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臺系統:業務邊界界定

2020-12-08 緣來就是你922

我們要如何識別各個業務線中的功能是否都為需要中臺化的部分?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比如說我們在某個業務線中新推出了付費會員體系,那麼我們如何判斷是否要把這一模塊進行通用化,進行中臺化呢?

可能你會說付費會員體系屬於變現的基礎功能肯定要進行中臺化啊,這是由於我舉的這個例子比較直觀,所以我們能快速地判斷出。

但是如果在看一些不是很直觀的模塊:地址標籤、會員個性化頭像,你覺得還要中臺化嗎?是不是我們就需要分別進行論證了?

中臺也是一個軟體產品,因此整個建設流程和我們的一般性產品設計一樣,可以很粗略分為如下4步:

用設計一般化產品的環節來說,前面我們一直在學如何進行需求分析,甚至提到了一部分的中臺項目管理,而本章我們其實就是要去探討中臺的需求範圍如何定義。在中臺的建設歷程裡我們又稱之為中臺業務邊界的劃定。

這個問題本質上有兩個核心難關:

需要我們中臺的產品經理能判斷出該流程是否為整個公司的核心業務的標準環節,也就是80%的業務日常都會觸達這些個節點;

在企業下一步戰略中上一步的分析結果是否還為整個公司的核心業務的標準環節。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我們知道中臺也是一個軟體系統,而軟體系統的最大優勢就是低邊際成本。就拿一個OA軟體的單次開發成本來說,它的在研發階段的資本投入很大,為一個人開發出來需要交34萬元。

但是一旦它投入大批量的生產,它的信息複製成本幾乎為零,10個人34萬元人均3.4萬元,100萬個人用呢?每人的成本可以低到不計了。我們也就可以近似看到邊際成本幾乎為零。

同樣的作為承載著企業效率提升的中臺,如果設計出的模塊被各個業務線都沒有進行服用的話,那麼這個中臺首先就是設計失敗的,其次這些模塊設計的成本也就變得非常高,所以我們必須要清楚的知道,劃歸到中臺內部開發的模塊必須是企業中各個業務線高頻的業務服務。

只有這樣我們將它沉澱到中臺中才會為各個業務線的研髮帶來效率提升。

因此我們在中臺需求邊界的梳理過程中,第一步就是要進行業務流程標準化,這裡也有一個專用名詞,稱之為企業業務SOP,也就是我們要去梳理企業業務SOP。

梳理前,首先讓我們先搞懂SOP是什麼?先來看下定義,所謂SOP就是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三個單詞中首字母的大寫 ,即標準作業程序,指將某一事件的標準操作步驟和要求以統一的格式描述出來,用於指導和規範日常的工作。

那麼怎麼發現SOP呢?具體來說我們分為兩步得到整個公司級的SOP。

要梳理SOP就不得不先談兩個概念:每個業務線中的現有日常流程,我們稱之為工作流;

服務/產品的作業流程中產生的信息流轉,我們稱之為信息流;

也就是說SOP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

SOP = 工作流 + 信息流

我們以電商商品中心為例子來看看怎麼去梳理出一個SOP:

步驟1:工作流:日常工作的節點獲取:

這一步我們的得到了日常操作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是什麼,也就是關鍵業務活動。接下來我們要去梳理每一個業務活動中有哪些信息流。

步驟2:信息流:信息流轉的節點獲取:

如上我們得到的就是一個完整的信息流,這兩部合併起來我們就將抽象的業務活動定義為標準的信息流程,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業務線是如何實現商品管理的。

