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書畫|裴小波 談談小學生學書法
首先要明確目的。
悠悠萬事,高考為大。
不要試圖成為書法家,靠賣字為生是要餓死人的。
切記切記。
莫謂言之不預也。
~~
那麼,
小學生學書法學什麼好呢?
談談我的看法,內容慢慢添加,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或許有用。也可留言共同探討。
~~~
書法班裡大體有這幾種情況。
一是學習隸書。
隸書一般都是學習漢代的,主要是東漢,因為西漢的碑很少,也不夠成熟。唐代以後隸書也少,且沒有大的發展。
學習隸書的主要特點是入手很快,學習一段時間就很見成效,家長學生都很滿意。而且古意盎然。
這樣看來學習隸書似乎沒什麼問題。
但是我的看法是要分情況。對於不打算成為書法家的人來說不要先學這個。
因為應試教育畢竟是現實,到了中高考,字的好壞對於作文來說是越來越重要了,因為語文裡的作文已經是兵家必爭之地了,誰也不敢輕敵。
但是漂亮古樸的隸書對於學生的書寫毫無幫助。
二是學習唐楷。
這個更多。理由是唐代是正書的頂峰,所以謂之「楷」。學了總歸沒錯。
而且有一種理論說行書是楷書的快寫,如果不會走哪裡會跑?
似乎沒錯。
我的意見不同。
行書和楷書的關係是很複雜的,不是楷書寫快了就是行書。
大家都知道早在東晉的時候行書就很成熟了,王羲之的蘭亭序就是那個時候的作品,比唐楷當然要早,三國時期雖然小楷已經很好了,但看代表人物鍾繇的作品,還是帶有很明顯的行書的痕跡。
東漢隸書【禮器碑】
三是學習北碑甚至造像。
碑和造像在專業人士那裡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清代的時候為了打破帖學一統天下的局面,也是為了實現某種突破,很多厲害的人進行了碑帖結合的嘗試,康有為就是一個代表人物。
但是作為啟蒙教學學習這樣的東西是非常不妥當的,嚴格的說這是刀法而非筆法。而且和以後學生的書寫毫無干係甚至會產生嚴重幹擾。不可學。
張猛龍碑
始平公造像,這種東西是專業人士弄的,初學無益。
需要說明的是,我並不完全反對學習楷書,但是有個建議。
唐楷裡大字陰符經和雁塔聖教序是可學習的,虞世南的也可學,但是一定要有靠譜的老師。
學習九成宮的人很多,這個更容易學錯,所謂心正則筆正,處處藏鋒,筆筆中鋒,都是明白二大爺的道聽途說,萬不可信,牽扯到很多名人,就不多說了。
如果對老師沒有把握,個人覺得趙孟頫的膽巴碑和妙嚴寺碑可學。
雁塔聖教序,褚遂良
趙孟頫。妙嚴寺碑,這個可學,重點是能和以後中高考字體接軌。
我所說的不可學,並非那些字不好,也不是永遠不能學。
不可學是基於中高考的需要,不是從書法藝術的角度說的。
如果從書法藝術的角度說,這些不可學的,恰恰是應該好好學的,是不是很矛盾?
智永千字文也是可學的,道理和膽巴碑一樣,以行書筆法入楷,很利於中高考書寫的接軌。
還有一個更可學的,只是難度偏高,就是懷仁集聖教序。如果有老師指導,學這個是很靠譜的,簡直進可攻退可守。上上之選。
裴小波,1964年出生,畢業於解放軍石家莊陸軍學院。蘇軾詩文愛好者,兼學其字,至三十餘年,每有所得,輒竊喜焉,餘無可道 。
「知道」平臺特約藝術顧問。
欲收閱往日內容,請搜索「knowart」,加關注後,查看歷史信息。也可使用電腦搜索:knowart 知道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