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收購伯克利公司Semantic Machines:探索語音交互技術新前沿

2021-01-11 機器之心Pro

今日,微軟宣布收購由 UC Berkeley 教授 Dan Klein 與史丹福大學教授 Percy Liang 等人共同創立的對話系統創業公司 Semantic Machines。這家公司的技術或許將在語音合成、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幫助微軟與亞馬遜 Alexa、蘋果 Siri 和三星 Bixby 進行競爭。

Semantic Machines 團隊成員

人工智慧的研究近年來經歷了長足的進步,但迄今為止,我們仍處於教計算機理解人類對話文本的初始階段。大多數目前的聊天機器人和智能助理都可以回應簡單的命令和查詢請求,如提供天氣預報、播放歌曲或共享提醒,但卻無法理解人類語言的含義或進行對話。為了讓交流變得豐富有效,智能助理需要理解自然語言的含義,而不是僅能夠響應命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會話式 AI」。

今日,微軟宣布收購創業公司 Semantic Machines。這是一家背靠 UC Berkeley 的創業公司,它已開發出用於構建交互式 AI 系統的革命式新方法。他們的研究利用機器學習的力量讓用戶通過更加自然的方式發現、獲取信息與服務並與之互動,而且耗費的資源顯著降低。

Semantic Machines 由會話式 AI 的很多先驅領導,其中包括業界的 Dan Roth 和兩位全球知名的創新自然語言 AI 研究者:UC Berkeley 的 Dan Klein 教授和史丹福大學的 Percy Liang,以及前蘋果首席語音科學家 Larry Gillick。

近二十多年來,微軟一直致力於會話式 AI 各方面的基礎研究,並形成了一些技術突破,如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微軟的目標是讓全球的計算機可以看見、聽到,並理解人類的意圖。2016 年,微軟邁出了實現會話式計算遠景的又一大步:推出了一個開發機器人的框架,並發布了預構建的認知服務(Cognitive Services),將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產品注入智能助理。今天,已經有超過 100 萬開發者正在使用微軟 Cognitive Services,超過 30 萬開發者正在使用 Azure Bot Service,這些服務都在幫助計算變得更加具有交互性。

微軟正在持續開發自己的交互式 AI,包括數字助理 Cortana 以及社交聊天機器人小冰。小冰已經與人類進行了超過 300 億次對話,平均時長 30 分鐘,小冰在中國、日本、美國、印度和印尼的平臺上共計有 2 億用戶。通過小冰和 Cortana,微軟在語音識別領域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在最近成為第一個在會話式 AI 系統中加入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full-duplex voice sense)的公司,使人們可以和計算機進行自然的對話。

隨著對 Semantic Machines 的收購,微軟將在伯克利建立一個會話式 AI 研究中心,持續推進自然語言理解的前沿技術。微軟相信,將 Semantic Machines 和微軟自有的技術相結合,最終可以帶來強大、自然且更具實用性的用戶體驗,將會話計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Semantic Machines 成立於 2014 年,曾於 2015 年 12 月獲得了 120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

