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近日,多位威爾仕健身會所客戶爆料稱,其在威爾仕健身充值的私教課遭遇退款難題。
有客戶表示,其在威爾仕健身會所鍛鍊已近4年,今年8月想要退掉消費了一半的私教課,但威爾仕方面稱將扣除課程充值總金額的30%作為違約金,此外,不能立即退款,需有會員充值再退其中一筆費用,並且經由私人帳戶退款,而非公司正規手續退款。
在某點評平臺上,多則差評內容顯示,威爾仕在預付卡退款時稱疫情特殊時期退卡慢,有用戶在申請退款後超半年仍未收到充值的款項。
藍鯨財經了解到,對於已辦理預付卡的用戶,威爾仕會以升級會員權益的名義向其推銷期限更長的預付卡,促使用戶進一步充值,使用期限最長的預付卡可達10年之久。業內人士透露,期限較長的預付卡能夠為健身房帶來相當的現金流,但用戶留存率並不高,退卡問題較為嚴重。
目前聚投訴平臺上關於威爾仕健身的投訴共35條,多集中於退卡困難,其中僅1條投訴得到解決,解決率僅有2.86%。
威爾仕健身運營主體為上海威爾斯健身有限公司,由威康健身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威康健身」)全資控股,創始人王文偉系威爾斯健身法定代表人、董事。據悉,威爾仕健身成立於1996年,目前在全國已設立148家門店。
今年11月24日,威康健身與王文偉收到限制消費令,立案執行申請人任某某申請執行威康健身管理諮詢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案,威康健身管理諮詢公司以及法定代表人王文偉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但目前該項限消令已解除。
2017年3月,貴人鳥曾公告擬作價27億元收購威康健身100%股權。但在9月,該筆交易以失敗告終,貴人鳥公告稱,在當時市場環境下,重組交易雙方在交易對價和支付方式等關鍵條款上無法達成一致。據當時媒體報導,該筆交易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威爾仕資產負債率過高。
據此前披露的威康健身財務數據,2015年、2016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16億元、7.4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983萬元、4839萬元。但總體負債規模超過11億元,主要是因為健身卡預付費和私教盈利佔收入的比重達到90%,其中預付費部分歸屬於母公司資產負債,導致資產負債率較高。
2018年,威爾仕健身被奢侈品跨國集團LVMH旗下基金L Catterton併購,具體金額未知,創始人王文偉將保留少部分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威爾仕健身官網披露《致威爾仕會員的一封信》,提到威爾仕健身前CEO王超離職,威爾仕健身董事長L Catterton大中華區負責人黃晗躋暫代CEO,將與創始人兼董事王文偉共同領導組織架構調整,私教副總裁葛申已離職。威爾仕將從卡種價格、市場定位、組織架構等三方面全面改革升級並做到價格公開透明。
但從工商信息來看,黃晗躋在今年8月31日成為威康健身法定代表人,短短兩個月後,10月20日,威康健身法定代表人已變更為張立。
目前,有關部門也關注到以預付費為主要消費模式的健身行業,普遍存在「辦卡易退卡難」的問題,尤其在新冠疫情後,商家關門跑路引發的群體性投訴屢見不鮮。
2020年11月5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上海市體育局、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健身健美協會共同制定了《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會員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徵求意見稿)》,其中設置「七天冷靜期退費」條款,明確在消費者籤署合同次日起的7日內,在未開卡使用會員服務的情況下,都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並獲得全額退款。
此外,合同示範文本中指出,「除冷靜期退費外的其他退費情形中,乙方遞交書面退費申請,甲方審核並與乙方就退款金額達成一致,雙方籤署書面退費協議後≤30個工作日內,將相應款項退還給乙方」,退費方式按乙方繳費原路徑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