當我們將不同事業線中的信息流與工作流都梳理出來後,我們就可以統一來看哪些部分是各個業務線都重疊的,從而提取到中臺來。

相關焦點

  • 案例復盤:從0搭建業務中臺
    編輯導讀:區別於普通業務,中臺能讓系統更好地滿足業務需求,提升系統效率,建設業務中臺最直接的目的一般是為了幫助產品快速且低成本的提效。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總結分享了如何建設業務中臺,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
  • 業務中臺 - CSDN
    不過,產品層面的中臺架構,因為能夠對人均效能的顯著改進而受科技企業追捧。規劃調整:公司的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現有傳統的系統架構肯定無法支撐業務的體量和複雜程度,為了新業務,而不斷的調整企業級系統,不穩定的系統會造成系統的巨大使用風險,如何保證系統的穩定可用,是一個產品要思考的問題。
  • 中臺生態建設:業務中臺、數據中臺、AI中臺、研發中臺、移動中臺
    中臺生態有哪些?自從阿里提出中臺的概念以後,近年來業務中臺、數據中臺、AI中臺、研發中臺、移動中臺……等有關中臺的名詞層出不窮,許多相關概念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中臺:所謂中臺,是與前臺、後臺相對應,系統中被共用的中間件的集合。中臺存在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務於前臺,使數據信息不斷地發展到業務、組織、商業模式等領域。
  • 揭開業務中臺神秘面紗
    中臺是近兩年軟體開發領域的熱點話題,相關的文章也成為了各個技術社區和媒體爭相報導的網紅內容。作為企業支撐業務開發的核心系統,中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企業也開始嘗試中臺的構建和落地工作。Biz-UI 的業務中臺孵化於 BSAP(Business Service Architecture and Practice)項目,經過一年多的積累,終於開花結果。
  • 業務中臺落地就選魔方網表,500強企業都在用的業務中臺標杆產品
    這就導致品牌各異、開發時間各異的系統,無法互聯互通,不僅造成系統重複建設,同樣的數據也不得不反覆輸入,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二、魔方網表,企業業務中臺最佳選擇業務中臺離我們並不遙遠,市面上早已有了成熟優秀的產品,這些產品中特別值得關注的就是發展已有十多年的魔方網表。
  • 中臺百科|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到底有什麼關係
    總而言之,學中臺、懂中臺、用中臺,就選全網數商,我們期待您的召喚!本期主要分享兩個知識:●數據中臺與業務中臺的區別?●數據中臺與業務中臺的聯繫?無論是數據中臺還是業務中臺,它們都是在企業IT技術架構不斷演進中形成的,並隨著企業IT系統的規劃、建設、運營、維護等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提煉出來的共性能力。
  • 工業網際網路中臺技術與應用快速發展 創新業務模式是關鍵
    他強調企業在打造數位化中臺時,需要考慮到技術平臺的支撐,而鑑於每個行業的細分領域業務模式不一樣,企業需要構建自己的中臺,且企業業務中臺核心都要圍繞業務創新,並需要隨著業務的發展、商業模式改變以及能力、邊界等相關顆粒度的變化,持續演進、持續迭代。 杭州雲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包志剛提到,「數字中臺是產業數位化轉型與產業經濟變革的平臺化支撐」。他強調了數字中臺在企業轉型中的重要性。
  • 基於SaaS模型下的業務中臺運營工作的搭建
    核心業務系統是業務中臺開展業務運營工作的重要載體,是業務中臺部門開展工作的重要場景,也是業務中臺部門開展工作的直接成果。那麼,該如何基於核心業務系統,搭建業務中臺部門的運營體系呢?這些系統的建設,方便了業務的行為管理工作和資源使用工作,另外,基於這樣的核心系統搭建的強大業務中臺部門,則不斷地把業務的資源、能力成規範地系統化、規則化,從而不斷地提升業務的作業模型效率。為了實現這一訴求,首要的是要求有一個強大的業務中臺部門,起到融會貫通的作用。
  • 淺析東方網力數據業務中臺的優勢
    數據業務中臺在數據治理的基礎上,根據公安各條線對於數據需求的分析,形成高度抽象的數據能力中心,滿足科信、刑偵、治安、指揮等警種的對於數據統計、態勢分析、對象關係、動態軌跡、行為規律、各類標籤的分析及應用,以數據服務的形式提供給實戰應用系統。三、統一安全認證,數據安全可控。
  • 基於業務中臺,如何實現帳號與權限統一管理?
