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aptics要用人機互動和語音技術搶佔AI高地

2020-12-15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資訊】前有PC大放光彩,後有智慧型手機熠熠生輝,現又輪到人工智慧市場風潮迭起。在這些浪潮中,享受了前兩波紅利的智能終端廠商和上下遊企業,正卯足了勁要「吃」上下一波的「蛋糕」。

在這些廠商中,全球人機界面交互技術領先廠商Synaptics尤具代表性。一項數據表明,目前Synaptics的主要收入來自PC和手機市場,一個佔88%,一個佔12%。

隨著全球PC市場的持續走衰和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高度飽和,Syanptics也一直在尋求變通之道。今年6月,Synaptics以收購科勝訊和Marvell多媒體解決方案事業部的實際行動,宣告了自己進軍消費物聯網市場和引領人機互動變革的決心。

10月19日,在一場媒體溝通會上,Synaptics CEO Rick Bergman和Synaptics副總裁兼語音和圖像部門總經理Saleel Awsare分享了Synaptics在人機互動技術上的變革以及對消費物聯網市場的重度聚焦。

進軍30億消費物聯網市場的野心

據Rick Bergman介紹,5年前,Synaptics開始深耕人機互動技術,現已在該市場佔據領先地位。目前,Synaptics共有六種支柱技術,包括電容式傳感技術、顯示驅動和集成的傳感技術、視頻和圖像處理技術、光學成像技術、遠場語音和語音採集技術和聲學及音頻輸出處理技術。這些技術的集成,將為Synaptics布局人機互動變革打下堅實後盾。

談及Synaptics的四大目標市場時,Rick Bergman如此描述消費物聯網市場:

消費物聯網市場有很多不同的產品,每年都有30億解決方案的機會。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據第三方數據顯示,從2016到2020年底,消費物聯網的規模將會從17.5億增長至26.9億。這無疑會成為整個產業的一次巨大機遇,也是人機互動技術廠商能否「吃」到下一波紅利的關鍵據點。

除此之外,Synaptics還關注PC、手機和車載這三個市場。暫不提已佔據60%以上份額的PC市場,Synaptics在手機市場也一直和三星、Vivo、OPPO等廠商保持著密切關係。而在車載領域,Synaptics也縱深已久,不僅聯合比亞迪、福特和保時捷共同研發汽車觸控屏等相關技術,在國內和科大訊飛也有緊密合作。Saleel說,科大訊飛採用了Synaptics的系統和矽片解決方案,二者正在進行AI引擎的相關合作。

Rick Bergman指出,收購科勝訊系統公司和Marvell多媒體解決方案事業部後,Synaptics將繼續保持人機互動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還將增強在語音和音頻方面的領導地位。

遠場語音,離不開智能音箱這個終端產品

經歷過兩筆收購案的Synaptics,現在在物聯網領域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基礎。Saleel指出,新成立的物聯網部門將有三個主要業務,包括VideoSmart(視頻技術),ImagingSmart(成像技術)和AudioSmart(語音技術)。這三大部門的集合,將使Synaptics成為擁有語音、生物識別、觸控、顯示、處理和成像於一體的技術方案商。

圖:Synaptics副總裁兼語音和圖像部門總經理Saleel Awsare

『我們在市場中最主要的差異化技術,就是遠場語音。』Saleel說。目前,Synaptics的遠場語音解決方案出貨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在接下來幾個月,市場上還將陸續出現30到40款搭載該方案的產品。其中,已有多家廠商利用該公司的遠場語音技術進行了智能音箱等產品的開發,如出門問問、哈曼卡頓、Eufy Genie、Anker等,還有幾個月後即將發布的騰訊小微。

從遠場語音的市場來看,2017年,全世界只有1600萬臺AI語音助手出貨。但據IDC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20年前,這個數據將會達到1.5億,增長近110%。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音箱市場的應用中,『Synaptics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兩個麥克風和四個麥克風解決方案的廠商』Saleel說。

Synaptics中國區銷售總監施鐵勇說,與國內大部分採用波束成形的語音技術廠商不同,Synaptics使用的是盲源(BlindSource)分離技術,該技術可以模擬人類的聽覺神經,把一切可以用的條件通過各個複雜的算法智能地篩選、甄別各個聲源,從而達到極佳的遠場交互體驗。

Saleel指出,使用盲源分離原理的兩個麥克風和四個麥克風,就能實現和使用波束成形原理的6-7個麥克風一樣甚至更好的識別效果。

布局AI生態 推動人機互動深度變革

隨著人工智慧的強勢挺入,對Synaptics而言,布局AI生態也尤為重要。

Saleel指出,目前,Synaptics已經擁有自己的DSP(數位訊號處理)、固件、語音技術、AI算法和專利。而在軟體方面,該公司也正在加強研發,未來還將在喚醒詞等方面做出新的突破。

而在全球範圍內,Synaptics還在和不同市場的AI領導廠商都有深度合作,而且均推出了合作產品,如中國的百度、騰訊,美國的亞馬遜、谷歌、微軟,韓國的SK,NAVER等。

