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會說話》:獨門揭秘一位法醫人類學家經歷的奇妙案件

2020-12-17 殘疾人的副業生活

耶和華的手降在我身上。耶和華借他的靈魂帶我出去,將我放在平原中。這平原遍滿骸骨。它使我從骸骨的四圍經過,誰知在平原的骸骨甚多,而且及其枯乾。 他對我說,人子啊,這些骸骨能復活嗎?我說,主耶和華啊,你是知道的。 ——《以西結書》,37:1-3

剛拿到《死者在說話》這本書,我還以為是恐怖小說,於是便順手放下。但是餘光又掃到了副標題上,才發現是我喜歡的法醫學的書。這本書便是是美國人威廉姆·R. 美普斯和麥克·C. 布朗寧寫的《死者在說話:一個法醫人類學家經歷的奇妙案件》。《紐約時報》的圖書評論寫道:「美普斯和布朗寧的作品並不是枯燥的法醫人類學臨床分析,恰恰相反,講起死者的故事來,他倆能比他們本人講得更為精彩。」

其實,真正能夠和法醫人類學牽扯上的,要算是宋慈。《大宋提刑官》我看過幾遍,發現主人公宋慈非常熟悉法醫人類學。後來看他寫的《洗冤錄集》,才發現他不僅會熟練辦案,而且能夠著書立說。舉一例,《洗冤錄集》中載:「仔細看骨上青暈或紫黑暈。長是他物,圓是拳,大是頭撞,小是腳尖。」

早期的人類學是西方為中心的視角研究所謂的野蠻民族。而體質人類學的任務就是研究所謂的人種在文明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後來體質人類學才漸漸擺脫了種族歧視的庸俗圈子,走上了正軌。

美普斯博士對體質人類學有濃厚的興趣,曾參與對西班牙遠徵秘魯徵服者皮扎羅、美國總統扎克瑞·泰勒、英國「象人」、俄國末代沙皇家族等歷史名人的遺骸進行鑑證,解開多個歷史謎團。

我有一個學醫的朋友,有一天我和他聊天,討論法醫學和醫學的區別。我開玩笑說,法醫學是研究死人的,而醫學是研究活人的。當然,這是不全面的,法醫學是應用醫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並解決立法、偵查、審判實踐中涉及的醫學問題的一門科學。

現代醫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成就為法醫學的發展提供了最新技術手段,原來單一的法醫學逐漸形成多分支學科的綜合性應用科學,這些學科包括:法醫倫理學、法醫病理學、臨床法醫學、法醫物證學、法醫血清學、法醫人類學、法醫牙科學、法醫化學、法醫放射學、法醫毒物學、法醫精神病學、法醫昆蟲學、醫法學等。

其中,法醫人類學包括骨骼的種屬鑑定、種族鑑定,骨骼的年齡、性別及身高推斷,顱骨復原容貌及顱相重合技術,法醫齒科學。換句話說,法醫人類學就是醫學和體質人類學的結合。

法醫是一個需要每天都和屍體親密接觸的工作,他們運用醫學和刑偵學技術,勘察各種兇殺命案現場,檢驗遇難者屍體,判明死亡原因、時間和性質,推斷和認定兇器,分析犯罪手段和過程,從而協助司法機關辦案。

還是摘一段作者的鑑識案例才好。

馬普斯博士說,他總是會格外鍾愛自己最初的幾個案件。1972年4月,華盛頓郡的一個副警長給作者帶來一具在樹林中發現的覆滿泥土的骨架。經過作者的分析,這副骨架屬於一個沒有牙齒的老年男性。「

真正引人注意的是,在他的頭骨上,耳朵所在的位置有一個很大的缺口,完全鏤空,好像被蠶食了一樣。……此外還有發現:從這個耳部穿孔向上,穿過上面纖薄的骨頭,有一個侵入型病灶的痕跡,說明這個穿孔延伸到了頭蓋骨,也就是腦顱裡。最後,沿著腦顱的內壁可以看到侵蝕的斑點,是死者在世時耳部感染蔓延到頭骨的結果。

我到佛羅裡達大學醫學院的圖書館裡去查資料,發現了大量詳細技術這種症狀的文獻。它是一種中耳感染。這種感染,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發失聰以及感染部位表面的骨頭開裂。有時候這種侵蝕會穿刺進顱骨,引起能夠導致迷失方向、神經病變和死亡的腦部感染。在病症早期,感染會令患者耳朵裡滲出散發著惡臭的分泌物。掌握了這些信息之後,我問警長當地居民裡是否有人符合這些特徵。結果發現確實有這樣一個男人,他是退休的農場工人,靠社會救濟生活,周圍人都記得他,他已經失蹤兩年了,名叫——啊,現在寫出他的名字也沒有必要了。

