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珠匯成倒淌河,自古向西不向東

2021-01-13 油鹽都進

2015年8月,我和朋友再次出發,邊自駕邊騎行去環青海湖,開啟我們再一次的戶外挑戰活動。

這期間對走過的路程進行梳理,對印象深刻的地方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青海湖環湖周邊共有50餘條大大小小的河流,日夜不停地向湖內注入雪水和溪流。

但在民間傳說中,唯獨倒淌河是當年文成公主的淚水匯成的小溪,它像瓊漿玉液由東向西注入美麗的青海湖。

正是由於這個群眾耳熟能詳的美好傳說,才使倒淌河聲名遠播,舉世皆曉。

人們常說「過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因為日月山是青海省溫暖的東部農業區和廣袤無際的西部牧業區的天然分界線。

概括起來說,日月山以東氣候溫暖,處處山青水秀,楊柳依依,莊稼茂盛,村莊密布,炊煙嫋嫋,一片繁榮富庶的田園景象。

日月山以西卻是另一個世界:關山蒼茫,萬嶽巍峨,白雪皚皚,草原遼,牛羊遍地,人煙寂寥,一派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塞上風光。

當我們車隊橫跨高峻的日月山後,便從居高臨下的青藏公路俯衝而下。

車行如飛,不到半個小時,就安全抵達「天下江河皆東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倒淌河畔。

倒淌河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鎮境內。

那麼,為什麼天下「唯有此水向西流」呢?這裡有著膾炙人口的古代傳說,也有現代科學的揭秘。

千百年來,民間傳說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美麗聰慧的文成公主,途徑青海丹噶爾(湟源縣境內),攀越青海東西部屏障日月山時,思鄉心切。

公主柔腸寸斷,珠淚縱橫,淚水竟然匯聚成一條溪流,滔滔不絕地由東向西流去,化為今天的倒淌河。

然而,傳說總歸是傳說,即使是淚如雨下,淚如泉湧,也難匯聚成河。

那麼,天下河水能否向西流呢?

我們在日月山口講述公主潸然淚下成河西流的傳說故事時,有人念誦了唐代曾有人讚嘆倒淌河的詩句:

俗殊人左衽,地遠水西流。

日暮冰先合,春深雪未休。

接著又有人高通宋代著名大詩人蘇軾在遊蘄水清泉寺時因見寺前水西流時所作《浣溪紗)一詞:

山下瀾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

瀟瀟幕雨子規啼,誰道人生難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體將白髮唱黃雞。

無獨有偶,蘇東坡在蘄水清水寺前見到的一條小溪也是由東向四流。

據地貌考察得知,早在遠古時代,今天的倒淌河原本是由西向東流的,而且青海湖靠這條河流將湖水注入黃河的。

可是,大約在13萬年前,青海湖東、地売發生了強烈的變化,地勢抬高。

隨之魏峨博大的赤嶺山嶽橫空出世,矗立在青海湖東側。

像一堵高大墩厚的牆嚴嚴實實地堵住了湖水東流的出日迫使頭西去,且將高山雪水注浩淼無邊的青海湖。

車隊來到倒淌河畔稍事休息,大家雙手掬起純淨清涼的河水洗面時,覺消暑解乏,心曠神恰。

當你捧起這絕無汙染的高原雪水痛飲時,感到甘如甘露,味美似瓊漿。

舉目四望,草原遼闊,風光秀麗,一座日益繁榮起來的新型城鎮一一倒淌河鎮,就坐落在這裡。

倒倘河鎮處在東去西寧,南往果洛、玉樹,西通海西州的交通樞紐線上。

據說解放前這裡只有幾頂帳篷和不多的牛羊,滿目瘡痍,一片荒蕪,所以有「一過日月山,兩眼淚不幹」的說法。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怨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而如今整個城鎮就像一顆鑲嵌在草原上的明珠,布局整齊,氣勢雄偉,一座座藏式建築和樓宇鱗次櫛比,向人們展示著現代草原城鎮的典雅風韻。

當你盡情觀賞這座被綠草茵茵、牛羊遍地、牧笛聲聲、雄鷹翱翔的圖畫包圍的城鎮時。

你就會發現,它與內地那些擁擠得使人透不過氣來的繁華大城市迥然不同。

那一派濃鬱的藏鄉風情,會使你感受到豁達無羈,心曠神怡的高原神韻。

來到倒淌河鎮,無論如何要到鎮北20公裡處去看看察汗城遺址。

此城於清宣宗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由陝甘總督長齡為防護南部藏人北侵而修築的。

33年後的清文宗威豐六年(公元1856年)撤防,察汗城隨之廢棄,但城垣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察汗城北側有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修建的關帝廟和海神廟遺址,是供清廷大員與青海蒙古族王公及藏族千百戶祭湖的場所,後來慢慢演變為民間條祀青海湖的地方。

