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西紅柿媽媽
不少寶媽生完小孩後,選擇辭職在家,全身心的陪伴孩子成長。雖然,部分寶媽是因為沒人幫忙帶娃,不得已才捨棄職場。
但仍有一部分寶媽,明明有老人樂意伸手幫忙帶,卻以「老人帶娃對孩子不利」為理由,拒絕了老人的好意。
但實際上,在某些瞬間,有老人幫忙帶娃,還是種很幸福的體驗,真的沒必要太強硬的拒絕老人的心意。
5歲小孩見媽媽發火就發抖,源自保姆的性格膽小懦弱
王麗雲生完小孩後,親自把孩子帶大到兩歲,就重返職場了。她沒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怕「欠人情」。作為新時代女性,她選擇了僱傭保姆。
王麗雲說話的態度很強硬,每次跟保姆講話時都是厲聲厲色。但是,王麗雲開的是高出市場價格兩倍的薪水,因此保姆對這份工作很滿意,每次都會無條件答應她的要求。
有一次,王麗雲在公司憋了股火,回來後調取監控發現,保姆當天給孩子安排的食物中,沒有蘋果。於是,就把保姆叫來,整整數落了兩個小時。保姆委屈極了,但又不敢頂嘴,所以她對小孩更加嚴厲。
保姆絕不允許小孩做任何,在她眼中「超出規矩」的事情。比如,外出散步跟陌生小孩待在一起玩,這都不行。
有一次,保姆發現小孩跟鄰居家淘氣的男生,多說了幾句話,她很擔心王麗雲知道後會責備她,她超級嚴厲地訓斥了小孩「闖禍精」,嚇得小孩娃娃大哭。
從那之後,小孩只要見到家裡來了陌生人,就會躲到家人身後。媽媽跟孩子說話聲音高了,或是發火時,小孩就會渾身發抖。王麗雲感覺很費解,不知道孩子怎麼了。
最終,王麗雲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得知孩子有性格缺陷,都是源自保姆的性格投射。正是因為她對保姆很嚴厲,保姆就格外小心翼翼對孩子。孩子長時間跟保姆接觸,就養成了保姆一樣懦弱膽小的個性特點。
其實,如果家裡有老人願意幫忙帶娃,真的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如果寶媽經歷了上述事件,估計肯定會發出感慨來:有老人幫忙帶娃,可真好。
至少,有問題會及時溝通,不會唯唯諾諾,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展。
那麼,還有哪些隔代育兒的瞬間,讓你幸福滿滿呢?
1
、
「孩子乖巧懂事,知道孝順時」
把小孩交給老人帶,多數老人很注重孩子孝道的培養,會告訴孩子「必須孝順父母」。哪怕是一些知識不夠豐富的老人,但他們卻很懂得做人的道理,會告知孩子,做人要誠實守信,為人要懂事,要順從爸媽。
如果孩子乖巧懂事,孩子的爸媽肯定會覺得特別幸福。
2
、
「老人盡心盡力照顧娃時,心裡很踏實」
爸媽若沒有時間帶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至少爸媽可以放心忙自己的事情。
老人跟孩子有血親關係,對孩子的關心程度會更高,即便是粗心的老人,也比某些不負責任的保姆,更能給孩子爸媽安全感。
3
、
「小孩生病,自己手足無措時」
小孩子如果生病了,老人有經驗,方便更早的發現。一般來說,年輕爸媽在這方面經驗不足,稍微不留心,可能就會耽誤孩子的病。
但老人不一樣,他們一般都帶過一兩個小孩子,知道分辨孩子的病情嚴重度,有的經驗豐富點的老人,可以通過一些老方法,把小孩的感冒發燒治好,省去打針吃藥的麻煩了。
另外,老人幫娃換尿布,平時抱孩子,都比較有耐心。而且,他們會感覺帶娃挺好,不會太厭煩。
4
、
「老人樂意學習育兒知識,自己又可以輕鬆點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老人樂意幫忙帶娃,又很樂意學習先進的育兒知識,那可真是太棒了。
這種感覺就是自己多了個得力助手,還是免佣金,能完全放心的那種助手,哪個娃的爸媽會覺得不幸福?
身邊若有老人樂意幫忙帶孩子,確實會省不少事。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人幫忙帶娃,容易跟孩子的爸媽意見不同,從而引發矛盾。
但倘若真能避免這個問題,三代人更融洽的相處,那可真的是太棒了。
互動話題:您家寶貝幾歲了,老人很樂意幫忙帶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