相關焦點

  • 微軟收購Semantic Machines,Cortana對話式AI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今天的大多數機器人和智能語音助理都能響應簡單的命令,例如播報天氣預報,播放歌曲,但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以及進行對話。為了讓溝通更加有效,智能助理需要能夠進行自然對話,而不是僅僅響應命令,這被稱之為「對話式AI」。5月20日,微軟宣布收購了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的Semantic Machines公司,該公司開發了一種革命性的新方法來建立對話式AI。
  • 增強語音識別!微軟準備收購Tellme公司
    正在閱讀:增強語音識別!微軟準備收購Tellme公司增強語音識別!微軟準備收購Tellme公司2007-03-14 09:49出處:PConline作者:BlackWing責任編輯:zhonghongfei   微軟目前正在密切聯繫Tellme網絡公司(一家專門研究語音識別技術的公司)。
  • 微軟文本-語音合成轉換技術新裡程碑!完美再現真人聲調
    由於微軟多年來在語音識別方面的研究,以及一直處於最前沿的神經網絡技術的跨越式進步,這些方案在今天仍然可行。這項文本-語音轉換功能是微軟在過去兩年中取得的一系列突破之一,其他技術突破還包括在會話語音識別和機器翻譯中達到與人類大體相當的水平。
  • Synaptics要用人機互動和語音技術搶佔AI高地
    今年6月,Synaptics以收購科勝訊和Marvell多媒體解決方案事業部的實際行動,宣告了自己進軍消費物聯網市場和引領人機互動變革的決心。10月19日,在一場媒體溝通會上,Synaptics CEO Rick Bergman和Synaptics副總裁兼語音和圖像部門總經理Saleel Awsare分享了Synaptics在人機互動技術上的變革以及對消費物聯網市場的重度聚焦。
  • 看到Google 助理能打電話後,微軟收購了一家 AI 公司壓壓驚
    如果你是個軟粉,最近正看著 Google 家語音助理能聊天能通話而眼饞的話,那麼請再等等,Cortana 也在向著這個方向邁進了。微軟已經發布公告,宣布了他們剛剛完成 AI 公司 Semantic Machines 的收購。
  • 加速AI的商業化突破 微軟收購人工智慧初創公司Bonsai
    作為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微軟試圖在人工智慧技術商業化道路上尋求新突破。來自美國CNBC的消息表明,微軟公司本周三收購了一家小型人工智慧(AI)初創公司——Bonsai。公開資料表明,Bonsai成立於2014年,擁有近42名員工,在西雅圖和伯克利分別設有辦事處。據市場研究機構Crunchbase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已經籌資136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該公司CEO哈蒙德稱,Bonsai與石油、通風系統、機器人和汽車等領域內的公司業務有往來。
  • 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及難點分析
    Cortana是微軟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領域方面的嘗試,Cortana可以記錄用戶的行為和使用習慣,利用雲計算、搜尋引擎和「非結構化數據」分析,讀取和學習包括手機中的圖片、視頻、電子郵件等數據理解用戶的語義和語境,從而實現人機互動。 微軟小冰是微軟亞洲研究院2014年發布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微軟小冰除了智能對話之外,還兼具群提醒、百科、天氣、星座、笑話、交通指南、餐飲點評等實用技能。
  • 微軟Win10 全新搜索體驗上手:語音啟動器交互
    IT之家12月28日消息 外媒 Windows Latest 報導,微軟現在正在測試一個名為 「語音啟動器」的新 Windows 10 功能,它可以改善你與應用程式和文件的交互方式。早在今年 9 月份,微軟就開始測試新的改進版軟體鍵盤 (也稱為觸摸鍵盤)。觸控鍵盤配備了新的表情選擇器和名為 「Windows 語音輸入」的功能,該功能現在將出現在文件資源管理器、「設置」應用和 「開始」菜單的搜索框中。新的實驗性語音輸入功能會在作業系統中任何有 Windows 搜索 API 的文本欄位的地方自動顯示。
  • 小度智能音箱23億語音交互背後的價值演變
    此時再看2019年12月的最新數據,小度語音助手的交互次數已經超過50億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倍多。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特意在財報中單獨公布了以小度智能音箱為主的第一方交互數據,或許可以從中讀出這樣兩個信號:其一,小度智能音箱的市場銷量在公司層已經得到了的認可;其二,智能音箱背後的語音交互或將上升到了公司整體戰略。
  • 微軟收購AI創企Bonsai,探索深度強化學習商業化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獲悉,微軟在周三公布消息,正式收購了位於加利福尼亞伯克利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Bonsai,以加強人工智慧開發工具集、在人工智慧技術商業化道路上尋求新的突破。據市場研究機構Crunchbase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Bonsai曾獲得136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來自ABB技術風險投資公司、新企業聯合公司、三星、西門子和以及微軟自己的風險投資公司——M12。Bonsai CEO馬克·哈蒙德(Mark Hammond)曾在微軟工作。