歷輩班禪大師往來路過此處時,亦舉行隆重的條湖活動。

屆時,附近藏族同胞扶老攜幼,焚香煺桑,手捧哈達,跪迎於道路兩旁。

香菸繚繞,誦經聲不絕於耳,夾道跪迎者綿延數十裡,所獻馬、牛、羊、駝遍地皆是,其信徒虔誠之心,其場面之壯觀,可見一斑。

離開倒淌河鎮察汗城遺址,我們繼續向美麗的青海湖進發。

接下來繼續我們的環青海湖戶外活動。

相關焦點

  • 唐蕃古道遊:倒淌河的傳說,文成公主的淚匯成了倒淌的河
    唐蕃古道遊:倒淌河的傳說,文成公主的淚匯成了倒淌的河宗喀巴的傳說——塔爾寺藏語稱「袞本賢巴林」,意為十萬佛像彌勒洲。現在的塔爾寺已成蜚聲國內的藏傳佛教聖地和旅遊的名勝古剎。文成公主的眼淚——倒淌河倒淌河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原是一條東流入黃河的外流河,後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眾河皆東流,唯此河獨向西淌,故名倒淌河脈清凌凌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著,蜿蜒四十多公裡。
  • 日月山倒淌河是文成公主的淚匯成的河嗎?
    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把「日月寶鏡」摔成兩半,正好落在兩個小山包上,東邊的半塊朝西,映著落日的餘輝,西邊的半塊朝東,照著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現在山隘上尚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頂修有遙遙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南腳下有流向獨特的倒淌河。倒淌河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東北部。倒淌河位於距日月山40公裡的西山腳下, 一股碧流永無休止地向西而去,流入浩瀚的青海湖。
  • 中國有一條「倒淌河」,天下河水向東去,唯有此河向西來
    眾所周知,從地圖上看,我們中國的地勢走向是「西高東低」,也就是說,中國河流的流向應該都是自西向東,由古人的詩句「一江春水向東流」就可以看出,但是在青海境內有一條河流,東起日月山,向西注入青海湖,流程蜿蜒崎嶇,長達40多公裡,人家都是自西向東,它卻是自動向西流淌,所以被命名為倒淌河。
  • 天下河水皆向東,唯有此溪向西流,神秘倒淌河的兩個傳說
    東面來路,是萬山縱豁的黃土高原,五穀飄香,樹木翠綠,瓦屋齊整,田園犬嘶鳴。西去遙路,則是碧波如茵的青藏高原,青草戚戚,牛羊遍野,牛毛氈房星羅棋布,雄獅般的藏獒狂吠。這裡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農業區與牧業區、漢族與藏區的分水嶺。原名赤嶺的日月山擁有3520米的海拔,由於它是所有人進入青藏高原的必經之地,因而也將其稱為草原門戶,又或是西海屏風。
  • 青海獨一無二的倒淌河,河水逆著流,不但奇特顏值還高
    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倒淌河發源於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約3300米,全長約40多公裡,自東向西,流入青海湖的仔湖——耳海(俗稱小湖),故名倒淌河。藏語稱「柔莫湧」,意思是令人羨慕喜愛的地方。神秘奇特的倒淌河。走到最深處,沙罅滲流,有幾股小泉相匯,淙淙流淌,清澈見底。河源中有梅花鹿群,因系馴養,見人不驚。誰能想到名噪河湟的倒淌河的源頭竟是這樣一股甘露般的清泉。
  • 青海倒淌河:這是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透明晶瑩!
    倒淌河東起日月山,西至青海湖,海拔約3300米,全長約40多公裡,自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因此得名倒淌河。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見底,看上去猶如一條明亮的緞帶飄落在草原上那樣神奇迷人。
  • 山海經|騩山就是日月山,倒淌河是一條淚水河
    這座山的名字叫騩山,位於翠山向西二百五十裡的地方。錞於西海,也就是蹲距在青海湖畔。這裡的西海指青海湖,而不是刀郎所唱的《西海情歌》中的西海。刀郎唱的西海是指可可西裡。書上說騩山就是今天青海西寧的日月山。日月山在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西南四十公裡的地方,隸屬於祁連山脈,全長九十公裡,是青海湖東部的一道天然水壩。
  • 西海屏風之稱的日月山,劃分了農耕與遊牧文明,更有神奇的倒淌河
    倒淌河位於日月山西側的倒淌河鎮,東起日月山,西至青海湖,一脈清凌凌的水,靜靜地,悄悄地,溫柔地流淌著,蜿蜒四十多公裡。不見滔滔,不聞譁譁,像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條流動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瑩,涓涓綿長,這便是倒淌河,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