毫無疑問,這句骨架就是他的。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他被一股惡臭的味道圍繞著,臭味嚴重到人們都紛紛避開他。……鄰居和熟人證實,在他最後的日子裡,他看上去越來越神智恍惚。終於有一天他走失了,再沒人見過他,直到他的骨架在沼澤裡被人發現。」

美國著名犯罪小說、推理小說家帕翠西亞·康薇爾說:「難以置信的故事,非同反響的講述!美普斯領著我們穿越了密布死亡與陰暗的恐怖峽谷,毫髮無傷。《死者在說話》是了不起的傑作。」

作者威廉姆·美普斯,曾擔任美國法醫人類學委員會主席,本書是美普斯教授的回憶錄,記載了他在既往工作當中,如何對屍體做鑑定,如何應對屍體腐爛、分屍和焚燒這三大難題。以及曾經參與見證歷史知名人物遺骸的故事。

三大難題:腐爛、分屍、焚燒

一、腐爛

腐爛是人體死亡以後有機物質被破壞的過程,屍體最終腐爛的時間受所在環境影響。

作者1979年經手的一個案件,受害者死亡一年後屍體才被發現,作者通過拼接腐爛後的頭骨,證實受害者為自殺。

二、分屍

分屍工具會在肢體的斷口上留下痕跡,經驗豐富的法醫只要觀察斷口,就能判斷出兇手肢解屍體的工具。大多數罪犯在分屍的時候會切斷骨頭,這些斷骨,特別是大腿骨會給法醫留下清晰的痕跡。

作者在1981年調查的一起分屍案,就是半截大腿骨的切痕提供了破案的線索。

三、焚燒

屍體被點燃之後,表皮會碳化,然後徹底氧化燃燒直到被燒光。不同位置的骨頭會碎裂成特徵性的碎片。法醫們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判斷出,燃燒過後的骨頭屬於哪一部分。

1985年的一起「自殺」案件當中,作者花費1年半時間,復原了1萬多塊焚燒碎裂的骨頭,證實不是殉情,而是謀殺。

兩個故事:查克瑞·泰勒和尼古拉二世

一、美國第十二屆總統查克瑞·泰勒。很多人認為泰勒總統是被反對派毒死。作者對泰勒總統開棺驗屍,提取了遺骨進行實驗室檢查,證明泰勒沒有被下毒,他是自然死亡。

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沙皇一家被槍決以後,不斷有人自稱是沙皇后代。作者參與了對在俄羅斯發現的沙皇一家遺骨的鑑定,認定遺骨與歷史記載相符。

作者認為,在這樣的腐爛屍骨當中投入如此大的工作熱情,傾聽他們的故事,是為了活著的人,更是一個法醫人類學家的責任。

紐約市驗屍官的門楣上刻著一段銘文:

