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大學生付出了巨大努力,還是成為考研大軍中的炮灰?

2020-12-12 研控學長

先說一下結論:在考研這件事上,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某考生勵志考清北復交,結果一直考不上,等到同期考研的學生讀研究生畢業了,他還在努力地奮戰四戰五戰。我們都知道,努力的同時也是很需要天賦的,如果沒有相對應的天賦,就算是再努力,也很難去實現逆襲。

就像高考,每年想去清華北大的學生肯定有不少,也相信有一些比那些清華北大學生更努力的學生,但最終還是沒有考生。

從這裡就能看出,努力了是一部分,有沒有那樣的智商和天賦以及各種各樣雜七雜八的因素,也很重要。

至於考研,我覺得有時候選擇要比努力更重要。

我前幾天寫了篇文章,裡面提到了考研考復旦四年,最終卻只上了個非全的考生。他從2015年開始考研,一直到2018年,每年都報復旦,但每年也都沒考上。2018年的時候,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終於他選擇放棄了復旦,最終去了另一所雙一流高校,只是可惜的是非全。

綜合他四年的成績,除了第一次不太理想之外,第二年第三年都是高分,憑藉著他的實力,如果不是執著於復旦,也不至於同時期考研的同學都研究生畢業了,他還沒進入研究生院。

說他不努力嗎?也不是,他也有過400+的分數,只不過相對於努力,他最大的失誤是在選擇上面。

如果他一開始就不要把目標定得那麼高,或者在第一次考研失利就把目標降下來,也不至於考了那麼多年(如果考上了說不定還是個勵志故事,可惜最後不僅沒有考上,而且上的還是非全)。

做什麼事一定要量力而行,考研也是如此。如果一個連三本都很難考上的高中生,天天叫嚷著考北大清華(雖然有微乎其微的可能性,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不是天方夜譚是什麼?

突然想起賀舒婷的《你憑什麼上北大》,她從一個文科班只有三個人能上本科,並且這三個人還都是複習生的學校,不可思議的考上了北大,這真的很勵志,真的讓人不由自主的崇敬。但這樣的例子畢竟是少數,她的學校也沒因為她進入了北大,在第二年就提高了本科錄取率。

所以,如果自認為去不了名校,那麼一定要為自己留好後路,學校差點沒關係,起碼比考了幾年沒考上,最後還是去了差學校要強很多。

當然,這裡並不是鼓吹努力無用論,考研還是需要努力的,我只是在說考研要量力而為,全國每年高考有千萬人,真正能上清華北大的又有幾人?

不過努力還是很重要的,考研如果不努力的話,別說名校了,就是一般的學校也進不去,因為很有可能連國家線都過不了。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有效學習。

可能有很多人身邊都有這麼一種學霸,就是整天好像也吊兒郎當的,但是不管你怎麼努力,都趕超不了他的成績。其實很多時候這不是智商的問題,而是你沒有做到有效學習。

什麼是有效學習?

有效學習是指符合教育、教學原理的學習,它的目的是為了花更少的時間,學到的更多、更牢、更好,用正確的學習方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學習不是刻苦學習,不是題海學習,不是把千篇一律地對待學生,不是灌輸學生知識。

有效學習就像是睡眠中的深度睡眠一樣,進入了深度睡眠之後,睡眠效果是淺度睡眠的好幾倍,是低質量睡眠(整夜輾轉反側無法進行長時間睡眠)的無數倍。深度睡眠之後,人們醒來會覺得神清氣爽;淺度睡眠之後,人們醒來會覺得身體有些疲憊;低質量睡眠之後,人們醒來會覺得身心疲憊,感覺身體被掏空。

有效學習的理論跟深度睡眠類似,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自己能夠將知識融會貫通,每門課程一次至少學習兩個小時以上。而不是囫圇吞棗,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甚至有的人做張試卷、背會單詞就滿足了,然後拿出手機刷刷刷,這樣一點用都沒有。

所以像這樣的問題,還是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麼會付出巨大努力了,還只是考研大軍中的炮灰吧!

