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窒息!連工作多年的老法醫也說,這樣的現場並不多見

2020-12-12 和田網警巡查執法

醫者仁心,法不容情。一把解剖刀,在蛛絲馬跡中窮盡證據,讓真相水落石出,讓事實說話,讓死者開口。他叫楊強,今年38歲,現任甘肅省平涼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主檢法醫師。

僅2015年以來,楊強就先後參與偵破了靜寧「6·21」殺人焚屍案、「6·28」殺人拋屍案、「5·05」特大殺人焚屍拋屍案等大要案56起,獨立完成法醫損傷鑑定92人次,出具法醫類檢驗鑑定書148份,覆核法醫類檢驗鑑定60餘份,為130多起刑事案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和民事自訴案件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 ◆

冰天雪地半夜開棺驗屍

「做法醫很苦也很快樂。苦的是工作量大,又髒又累,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只要有任務,不管狂風暴雨、酷暑嚴寒,不管白天黑夜,山再高、路再遠,哪裡有命案現場,哪裡就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法醫身影;快樂的是可以懲惡揚善、除暴安良,法醫就是替死者說話的人,不能讓受害人死不瞑目。」楊強說。

2008年1月,正值年關,莊浪縣臥龍鄉發生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死者父母怎麼也無法相信平時健康的女兒會突然病死婆家。接到報警,楊強和同事連夜驅車趕赴莊浪。在距離村口五六公裡處的山腳下,由於雪大路滑,車輛無法通行,楊強和同事下車步行趕路,到達事發現場時天已發亮。

楊強簡要了解案情後,就來到了墓地開棺驗屍。數九寒天,冰天雪地,楊強和同事們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墓地裡工作了3個多小時。楊強回憶說,那天確實很冷,手凍得發木,手術刀都捏不住。通過屍檢楊強發現,死者大面積皮下出血,生前曾被鈍器多次擊打,並非疾病猝死,而系他殺,還原了懸案背後的真實場景。那天,一直到把屍體縫合完畢、安葬妥當,他們才離開現場。

◆ ◆

法醫工作同樣危險

作為刑警群體中的法醫,經常與危險和艱辛相伴,常年和血淋淋的現場、傷殘的人體、腐爛惡臭的屍體打交道。腐敗的屍體本身就是傳染病源,有的死者還可能患有肺結核、肝炎等傳染病,甚至是愛滋病患者。因此,法醫的一些經歷可能是常人永遠見不到也不想見到的,但這些工作就是法醫的日常。

2007年5月13日,華亭縣(現為華亭市)某處下水道內發現一具屍體,由於屍體高度腐敗無法辨認,認定屍源就成了偵破此案的突破口。離中心現場還有10多米,楊強和同事就被令人窒息的屍臭味怔住了。屍體因高度腐敗已出現黑色的腐水,屍體上蠕動著厚厚一層蛆。就連工作多年的老法醫也說,這樣的現場並不多見。

楊強和同事們頂烈日、忍惡臭,經過3個多小時認真細緻的檢驗,準確推斷出死者年齡、死亡時間和死亡原因,為案件成功偵破指明了方向。

在一般人眼裡,法醫工作是恐怖、血腥的,但對於楊強而言卻是工作和責任,早已習以為常。

2010年7月24日,楊強休假在醫院照看妻子,卻臨時接到局裡的緊急任務:華亭縣西華鎮什民村發生一起命案。警情就是命令,楊強安頓好妻子和不滿周歲的兒子,立即和其他技術人員趕赴現場。在犯罪現場,對犯罪分子的痛恨、對受害群眾的痛心,讓楊強切身感受到了什麼是法醫的責任,更懂得了法醫這份事業的神聖。

從事法醫工作13年來,楊強幾乎跑遍了全市七縣區的每個角落。楊強說,辦案出差一走就是好幾天,最想念的還是家人。儘管自己工作時「全副武裝」、做好防護,但楊強回到家的前幾天還是不敢和孩子親近,生怕身上帶病,「這些,妻子理解,但漸漸的,孩子對我卻不那麼親熱了。」

