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月15日報導,科學研究表明,猴子和猿也有道德感,也有區分是非的基本能力。研究暗示,道德感並非人類獨有的品質,它也由進化而來,人類的良心在某種程度上由基因決定。研究將在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年會上宣讀。
埃默裡大學靈長動物學家法蘭·德瓦爾在文章中描述了在猴子和猿身上進行的實驗,觀察它們是否理解公平這個概念。
研究人員讓這些動物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然後給予它們一些隨機的食物或情感的獎賞。德瓦爾發現,動物對公平有敏銳的感覺。當某些動物發現它們完成了同樣的動作,卻比其它動物獲得的獎賞更少時,它們會強烈抗議,常常表現為生悶氣並且拒絕繼續參加活動。
他們也研究了非洲黑猩猩的無私行為。研究發現,即使沒有獲得明顯的獎賞,非洲黑猩猩也常願意幫助別的同類。德瓦爾說:「在控制實驗中,黑猩猩本能地會幫助人類,並且它們也會互相幫助。」
德瓦爾說,在猴子身上也有無私的品質,這些動物願意與同類分享禮物和食物,只是為了給予的快樂。「或許對於猴子來說,給予是一種自我獎賞。」相關的研究發現,靈長類能夠記住那些幫助過自己的同類,它們也會努力報答。德瓦爾說,很顯然,道德通過自然選擇,採用諸如眼睛、心臟等器官一樣的方式進化。
許多研究人員認為,良心的發展歸因於大約5萬到8萬年前的氣候變化。那時,全球變暖的強度很大,生活在森林中的人類必須要適應在開放的平原上的生活,在那裡,人類很容易成為獅子或老虎的獵物。這就迫使人類必須設計規則來進行群體捕獵或分享食物。
美國南加州大學人類學系的克裡斯多弗·博姆相信,如此這般,人類設計代碼會阻止更大更強的男性掠走所有的食物,這樣的理論已經被當代聚眾狩獵的部落所證實。他在一項發表在AAAS的研究中認為,在這樣一個系統下,打破規則的人必須被殺死,他們的「反常的」基因也就失去了後代,相反,循規蹈矩的基因將有更多的後代。