讓空話緘口,讓笑聲消失,這裡是死亡煥發光彩,救贖生命的地方。

《非自然死亡》鎮樓

相關焦點

  • 揭秘那些法醫人類學家最不願接手的工作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世界著名的法醫人類學家,英國鄧迪大學法醫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蘇·布萊克撰寫的帶有半自傳性質的《法醫報告——死亡教會我們什麼》。本書的作者蘇-布萊克是英國享有盛譽的法醫人類學家,參與拍攝BBC的紀錄片《歷史疑案》而為大眾所熟知。她常常調侃自己長得不好看,脾氣又臭,還有一頭亂糟糟的紅頭髮。
  • 識骨尋蹤——帶你走進法醫人類學的世界
    說得具體一點,當考古現場或者犯罪現場發現屍體殘骸或骨骼時,法醫人類學家首先會確認是否屬於人類還是動物;如果確認為人類,那麼可以進一步分析該屍體殘骸或骨骼的種族(Ancestry)、年齡(Age)、性別(Sex)以及身高(Stature)等生物特徵信息,這4種主要的生物特徵信息在行業內被稱為
  • 「網紅」法醫秦明:第一次解剖的死者是同學,腦袋一下子蒙了
    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11月26日消息,這是一份辛苦的職業,與影視劇中「戴蛤蟆鏡拎勘查箱」形象不同,要在屍體前一站三四個小時,忍受著視覺嗅覺多重衝擊,卻因與死者打交道,時常不被理解。安徽省公安廳副主任法醫師秦明是一名法醫,也是一名作家,既熱愛抽絲剝繭發現破案線索替亡者說話的成就感,也享受用文字「為職業正名」的快樂。
  • 女法醫陳德智:最愛看福爾摩斯,法醫是死者與家屬間的翻譯官
    在一具無法說話的屍體面前,她必須要第一時間從腦海中調取相關的專業知識,準確地判斷出死亡時間、具體死因,給案件的偵破提供依據,也給家屬以心理慰藉。34歲的陳德智是錦江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刑事科學技術室副主任。當法醫,是她14歲時就定下的人生目標。從業十年,在法醫的工作崗位上,她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見證了法醫工作的變遷。
  • 最美基層民警丨柳河縣公安局法醫趙菲:做死者的「翻譯官」
    女法醫趙菲。」提起趙菲,在柳河縣境內可謂是大名鼎鼎,因為正是這樣一位身材瘦弱,但意志力過人的女警官默默的為柳河刑事偵查工作奉獻著她的光和熱,一件件疑難案件才得以偵破,社會正義才得以伸張。水中浮屍、火災現場、中毒身亡、車禍現場……這些常人避之不及的場景卻是趙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法醫人類學家是做什麼的,他們如何看待死亡?
    曾任鄧迪大學法醫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現為蘭卡斯特大學副校長,主要負責公眾參與工作。1999 年,她帶領英國法醫小組在科索沃搜集戰爭犯罪證據。 2004 年印度洋海嘯之後,她是率先到達泰國的法醫人類學家之一,為那裡的死難者鑑定身份。
  • 對話雷洋案專家證人:「我們是替死者說話的人」
    張惠芹:我當時還在內蒙古的海拉爾,正在為一個案件被害人做出庭專家證人,剛開完庭,律師就打電話給我,說想委託我作專家證人,我問是什麼案子,他說是雷洋案,因為我一直關注案件進展,基於職業習慣和使命,我不加思索就答應了,我們是替死者說話的人。
  • 法醫辦案經歷:3毫米指甲劈裂揭開分屍案真相
    現場勘查的法醫王直屍檢時在女子指甲上幾毫米的劈裂發現了端倪,這個細小的發現最終對案件破獲起到決定性作用。  寂靜的早晨,一名男子死亡在路邊,頭部的傷口讓人生疑。家屬一口咬定,死者在死亡前與人發生爭執,對方揚言要打死他。難道對方真的是兇手?  無頭女屍案如何一層層剝絲抽繭鎖定案犯,離奇死亡男子到底是他殺還是出現意外。
  • 法醫講述破案經歷:3毫米指甲劈裂揭開分屍案真相
    本期「重案組——法醫現場」,通過法醫王直的親身經歷,為您揭開無頭女屍案背後不可思議的真相。法醫檔案:王直,瀋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一處法醫室主檢法醫師。王直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刑警法醫鑑定時,要拿得起手術刀,進得了實驗室。勘查時,要鑽得進汙水溝,踏得進垃圾場。
  • 我是法醫秦明的老師劉良,如何準確「翻譯」死者的語言,問我吧!
    我是法醫秦明的老師劉良
  • 法醫秦明的下鋪竟是浙江這個法醫,揭秘不在現場的「證人」,他怎麼...
    從法醫劍哥開始,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將連續為大家展示省內法醫鮮為人知的一面,帶大家領略法醫真實的工作和生活,揭秘法醫工作中各種先進技術與設備,同大家一起走進法醫這個神秘群體。2】最難面對的不是殘忍的現場而是案件背後令人嘆息的悲劇小說畢竟是經過藝術加工的,真實的工作中,法醫又是什麼樣的角色呢?讓張劍深刻的案子很多。其中一個是在一個大雨磅礴的夏天。
  • 問吧精選|法醫秦明的老師:如何準確「翻譯」死者的語言?
