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記得之前有一個女明星,她的名字叫做吳綺莉,她與她的女兒是出了名的不和,甚至互相當仇人,吳綺莉其實不是不愛她的女兒,可以說是特別愛,但是在她的女兒九歲之前她只要做任何事情孩子都要在她的身邊,上廁所也不例外,而且對待自己的女兒也很嚴厲,比如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情,她就會讓孩子舉著書罰站好幾個小時,有時候甚至要罰到凌晨五六點,於是她的女兒特別怨恨她。甚至做一些極端的行為來報復自己的媽媽。
其實,恨一個人也是分好幾種的,一種就是別人做了你不喜歡甚至讓你特別受傷的事情之後,你可能會恨他,還有一種就是本來關係特別的好,但是他做了讓你無法原諒的事情之後就變成了恨,那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恨自己的父母呢,親子明明就是世界上最緊密的關係,那麼,就來學習一下,為什麼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會變成仇恨。
孩子為何怨恨父母?都是這些事給逼出來的,再不糾正會成為白眼狼
一、父母沒有對每個孩子相同的愛
記得以前看過一部電影叫做《唐山大地震》,裡面的劇情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發生地震後,一兒一女同事被困在了水泥板底下,要救一個的時候,母親選擇了兒子,雖然當時那個母親覺得女兒可能活不下去了,但是在女兒的心中她永遠都是被拋棄的那一個,後來女兒被一對軍人夫婦領養,有了新的生活,但是她也是因為怨恨自己的母親,三十二年都不願意回家認親。父母的偏心,真的會讓沒有受到照顧的那個孩子感到心寒,他們會對自己的父母和那個受寵的孩子有一種怨恨。
二、父母失信、撒謊
父母經常說話不算數,對孩子撒謊,但是又給孩子布置很多的任務,如果父母已經給了他們承諾,在孩子們完成了任務之後,父母們卻不實現那個承諾,比如說當父母說你考試考了九十分以上,就帶你出去玩,大多數父母都因為工作的原因就會失信,但是在孩子的心裡他們會覺得父母是在捉弄自己,每失信一次,在孩子的心理父母的威嚴就會減少很多,所以時間長了,你再讓孩子去完成一件事,他們就不會完成了,甚至失信多了他們就會怨恨自己的父母。
三、不歡迎孩子的朋友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會去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生活,他們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人,當然,他們也會遇見陪伴他們一生的朋友,他們會向朋友分享那些甚至不願意和父母分享的一些事,但是呢,有一些父母就會莫名的不喜歡自己孩子的朋友,這樣會讓孩子感覺父母不尊重他,因為孩子他們感覺他們有選擇朋友的權利和自己能夠選對一個好朋友的眼光,如果父母不斷地摻和進來,那麼親子關係之間的隔閡會越來越大。那麼孩子就會怨恨自己的父母。
是的,父母並不能教給孩子什麼,反而可以從孩子的身上學習到很多。所以在這裡小編給各位家長推薦一套書,《幼兒情商與性格培養》繪本3-6歲兒童EQ情商管理幼兒園繪本親子共讀。這套書能讓家長學會傾聽、讓孩子敞開心扉、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溝通的橋梁,以減少家庭衝突,促進合作、尊重和互理解。
這10本書價格是59.9元,感興趣的可以點擊方購買
四、忽視掉了孩子的優點
在生活中,父母經常會讚美別人家的孩子,因此忽略了自己孩子的優點,而且經常性地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本來父母是想把其他家的孩子給自己家的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但是卻想不到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的優點,雖然每個孩子的資質不同,但是也不要只從學習來判斷一個孩子,要積極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不然孩子以後不僅會怨恨父母,還會非常的自卑。
五、在別人面前責罵孩子
就像我前面講的去別人家做客,其實那個孩子不僅是因為他的媽媽語氣的原因,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這個外人到他們家,在公共場合和家裡有客人做客,這都是會是父母們議論孩子的場合,好多父母都喜歡在這種場合揭短,尤其還是在孩子在面前時,越喜歡說自己的孩子,說自己多麼的不容易。但是越是這樣,孩子越會和父母對著幹。
結論:以上的這五件都會讓孩子會埋怨自己的父母,憋久了他們就會怨恨父母了,孩子心中的好父母就是對他們耐心的,不讓他們難堪的,在那種生活中,孩子們才能感覺到輕快,但是這五件中了兩件以上的父母就要反思一下了,這會使家裡的環境變得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