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揭秘:為什麼向東飛比向西飛更難倒時差?

2020-12-1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 美媒稱,時差應該是旅行中最討人厭的事了。許多向東行的人又比往西走的更容易受時差影響。我們並不清楚為何這些人會有這種感受,不過科學家近來設計出一套模型,來模仿人體內專門計時的細胞,用數學說明為什麼從西向東走造成的時差更難捱。這項研究也讓我們更加了解該如何倒時差。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21日報導,在人腦中央深處有個叫做下丘腦的部位(就在視神經交叉處正上方),人體自帶的時鐘就在這裡運轉。大約每隔24小時,2萬個位於下丘腦「交叉上核」的特殊節律調節細胞就會同步一次,向身體其他部位發出信號,告知身體現在是白天還是黑夜。這些細胞知道該打什麼信號,因為它們從環境中接收到光線刺激,明亮時就表示人該醒著,昏暗時就該睡覺。

然而,當我們跨過好幾個時區,譬如從紐約飛到莫斯科的時候,這些自以為通曉例行公事的節律細胞就被打亂了,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我們的身體也糊塗了,因為它想要對時,卻不知道是什麼時間。結果就導致了時差。

報導稱,馬裡蘭大學的物理學家米歇爾‧葛文(Michelle Girvan)參與了建構這套模型的工作,研究成果19日時在《混沌》(Chaos)期刊上發表。葛文表示,我們體內大部分內建時鐘都稍微慢些,在沒有持續穩定的光源信號時,比如跨時區旅行的時候,體內的節律細胞就會想讓一天更長一些。 

「這全是因為人體內建時鐘的自然周期比24小時稍長一些,也就是說,在向西旅行、導致一天的長度拉長時,感覺會比向東旅行導致一天縮短時更好受一些。」

要解決時差問題,你可以讓體內時鐘儘快調整到與目的地的時間同步(有個智能應用可以幫忙)。所以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模型,將你的節律細胞、你對光線的敏感度、光線強度、跨越時區的多寡,以及我們稍稍失準的體內時鐘全都納入考慮。他們希望這個模型可以提供一個簡潔的方式,來解釋正常人的身體如何在沒有外在幹預的情況下,把時差倒回來。也就是說,我們在抵達與出發地相差3小時、6小時、9小時、12小時的目的地之後,不論旅程是向東或向西,身體節律細胞是如何根據新地點不同的光線信號(比如陽光、人造光,或雲層篩落的黯淡光線)進行同步的。 

這個模型證實了我們已知的事實:一般來說,向西飛行導致的時差會比向東飛行的時差更容易克服。但它也讓我們了解到,有時跨度大的時差反而會比差距較小的時差更容易適應。

比方說,根據這個模型,在沒有任何額外努力的情況下,要把向西跨越了9個時區的旅程造成的時差倒過來,需要大約8天的時間。不過要是你向東跨越了同樣多的時區,想倒時差就得花至少13天。這比你環繞半個地球、跨越12個時區(大約是紐約到日本的距離)所需的恢復時間更長。

看懵了嗎?從這個模型看得出來,你的身體在試著適應不同地方的新光線信號時也很懵。模型還顯示出,一趟短於12小時、向東行的旅程,會比花費相同時間向西行更令人難受。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神經科學家戴維‧威許(David Welsh)說,時差的影響有多大,最終還取決於你是只早起的鳥兒還是夜貓子,「而大部分人都有點兒愛熬夜」。 威許研究身體節律細胞,不過他沒有參與前述研究。

如果你要進行跨越好幾個時區的旅行,比如從紐約到莫斯科,而你希望快點恢復正常感受,「你就要儘快去體驗與新時區作息相符的外在刺激」,葛文說。對於夜貓子來說,這有時就意味著早點上床。

