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研幾百萬,淪為炮灰不在少數,但也有人逆襲成功。
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我天天起早貪黑,為什麼還是考不上?
學姐和考研同學交流過,聽聽他們怎麼說:
01「我從小有名校情結,但不過線的英語告訴我,定的目標太高了。」
從高中到大學,我一直對名校有種莫名的情結。高考失利,希望成功考上嚮往已久的廈門大學。說實話,整個備考期間,天天早5晚10,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但我逐漸感覺到雖然足夠努力,但每次做英語題時一片紅,自信心被大大地打擊了,不由得質問自己:我能考上廈大嗎?果不其然,最後在英語上栽了坑。
02「我整理的學習筆記摞起來有半米高,但做題時仍一臉懵。」
剛開始複習時,我每天專門拿出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整理筆記,當時還發朋友圈說「看在我整理了這麼厚的筆記上,球球讓我當回錦鯉吧!」現在想想有點諷刺,這條朋友圈設為自己可見了。其實,心知肚明,所謂的筆記不過是抄書而已,一頓抄下來啥都沒記住,做題時也是一臉懵,無從下筆。
聽了這些回答,可以發現暴露的問題:
01選擇院校問題
研究院校的歷年報錄比、錄取分數線等重要信息,是選擇院校時值得重點關注的內容。
試想一下,A、B院校為同級985院校,同一專業A院校報考人數近500,錄取人數20,報錄比4%;B院校報考人數近200,錄取人數15,報錄比7.5%。
顯而易見,B院校錄取的可能性更高,選擇大於努力。
02學習方法問題
不少同學反映明明自己做的很多題,訓練總量達到一定程度,但在考試時還是感覺很吃力。
存在的問題有幾點:
※沒有全面覆蓋全部的考點題型,出現漏網之魚;
※缺乏對知識點的整體框架,不會靈活運用知識;
※尚未熟練掌握解題小技巧,答題耗費時間過多。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解題過程中得以融會貫通,是考研成功的關鍵點之一。
03信息獲得問題
考研真題收集不全、不了解考研各題型......專業報考的關鍵信息沒有做到胸有成竹,自然在整個備考過程中出現頻頻漏洞。
將士不打無準備之仗。科學的備考是高效的備考計劃+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