  • 微軟收購AI創業公司Bonsai,機械臂效率比DeepMind高45倍
    郭一璞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微軟昨天收購了一家名為Bonsai的AI創業公司。這家公司的主攻方向是強化學習,不過千萬別覺得強化學習的研究都是拿來下棋或打遊戲的,Bonsai將強化學習用在了工業領域。Bonsai的總部位於加州伯克利。據其官方網站介紹,他們用「機器教學(Machine Teaching)」的方法,將人類專家的智慧融入到AI模型中,從而加速模型訓練過程,從而解決工業中的自動化問題。
  • 小企業不配談技術門檻?從語音識別巨頭Nuance(NUAN.US)的興衰說起
    1996年,公司開始部署第一版語音交互平臺,等到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時,公司已發布了一系列語音交互軟體產品(如Nuance7,Nuance Verifier)及配套的開發者工具(如Speech Objects)。
  • 蘋果微軟谷歌蜂擁客廳 電視交互體驗將迎革新
    網易科技訊 7月30日消息,華爾街日報今天撰文稱,電視服務領域正呈現群雄角逐之勢,英特爾、蘋果、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均想搶得客廳的控制權,這場爭奪也很可能將會帶來語音交互、新式遙控器、新屏幕界面等重大變化,從而革新人們與電視交互的方式
  • ...微軟全球人工智慧首席技術官,從負責語音技術到微軟Azure雲的轉身
    日前,微軟首位華人「全球技術院士」、微軟首席語音科學家黃學東出任微軟全球人工智慧首席技術官,全面負責微軟Azure雲人工智慧的工作,包括語音、機器翻譯、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和人工智慧認知服務。根據最新任命,黃學東(現為AI認知服務首席技術官)將領導新統一的 AI 認知服務工程和研究團隊。黃學東最近領導了認知組織的語音和語言團隊。認知組織中的語音和語言以及計算機視覺團隊將移至 AI 平臺並向黃學東匯報,而 AI 平臺組織中現有的 Form Recognizer,Personalizer 和其他認知服務工程團隊也將向黃學東匯報。
  • 微軟語音 AI 技術與微軟聽聽文檔小程序實踐|AI ProCon 2019
    演講者 | 趙晟、張鵬整理 | 伍杏玲【CSDN 編者按】9 月 7 日,在CSDN主辦的「AI ProCon 2019」上,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人工智慧語音團隊首席研發總監趙晟、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 Office 365資深產品經理,Office 小程序負責人張鵬共同發表《微軟語音AI與微軟聽聽小程序實踐》的主題演講,分享微軟人工智慧語音的技術以及微軟聽聽小程序的落地實踐
  • 兩年前被微軟收購的Bonsai,成為了Build 2020的重要殺器
    而這個項目實際上源於微軟兩年前的一次收購。Project Bonsai原生家庭:BonsaiBonsai成立於2014年初,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的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CEO馬克·哈蒙德在 19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曾在微軟工作。
  • 小娜走了,微軟小冰又來了,語音助手到底有沒有用
    2015年5月26日,微軟決定把小娜推廣到Android和iOS系統,的的確確實現了「全球首款跨平臺智能個人助理」的定位。微軟希望借著這兩家系統平臺龐大的用戶數量來繼續推進Cortana的普及,從後面的表現來看,微軟的理想顯然是豐滿的。 語音助手在技術上除了要實現高精度的語音識別之外,還要根據識別出的命令完成特定功能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 盤點麥克風技術及市場,遠場語音交互如何選型麥克風?
    智能語音交互市場的火熱逐漸輻射到產業鏈的供應商,其中最直接受益就是作為聲音的傳感設備——麥克風。特別是麥克風陣列的興起,未來可以讓麥克風廠家的銷量翻倍增長。在此之前,由於受制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增長速度下滑,樓氏、歌爾和瑞聲的股票相繼在2016年中旬左右創下了低谷。2017年的語音交互局勢趨於明朗,資本市場專注研究智能語音交互的投資機構也明顯多了起來。
  • 生產力加倍:微軟收購Intentional軟體公司
    生產力一直是微軟產品主打的方向,無論是文案工作還是內容創造工作,配合著各種軟體都有極高的效率。4月19日消息,微軟宣布收購了一家名為Intentional Software的公司。這家公司主打的業務是創造新型軟體來幫助企業人員合作和分享工作內容。
  • 專訪阿里 iDST 語音組總監鄢志傑:智能語音交互從技術到產品,有...
    在 2015 年加入阿里巴巴前,就職於微軟亞洲研究院,任語音組主管研究員。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訊飛語音實驗室,獲博士學位。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說話人識別驗證、OCR/ 手寫識別、機器學習算法等。在語音及文本識別領域頂級學術期刊及會議發表多篇論文,長期擔任語音領域頂級學術會議及期刊的專家評審,並擁有多項美國及 PCT 專利,目前是 IEEE senior 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