相關焦點

  • 考研雜談丨為什麼有人考研付出了巨大努力,還是成為炮灰?
    在上一期考研雜談中,我們聊到了考研的心態,考研心態問題貫穿考研全程,至關重要。而本期考研雜談和你聊聊「炮灰」。炮灰作為「考研失敗者」的代稱,往往是考研圈調侃之用詞。在當前考研熱的大環境下,大多數人不可避免成為考研的「陪跑者」。
  • 為什麼有人考研付出了巨大努力,還是成為炮灰?
    在百萬考研大軍中,很多考研黨都很努力的備考,但是每年都有很多的考研黨淪為炮灰,他們真的很努力,最終還是沒有成功上岸,為什麼有人考研付出了巨大努力,還是成為炮灰?原因很簡單,也很無奈:確實很努力,但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科學合理的備考方法,必須在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引下,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考研是成功逆襲,還是成為炮灰,關鍵在於你的選擇,現在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 考研真的很難嗎,為什麼有人付出巨大努力,最終還是成為炮灰?
    每年考研幾百萬人,淪為炮灰的不在少數。考研是一定會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失敗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卻也有人可以逆襲成功。很多人就會想,我努力了這麼久,為什麼還是會失敗呢,那麼就請你好好想一想,你所謂的努力是否就為了感動了你自己呢?比如說,每天天不亮就起來複習,凌晨才去睡覺,空閒時間從來不出去和好友玩,手機全部卸掉娛樂軟體,付出這麼多,結果還是失敗了。
  • 為什麼有人考研付出了巨大努力,還是成為炮灰?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考研趨勢越來越明顯,競爭越來劇烈,無異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人都有很多很在摸魚,也有很多人明明努力了還是成為炮灰。缺乏全局觀,方向錯誤,徒勞無用功每天都在努力,卻沒有總結複習進度,也不曾考慮過努力的方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為什麼有人考研付出很多努力,還是會成為炮灰?
    21考研的同學們,這裡已經上岸的老學長要在這裡和大家談一下這個問題。「選擇大於努力」你們大多數人聽到這句話都是來自已經考完研的學長和學姐嘴裡出來的,因為只有過來人,才知道哪些人才是真正的痛點。選擇大於努力往往被大多數人誤以為是考研擇校時才需要注意的東西,但其實它能帶給你的思考遠不止於擇校那麼簡單。
  • 天天起早貪黑,為什麼考研還是炮灰?
    每年考研幾百萬,淪為炮灰不在少數,但也有人逆襲成功。 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我天天起早貪黑,為什麼還是考不上?
  • 為什麼很多人考研時要「裸考」?難道是為了當陪考的「炮灰」?
    前言隨著近些年教育不斷發展,大學生越來越多,導致就業環境非常差,普通本科生都有找不到工作的,使得很多人都準備去考研。考研的難度在不斷地上升,但是考研的人數也一直在增長,很多人是一開始就有考研的想法,很多人是看到別人考研自己也去考研,這些人對於考研也不是很上心,學習不怎麼努力,很少背裡面的知識點,甚至還打算裸考來面對考試,這就讓我很困惑,為什麼這些人想要考研卻不怎麼下功夫努力呢?難道是來當陪考的「炮灰 」?下一次再考嗎?下面就來討論討論這個話題。
  • 這幾類大學生不適合考研,基本是「炮灰」,畢業後還是直接就業好
    考研似乎已經成為了當代大學生的熱門話題,總覺得在「遍地」本科生的時代,只有研究生才可以略勝一籌,甚至有些高考完的學生們在報考專業時,優先考慮的並不是喜不喜歡、好不好就業,而是好不好考研。又有多少人成為了考研路上的「炮灰」呢?這些「炮灰」們大多都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考研方式,也有一些「炮灰」們其實根本不太適合考研這條路。
  • 為什麼付出巨大努力,還是在考試中成為炮灰?
    看題的過程中,突然用反覆訓練或者狠練形成框架或者「固化」,可以大大加速思維壓縮。一但固化的量達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一個思維漩渦,這時不會的東西即使很多,仍然可以輕鬆的理解或者解決掉。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暗示自己要快、且要準確無誤、且要靈活無比。一般的,此時你的做題速度要比你以前快很多。此過程中,你往往會有「橫掃一切」的感覺:如一高速行使的坦克,所到之處,道路皆平。這個過程,是思維融合的過程,也就是把各種「思維稜角」磨平的過程。
  • 考研標準已出,這幾類人成「炮灰」,求職旺季已到,不如找好工作
    在最近的幾年,由於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很多大學生開始將畢業方向瞄準了考研,甚至在大學生群體中形成了考研熱潮。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熱潮,可能不同大學生,也會有不同的想法。根據最新預測來看,2021年的研究生報考人數很有可能會超過400萬人,這樣的報名研究生考試的規模,屆時將會超過本科畢業生的一本。
  • 考研那麼多炮灰,是很多人沒堅持下來還是考研真的難?
    終究還是沒有堅持下來 考研的成敗,與我們選擇的學校、試題難度、自己的複習狀態等方面都有很大關係。我們選擇的學校不同,在試題難度上自然是有區別的,尤其是在專業課方面,幾乎是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專業課考研內容。