相關焦點

  • 飛機向東飛與向西飛哪個快?你知道多少?
    飛機向東飛與向西飛哪個快?你知道多少?可能很多朋友對這個題目的第一反應是:地球自轉的影響。雖然赤道附近的線速度是每秒466米左右,但是並不會導致往東飛的飛機更早的到達目的地,為什麼呢?很多回答都是說:因為大氣層也是跟著地球一起轉的,所以飛機也會跟著轉。所以即便方向相反,飛行距離上也不會變化,時間也不變。
  • 坐飛機倒時差需要三天,時差向東飛更難倒,這些你都知道麼?
    (原標題:坐飛機倒時差需要三天,時差向東飛更難倒,這些你都知道麼?) 對於乘飛機度假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倒時差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歡迎儀式」了。太陽還沒落山就開始昏昏沉沉,日出前就像打了雞血般精神抖擻,這些「症狀」都出自一個解釋:我們的生物鐘與時鐘同步失敗了。
  • 向東飛9個時區 倒時差最辛苦
    向東飛的時差反應比向西飛更讓人難受,特別是飛過9個時區。研究提示,人的大腦通過眼球感知日光來實現自身與自然的同步,因此讓自己多曬太陽或者某些顏色的光,就可以調控與人體生物節律密切相關的褪黑激素分泌,能夠縮短身體適應的時間。
  • 飛美國是向東還是向西?哪邊更快?機長:向北!
    原標題:飛美國是向東還是向西?哪邊更快?機長:向北!有人問了我兩個問題:飛機從地球的一端飛到另一端,兩邊距離一樣的情況下,該向東飛還是向西飛?由於地球自轉的存在,是不是其中一個方向飛會快點?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是:要是向東或者向西飛,飛機在同樣情況下相對地面的速度的確不同,向東飛的話會快一些,而且這的確是和地球的自轉有關,只不過原因很可能和你想的並不一樣。飛機到底往哪飛先說第一個問題——飛機往哪飛是個幾何問題,而且是球面幾何問題,和地球的自轉沒有關係。還記得航線圖上的航線嗎?
  • 飛機向西飛會比向東飛更快嗎?
    01 為什麼往返時間會不一樣? 其實這個問題和地球自轉沒有半毛錢關係。 你在船上分別向不同方向跳遠,你跳的距離並不會因為你向船行駛的的反方向跳而更遠。
  • 地球向東自轉 飛機向西飛會比向東飛更快嗎?
    好吧,是時候停止你手中的一切,讓我們來一把腦筋急轉彎:如果地球在以1180公裡/小時(733英裡/小時)的速度向東旋轉,而我們在一架向西飛行的飛機上,難道我們不是應該更快地到達目的地嗎?畢竟地球正在朝著我們旋轉。
  • 地球向東自轉,那飛機向西飛會比向東飛更快嗎?
    好吧,是時候停止你手中的一切,讓我們來一把腦筋急轉彎:如果地球在以1180公裡/小時(733英裡/小時)的速度向東旋轉,而我們在一架向西飛行的飛機上,難道我們不是應該更快地到達目的地嗎?畢竟地球正在朝著我們旋轉。
  • 知識問答|飛機向西飛會比向東飛更快嗎?
    為什麼往返時間會不一樣? 其實這個問題和地球自轉沒有半毛錢關係。 你在船上分別向不同方向跳遠,你跳的距離並不會因為你向船行駛的的反方向跳而更遠。飛機在地球大氣層內飛行是同樣的道理。
  • 時差怎麼倒?向西恢復快 時差恢復需要多久
    對於乘飛機度假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倒時差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歡迎儀式」了。太陽還沒落山就開始昏昏沉沉,日出前就像打了雞血般精神抖擻,這些「症狀」都出自一個解釋:我們的生物鐘與時鐘同步失敗了。大腦中的「視交叉上核」又被稱為人體的「主時鐘」,它控制著身體的晝夜節律。這塊「表」會回應外部的信號,特別是陽光,使身體內部的時間與環境時間達到同步。
  • 從西向東和從東向西飛,哪個耗時更短?
    為什麼地球自轉對從東向西或從西向東飛行的時間沒有影響? 地球的自轉是否會影響從東到西駕車所需的時間,或者影響從西到東駕車所需的時間?從東到西穿過臥室和從西到東花的時間是不是不一樣?
  • 因為地球存在自轉的情況,所以飛機向東飛快,還是向西飛快?
    最近就有些奇思妙想的讀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地球自轉的影響下,飛機飛行時,會不會出現向東飛更快點或向西飛更快點的現象?或許有些讀者不太能理解這個問題,讓我們打個比方,讓問題更加形象一點,假如我們乘坐飛機從上海飛到羅馬,從上海出發飛向羅馬是往西飛,從羅馬飛回上海是往東飛,在往返的航線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是出發飛向羅馬的航程時間短,還是從羅馬飛回上海的航程時間短?
