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寶貝兒》:愛,請不要依附,獨立才是王道

2020-12-22 瑤童的隨心記

契訶夫是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莫泊桑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是一個有強烈幽默感的作家。

《寶貝兒》講訴了一位八品文官的女兒奧麗佳,她溫柔善良,富有同情心。奧麗佳一輩子住在父親遺囑裡給予她的那棟房子裡,她愛自己的父親,自己的老師,後來她愛上戲劇園的老闆庫金,她學著自己丈夫口氣,適應著新婚生活,可好景不長,第一任丈夫去世了。

奧麗佳走出陰霾,後又愛上了木材場經理,迅速嫁給了她,但命運總喜歡給這個善良的女人開玩笑,第二任丈夫又因病去世。

生命中,奧麗佳是絕不能缺愛的人,在無愛的日子裡,她是荒廢的,譬如行屍走肉。直到比她小的獸醫出現改變了缺愛的日子,不幸的是獸醫走了,奧麗佳變得毫無見解,女廚師說吃什麼好她就應付說好。這樣日子過了很久,獸醫終於回來了,只不過帶著他的孩子妻子,奧麗佳生活一下子完全變了有活力了,她對這個孩子極其愛護,用愛照顧他,最後孩子還是跟母親走了,但是獸醫卻回來了,永遠的留下來。

小說情節簡單,人物真實可信,語言樸素無華,字裡行間,傾注著作家本人對女主人公的憐憫和同情。

這篇僅僅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一氣呵成,寫盡了奧麗佳的一生,沒有恩怨情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但是簡簡單單,娓娓道來卻無比真實。

她的一生都是圍繞一個愛字,但奧麗佳卻曲解了「愛」的深刻含義。說到底,她誤將「愛」認為是所有,毫無無底線,做著別人的牽線木偶,沒有自我。

就算是21世紀的今天,這種依附式,毫無見解,毫無尊嚴以及自我心裡滿足的婚姻依然存在。

今天,我就想談談《寶貝兒》背後:愛就該留有餘地,保持自我

1、錯誤意識裡的愛:愛不是同情和憐憫,也不是誇讚一句心肝寶貝兒的自我滿足,愛是互相取暖的時候平等與自由。

奧麗佳在傾聽庫金抱怨下雨時候,小奧麗佳默默地、認真地聽他說,有時竟熱淚盈眶。最後,庫金的不幸感動了她,不可否認,奧麗佳十分具有同情和憐憫之心,但這不是愛。

在庫金去世後,人們聽到她的哭聲,默默為她禱告:心肝寶貝兒。這一句「心肝寶貝兒」極大滿足了奧麗佳。在我看來,她誤將所有的誇讚自我滿足,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

而後一直無所適從的奧麗佳又抓住了一根稻草,那就是木材場經理對她的同情,她轉眼轉向了另一個所謂的愛來自我療傷,在她的生命裡是決不能缺少愛的,一旦沒有了付出與順從,生活就變得索然無味。

當遇到災難時,現在她完全是孤獨一人了。父親早已故去,樓房也集滿了灰,她瘦了,也變醜了,街上碰見的熟人不像以前那樣注視她了,也不對她微笑。她心裡在乎的那句同情語:心肝寶貝兒也沒人說起來了,所以,這一切都不是愛。

初讀《寶貝兒》給人第一感覺就是奧麗佳就是典型乖乖女,就像今日的許多孩子們,她們言聽計從,毫不客氣地說他們的夢想都是別人的夢想,他們為別人活著。而我的一朋友就是那種人,她乖巧懂事溫柔善良。高中時候她父親說學理科好,找工作好找,然而她跟我說,她很喜歡文學。但是她還是聽了父親的話,雖然不喜歡,但是學業還可以,高考那會考得不錯,但是選專業時,她父親又給選擇了師範類,就連大學實習單位與後面的職業道路都給她鋪好了,她什麼也不用想,只要沿著那條路就沒錯了。她是別人口中的乖乖女,但是她沒有自我,更沒有思想自由。

