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孩子盤算好3樣東西,是家長都會這麼做。囤貨雖不賺錢,但省錢

2020-10-21 孩子王的育兒談彈堂

寒冬未到,正是囤貨的最好時期。孩子的衣物和鞋帽,友友們是不是還沒開始剁手?

作為媽媽,我覺得這個時候,最需要囤的貨是特厚、加厚的衣服是時候需要開始選購了。等過了這個時機,那麼可能在最冷的天氣,會買到最昂貴的衣服,除非等待節日活動,怕到時帶娃的家長,會弄得措手不及。先囤一半,是有利的。比如,孩子會有一部分缺一不可的必須品,請提前盤算好,並囤足「糧草」,不然媽媽的錢包會受苦

開始冷

我正好在說你們呢?這也正是我的打算。這時候,我覺得孩子最需要的衣服,換洗次數最多的東西,需要早一點買回來。按照這個思路,我覺得有3樣東西需要提前「盤算好」,盤算好了,把省下來的那一筆資金,為孩子多添幾件必要的衣服。

上面我所說的衣服,不限於襪子等關於孩子的必需品。

囤貨開始

先購買再省上一筆,關鍵是帶孩子可應急

*應急一:先買孩子的厚襪子

在日常的帶娃生活中,襪子洗著洗、穿著穿著,一雙總會分離成2隻襪子,而且找襪子的時間,比做飯時間長。這就不值得。

襪子厚越溫暖

襪子這個時候適合選購嗎?

適合選購加厚,並且買大一碼的襪子。對於孩子而言,1-3歲的襪子和3-5歲的襪子,可以分別購回5雙。何以見得?因為襪子有2個不堪的事實:

護腳

1、 襪子容易爛出小洞洞來,有時候指甲沒來得及修剪,孩子的指甲戳破襪子,而襪子備用的少。備用少的原因,想必大家想得更明白:那就是去年的襪子,今年的孩子穿不了;

破洞

2、 一天一雙襪子,替孩子換洗,孩子的小腳丫因為每天穿上乾淨的襪子,很明顯的反應就是孩子的腳不會長腳氣。而且講究清潔衛生也是孩子的必修課,家長的示範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

*應急二:先買孩子的厚拖鞋

拖鞋給孩子在家裡使用,建議買帶後幫的拖鞋,儘可能地保護好孩子的後腳跟,以後不會起凍瘡。

孩子需要2雙拖鞋來回換洗。比如,洗完腳踩到拖鞋裡面,卻發現拖鞋不小心弄溼了。因此,這種情況居多,需要替孩子做2個打算。

建議買卡通拖鞋

厚拖鞋是為了地面保持地面整潔,也為孩子生活起居提供方便。

在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物質需求需要滿足孩子,孩子應該優生優育優而被對待,才可能成為一個全方位的生活型的佼佼者。

*應急三:先買孩子的小皮鞋

為什麼要選小皮鞋呢?方便下雨天可以穿一穿,能足以擋雨擋泥水,不至於讓孩子的鞋子溼掉。而在園裡一整天的時間,如果溼了鞋子,可能會感冒,因為寒從腳上起。要讓孩子學會重視一些細節,使其成為一個細膩而又會懂得生活的人。

特別是3-6歲的孩子,入園需要一雙小皮鞋。

容易滑倒

所以這三樣東西既是「生活配套」,又是孩子每天需要用上的東西。如果提前選購了這三樣東西,那麼家長也不會臨時抱佛腳,到時選得眼花繚亂。

因為急用的東西,可能選購不會那麼完美。如果現在選,真的省錢、方便和實用。

就我目前來說,襪子和拖鞋還有小皮鞋都已備好,只等冬天來敲響寒冷的鐘聲。等到再冷一些的天氣,您可能會發現,很多商品的價格會略有上升,而您早早的選購,說明未雨綢繆也是一種開源節流的方式。