  • 天下奇觀,倒淌河的水,為何能倒著流
    天下河水皆向東,唯有此溪向西去。無論是黃綺珊演唱的「倒淌河」,還是張淺潛演唱的「倒淌河」,都讓我記住了世間有一條這樣奇妙的河。倒淌河發源於日月山西側,是一條依靠雪山融水和天降雨水的季節河,為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支流。
  • 大美青海行之三:在倒淌河,捧起文成公主淌下的一汪思鄉的淚水...
    據傳,倒淌河是文成公主的眼淚滴淌而成的河。文成公主在日月山擲碎那個不能望見故鄉的「寶鏡」後,繼續西行。但思念故鄉的真情時時縈繞心間,公主傷心地邊走邊哭,就在今天的倒淌河鎮,公主的落淚化成了一條河。公主望著向東流淌的河水感嘆地說:「天下河水都是向東而流,而我卻註定往西走,天不憫我!」誰知,公主話音剛落,只見向東流淌的河水突然改變方向朝西而去。
  • 除了黃南國家森林公園、青海湖倒淌河,水很清澈的知名旅遊休閒場所...
    公園以龍泉湖景區為軸心,以九頭崖、天池景區為兩翼,沿二郎山、馬鞍山、五峰山、螃背山、旗山、九洲等景區而匯成的四條旅遊線輻射四周。建成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為一體的休閒觀光旅遊勝地,把舞鋼市建成集山、水、林、城、遊為一體的工業旅遊城市。園內山深林密、湖水蕩漾、峰奇石怪、溶洞傳仙、峭崖瀉瀑、雲海霧山、百鳥崢嶸,美不勝收,有「北國小江南」之譽。
  • 倒淌河發源於日月山,海拔約3300米,全長約40多公裡
    倒淌河發源於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約3300米,全長約40多公裡,自東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見底,看上去猶如一條明亮的緞帶飄落在草原上。
  • 農村俗語「東不往前伸,西不向後挪」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東不向前伸,西不向後挪」是有關蓋房採光的問題,下面我就為親們講講其中的道理。農村蓋房是一件大事,人們對其重視程度不亞於婚喪嫁娶。畢竟百年大計,誰家也不總蓋房。因此裡面有許多說道。比如房子向陽方向,你發現沒有?
  • 自駕青海湖 倒淌河 文成公主進藏
    此次自駕遊從海東平安縣先去西寧,然後一路向西直達青海湖,中間會路過倒淌河鎮看文成公主(青藏高原第一鎮)。一路上還是挺漂亮的。風景很美,西部一直是我嚮往的地方,太多的美,讓人流連忘返。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慟不止,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文成公主進藏,經過此地,灑淚成河的故事,使它聞名於世,成為人們心目中一條神秘的河。
  • 新疆有條河從東往西,跨3國流入北冰洋
    我國海拔西高東低,河流自西向東流仿佛已是共識。確實我國大多數河流都是從西向東,跨過高山,越過平原,流入大海,比如黃河、長江。但,凡事皆有例外,大河向東流也有例外,我國還是有河流自東向西流,那自東向西流的河流有幾條呢?
  • 行經日月山、倒淌河*
    *傳說唐文成公主和蕃行經青海時,思念故國心切,竟令西去之水為之東流,後人遂稱其為倒淌河。公主離京時,太宗賜其寶鏡曰:若思親可自鏡中視之。公主途中取鏡而無所見,怨而擲於地,鏡片分化為日月兩山,公主遂矢志而西。
  • 日月山旁邊,河水從東往西倒流,班車也不在這裡停,怎麼回事?
    倒淌河擁有30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以及40公裡左右的長度,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條在草原上呈現出蜿蜒曲折形態的飄帶。倒淌河河水的流動方向與大多數河流都不同,因為它的水流是從東往西倒流,這也是它名字的出處。跟一般的大江大河不同,儘管倒淌河這條小河只是流入青海湖水系的最小一支,但關於它的起源卻眾說紛紜。關於倒淌河的來源有3種說法,在日月山以東,這裡流傳最廣的便是:作為漢藏兩族關係建立重要橋梁的文成公主,由於她當年離鄉原價松贊幹布時太過思念家鄉,而在這一路上所灑下的眼淚便凝聚成了這條向西流動的小河。
  •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為什麼古詩詞裡的江水總是向東流?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河流好像都是向東流的。比如:我們都會唱的「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當中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漢樂府的《長歌行》裡說「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所有的河流都向東注入了大海,你看什麼時候流回來過?
  • 我局倒淌河派出所針對黑科村草山糾紛開展法制宣傳
    我局倒淌河派出所針對黑科村草山糾紛開展法制宣傳 2020-09-22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