◆ ◆

傷痕是打開死亡之謎的鑰匙

對於楊強的工作,很多人都很好奇地問他「怕不怕」。在楊強的眼裡,每一寸腐爛的屍體、每一道血肉模糊的傷痕,都是打開死亡之謎的鑰匙。

2012年春節,當人們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時,市民史某卻遭受滅頂之災。史某的丈夫陳某報稱,妻子因摔倒後重傷不治身亡。然而,通過細緻的現場勘查和屍體檢驗,楊強發現,死者面部大面積淤血並有嚴重的顱內出血,與摔傷嚴重不符,屬鈍器多次擊打所致。面對證據,陳某無法自圓其說,只得如實交代了酒後毆打妻子並偽裝其跌摔致死的犯罪事實。

13年來,沒有槍林彈雨,沒有鮮花簇擁,陪伴他的只有一份份鑑定報告和一具具冰冷的屍體。但是,他以「為生者權、替死者言」為座右銘,以科學精神和專業素質,展現著一名法醫的忠誠與執著。楊強2013年入選全國公安機關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庫,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2017年當選平涼市首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今年2月當選甘肅省第五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

人物簡介

楊強,38歲,中共黨員,現任甘肅省平涼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主檢法醫師,三級警督警銜。2013年入選全國公安機關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庫,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2017年當選平涼市首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2019年2月當選甘肅省第五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