提升孩子幸福質量

謝謝友友們的點讚和支持。


相關焦點

  • 孩子對某樣東西的恐懼,可能源自「條件反射」,家長試試這樣做
    文丨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或許有對某樣東西特別恐懼。比如電視劇裡的怪獸,現實中的雞,鵝,小鳥等。其實,可能都是源自於條件反射的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某些東西特別的恐懼。但是家長會覺得很困惑,也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這麼恐懼這些東西。實際上,孩子對某樣東西特別恐懼,有可能是源自「條件反射」。
  • 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父母也別省,否則可能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沒有父母不想要一個聰明的寶寶,因此從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盤算著怎樣培養寶寶,比如買最好的奶粉,準備益智玩具等等。要知道孩子的智力有一部分遺傳自父母,剩下的還要靠後天的培養。無數神童的例子早已向我們證明,哪怕孩子天賦再高,後天也要好好培養,否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泯然眾人。
  • 李玫瑾:家庭條件再不好,下面3樣東西也不要斷太早,對孩子無益
    而笑笑做醫生的閨蜜聽說了這件事以後,連忙勸笑笑說不要這樣做,一歲半就斷奶粉實在是太早了,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很不好,然後又給笑笑解釋了很多,笑笑這才作罷。其實像笑笑這樣的案例在我們生活中也十分常見,那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到底有哪些東西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早早斷掉的呢?
  • 呆萌價-購物省錢賺錢
    零庫存、零風險、零門檻,適合廣大人群兼職創業,即使你是在校大學生、全職寶媽,也可足不出戶,一部手機,就能在校/在家開啟創業之路,平臺優惠券返利商品的超高性價比,讓你在自購省錢的同時,還能分享賺錢! 大家好,我是呆萌價團隊成員,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曾經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現在是呆萌價的一名合伙人。
  • 家長再節儉,這3樣東西也一定要給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家長再節儉,這3樣東西也一定要給孩子!越早知道越好有了孩子以後,家中常常出現這樣的聲音:「哎,孩子真的是養不起了,這個月花了多少多少......」「孩子報了補習班,花費多少多少......」「給孩子買了一千多的一雙鞋子,肉疼......」
  • 不管工資多少,建議家長給孩子買這3樣東西,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全國中小學生陸陸續續開學了,家長在開心的同時,也不禁在擔心:那個愛玩手機的孩子,戒不掉「手機癮」,沒法好好學習,怎麼辦?為了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建議家長給孩子買"這3樣東西",不管你工資多少。為什麼我這麼說呢?
  • 孩子床頭不適宜擺放4樣東西,尤其第2樣,多數家長可能明知故犯
    於是,童童媽就把這件事情分享給了好友,她一聽到童童的床頭擺放了百合花後,趕忙說道:「趕緊把花拿走,不出一周,你家孩子就能恢復精氣神!」聽到這話後,童童媽雖然不懂得這樣做的原因,但還是照做了,結果童童真的恢復了精力,上課也不再犯困了。
  • 孩子不喜歡吃飯,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都會這麼做
    從寶寶吃輔食的第一天,寶寶與媽媽的戰爭就開始,媽媽辛辛苦苦準備的豐富的大餐,孩子吃幾口就不吃,還去看電視,玩手機。脾氣再好的媽媽這個時候也會非常生氣。,每天下班之後,都會精心為4歲的女兒準備一桌子的食物,做好之後,女兒吃幾口就不吃,任憑小李怎麼喊,女兒都不會再吃一口飯。
  • 替別人省錢,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難搞的人不管走到哪裡都難搞,所以用錢去卡住是最好的,因為真正懂價值的人會自己去解決錢的問題,他們知道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個價值交換,而不是去期待便宜又好貨,這樣的人服務起來不麻煩。而不懂價值的人總認為別人開價太高,於是就試圖講價,不降價就放棄了,少一個麻煩。
  • 孩子從小戴眼鏡,毀孩子的3樣東西,飲食成「始作俑者」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生活中,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離不開人的眼睛,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視力,但依然很多人從小就戴起了眼鏡。有些孩子是因為先天的原因,眼睛可能一出生就有問題,但大部分的孩子則是後天原因形成的,而接下來這位家長,父母都不戴眼鏡,平時也從來不讓孩子玩手機、玩遊戲,孩子卻依然變成了近視。孩子無緣無故成近視,家長知道真相後大為震驚小孫的兒子多多,今年已經6歲了,是一枚妥妥的「吃貨」。