親情也好,愛情也好罷,愛都是互相的,互相給予,互相取暖的平等與自由,愛的天平應是平衡的,而不該偏向哪一方。

2、一味的付出,做別人的影子,是庸俗

奧麗佳最喜歡重複庫金關於戲劇和演員說的話。她也跟庫金一樣看不起觀眾,認為他們愚昧無知、對藝術麻木不仁,她學著丈夫庫金的語氣。

奧麗佳是善變的,在跟第二任丈夫時,丈夫有什麼想法,她就有什麼想法。結婚沒多久,她感覺做了很久的木材生意了。丈夫不喜歡娛樂節目,她也不喜歡,沒事就呆在家裡。當鄰居建議他們去看戲時,她正兒八經地回答,「我們是勞動的人,我們顧不上那些玩意兒。這些劇院有什麼好?」丈夫有什麼想法,奧麗佳就有什麼想法。如果丈夫認為房間裡熱,或者現在生意開始蕭條,她也會認為是這樣。

在跟著獸醫時,她重述獸醫的思想,現在她對一切的看法都跟獸醫一樣,跟團裡的人談論著牛羊等瘟疫。

這一前一後的鮮明反差對比,字裡行間都足於看出奧麗佳在婚姻裡一味遷就,曾經她恨那些愚昧無知的觀眾,而後來,自己也活成為了之前鄙視的對象

奧麗佳一味付出,甚至把自己的思想禁錮起來。她錯把愛當作毫無尊嚴的順從,寄生蟲般寄生在丈夫體內,已少了自我供給,一旦脫離宿主,思想肉體都將殆盡,這是庸俗與悲哀的

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之前追過的的電視劇的《第二次也很美》裡的安安對她丈夫說的一句話: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而想要離婚的丈夫俞非凡卻說:我累了,我已經不想當你的全世界了。離婚前安安沒一直深愛的那個男人,他把離婚手續都交了律師,不想再與安安有任何交集,對於那個全世界都是丈夫的全職太太安安來說,她終於知道了原來她是心裡的再堅固的象牙塔也會崩塌。婚姻奔跑的路上,一不留神,自己就落單了,形同陌路。那種依附式婚姻一旦少了依附主體,就已殆盡。

不管是契訶夫筆下的奧麗佳還是新時代女性安安,每個新時代仍不乏傾盡所有去愛的女人們,她們的圍著孩子老公轉,已經少了自己原來的本性以及對生活的追求與夢想,做著別人的木偶,任由別人牽線指揮。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又該如何認清愛,如何去愛一個人呢?

3、【如何愛】留有餘地、保持自我是思想自由與平等。

奧麗佳是善良的,但她一輩子都在為了別人改變著自己,為了那句心肝寶貝而自我滿足,也為了那幾位愛人,她改變著自己的談吐,她認為愛是生命裡的所有,沒有愛是活不下去的。即使最後她連被同化了,連一句見解都沒有,也不知道見解是什麼,這是最悲哀的。

認清愛,就該懂得什麼是愛,愛的深刻含義。

誠然,奧麗佳是不懂愛的,在她意識裡,愛就是跟愛的人同呼吸,然而這是卻是錯誤的也是極其卑微的

契訶夫一筆帶過了奧麗佳是八品文官的女兒,她一直住在父親遺囑裡留的房子裡,她愛父親、姑媽、老師,還有後來愛人,但是隻字未提其他人對她真誠的愛,只是簡單的一句:心肝寶貝兒,來敷衍。

愛是互相的,愛不是一味去附和某個人。

同樣是小說巨匠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吉姆與德拉這對社會底層的年輕夫婦,雖然生活很艱苦,但是為愛互相奉獻。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祖傳的一塊金表,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髮。為了能在聖誕節送給對方一件禮物,吉姆賣掉了他的金表為德拉買了一套「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德拉賣掉了自己的長髮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表鏈。他們都為對方捨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但是他們都很幸福,即使生活不易,但心靈的上的互相取暖,得到各自滿足,互相奉獻這就是愛。

留有餘地,給自我心靈一個歸宿。

奧麗佳在獸醫兒子住她廂房後,奧麗佳發現自己對這個男孩的愛超過全幾位丈夫。在教男孩學習時,把周圍都是水的那部分陸地,」她也照樣念道,「就稱為島嶼。」這是她在這麼多年的沉默不語和思想空虛後,蠻有把握地說出來的第一個見解。