Saleel介紹,我們提供完整系統解決方案,通過差異化技術與技術專長提供最具說服力的用戶體驗。這也就是像亞馬遜、百度和騰訊等大公司選擇跟我們合作的原因。

除去上文提到的AI音箱,數位化耳機解決方案也是Synaptics瞄準AI生態的殺手鐧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如蘋果、谷歌和華為)在部分產品移除了耳機接口,Synaptics在這一市場將擁有極大優勢。據Saleel介紹,其在該市場已經有超過5000萬USB和USB-Type C產品的出貨。為此,該公司已經建立了從遊戲耳機市場、新興的USB-Type C市場到主動降噪技術、通信耳機、USB拓展塢、監視器等全方位的與各版塊領先廠商的合作關係。

Saleel強調,Synaptics將繼續聚焦在消費物聯網市場。Saleel最後說,『相對於成熟的PC和智慧型手機市場,消費物聯網市場才剛剛起步,未來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此,Synaptics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將繼續推動人機界面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搜狗AI交互技術顛覆語音背後,超強T4助力AI+語音猛衝行業領先
    隨著AI技術的爆發和發展,智能語音技術已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最普遍的AI交互技術之一。事實上,語言作為維繫人與人之間情感和交際的重要紐帶,一直以不同的承載形式為人們所用。近日,智東西與搜狗AI交互事業部首席科學家陳偉進行了深入交流,試圖探尋搜狗AI交互技術其背後的故事,進一步挖掘智能語音技術的核心與發展。一、國內AI語音行業先鋒,語音處理日請求量超十幾億次2020年開年以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一直影響著國內市場的復工和發展,但陳偉帶領的搜狗AI交互技術團隊在科研領域的技術應用和研究,並沒有受到影響而減緩。
  • 賈磊暢談AI語音技術的現在、過去和未來
    也許是認識到了資本對於技術的推動作用,賈磊要求團隊成員都要有成本意識和營收意識(當然技術團隊的營收都是概念上的,而不都是絕對實際的營業流水),都要具備業務整體推進能力,而不是單體算法創新。這也是他們投入做百度鴻鵠晶片的一個背景。
  • AI語音二三事:你需要了解這些AI 語音對話技術
    語音交互是未來的方向,而智能音箱則是語音交互落地的第一代產品。從上圖中可以看到,用戶與設備之間的交互,主要是採用語音方式處理和完成的。二、語音交互流程設計一次完整的語音交互流程,成功的語音對話,通常是有以下幾個階段。
  • 這就是未來三大AI交互技術!
    2、有哪些AI人機互動技術? 說起人機互動技術,滑鼠、鍵盤打開了PC時代一維交互大門,觸屏打開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二維交互大門,而AI時代,語音識別代替耳朵,視覺識別代替眼睛,腦神經識別代替大腦,開啟三維交互紀元!
  • 全景AI交互 康佳全面屏AI智能語音電視LED55U5
    拿電視來說,消費者在挑選的時候又需要智能化,又需要能語音操控,高清畫質,要求一多價格自然也不低了。真正可以智能互動操控的55寸電視價格動輒4000以上,那麼到底有沒一款既有顏色性價比又真正智能的電視呢?康佳近期推出了新品U5系列,擁有全景AI語音操控、全面屏貼合技術、4K HDR2明亮高動態、高配置四大優點,值得一看。
  • 關於語音交互,你不得不知的技術知識
    為了自我梳理,把本書和看的吳軍的《數學之美》 一起匯總了下,整理出來給需要的童鞋。本文分四個部分,相對比較長,而且又是技術的,可能會比較難看進去,但是….要堅持。語音交互的系統構成語音交互面臨的困難自然語言處理的關鍵技術具體場景語音交互實現的技術原理一、語音交互的構成語音交互一般包括三個模塊:語音識別 ASR(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主要工作是將聲音信息轉化為文字。
  • 領先語音體驗,探析博泰車聯網擎AI語音技術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迭代,小到隨處可見的智能音箱,大到人、車、機交互的智能互聯,AI技術不斷為社會生產和人類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在數位化升級,消費風口轉變的當下,還有怎樣的AI技術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日新月異的便捷改變呢?
  • 華為首次投資國內AI公司,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技術成競逐焦點?
    該公司最突出的技術是「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引擎(iDeepwise.ai)與人機互動技術」,該引擎技術可同時理解文本、視覺圖像等多模態非結構化數據背後的深度語義,其中以「長文本的機器閱讀理解技術、自由跨域的多輪人機對話技術、對多種模態信息的語義理解技術」三大技術,搶佔了市場的先發優勢。