    法醫實際上就是翻譯。屍體不會說話,法醫要做的就是把死者的語言翻譯給不懂的人聽。——這是我對我的職業所做的定義。「我是劉良,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系主任,也是湖北省司法鑑定協會會長。在與死者打交道的30餘年中,我解剖過上千具屍體,經我手平過冤、昭過雪的案子有不少,其中不乏湖南黃靜案、山西討薪案、聶樹斌案等著名案件的複查。我帶出的學生幾乎「佔領」了中國各省市公安局,網紅「法醫秦明」也曾在央視拜我為師。
  • 死者突「長嘆一聲」全場嚇壞 女法醫揭驚悚真相
    用專業發現」蛛絲馬跡」,為死者伸冤是法醫這個職業最厲害的地方。然而,女法醫張鵬雨坦言,」現實中往往要經歷太多不堪細說的苟且,需要克服太多的困難甚至是恐懼。」她分享,有一次在案發現場勘驗時,上吊身亡的屍體竟發出一聲」長嘆」,當時現場人員都嚇壞冒冷汗,只有她一人淡定應對。
  • 法醫劇還能是治癒系的?看完《心靈法醫》你會得到答案
    其二,死者蒙受了「失去生命」這一最大的冤屈。法醫洗冤便是抽絲剝繭,重構真相,還死者以尊嚴。《心靈法醫》便是一部「洗冤」之作。主角法醫明川並不是殺伐決斷雷厲風行之人,他有情感、有猶豫、有懷疑。縱觀全片,他不會斬釘截鐵地判斷「他就是兇手」,相反,他常說的一句話是「他不是兇手。」哪怕是對已經招認的兇手,他也不會輕易地做出判斷或定義。
  • 這些案件比《今日說法》還離奇!法醫秦明打98分,不敢一個人看
    可能很多人都會對此感到疑惑:肺部究竟為何會「爆炸」,又有哪些隱情?這部電影將會對此進行答疑。罕見的炸肺案,還只是這部電影裡的多起離奇案件之一。在法制節目《今日說法》中,常常披露分析一些離奇案件,而在法醫秦明的日常工作中,還有太多常人無法想像的離奇案件真實存在,這部電影將為觀眾帶來其中的冰山一角。
  • 連工作多年的老法醫也說,這樣的現場並不多見
    一把解剖刀,在蛛絲馬跡中窮盡證據,讓真相水落石出,讓事實說話,讓死者開口。他叫楊強,今年38歲,現任甘肅省平涼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主檢法醫師。僅2015年以來,楊強就先後參與偵破了靜寧「6·21」殺人焚屍案、「6·28」殺人拋屍案、「5·05」特大殺人焚屍拋屍案等大要案56起,獨立完成法醫損傷鑑定92人次,出具法醫類檢驗鑑定書148份,覆核法醫類檢驗鑑定60餘份,為130多起刑事案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和民事自訴案件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 「新時代新作為模範人物候選人」最美女法醫:死者與家屬之間的翻譯...
    【點擊查看詳情】最美女法醫:死者與家屬之間的翻譯官↑↑↑點擊觀看視頻在公安紅橋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四大隊辦公室,繆淑玲放下電話,取了工具箱,直向樓下跑去。在一具無法說話的屍體面前,她必須第一時間從腦海中調取相關的專業知識,準確判斷出死亡時間、具體死因,給案件的偵破提供依據,也給家屬以心理慰藉。剛參加工作不久,繆淑玲接到一起報警電話,一男子自殺死亡。經過檢驗證實,男子是服食百草枯藥物致死。「我弟弟平時特別樂觀開朗,我不相信他會去自殺。」
  • 香港人氣女神首演法醫人類學家:我太難了
    這次在新劇中,王敏奕將挑戰全新角色——法醫人類學家。王敏奕表示法醫人類學家與法醫是有區別的,她說:「法醫是搜證用來呈堂,而法醫人類學家是研究屍體的骨頭,協助對屍體的還原分析,而在演繹上,監製、編審和導演都對我好好,讓我可以演得好舒服,我的角色是一個節儉、愛惜資源、好調皮跟好好的女生,就是跟我本身是好相似的。」
  • 揭秘三百六十行:法醫這職業並不酷,別被電視劇給誤導了!
    揭秘三百六十行:法醫這職業並不酷,別被電視劇給誤導了!在你的想像當中法醫是什麼樣的?法醫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就相當於為死者代言,替逝者發聲的人。在你們印象當中的法醫是什麼樣子的,應該就跟電視劇當中的法醫一樣,穿著西裝,鐵劉海髮型千年不亂,住著大房子,白大褂解剖服都能穿得超級有型。還有許多的人因為覺得法醫這個職業很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強,所以選擇報考了這個專業。但是這些都是電視劇給我們塑造的假象,多多少少的讓我們對法醫這個專業產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 中國第一代法醫——宋慈
    法醫這個名詞並不是在現代就有的,在我國宋朝時期,中國就有一位叫作宋慈的法醫,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法醫,說到法醫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血腥可怕的工作,但是宋慈卻用自己的一生去告訴我們,原來法醫是可以拯救世人,洗刷冤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