的消息引起關注。蔦屋書店不僅是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也是亞洲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書店之一。蔦屋書店成立於1983年,在傳統書店經營整體衰退和網際網路電商的強大衝擊中順利突圍並逆勢增長,已經擁有超過1450多家書店,銷售額超過1300億日元,與日本其他品牌書店營業額的總和相當。在過去數年間,蔦屋書店作為「新零售」的典型樣本,被國人爭相學習和借鑑。
  • 蔦屋書店進軍中國市場大幕拉開:入主西安邁科中心店,未來在中國開...
    蔦屋書店方面介紹了其公司的文化,並宣布他們在杭州天目裡的中國首店將在今年9月開業,在上海上生新所的店將於12月開業,在西安邁科中心的店暫定明年3月開業。 據了解,上海的新店將不只是「書店」而已,店內還會有生活提案顧問來服務消費者,在和顧客聊天之後向它們提供最適合的消費和生活方案。未來,蔦屋書店計劃在中國開出1100家書店。
  • 臺灣冠軍牛肉麵進軍日本 臺北蔦屋書店也吃得到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旗下「晶華冠軍牛肉麵」正式進軍日本,在東京蔦屋書店澀谷店內的WIRED TOKYO 1999餐廳開始販售
  • 蔦屋書店上海店12月開幕,設置「生活提案顧問」向讀者進行專屬推薦
    昨日,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中國總代表兼董事長野村拓在也在上海書展期間宣布,蔦屋書店上海首店將於今年12月開幕。蔦屋書店上海首店位於上海上生·新所內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松尾指出,蔦屋書店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店內的「生活提案顧問」(Concierge),他們能用多年累積的經驗和知識向顧客進行「提案」,在和顧客的交流中「提案最佳的生活方式」。代官山蔦屋書店館長田島直行曾在接受《知日》採訪時表示,這些「生活提案顧問」在蔦屋書店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在別人向你推薦商品的時候,是像亞馬遜一樣機器推薦好呢,還是人推薦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