  • 竹間智能翁嘉頎:人機互動技術探索 | AI 研習社 60 期猿桌會
    隨著語音識別 ASR 的進步,對話機器人從簡單的指令式的語音助手,進化到關鍵詞交互方式,人們能夠使用較為完整的句子來表達意圖,機器人從中截取關鍵詞判斷用戶意圖。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87?=aitechtalkwengjiaxin翁嘉頎 Phantom Weng:竹間智能 CTO,作為 AI 領域的技術專家,他帶領團隊負責竹間在 AI 領域產品研發與技術規劃,領域主要涵蓋對話機器人、計算機視覺、金融科技等領域。
  • 大象聲科AI單麥抗噪語音交互模組性能展示!
    大象聲科AI單麥抗噪語音交互模組,集合了大象聲科領先的AI智能降噪、回聲消除、語音喚醒等AI語音交互核心技術。
  • 技術貼 | AI-語音處理理論與應用
    比如,如今在網絡上訂票可以通過語音進行交互;會分為這麼幾步:      1.客戶說:「我要訂一張從北京到杭州的機票。」      6.語音合成模塊接收到語言生成模塊生成的文本,通過語音的方式和人交互,通過語音合成技術將文本轉換成語音「請問您要訂哪一天的機票的?」
  • 如果你也對語音交互感興趣,這裡有份書單可以參考
    設計流程包括開發前的設計工作,如確定對話目標及用戶、撰寫腳本、制定流程、準備開發等等;用戶表達部分則是讓 Alexa 了解用戶的意圖的一些方法和原則,如在構建前完成設計、如何處理用戶的過度回答等等;Alexa 的回應部分是 Alexa 回應用戶的方法和原則,共有 14 項,包括保持對話簡潔、使用會話標記等等,並包括一部分與文字視覺相關的交互原則;
  • 盤點麥克風技術及市場,遠場語音交互如何選型麥克風?
    智能語音交互市場的火熱逐漸輻射到產業鏈的供應商,其中最直接受益就是作為聲音的傳感設備——麥克風。特別是麥克風陣列的興起,未來可以讓麥克風廠家的銷量翻倍增長。在此之前,由於受制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增長速度下滑,樓氏、歌爾和瑞聲的股票相繼在2016年中旬左右創下了低谷。2017年的語音交互局勢趨於明朗,資本市場專注研究智能語音交互的投資機構也明顯多了起來。
  • AI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的語音交互評價指標
    本文主要從5大方面具體介紹了現在行業內對語音交互系統的常見評價指標,分別是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對話系統和整體用戶數據指標。一般技術上要求,最少3個音節,比如「OK Google」和「Alexa」有四個音節,「Hey Siri」有三個音節;國內的智能音箱,比如小雅,喚醒詞是「小雅小雅」,而不能用「小雅」——如果音節太短,一般誤喚醒率會比較高。d. 喚醒響應時間。
  • 專訪阿里 iDST 語音組總監鄢志傑:智能語音交互從技術到產品,有...
    iDST 智能語音交互小組在做哪些事情?雷鋒網:阿里 iDST 部門智能語音交互小組主要負責什麼?鄢志傑:我們這邊是智能語音交互的,包括幾個部分,通常我們講語音進和語音出。語音進就是語音識別,識別成了文字以後,就進入到我們的對話系統裡,做這句話的理解。
  • 語音交互丨要把語音搜索放APP,攏共分幾步?
    位於主導航Tab欄的中間位置,與其他Tab對比鮮明,用戶在各層級的頁面均可快速使用語音搜索功能。如下圖:以搜狗搜索、百度APP為例,它們都為搜尋引擎類、人工智慧相關產品,有海量的數據信息做支撐,深耕語音交互,從識別算法、修正算法,到中間各個細節狀態的交互反饋都有很成熟的解決方案。在公司技術支撐不足,或語音交互與主功能聯繫不夠緊密時,不建議使用此方案。
  • 一顆晶片解決所有語音交互,百度做了一項改變行業的技術革新
    AI 科技評論對其背後技術做了詳細分析,認為這主要得益於在他們在語音交互方面提出的兩大「端到端一體化」創新,1)在軟體層面。目前智能音箱領域流行的語音交互方案為:先語音增強,後語音識別。這種過程把語音交互分割成了兩個獨立的過程,在優化過程中往往目標不一致。
  • 對話深思考CEO楊志明:從AI技術走到用戶需求
    」8月初,深思考推出了「多模態深度語義理解」深思考大腦(iDeepWise.ai)4.0,憑藉此項技術,深思考近日在中文語義理解與人機互動領域最高水平的SMP2018-ECDT賽事中獲得冠軍,蟬聯2017、2018兩屆冠軍。
  • 聊一聊語音交互以及語音助手
    我最早感受到語音交互的魅力是在16年,當時在做全屋智能的產品經理,公司調研產品買了一臺亞馬遜的echo,第一次體驗到遠場的語音交互,很驚豔,遠場語音交互技術給了居家場景太多的想像空間。後來國內陸續出了小愛同學、天貓精靈、小度音箱… 我基本都是第一時間買回了家。
  • 寶寶樹入局AI語音交互服務領域 致力打造「母嬰版Siri」
    三年前,KPCB合伙人、享有「網際網路女皇」稱號的瑪麗·米克爾在《網際網路趨勢報告》中認為,語音正在被重塑,將成為人機互動的新範式。時至今日,全球各領域的巨頭在這一領域的大力投入和創新實踐也印證了這個觀點,蘋果、谷歌、百度、搜狗、科大訊飛等公司均推出了與自己業務相關的語音助理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