人物特點

工作紮實、愛崗敬業,默默奉獻在法醫崗位。

人生準則

用學識智慧和一顆誠心還世界以真實。

大眾點評

他正直、自信,好學勤奮,已成為法醫崗位的行家裡手。

——楊強師傅、原平涼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 朱松柏

楊強以科學精神和專業素質,展現著一位法醫的忠誠與執著。

——平涼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科長 姚波宇

-END-

作者:陳志剛 馬寧

相關焦點

  • 法醫秦明的下鋪竟是浙江這個法醫,揭秘不在現場的「證人」,他怎麼...
    說到因寫作走紅的法醫,你可能會先想到秦明。有時候世界就是這麼神奇:張劍和秦明不僅是皖南醫學院1998級的同班同學,還是同寢室的上下鋪。《法醫密檔:不在現場的證人》是張劍在2014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當中的故事,是基於張劍日常工作以及同事間交流的真實案例進行改編和藝術加工的,但主線都是實實在在的科學和技術。
  • 走近90後女法醫:別的女生煲劇喝奶茶 她忙碌在命案現場
    馮雪英是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大隊的一名女民警,2017年從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法醫學系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從事法醫工作至今。在常人看來,法醫的工作伴隨著許多惡劣環境與血腥場面,一般人難以接受。馮雪英不這麼覺得,覺得神奇且有趣,她熱愛法醫工作。馮雪英說,破案會帶來成就感。
  • 上海書展@現場:一年不見的法醫秦明,還是騎著電動車上下班
    臺下前排一個姑娘,不知道喊出了多少姑娘的心聲。「嚇得話筒都沒電了!(笑)」沒錯,一年沒見,用老秦自己的話說,就是個「普通法醫」、「小作者」的那個風趣幽默的「胖子」又回來啦!不會說段子的作家不是好法醫,說的正是老秦。主持人拋磚引玉的問題,起到了「吸了笑氣」一般的「笑果」。她問秦明,最想出演自己兩個系列作品中的哪個角色。「我想?想啊,導演不願意啊,說你來演還有人看嗎?」老秦的回答脫口而出。其實,老秦還真有表演經驗。
  • 女法醫陳德智:最愛看福爾摩斯,法醫是死者與家屬間的翻譯官
    當法醫,是她14歲時就定下的人生目標。從業十年,在法醫的工作崗位上,她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見證了法醫工作的變遷。福爾摩斯領她入行復讀一年考入法醫專業早在14歲,陳德智就將人生目標鎖定在了「法醫」這個略顯神秘的職業上。「小時候,最愛看福爾摩斯,尤其喜歡裡面的華生。
  • 【政治建警】從業20多年的資深法醫告訴你,和屍體打交道,是種怎樣...
    一說到「法醫」大家都會覺得神秘且高大上腦海裡也是充滿了各種對法醫的想像是不是覺得法醫的形象是這樣的完全不是這樣的!想知道真正的法醫是什麼樣的嗎?下面一起聽聽湘西州古丈縣公安局從業20多年的資深法醫——劉清方副主任對於法醫真實世界的講述吧。
  • 太過神秘,今兒才說出來:臺灣著名法醫楊日松所經歷的靈異事件
    他特地觀察女屍臉部,等退冰後再比對,發現傷口有多處直角切割痕,分析是遭人用利刃 割傷。更玄的是,楊日松在解剖前,向殯儀館人員要求看女屍穿的衣服,發現竟然與夢中女子穿著一模一樣,連品牌也相同。  被害死者託夢破案:一名臺灣法官的工作見聞  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我想應該可以公開了吧!
  • 杭州法醫23年與屍體「對話」 卻在一線突然昏迷
    同事老汪,回憶起發現老胡昏迷的那一刻,依然是一臉沉痛,「那天早上7點50分的樣子,我想,怎麼還沒見老胡來吃早飯呢,才去敲的門。沒想到……我們連老胡到底什麼時候昏過去的都不知道!前一天晚上他還加班到凌晨1點多。」
  • 法醫揭露真相,怵目驚心!
    恢復高考後,我考上了原南寧地區衛生學校,畢業後就分配到馬山縣貢川衛生院工作。1986年,我開始在馬山縣公安局從事法醫工作,95年後兼任馬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負責法醫鑑定及主持刑事技術工作。前幾年,公安局只有我一個法醫,在基層做法醫,接觸高度腐敗屍體是家常便飯,兇案現場也極具震撼力,搞得我一度想逃走。世事多變,後來有一個案子讓我改變了心態,決定繼續幹下去。
  • 《法醫秦明》滿屏重口味不是故意製造的噱頭 《法醫秦明》分集劇情...
    通常,一部行業劇難逃專業拷問,《法醫秦明》也不例外,尤其是秦明和他的助手李大寶每次到案發現場驗屍不穿防護服,不戴口罩,讓觀眾質疑,是不是網劇為了包裝偶像而犧牲客觀真實?話劇人出身的導演徐昂接受採訪時解釋,實情就是這樣異於想像,超乎常規,這還要從法醫職業談起。