  • 即使家裡再窮,孩子這4樣東西不能省,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婆婆想著孩子就應該多喝母乳,不該買奶粉,但是小溪的奶水不足,只能夾帶著一點奶粉。當婆婆知道奶粉的價錢時,整個人都不淡定了。一罐奶粉竟然要500多塊錢,這日子還能過下去嗎?婆婆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小溪氣不過就和婆婆發生了爭執,生生地把老人氣回家了。
  • 在與其他孩子交往時,孩子「有樣學樣」,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從1歲多開始,就已經具備模仿大人的表情、動作的能力,而到了3歲左右,孩子開始比較順暢地和同齡小朋友玩耍時,他們又開始模仿其他小朋友,而且特別容易從其他小朋友那學回來一些壞習慣,比如講粗口、做一些不文明的行為等。這讓很多家長苦惱不已。其實,這是孩子的「從眾心理」。
  • 囤貨囤貨,怎麼囤都是錯!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倆真的不愛囤貨……即便是北美疫情發展這麼快,加拿大衛生部已經明碼呼叫大家去囤積點居家隔離的必要物資了,我和榨汁機先生也努力的在買東西,但是跑了好幾趟超市,囤貨效果實在差強人意:大米買了兩袋,食用油買了兩桶,各種肉類各買了幾大塊,麵粉並不想買,因為我們倆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根本懶得做麵食,另外罐頭不好吃,也不想買…
  • 這四樣東西,給孩子就是害了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
    沒有哪一個家長是不愛自己孩子的,有的家長為了證明自己的愛,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予了孩子,但孩子長大之後卻是非常沒有出息,這就說明家長在疼孩子的時候,也要有分寸。以下是幾個誤區,一定要避開。現在的孩子在家裡幾乎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孩子想要什麼,父母都會盡力的滿足孩子,當孩子的要求,總是被輕易滿足的時候,孩子就會不懂得珍惜,更不會明白父母的辛苦。
  • 家長再節儉,3樣東西也一定要給孩子,現在看還來得及
    雖然現在的物質條件比以往好太多了,但很多爸媽卻感慨,養不起孩子!作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作為普通人,有些東西確實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與其不停花錢給孩子物質,不如給他這3樣,孩子會感謝你一輩子!
  • 想讓孩子變「聰明」?4樣東西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沒錢也不能斷
    文/天意媽媽談育兒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家長最重視的就是孩子的發育,尤其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智商和認知,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想盡辦法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養育孩子的費用水漲船高,讓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沒長大的時候,就不得不離開孩子出去賺錢,甚至是為了能夠生存,早早就斷了孩子的一些需求,對於這樣的的情況,李玫瑾教授直言:這4樣東西千萬不能斷太早,再窮也不能斷。
  • 養娃後家裡「成噸」囤貨的文具有3個,家長不解,怎麼用得這麼廢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小時候用的文具不覺得消耗很快,等到了自己的孩子上學的時候,突然感嘆,這孩子用文具怎麼這麼廢?不少家長聊天的時候說到過孩子用文具「浪費」這件事,總結出了最浪費的文具有3種。養娃後家裡「成噸」囤貨的文具有3個,家長不解,怎麼用的這麼廢1)文具必備品——橡皮橡皮這個文具幾乎是貫穿了我們的整個學習生涯,尤其是小學。小學要求孩子們用鉛筆寫字,橡皮就是鉛筆的「最佳搭檔」。
  • 娃在幼兒園,這4句話,5樣東西,家長全做到了,就很了不起
    孩子上幼兒園,有4句話需要學會說。而且有5樣東西,家長需要留意一下。全班有40個學生,老師只有一個,生活老師只有一個,難免一些東西會搞混淆了,從而導致家長群裡面鬧翻了天。總結一番,就是以下4點,家長能教孩子學會或者自覺做到,都很了不起:1.早上好2.我叫某某某3.我要拉尿,我要紙巾4.我冷,我熱這5樣東西,拿錯了以為是偷竊
  • 去了趟國外才發現,旅遊最好準備這3樣東西,省錢又省心!
    去了趟國外才發現,旅遊最好準備這3樣東西,省錢又省心!人類總是不甘於平凡的,不想在一個安閒的地方度過一生,都會在某個時刻突然出現流浪的想法。有錢的人當然不需要考慮太多,有錢去哪裡都行,而手頭比較拮据的人呢?可能就得選擇窮遊了。
  • 條件再難,這3樣東西也別太早給孩子「斷」,不利於娃成長發育
    在家休養了半年,公司給她批的產假也結束了,她就把母親接來幫忙帶孩子。可最近一段時間,星星發現好長時間沒買奶粉了,之前一周要買一桶,現在都半個月了,奶粉也沒見少。詢問母親後得知了原因。原來母親覺得自己掙錢不容易,想幫忙省錢,所以給孩子吃的奶粉量特別少,還經常用粥糊代替。弄清原因後,星星告訴母親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再窮再難也不能給孩子斷了糧,必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