  • 2020考研「高手」知多少?看到分數,應屆考生感嘆:自己成了炮灰
    說到高考,有很多小夥伴就說: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試,是寒門子弟跳出寒門的一條「捷徑」。其實哪有什麼捷徑,都是加倍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考研是和高考一樣,讓人又愛又恨的人生大考。大學畢業生是越來越多,不得已,自願或者從眾心理,很多大學生選擇考研之路。
  • 考研,這3類學生,最容易成為「炮灰」!
    雖然考研已經成為一種「剛需」,但是,以下這3類學生,可能並不適合考研,也容易成為「炮灰」。 但是,說實話,以同等學力考研,成功率並不是太高。 首先,以同等學力考研的同學,基礎知識可能沒有本科畢業生掌握的紮實(沒有歧視專科生的意思,只是說大部分情況)。 這就意味著,考生在初試的時候不佔優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不適合與適合考研的學生條件是什麼?
    在百萬的考研大軍中,能考上的自然是非常高興的,但是考不上的人數還是居多的。而這些人考不上大學不僅僅是因為不努力,還有其他的原因。比如下面這5種大學生就不適合考研,上場就會成為炮灰。一:學習成績差,還不努力上進的中國有句古話叫「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是只要肯堅持、肯努力,就一定會夢想成真。而這句話用在學習上也非常的適合,有的同學學習能力差,別人一學就會的東西,他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 985畢業生在考研考試中,考不過二本畢業的大學生?保研是其一
    在這些考研大軍裡有來自普通大學的本科生也有來自985重點高校的大學生,全部都是抱著考研順利上岸,能爭取到更多的就業機會的想法。可是,在考研大軍最終順利上岸的數據來看,這些來自985重點高校的學生卻沒有普通大學的2本學生順利上岸的機率大。
  • 考研那麼多炮灰,是沒堅持下來還是考研真的難?
    相信有不少同學對考研難度都有疑問,為什麼每年考研那麼多炮灰呢?真的是考研太難了,還是根本是考研人自己沒有堅持下來?考慮到2019年的錄取人數為80萬人,那2020年大概錄取100萬人左右,所以有個殘酷的事實就是今年依舊有200來萬的考生只能成為炮灰:考研難不難?看看近五年考研分數線及趨勢!
  •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為考研炮灰?
    按照正常的考研複習節奏,現在是9月份,暑期強化班已經結束,考研複習進入攻堅期。在這個時期,我們談一談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為考研炮灰?因為別人考研,所以他就考研。別人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幹什麼事都隨大流,院校選擇、專業選擇缺乏思考,跟著別人來選。複習沒在狀態,考研的人類,竟然可以睡到10點,慢慢悠悠起來吃早飯,到圖書館、自習室刷刷手機,晚上喝個啤酒來頓燒烤,陪女朋友再逛逛校園,一天天的就這樣瀟灑的過去了,這哪是考研的狀態?這一類當考研炮灰的概率很大。
  • 考研選這幾個專業容易成為炮灰,請繞路走
    所以21考研不止是複習備考要更努力之外,選擇專業更是要慎重,避免被炮灰!報考專業一定不要盲目追求熱門,因為熱門代表報考人數超多,競爭壓力也只會越來越大!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大超級熱門專業,建議繞路走!一、會計專碩會計專碩作為考研熱門專業之一因為會計專碩跨考的專業壁壘較低,無論是本科專業還是跨專業,都很容易選擇會計專業。
  • 考研也是「陪跑者」,不如趁著「金九銀十」求職旺季,找份好工作
    在最近的幾年,由於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很多大學生開始將畢業方向瞄準了考研,甚至在大學生群體中形成了考研熱潮。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熱潮,可能不同大學生,也會有不同的想法。根據最新預測來看,2021年的研究生報考人數很有可能會超過400萬人,這樣的報名研究生考試的規模,屆時將會超過本科畢業生的一本。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特別是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知道自己各方面的專業水平跟「985」、「211」院校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跟普通一本院校的學生相比都沒有什麼優勢競爭力,所以在考研大軍的群體中,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儘管考研成為了不少大學生的奮鬥目標,但很多大學生考研不是為了在自己喜愛的專業方向深造,而是出於更多的現實因素考慮而考研,這樣盲目地考研,即便考上,讀研生活也可能會十分痛苦。大學生考研要了解自身的能力、認清考研的目的,從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發展情況的考研之路。有二本院校的學生提出疑問,從二本大學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會被歧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