    隨著「中臺」概念的興起與廣泛應用,構建統一的認證與權限管理業務中臺,統一管理校內信息系統的帳號與權限,具有重要意義。當業務中臺獲取到變更的數據後,首先變更統一身份認證帳號,然後通過消息中間件將變更帳號下發給信息系統。帳號的關閉由業務中臺根據統一身份認證帳號的有效期統一管理。有效期到期的帳號不能繼續使用,無法獲得統一身份認證服務。業務中臺以管理的統一身份認證帳號為基礎,通過「認證中心」模塊,為校園信息系統提供統一身份認證服務。
  • 中臺啟示錄:為什麼你無法複製中臺?
    我說:阿里巴巴快速發展期間建了很多重複的業務系統,後來的系統整合嗎?對方正在負責中臺建設業務,作為顧問,這個回答未免太實在。第二次:2018年協助一家保險行業的客戶提升組織效能,逐步沉澱出清晰的前中後臺協同流程。
  • 數位化轉型與實踐第三彈 | 數據中臺,從數據中洞察業務
    在經過仔細研判之後,新華三將數據中臺作為了自身數位化轉型的起點。因為它擁有統一的數據平臺和數據服務,千萬種數字應用均可在這個架構中展開,從而實現以數據為驅動的精細化管理,提升公司運營效率。眾所周知,數據是未來企業發展與業務變革的核心動力。企業中的人、設備和系統在不斷產生數據的過程中,也需要消耗海量的數據來指導自身的行動和發展。如此循環往復,一個由數據驅動的組織誕生了。
  • 中臺實踐:通用化黑名單平臺
    業務中臺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對通用化業務能力的沉澱、整合,通過對可復用業務流程和業務功能的設計,向不同業務方提供標準化且可擴展的服務能力。本文來聊一聊筆者工作過程中設計的通用化黑名單平臺,通過將用戶管控能力的下沉,為各業務團隊提供一套通用的黑名單/白名單業務能力。
  • 三通帶來新商機 臺鹽部署郵購系統搶先展開業務
    兩岸三通帶來新商機 臺鹽搶先展開郵購業務  華夏經緯網12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兩岸通郵今日正式啟動,臺鹽公司表示,為搶得大陸市場先機,密集部署郵購系統,亦於兩岸通郵首日正式上路,搶得臺灣企業界頭香。
  • 中臺系統將成為行業結構性機會嗎
    前後臺定義好了,中臺就比較清楚,中臺就是為了前臺而創建的,市場的變化是越來越快,個性化需求也越來越多,商業溝通成本越來越高,而且對於大企業來說,業務種類很多,不同的業務種類要不同的支持,如果單獨建立,效率低成本高,這個時候,中臺的出現就很有必要了,整合客戶共性需求,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 證券經紀業務首次界定:關於開戶、交易、結算,這些規範你要知道
    證券經紀業務終於有了明確界定。近日,證監會起草了《證券經紀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辦法》),自7月26日起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管理辦法》首次對證券經紀業務作出界定,並全面規範了主要經紀業務環節。證券經紀業務監管一向受到證監會的高度重視。
  • 從幕後到前臺,網紅數據中臺往哪兒走?
    阿里雲金融數據中臺是集方法論、工具、組織於一體,幫助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把數據智能等能力嵌入到業務流程中,賦能組織和員工,進而實現金融業務增長和創新,讓數據以資產化的方式為業務的增長而賦能。
  • 業務還是功能?ToB產品的用戶角色問題
    我們也就能基於對整個業務場景的透徹理解,從實際業務的角度逐級分解整個用戶角色的邊界和在流程中的承接和交互關係。這種從邏輯層的分解,在系統的設計中,就直接演變對應到實際中的「業務實體」,也就是不同的業務應用對象,他們直接承載著整個平臺的業務運作。
  • 業務變化不息 架構演進不止 第四屆領域驅動設計峰會線上開啟
    領域驅動設計在大型遺留系統改造中的實踐自領域驅動設計和微服務概念提出至今,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巨頭以及傳統行業都開始對自己的遺留系統進行微服務改造,通過把系統拆分為更加靈活、有業務邊界上下文、鬆耦合的服務來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
  • 業務變化不息,架構演進不止 第四屆領域驅動設計峰會線上開啟
    領域驅動設計在大型遺留系統改造中的實踐  自領域驅動設計和微服務概念提出至今,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巨頭以及傳統行業都開始對自己的遺留系統進行微服務改造,通過把系統拆分為更加靈活、有業務邊界上下文《中臺架構與實現:基於DDD和微服務》作者、極客時間《DDD實戰課》專欄作者歐創新在主題分享中回答了這些問題。  歐創新表示,從企業架構角度來講,業務中臺屬於業務架構的範疇,業務中臺重構的過程本質是基於復用目的的企業級業務架構重構。在業務量不大的時候,我們用傳統的集中式架構就可以解決複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