可想而知,在奧麗佳等待下一位愛的人時候,她是毫無思想的活著,如同行屍走肉。一個傾盡所有去愛的人,一旦少了這份愛,對於她來說是致命的,連一絲見解都沒有了。可見,留有餘地的愛才是愛的真正方式,才是給心靈一個真正歸宿

我曾經有一朋友,那次我倆一起去外面吃飯,我點了香菜拌豬耳朵這個小菜,朋友馬上說:「自打戀愛以來我就沒吃過我曾經最愛的香菜」,我疑問道:「為啥?」「因為愛人一家人都不喜歡這個味。」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看透婚姻裡有多少女人一味付出,可以說毫無留有餘地的遷就是常態。美好的婚姻就該把自己想法攤在桌面上講,而不是把自己的小欲望藏匿於油鹽醬醋中

獨立與自由,愛的婚姻生活保鮮劑。

快節奏的今天,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快節奏的生活充滿了各種誘惑,這也註定女人需要獨立包括精神獨立與經濟獨立

精神獨立:這種獨立是心理的滿足與自我鼓勵,包括自己的生活目標,逆境裡的自我救贖,迎難而上的勇氣。往往這種獨立更難做到,特別是已婚女人,遇到艱難困苦,總依賴自己愛人替自己解決。

經濟獨立:包括自我自由支配財政,有穩定經濟來源。經濟獨立的女人在家庭地位也更高,間接促進實現人生自由。

縱看這兩種獨立,都是婚姻的保鮮劑,也是自由的墊腳石,沒有獨立談何自由!

舒婷在《致橡樹》中寫到:我如果愛你,決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奧麗佳終究是沒有長成木棉,她永遠都是那凌霄花,甚至在最後她也沒有清醒,繼續著她的依附,或許作者不忍心看到她無欲無求孤獨終老,筆下傾注所有憐憫,所以出於同情,寫到獸醫回來了,一切又恢復了常態,但這又是契訶夫最不期待的結果。

《寶貝兒》這篇經典短篇小說,沒有拖沓的故事情節,全文簡單明了,拿到今天來閱讀,仍不失社會現實意義。

奧麗佳錯誤意識裡的愛,為了別人傾盡所有,毫不留餘地,那種靠別人一句「心肝寶貝兒」的自我滿足是值得人憐憫。

同情她的同時,我們又何不唾棄這種卑微的愛呢?只有獨立與自由才能徹底擺脫這種依附式婚姻,才稱得上真正意義裡的愛

生命很長,在生命的旅途列車裡,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遇見的是緣分,有感動,有憂傷,無論怎麼樣,請保持自我。