  • 第一例新冠肺炎解剖法醫劉良,他說法醫就是翻譯,替遺體說話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法醫這個行業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如果不是特殊情況,一般很難聽到法醫有關的工作,但是,這次新冠肺炎,卻離我們每一個人都那麼近。身在武漢的雖然也有恐慌擔憂,但是, 我們知道,那種擔憂與恐慌跟武漢人是不一樣的。
  • 南潯法醫劍哥:和法醫秦明上下鋪 執筆寫文章 握刀辨善惡
    相較於真名,「法醫劍哥」這個網名為更多人所知——2013年開始在網上寫作的張劍,從博客時代就收穫了不少的粉絲。說到因寫作走紅的法醫,你可能會先想到秦明——就這麼巧,張劍和秦明不僅是皖南醫學院1998級的同班同學,還是同寢室的上下鋪。
  • 快手連麥尋親 80歲阿婆尋到失聯20多年兄弟
    令人驚喜的是,從老易在快手發布詳細信息視頻到聯繫上阿婆兄弟,前後僅用了大約 1 個小時。「感謝快手官方和各位老鐵,是大家的愛心和努力,讓尋親更加有效率。」快手直播間連麥,時效強尋人快關於這次尋親成功經驗,「愛心飛翔救助尋親志願者隊」負責人老易認為,快手直播和連麥起了關鍵作用:「我經常在快手直播,分享尋親進展、家人相認現場,不少老鐵都是看了直播後關注的我
  • 頸藏十二根鋼釘 堅強法醫「不低頭」記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公安局...
    馬群工作時因頸部無法彎曲導致不能低頭一次突如其來的疾病讓他胸部以下截癱。一個多月後,剛剛能夠離開輪椅勉強站立行走的他又執拗地回到自己摯愛的工作崗位。「我左手的力量與靈活度僅能達到健康時的一半,而且經常抽筋拿不住東西,左腿也不受控制,右側身體胸部以下無法感受到疼痛和溫度的變化。」馬群說起這些時,表情很平靜。不過最讓記者震驚的是,馬群的頸部仍有12根鋼釘至今沒有取出,導致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樣低頭。排除萬難堅守工作崗位2019年8月,馬群被評定為肢體二級殘疾,按評定已喪失勞動能力。但馬群還是一如既往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 女法醫為5000多具屍體屍檢:從死亡出發理解生
    那是法醫們在工作中搜集的無名顱骨,男女老少,天南地北,空洞的眼孔在某個角度會折射光,像一種凝視,提醒。這裡是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王燦是法醫勘查大隊副大隊長。法醫秦明的暢銷罪案小說,很給法醫這個職業圈粉,但懸疑故事終究是娛樂,真正的工作不是。王燦做了23年法醫,給5000多具屍體進行過屍檢。5000多個生命,沒有一個曾經是虛構。
  • 楊爍這令人窒息的父愛 連陳小春都看不下去了
    楊爍這令人窒息的父愛 連陳小春都看不下去了 不得不說,親子綜藝確實很火,《爸爸去哪兒6》在國際版上更新,改名叫《一起出發吧》。內地觀眾都看不到但依舊火到上熱搜。這季的嘉賓陣容同比之前也不算差了,大家熟悉的有陳小春jasper和包貝爾包   原標題:教育孩子像軍訓!
  • 法醫輔警:曾最怕詐屍 與親友吃飯被要求多洗手
    儘管是這樣一種不被常人理解的工種,但這個鞍山漢子仍然笑稱:「工作已成了愛好,不打算轉行了!」  做拉屍輔警曾最怕詐屍  宛越目前的職業是深圳市公安局法醫檢驗中心一名輔警、遺體拉運組組長。他所負責的這個組共有6名成員,主要負責全市刑事案件的遺體拉運。
  • 法醫揭露真相,怵目驚心!
    恢復高考後,我考上了原南寧地區衛生學校,畢業後就分配到馬山縣貢川衛生院工作。1986年,我開始在馬山縣公安局從事法醫工作,95年後兼任馬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負責法醫鑑定及主持刑事技術工作。前幾年,公安局只有我一個法醫,在基層做法醫,接觸高度腐敗屍體是家常便飯,兇案現場也極具震撼力,搞得我一度想逃走。世事多變,後來有一個案子讓我改變了心態,決定繼續幹下去。
  • 在追《大唐女法醫》?當一名女法醫到底啥體驗,記者採訪了…
    為了儘快趕上「進度」,她堅持在學中幹、在幹中學,多學多問多出現場,不管大案小案,只要有出現場的機會,她都跟著去,走到哪兒問到哪兒,通過不恥下問、刻苦鑽研,僅用一年多功夫,她就迅速適用了崗位需求,先後參與勘查現場250餘起、屍體檢驗鑑定50餘件、法醫傷情鑑定110餘人次,完成了從一名象牙塔大學生到一名合格女法醫的轉變
  • 令人窒息的操作,監控拍下老人泳池內不文明行為,揚長而去引民憤
    令人窒息的操作,監控拍下老人泳池內不文明行為,揚長而去引民憤(本文意在說明公共場所要遵守公德,文明禮貌,如果引起閱讀不適,請關閉閱讀,)在炎熱的夏天,人們喜歡在公共場所休閒納涼,比如,晚上人們喜歡在廣場上休閒
  • 老先生|法醫吳梅筠:倔強的奠基石
    他不敢不講。自己做法醫學第一屆本科生時,大家基礎都差,老太太也會花很多時間,仔仔細細解釋許多遍。不僅如此,國際上相關領域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以後可能有什麼新技術,都講得清清楚楚。「所謂怕不是真的怕,就是敬畏。」現任法醫學院院長侯一平說。不少學生畢業多年,仍謹記她和丈夫的唯一贈言:「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