  • 長途飛行怎麼倒時差
    對乘坐國際航班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倒時差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歡迎儀式」了。時差一旦超6小時,生理上的不適就會比較明顯。最難熬的莫過於12小時的時差,也就是白天黑夜剛好顛倒,比如中國和美國東部夏季時間剛好差12小時。
  • 為什麼飛機自西向東飛行時間比反方向更短?
    很多人坐飛機時都會存在一樣的疑問,在兩個城市之間來回飛行,為什麼自西向東的就比較快呢?舉個例子,以攜程網的數據為參考,上海-西安的飛行時間為2小時40分鐘,而西安-上海的時間為2小時15分鐘。西安-上海,平均飛行時間為2小時15分鐘到底是為什麼呢?很多人的第一直覺會認為這是因為地球自轉導致的。認為地球是自西往東轉,所以飛機自西往東飛和地球自轉一樣,所以飛得快。
  • 張北海:時區和時差
    道理誰都知道,這是因為世界各地不同時區( time zones)而出現的時差( time differences)。那時差的科學定義是什麼?至少按照中國現代漢語詞典,是「(天)平太陽時和真太陽時的差」。聽起來有點玄,又好像與人無關。但凡搭乘噴氣飛機十幾個小時穿越好幾個時區的旅客,尤其從西飛向東,卻因之而身心受苦,於是英文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jet lag。但此一名詞卻沒有恰當中譯。
  • 淚珠匯成倒淌河,自古向西不向東
    青海湖環湖周邊共有50餘條大大小小的河流,日夜不停地向湖內注入雪水和溪流。但在民間傳說中,唯獨倒淌河是當年文成公主的淚水匯成的小溪,它像瓊漿玉液由東向西注入美麗的青海湖。正是由於這個群眾耳熟能詳的美好傳說,才使倒淌河聲名遠播,舉世皆曉。人們常說「過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因為日月山是青海省溫暖的東部農業區和廣袤無際的西部牧業區的天然分界線。
  • 加拿大留學如何快速的在飛機上倒時差?這些很重要
    國內中產階級海外置業和投資移民更傾向於加拿大,由此加拿大的中國留學每年都增多,並且相比於美國留學而言,加拿大留學花費更少、籤證更好辦理等各地方面因素,讓很多家庭選擇留學加拿大。那麼,問題來了!!當你滿懷憧憬與希望地踏上飛機,漂洋過海來到加拿大,一下飛機卻是大大的熊貓眼,情何以堪?所以如何倒時差?如何快速倒時差?
  • 唐詩閒讀:「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
    (87版《紅樓夢》裡的黛玉葬花)接著又嘆息劉希夷因為兩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也出自《代悲白頭翁》),被自己的親舅舅宋之問用土囊壓死(故事出自《唐才子傳》,雖不是史料,當時我是真信的),進而又熟悉宋之問的「近鄉情更怯
  • 揭秘:向東街牛肉麵,紅紅的誘惑(2)
    朱佛郎的畫,為向東街的美食加上「正能量」在新化人的眼中,朱佛郎先生比古梅山更老,比老街更老,比向東街更老……他精心繪製了一本《上梅繪志》畫譜,畫多達上100幅,人物上千。他將新化古縣城風土人情,市井人物再現宣紙上,聞名的山水風景也收入其筆端,其畫被人譽為梅山「清明上河圖」。
  • 移民為什麼一直向東?進來就知道了
    通過《聖經》我們看出,他們每一次分家重新建立殖民地,總喜歡向東,而不是向西。我想這個方向的挑選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所以他們的遷徙之路就向東向東、再向東。並且這一逐步向東的積累,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表現得非常清晰,次第晚近,世界歷史地理圖上幾乎一目了然。由於種種原因,人們首選距離故土近的地方居家落根,一旦被驅逐遷徙就會如喪考妣,只有不得已的才到遙遠的地方去,當然隨著近距離的殖民飽和,人們越到後來就只能到更遠地方去,而美洲是距離中東最遠的「東方」。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美洲文明發展最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