相關焦點

  • 《寶貝兒,你不要哭》
    《寶貝兒,你不要哭》2020年02月26日 10:28 來源: 新華網作者:張儉朗誦者:楊婷     寶貝兒,你不要哭,    不要拉著媽媽的衣服。     寶貝兒,你不要哭,    不要拉著媽媽的衣服。    還記得媽媽的白大褂嗎?    那可是一件充滿魔力的衣服!    媽媽只要穿上它,    就會變成長出翅膀的白衣天使,    針管是武器,藥水是子彈,    消滅魔鬼,讓它們不再亂舞!
  • 精神再獨立的人,也需要一種愛的依附,家的歸宿,你會是這樣嗎?
    導語:精神再獨立的人,也需要一種愛的依附,家的歸宿,你會是這樣嗎?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表現出非常樂觀,獨立,向上的精神,其中父親母親就是最典型的一種案例,他們在我們心目中總是那麼的偉大無私,在我們的眼裡,他們無所不能。等我們慢慢長大了,才發現原來父母也有最脆弱的一面,比如孩子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痛,孩子也是他們心目中最大的念想歸宿與驕傲,孩子就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切。
  • 獨立與依附
    成為一隻狼,意味著獨立。不僅要面對自己溫飽問題還要面對危機四伏的環境,每一種生物要生存下去,總要發展一些相關的技能。要自己解決溫飽問題,狼耐飢,機警,善奔跑,耐力強,常採用窮追的方式獲得獵物,耐心令人驚奇,為了一個目標耗費相當長的時間而絲毫不覺厭煩。為了面對危機四伏的環境,狼嗅覺敏銳,聽覺很好。狼駕馭變化的能力使它們成為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之一。
  • 《契訶夫戲劇全集》首次出版,110年來他和時代一起進步
    到1960年,俄羅斯《戲劇》雜誌稱:「實際上,只是到了現在,我們才真正意識到,契訶夫,對於俄羅斯,對於整個二十世紀意味著什麼。」       至今已沒有人懷疑,契訶夫的戲劇是這位大師文學創作成就中的明珠。在歐美,契訶夫的戲劇劇目演出次數僅次於莎士比亞。他在戲劇上的探索和實踐,他的戲劇美學,極大地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現代戲劇。
  • 信紙上的契訶夫質樸有趣——評《可愛的契訶夫》
    這就是我心中偉大的作家,我卻這麼晚才發現。在此之前,我從未認真讀過契訶夫。他太有名了,以至於常常被人忽略。1 書信,一部契訶夫百科全書相比各種為出版而作的傳記和回憶錄,日記、書信這樣第一手的私密材料,為我們保留了更豐富、更真實的細節,能讓我們透過時光的重重陰影而觸碰到作家那鮮活的形象,這與「通過作者生平去理解作品」或「作品獨立於作者存在」的批評分歧無關。
  • 最好的愛情不是依附,而是彼此欣賞,又各自獨立
    而女人大多數是依附男人而生存,沒有獨立地位和話語權,不斷被男人剝削,然後自己也不斷壓迫其他女人。如同張愛玲筆下被男權操縱的曹七巧,她妒忌兒媳,整治兒媳,直到逼其發瘋 最終殘酷死去。隨著社會地發展,女人不再只是相夫教子,她們也有了生存和自保的能力,甚至很多的女人還比男人更勝一籌。這個時候,她們對感情的標準也就進行了升華。
  • 《簡愛》:愛一個人一定要堅強獨立,而不是依附和委曲求全
    從古至今,世人皆逃不開「愛」的魔咒,從而也就有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之愛的深沉,也有了「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之愛的迷茫。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迷失在物質和現實面前,怎樣才能愛得長久呢?如果你對愛有很多的困惑,那麼推薦你看《簡愛》,也許你的很多疑問,都可以在《簡愛》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 靠自己,才是王道
    人這一輩子,永遠不要指望依靠別人,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來靠去,最後才發現: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我的前半生》中有一句臺詞說得好: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 信紙上的契訶夫
    這就是我心中偉大的作家,我卻這麼晚才發現。  在此之前,我從未認真讀過契訶夫。他太有名了,以至於常常被人忽略。和很多年輕人一樣,我剛讀書時也一直被薩特、喬伊斯、卡夫卡、博爾赫斯這樣更時髦、更現代的作家吸引,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就在心裡形成了一個模糊卻牢固的印象:契訶夫是個機智、幽默但有些老套的諷刺作家。
  • 翻譯家童道明談契訶夫:總能擊中人性最脆弱的部分
    短篇小說大師凱薩琳·曼斯菲爾德說道:「我願將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換取契訶夫的一個短篇小說。」契訶夫自己也曾預言他的作品將永久地擁有讀者,如今看來,這個預言並非空言。契訶夫曾經作為反抗沙皇暴政的作家,在中國一度風靡,令人意外的是,對於這一重要的紀念日,國內出版業反響平平,在被稱為「加拿大的契訶夫」的門羅一口氣推出8個中譯本的同時,契訶夫的書依然靠多年前的譯本在支撐局面。
  • 陳凱歌的「寶貝兒」,不反代孕!
    今天,咱們來聊兩句陳凱歌導演的作品《寶貝兒》。先來說說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日前,在鵝廠節目《演員請就位》的終極盛典中,陳凱歌導演憑藉作品《寶貝兒》,以一己之力爭奪到大量輿論關注。我看到有不少人在為其洗地,引用《寶貝兒》的官方介紹——陳凱歌導演的反代孕題材作品,「一個新生命背後三個人痛苦的糾葛!」,「因為代孕,三個人陷入到痛苦的聲深淵不能自拔」,以及出現在片尾的提醒——「經濟困頓也不能逾越道德的底線,《寶貝兒》的背後其實是一首情感破碎、有悖人倫的悲歌。情理不能大於法治,反對代孕,以此為鏡,警鐘長鳴」,硬說這片子的內核是反代孕。
  • 《寶貝兒》的撲街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10月19日,《寶貝兒》上映排片佔比23%,為同檔期影片中最高。看得出來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比如對先天性病患嬰兒和殘障人士才自我認知和社會認同的問題上的關注,對親情關係的呈現以及對生命的權利的探討等等,每一個都是非常值得深入發掘發掘拓展的話題,但沒有劇本的故事,面面俱到也就意味著淺嘗輒止。
  • 女性獨立是個筐,啥都往裡裝!女人依附男人是種羞恥嗎?
    古裝電視劇裡,也要把諸如「女性獨立」、「能作敢作」、「野蠻女友」等現代觀念強加給古人,篡改古代的真實生活狀態,並引以為榮,認為這樣的女性才「可愛」、才有尊嚴。 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就來說說女性獨立這個話題。
  • 《演員請就位2》收官 陳凱歌作品《寶貝兒》成就胡杏兒
    經過三個多月的晉級淘汰,一直期待《演員請就位2》最後花落誰家,但真到這收官這一刻,才發現有多麼的不舍。每一個演員的成長,還有每一位演員導師對演員們的犀利點評,像過電影一樣在腦海中閃回,其中不乏許多經典的畫面,心潮澎湃的同時也越發期待這場終極首映,真的是上演了一場大秀。
  • 經濟獨立且人格獨立的星座女,不依附其他人,活得夠漂亮
    活出屬於自己的光彩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的戀人希望自己成為他的附屬品的話,那這個人就不是真正的愛自己。大千世界的誘惑太多了,這一刻可能跟你甜甜蜜蜜,下一刻可能就你而去,所以只有自己靠自己,只有自己成為自己的底氣才是最靠譜的。
  • 聰明而獨立的女人:不做男人的依附品,而是並肩作戰的「戰友」
    前言:如果女人過度依賴於男人,這份愛只會讓人窒息,畢竟每個人在社會中壓力都很大,自己都已經自身難保,更別談為別人遮風擋雨了。女人甘願淪為男人的依附品,說明沒有基本的獨立意識,也許是由於兒女的牽絆無法工作,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這樣女人都會缺乏安全感,也會讓男人覺得疲倦不已。一個聰明而獨立的女人,會甘願和男人並肩作戰,一起去披荊斬刺,迎接美好的未來,絕不會淪為男人的拖油瓶,更不會死乞白賴地纏著對方,或者伸手給對方要錢。
  • 一切靠自己,才是王道!
    靠自己,你才能變得更獨立,更堅強,更勇敢,更強大,你才能活出底氣,活出尊嚴。人活著要明白,一個人的底氣和尊嚴,都是靠自己努力拼搏出來的,而不是靠別人給的。別人給你的,永遠都是別人的,自己努力拼搏出來的,才是你自己的,你要知道,一切靠自己,才是王道!沒有錢,靠自己努力賺都說成年人的底氣,大部分都是錢給的。
  • 96.寶貝兒怕黑
    蛋裡是它們的寶貝兒,忽閃忽閃火精靈和波林波林水精靈耐心的等待寶貝兒的出生。不過看起來似乎不那麼容易,這顆蛋一直跳啊跳啊,翻過一座山,從兇猛的老虎爪子上滾過去,掉進了山谷又順著荊棘咕嚕上來,從一場音樂會的舞臺上,咚咚咚的跳過去,還混進咖啡豆裡,跑進了咖啡磨研機。
  • 翻譯家、戲劇評論家童道明去世 他說「謝謝契訶夫」,我們謝謝他
    童道明集研究、翻譯、創作於一身,是國內成就斐然的契訶夫研究專家,著有論文集《他山集》,專著《戲劇筆記》,隨筆、散文集《惜別櫻桃園》等,並另有多種譯著,古稀之年後又創作9部劇本。他是評論家,但一生謹慎批評,因為「一個錯誤的批評,比一個錯誤的表揚,後果嚴重一百倍」。他心裡裝了很多愛,愛契訶夫,愛戲劇,愛朋友們。
  • 擺脫依附心理,蛻變成自信獨立的女人,是獲取幸福婚姻的前提
    02依附心理會讓一個女人失去自我,失去人格的獨立性,化身怨婦,甚至斷送一生幸福。所以,想要成為一個自信獨立的女人,必須要擺脫對於男人的依附心理。依附心理與依賴不同,雖然兩者都有依靠的意思,但是依附心理還存在從屬關係,程度更深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